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法界(南懷瑾《宗鏡錄略講》第二集 第十三章) 佛友日誌 念佛念法念僧博客 佛緣網站

一真法界(南懷瑾《宗鏡錄略講》第二集 第十三章)

已有 43 次閱讀2012-2-22 13:41 |個人分類:宗鏡錄|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

法界觀行的重要

  如《華嚴經》即不然,一念頓證法界法門,身心性相,本唯法體。施為運用,動寂皆平,任無作智,即是佛也。

  最後境界,成佛的境界,要參考《華嚴經》。華嚴所標榜的理不同哦!修行行門也不同。一念之間,頓證法界法門,空有雙方面都具足了。

  一念空,這是佛法的小乘法門,不是法界的圓滿。一念有也不然,這是凡夫的境界,而且有些外道境界也是一念有,也不對。

  我經常說:「華嚴法界觀行幾乎失傳了。」這個觀行是「一念頓證法界法門」,空有雙圓,一切具備。

  下面要注意這幾個字。「身心」,換句話說就是「性相」,心就是性,身就是相。「身心性相,本唯法體」,這個身心性相的根本,整個是法體的大用。所以你身體生病了,心也病了;身體病好的時候,心也不病了。而且,生理上只要有一點不舒服,你那個心理的病早有了;的之亦然。身心兩個互為因果,是很快的。

  「施為運用,動寂皆平」,這是講功用、講修行。施為就是現在所講的作為,包括一切的行為、作為、應用、作用。

  「動寂皆平」,動也是道,靜也是道。動也是佛,靜也是佛。不垢不凈,乾淨的是佛,污垢的也是佛,這就是華嚴境界。所以把華嚴的理搞通了,就在一念之間,都具足了。就是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動靜皆平,道都是一樣,都是平等,沒有差別。

  「任無作智」,最後悟道了,佛到哪裡去了?佛都再來一切的世間,普渡眾生,這叫無作智。作而不作,為而不為,現在就是佛境界。

  你能這樣修持,現在就在華嚴境界。當然打坐可以練習,但不是主要,行才是主要,不過打坐是練習行之一。如果連盤腿都盤不起來,那更不用談到行了。所以佛法不是那麼呆板的,要曉得所謂「善巧方便。」

  我們往往拿一種觀念,一種思想,一種法門來確定佛法就是這樣,這都是自己主觀的看法。沒有到圓頓法門,都是偏見來看的。拿一個模子印一切,就不行哦!

  要真正講禪宗,不離唯識、不離華嚴,這是真正的禪。千萬不要象現在一般的年輕人,一動就是狂禪。禪是講求行的,達摩祖師就特別吩咐,禪是從行入的。

  為一切佛法應如是無長無短,始終畢竟法皆如是。於一真法界任法施為,悉皆具足恆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門法界理智諸障自無,無別對治。

  這一段總論理由。一切佛法應該是這樣明白的「無長無短」,,這是理由,要證到,不是理論。

  口頭說:「無長無短」。我們做到沒有?學佛、學打坐,說:「我無坐無不坐。」做到沒有?坐與不坐兩樣,都是沒有做到。真做到了,一切平等,盤腿與不盤腿,清凈地方與不清凈地方一樣。這句長短是形容詞,始終就是畢竟,開頭與結果,法皆如是,一切平等。

  《華嚴經》告訴我們一個名詞「一真法界」。一切萬有就是一個東西,體也是,相也是。這個東西至真、至善、至美,這個是道,所以叫「一真法界」。

  「法界」這兩個字是中國佛學翻譯出來的專有名詞。法界不是宇宙。現在普通所講「國際」這個觀念是包含在「世界」里;「世界」這個觀念又包含在「宇宙」里;「宇宙」這個觀念又包含在「法界」的觀念裡面。而法界就是法界,一切事、一切理都包括進去了。

  所以《華嚴經》講「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皆真;一假,一切皆假。所以佛法也有個道理,這裡不是講理哦!這裡有很多求用功修證的人,「諸行無常,皆因假離,離假即真。」世間如夢如幻,但是注意,「離假即真」,離了假,即是真。

  比方,這間房子本來要做什麼,不知道。現在我們要在此研究佛學,很嚴肅的;供了菩薩,我們覺得這裡好莊嚴,真真確確。能離了假,真的就來了,就嚴肅起來。「離假即真」,這個道理千萬要注意!

  有些修法的人,念佛、觀佛像,為什麼修不成功?有些人念咒子。一方面用功在觀,一方面太聰明:「哎呀!這是我一時想的,假的。」不虔信!「離假即真」,一念堅定,立刻成功。

  不要拿哲學、佛學道理來註解,那就錯了。我們的身體何嘗不是這樣「離假即真」?這是至理,也是唯心所造的道理。把這些道理弄明白了,你就可以修。這也是禪哦!

  這裡特別提出:「一真法界,任法施為,悉皆具足」。一點行,具足了一切法,所以大家不要疑,就安心念佛。

  現在很多人都發生這種情形。「老師,你教我藥師咒,准提法,又打坐、又空、又聽呼吸、又要氣滿,你叫我學哪樣啊?」我說:「都學。」「哎呀!那不是很亂嗎?」我說:「都放下!」「就是放不下!」我說:「那沒辦法!」叫你提起,你提不起;叫你放下,你又放不下。

  問題就是不了解修持的道理。你只要「一真法界」,修一法門,信心堅定,一心堅固,萬法皆定。「任法施為,悉皆具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在經典上說,世間人下多少地獄,他都知道。我年輕時學佛,別說三大阿僧祇劫,九大阿僧祇劫我也修不成,世間人那麼多!後來明白了,我也同佛一樣,世間人下多少地獄我也知道。有人問:「知道多少?」我說:「一地。」永遠是一地,無數萬億塵沙,地也不過一地。天下萬事,始於一,止於一,終於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你只要專修一個法門,就成就了,不要三心兩意。

  為什麼我們大家學佛的心理會弄那麼多花樣呢?都不放心呢?這就看出人性的弱點,又佔便宜,又貪多,又患得患失。

  「哎呀!我念佛,阿彌陀佛念了,今天沒有念觀音菩薩,恐怕他見怪哪吧。」等於明天,「哎呀!糟糕!准提菩薩忘記了。哎!不好!准提菩薩怪罪下來怎麼辦呢?」好像自己功德又少了。都在那裡找算盤。

  一即一切,「任法施為,悉皆具足」。只要一門深入,「恆沙德用,即因即果。」很重要,因為它文字太好了,反而被我們迷糊過去了。恆沙同塵沙兩個字一樣。我們中國大河以黃河為標準,印度以恆河為標準。黃河、恆河裡頭有多少顆沙?誰知道?我知道!多少顆?一顆。但是一加一加起來,永遠也數不清。無數、無量、無邊。恆沙形容數目之多。

  「恆沙德用,即因即果」。因即在果中,果也在因中。「以此普門法界,理智諸障自無。」這法門,就是《華嚴經》所謂「普門法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中的一品。《普門品》講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個應身。有感則應,其數有三十二。其實,觀世音菩薩豈止三十二應身?三萬二、三億二也做得到,不過他只拿三十二應身來方便說。這個數目哪裡來的?這又同中國的《易經》有關係。

  其實菩薩有恆河沙數個應身,什麼道理?「即因即果」,這就是普遍存在的普門法界。真理在什麼地方?真理就在你身邊,無時不在。


推薦閱讀:

十字軍之王2開發日誌#80 | 3/12 芬蘭地圖完成
好凄美的70句話 - Qzone日誌
足球帽的編織過程 - Qzone日誌
被網戀傷害的女人 - Qzone日誌
#A09-訓練日誌02/08-02/11  硬拉到爆炸174kg

TAG:網站 | 博客 | 南懷瑾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