標籤: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

北枕燕山東臨渤海的山海關雄姿BY 驕山驢

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為防止北方匈奴進犯中原,修建萬里長城。後經歷代王朝陸續修築。現存的長城多為明朝所修築,東起渤海之山海關西至甘肅之嘉峪關,途經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它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萬里長城翻山越嶺,蜿蜒起伏,連綿7000多公里。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一)山海關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是河北明代長城的東端,也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關隘。因其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山海相濟,地勢天成,故稱山海關。山海關緊鎖華北通往東北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

山海關為明代開國大將徐達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所築。當時,明王朝剛剛建立,元朝殘餘勢力雖退到塞外,但仍不甘心失敗,經常派騎兵南下騷擾。徐達以非凡的氣度和眼光,在此要衝設關屯兵,發動燕山等衛的屯兵15000多人,建築和修繕山海關一帶長城,並建築了千古流芳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山海關是一座威武雄壯的大關,關城呈方形,周長4公里多,城牆為土築磚包,高12米,厚6米。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二)黃崖關

黃崖關長城位於天津市薊縣城北28公里處的崇山峻岭之巔,是我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與遵化市馬蘭關接壤,西與平谷縣將軍關相連,全長41公里。其始建於北齊天寶七年,明代包磚大修。黃崖關山雄水秀,枕山帶河,壯美的自然景觀,在萬里長城沿線實為少見。薈萃水陸關隘、寨堡城牆、墩台、敵樓、敵台、煙墩等多種類型的防禦工事,水關、八卦城和北極閣是萬里長城沿線上僅有的。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三)居庸關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縣境內。居庸關的名字,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此後各代稱居庸關,關口這裡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居庸關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八達嶺』。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裡清流縈繞、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鳥爭鳴,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四)紫荊關

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西北45公里處,地處太行山北段紫荊嶺上,由於其北接居庸關和外長城相連,西臨雁門關和黃土高原,東下華北平原,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是內長城第一重關,也是與山海關、嘉峪關等齊名的歷史最悠久的名關之一。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紫荊關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子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後來改稱為浦陰陘,自宋朝中期至今改稱紫荊關。相傳當時關城內外遍布紫荊樹,盛夏荊花綻開,香飄萬里,故荊關紫氣被古人定為易州十大勝景之一。紫荊關有城門9座,水門4座,里外城相連,城門則環環相套,不了解紫荊關城結構布局的敵兵,即便攻進關城,也像入了迷魂陣,最後只能被殲滅。由南向北而來,進入紫荊關城,第一道門建在今坡下村西山峽谷。關牆由關門向兩翼伸展,直達頂峰絕壁,此關門現已塌毀僅存遺址。過此關門,便是通向關城的十八盤古道了。在盤道頂端兩山相間的谷地建有南天門。城牆東起萬仞山頂經南天門至奇峰山山頂。  南天門西側有通向軍營的關門一座,關門東南側額題『陽和門』,東北側為『草場門』。關城池布局複雜,縱橫交錯,原關城總長10516米,現部分殘缺。主城分為東、西兩部,中間以牆相隔。東城較小,設有文、武衙門,西城較大,為駐兵之地。陽和門外有黃土嶺城,拒馬河北岸有小新城,與西城隔水相望,中有鐵索相連,呈犄角之勢,為北關城的前哨。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五)倒馬關

倒馬關長城『內三關』之一,又名常山關、鴻上關。倒馬關在河北唐縣西北60公里,山路險峻,馬為之倒,故而得名。倒馬關位於太行山東麓,北臨內長城,背靠唐河。東南為險要的十八盤嶺。自古以來,倒馬關就為戰略要衝。  倒馬關處於一條古老的通道上,這條道稱為『靈丘道』。是當時山西高原北部通向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馬關就是這條道路上的重要關隘。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六)平型關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稱平型關。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後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據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栿相間的方法築成,高4米,寬2.7米,牆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迹尚存。  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地勢很險要。由於恆山和五台山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明代國力衰弱,蒙古騎兵頻繁侵邊,搶掠財物,尤其嘉靖年間為烈。最嚴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兵大舉南侵,從大同深入渾源攻平型關,明軍不能抵擋,遂陷平型關。接著由此直趨靈丘、廣昌(今河北淶源),進逼紫荊關。途中遇明將陳鳳率軍抵抗,蒙古兵便分頭掠繁峙,犯蔚縣並屠掠延慶諸城,後因連日下雨才引軍北歸。

平型關在現代戰爭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在佔據了華北大片土地後,冀中一路沿平綏線方向西進。當佔領了大同以後,便以精銳兵團進攻南面的雁門關及其東西關口,企圖南下歐太原。這時剛開到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給日本侵略軍一殲滅性的打擊。八路軍以三個團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在平型關之東)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個團和一個騎兵營的兵力出平型關向靈丘、淶源、廣靈方向前進,以鉗制敵人,保障側翼安全。當日軍約4000人,軍車10O余輛,大車20O余輛,由靈丘向西前進時,八路軍埋伏部隊突然發起猛攻,迅速將敵軍分割,展開白刃戰。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敵全部軍車。繳獲各種槍支1000餘支,還有野炮、機槍以及戰馬50匹。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開始後我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七)雁門關

雁門關(現屬山西省代縣)距山西省山陰縣廣武城10公里。該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朝歷代都視為拱衛京都、屏護中原的兵家重地。其以要塞、險峻和歷史上多戰事聞名全國,並被列為萬里長城九大著名關口之一。《呂氏春秋》記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春秋到唐,此處以勾注塞聞名。唐開始設關,勾注塞由雁門關所代替。宋代雁門關為防禦契丹之重地。元曾取消關隘設防。明洪武七年(1374年)因元廢古雁門關,遂移置,始修築關城於今地。古雁門關在勾注山巔,嶺前為大和嶺口,後為白草口,距現在雁門關數里,古今雁門關截然兩道:古雁門關道,由大和嶺到白草口;今雁門關道,由南口到新廣武。雁門關東、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之西陘關,亦日雁門關。自宋以來,18個隘口,傍山就險,屹為巨防,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勢控中原,對山西、京冀、中原之安危關係極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軍事價值。雁門關與新、舊廣武唇齒相依。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八)偏關

偏關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其東銜管涔山,西逼黃河,北連內蒙古,南通雁門、寧武,自古便為兵家爭戰、屯兵駐防之重地。偏關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外三關』,是外三關中最西邊的一座。因關城東仰西伏,狀如人首之偏,故稱為偏頭關,後來人們習慣簡稱其為偏關。

五代至宋,在這裡設立偏頭寨,金時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頭關,不過那時的關城,在今偏關縣城西的玉皇樑上。此城已毀,僅存遺址。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偏關城,為明朝所修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設太原五衛,偏關屬鎮西衛。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鎮西衛指揮使張賢在偏關置偏關所,始築新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山西鎮總兵由寧武關移駐偏關之時,又展拓了關城的南面。以後經天順、成化、弘治年間的幾次擴建,偏關城才最後成為今天所見的規模,城周圍約2.5公里,高11.7米,東、西、南三面各開一門。不過當時的關城還僅是座土城,直到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兵使范大儒才將新舊兩座關城全部用青磚包砌了一遍。偏關關城,從40年代開始,逐年扒拆,現在僅城南門磚砌券拱門洞尚存,城牆僅城西側有30餘米磚牆殘存。

萬里長城的九大著名關口(九)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嘉峪關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嘉峪關』意為『美好的山谷』。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瓮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台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台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瓮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瓮城門均向南開,西瓮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台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推薦閱讀:

五六十年代香港風華絕代的「長城三公主」,夏夢、石慧、陳思思
普通郵票長城極限片欣賞
居庸關長城秋色絢爛
長城徒步游

TAG:長城 | 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