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親兄弟?老冤家?
當地時間2014年3月4日,烏克蘭辛菲羅波爾Perevalnoye,俄羅斯武裝人員在烏克蘭軍事基地巡邏。(CFP/圖)
在俄羅斯歷史觀中,烏克蘭只是到蘇聯的架構中作為加盟共和國才形成了政治統一體。
「烏克蘭是歐亞棋盤上一個新的重要地帶。」
「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亞帝國。少了烏克蘭的俄羅斯仍可爭取帝國地位,但所建立的將基本是個亞洲帝國……」
1990年代,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在自己的著作《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做了如此的判斷。他把烏克蘭定位為「地緣政治支軸國家」。
進入2014年,烏克蘭情勢急轉而進,讓人目不暇接。那個在背後左右烏克蘭命運的棋局隱在幕後。烏克蘭身在局中,歐美遠遠注視,而俄羅斯已經出手。俄羅斯會如何下這盤棋,全世界現在都看著普京。
「對基輔事件和整個烏克蘭事件的評價,可能只有一個,即違憲政變和武裝奪權」。
在經過了幾天的沉默後,普京坐在媒體面前,他姿態輕鬆,並且儼然成為了掌握烏克蘭最新事態的操盤手。而烏克蘭這個「支軸國家」和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有著長達千年的恩怨糾結。
綿延千年的糾結「按照俄羅斯歷史觀,或者說俄羅斯民族大眾意識來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事實上是同一民族。」莫斯科大學教育系副主任,亞非問題專家馬什金娜博士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對於她個人來說,克里米亞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她父親曾經是駐紮那裡的蘇聯軍官,她本人就出生在黑海艦隊駐地塞瓦斯托波爾。
在蘇聯以前,烏克蘭從來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而存在過。
烏克蘭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公元九世紀的基輔羅斯。瓦良格人留里克和他的繼承者轉戰今天的烏克蘭地區,擴張領土,把分散在各處的東斯拉夫人及周邊其他民族融合進了同一共同體,並在此過程中接受了東正教。
在經歷了最初的輝煌後,留里克的後人相互之間征戰不斷。後來,基輔羅斯統治中心向東北轉移到如今的莫斯科附近,形成東北羅斯,而其他一些王公則集結於現在烏克蘭的西部地區,形成西北羅斯,直到十四世紀成吉思汗的孫子率軍橫掃了這片土地。
東北羅斯長期受金帳汗國的統治,西北羅斯則被納入其他中歐大國如波蘭、立陶宛的統治之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族的雛形由此慢慢產生。
莫斯科大公國依靠實力以及與金帳汗國的良好關係,長期佔據俄羅斯大公的寶座。再後來,金帳汗國分裂、衰落。而莫斯科的領導者伊凡四世則一統四方,更是從成吉思汗的後人手中接過汗位,以金帳汗國繼承人的形象出現,與此相應的是,也繼承了金帳汗國開疆拓土的作風和大國的管理模式。
此時的烏克蘭還依然在波蘭的統治下,一部分烏克蘭人的上層改信天主教,大部分下層依然信仰東正教。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不滿波蘭貴族的壓迫,領導哥薩克起義,並最終和俄羅斯結盟,使得烏克蘭東部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而此時,西烏克蘭還在波蘭等國手中,克里米亞還在奧斯曼土耳其掌控之下。
之後數百年間,俄羅斯通過俄土戰爭佔有了克里米亞,並逐步把整個烏克蘭納入國土。然後是蘇聯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蘇聯的治理下,如今烏克蘭的疆域終於形成。1955年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作為禮物,從俄羅斯劃歸烏克蘭,這大概是烏克蘭迄今最後一次重大的領土變更。
隨便一提,克里米亞早先有很多韃靼人,但由於在二戰中被斯大林判定為通敵民族,被驅逐至中亞,所以後來在克里米亞最多的是俄羅斯人。
在俄羅斯歷史觀中,烏克蘭只是到蘇聯的架構中作為加盟共和國才形成了政治統一體,依據蘇聯憲法,享有名義上的主權。
1991年,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白俄羅斯總統舒什克維奇簽署了《別洛韋日協定》,宣告蘇聯解體。
當時在莫斯科工作的烏克蘭人卡羅布琴科一聲嘆息:「我和父母成為了兩個國家的公民」。
同樣出身斯拉夫民族波蘭的布熱津斯基認為:「烏克蘭的獨立動搖了俄國是泛斯拉夫共同特性的天授旗手這一說法的根本。」
俄烏關係,問題不少宣布獨立易,劃清界難。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中,有一系列的糾結,即便蘇聯解體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仍然難以解開。
克里米亞是一個大問題——它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主要駐地,更何況半島上77%的居民以俄語為母語。蘇聯剛解體時,克里米亞就想過要獨立。只是因為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共同簽署了《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克里米亞才同意留在烏克蘭版圖內。俄屬黑海艦隊原定2017年撤離克里米亞。在2010年亞努科維奇當選烏克蘭總統後,艦隊駐紮時間延長到2043年。
「普京的立場是非常複雜的。塞瓦斯托波爾事實上是俄羅斯在黑海唯一的軍事基地。隨著新的烏克蘭領導人上台,租約將被取消。俄羅斯海上力量將失去其戰略地位。普京作為政治家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馬什金娜博士說。
能源問題是糾結於兩國間的另一個大問題。烏克蘭資源豐富,偏偏缺少油氣資源,只能依靠俄羅斯。但蘇聯解體後,尤其是普京當總統以來,油氣成了俄羅斯對烏政策的重要槓桿。俄烏之間為了供應量與價格沒少打口水仗。直到2010年,相對親俄力量在烏克蘭上台,雙方達成了天然氣的優惠價格協議。
「你問我是哪個族?其實我有俄羅斯血統、也有烏克蘭血統,可能還有韃靼血統。平時用俄語交流,會說烏克蘭語。」伊戈爾是個烏克蘭的年輕人,他並不在意自己的族屬。
但烏克蘭的精英可不這麼看。烏克蘭與俄羅斯,在人種、語言上差別不大。沙俄時期,曾力主烏克蘭俄羅斯化。到了布爾什維克控制了烏克蘭後,烏克蘭化成為方向。再往後,官方政策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游移。現實的情況是,烏克蘭大部分人會說俄語,即使一些烏克蘭族的,其習慣交流的語言也是俄語。在烏克蘭東部更是有一大塊俄語區。
蘇聯解體後,為了強化烏克蘭主體意識,俄語失去了官方語言地位。俄語在教學和媒體中被限制使用。這一局面直到2012年亞努科維奇時期才改變,他簽署《國家語言政策基本法》規定:如果一個地區以俄語為母語的居民人數超過10%,那麼俄語將獲得地區官方語言地位,使俄語在烏克蘭近半數的行政區域內成為地區官方語言。但是亞努科維奇被趕下台後,新的當局取消了新的語言法,這無疑激化了東西部矛盾。
宗教也是問題。烏克蘭東部很多人信奉東正教,西部則有不少人信仰天主教。烏克蘭的東正教會是自治的教會,其上級教會是莫斯科教會。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曾推動烏克蘭東正教會脫離莫斯科。2008年,烏克蘭向東正教名義上的最高領袖——君士坦丁堡大牧首提出請求,烏克蘭東正教會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而獨立。不過這一要求未能實現。
俄烏分歧還涉及對一些問題的評價。如1932-1933年間的大饑荒,死亡人口在250萬至480萬之間。親西方的尤先科上台後,推動烏議會於2006年,把大饑荒定位為種族滅絕行為。不過,在俄羅斯承認這是悲劇,因為同時期俄羅斯也發生了饑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原因,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但不是針對特定種族的行為。
究竟拆哪個牆補哪個牆與東鄰一體化,還是與西鄰一體化決定了烏克蘭的根本發展方向。
當亞努科維奇在頓河邊黯然銷魂的時候,可能一再反思,自己處心積慮的東西平衡的策略為何如此的不堪一擊?
亞努科維奇被看做是代表了東部力量,但是作為2010年烏克蘭的民選總統,他採用一種中間偏東的務實政策,盡量嘗試在東西方的夾縫中左右逢源,獲取最大的利益。
俄羅斯的確在推進以自己為中心的一體化,2010年正式運作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三國關稅同盟。使得區域一體化走向更為明確。這被看做恢復俄羅斯在歐亞地位,擴大地緣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而烏克蘭在獨立後,對於與俄羅斯的一體化一直存有戒心,甚至在獨聯體框架內,烏克蘭就曾經另起爐灶——1996年,烏克蘭與喬治亞、亞塞拜然和摩爾多瓦組成古阿姆集團,這一集團明顯具有疏遠俄羅斯的趨向。
到亞努科維奇時,他也並不急著加入俄白哈關稅同盟,只是以事實上的觀察員身份參加了這一同盟。
在西部,北約和歐盟經過東擴已經達到了烏克蘭的邊疆。烏克蘭和歐盟有著很強的經貿聯繫。烏克蘭此前的領導人尤先科積極向西靠攏,謀求加入北約,在2005年的時候向歐盟提交了加入歐盟自貿區的申請,而亞努科維奇雖然也積極和歐盟加強聯繫,繼續推進和歐盟一體化相關談判,卻明確拒絕加入。向西靠攏,向東要價,不失為一種討價還價,獲得更大戰略資本的手段。
烏歐於2012年5月草簽了自貿區協定,次年9月18日烏政府通過同歐盟建自貿區的草案。雙方並商定,在11月下旬召開的歐盟東部夥伴關係峰會上簽署正式協議。
但俄羅斯明顯對此感到不高興,總統普京表示,俄尊重烏方所做決定,但為保護本國利益,俄將來可能會採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俄羅斯阻擊烏歐一體化態度果決,在嚴厲財政槓桿的影響下,亞努科維奇不得不暫時中止和歐盟聯繫。而烏克蘭的煩惱也就此接二連三。
不戰而屈人之兵俄烏衝突構成了國際關係中罕見的一幕奇特景象。
俄羅斯坦克在克里米亞街頭穿梭,似乎大戰一觸即發;烏克蘭方面召集預備役,但是同時又避免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而俄羅斯也不進行武力壓迫,只是包圍和對峙。
「俄羅斯沒有考慮克里米亞加入的可能性,」在記者招待會上,普京說的那些話充滿了雙面解讀的可能,「我認為,只有在可以自由表達意志和在安全的條件下,居住在某片領土上的公民才可以,並且他們也應該決定自己的未來。」
目前對俄羅斯而言,最底線的狀態是克里米亞南奧塞梯化,如果克里米亞公投宣布獨立,可以繼續保持黑海艦隊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長期駐紮,實現對黑海地區的穩定威懾。
略好一點的狀態是,烏克蘭東西分裂。俄羅斯促進烏克蘭東半部以及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的一體化。東部烏克蘭有豐富的資源,成為俄羅斯的戰略前沿,西烏克蘭則成為北約勢力和俄羅斯的緩衝。
最佳的狀態是促成整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一體化。布熱津斯基在自己的書中這樣寫道:「但如果莫斯科重新控制了擁有五千二百萬人口、重要資源及黑海出海口的烏克蘭,俄羅斯將自然而然重獲建立一個跨歐亞強大帝國的資本。烏克蘭喪失獨立將立即影響到中歐,使波蘭變為一體化歐洲東部前沿的地緣政治支軸國家。」這話雖然是美國戰略學者說的,但恰恰證明了烏克蘭地位的重要性。
如果以和平手段達成這樣的目的的話,需要親俄力量長期執政,推行有利於發揮俄羅斯軟實力和硬實力的政策。但是前提是克里米亞繼續留在烏克蘭以內,因為在選舉中,克里米亞的票倉可以增加親俄力量的分量。另一方面,如果克里米亞在俄羅斯支持下獨立,那麼烏克蘭持中間立場的人會傾向於西部。這樣,親俄力量的票數就不足以發揮關鍵性作用。
所以對普京而言,維持「不戰之戰、不和而和」的局面最為有利。
貌似大戰在即,「如果給所有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一個直觀的前景,他們會被殺死會被炸死的話,那麼反對派就會偃旗息鼓。」所以,身為克里米亞老鄉的馬什金娜博士繪出願景:「當然,正確的事情是,克里米亞依然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但是享有更大的自治權,當然這要通過和平的手段和折中的思維。」
推薦閱讀:
※(6)四柱數卦法推算命主兄弟姐妹的排行及數目
※一奶同胞的兄弟,一個成了攝政王,一個被誅殺滅門,其實很簡單
※.老山●生死兄弟連(上、中、下)
※從無到有他們將創意變成了實景,奔跑吧兄弟重置工作是怎樣完成的?
※晚上喝多了幫兄弟買了個單,刷我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