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磨刀石-專註與圓融解碼

磨刀石

-專註與圓融解碼

作者:黃曉春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4年10月

學習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未來整體素質的高下

一個人來到世間,在父母哺育下習得爬行、說話、走路、吃飯、穿衣戴帽、與人交流等生活技能,學習唱歌、跳舞、算術、寫字、圖畫,即便退了休,很多人還自願上起了老年大學,研習書法、美術、音樂、簡單的醫學、保健知識……毫無疑問,學習和生活難分難捨,說它是伴隨人類終身的實踐活動。

從人生啟蒙到成熟,學習可以幫助個體建構知識和生活技能,累積人生經驗,促進身心和智力發展,培養健全的認知、情感、意志,增長人生智慧。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習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未來整體素質的高下,影響著生命質量的優劣和人生價值的走向。

由於學習是在機體內部發生的變化,因此,人們歷來都認為它是一個抽象而複雜的現象,好比颳風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預測(考試成績)到它的效果。近百年來,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對人類乃至其他動物的學習機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學習理論,從學習動機、行為特徵、學習方法等方面闡述了學習所蘊含的內在規律,依據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興趣點形成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兩大學習理論流派。行為主義學派,提出了刺激——反應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環境提供的刺激與個體做出的某種反應或獎勵之間形成的聯結,是一種機械性反應,幾乎是無意識的行為,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等。以布魯納為代表的另一學派則提出了認知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主動收集信息並將這一信息轉換到一種適合於解決當前任務的形式。強調學習者通過有意識的努力對外界接受的信息進行理解、加工和再認識的過程。

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學派關於學習理論的見解,最大的貢獻在於揭示了人類乃至一切動物學習的本質內涵,從宏觀上詮釋了學習的普遍規律,使我們對人類學習的內在規律的認識由抽象變得更加具體和明晰。從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校學習來說,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學習是通過師長(包括老師、父母、家教)的輔導或看書鑽研引起認知、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發生的持久性變化過程。學習成績優劣以及未來成就大小與學習的情感準備、思維的品質和認知準備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情感準備——求知的力量源泉

每個學生從跨進學校大門的第一天起,關於居里夫人、愛迪生、達爾文、陳景潤、莎士比亞的故事就會從不同管道進入腦海。這些科學巨匠、文學泰斗的每一項發現發明、每一部文學作品的問世,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福祉和美好享受,以及為推動社會文明發展進步做出的卓越貢獻,令每個幼小心靈產生一種敬仰之情。一代又一代學生無一例外地在偉人的感召下,期望自己通過讀書學習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取得輝煌成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甚至讓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從而對學習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渴望。然而,很多學生往往一到中學,提到學習心裡就發憷、打開書本立馬頭疼,學習常常處於被動應付狀態。有的學生學習上出現偏科現象,喜歡文科,語文課上熱情很高,但對理科沒有絲毫的興趣,打心眼裡對物理化學沒有好感;還有一些學生偏愛理科,壓根兒與文科沒緣。同一個老師,有的學生視之為至高無上的恩師,有的則被當成冤家仇人,學生對學習所持的態度,心理學稱之為學習的情感準備。

情感是個體內心對某一事物喜歡與厭惡、贊同與否定所持態度的體現。一般來說只要是喜歡的東西,再大的困難人們都願意干,不喜歡的東西再重要,怎麼也打不起精神,更不會全力以赴,自然不會有好的收穫。比如,有人讓我們從山上背一個石頭回城裡去,人們肯定非常不情願,但當我們知道這塊石頭是一塊璞玉,背再遠的路程誰也不會拒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勞動具有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能夠給人帶來愉悅的精神體驗。

一個人學習的情感準備最原始的動機大都來自內心這些生存和生長的真實需要

學習的情感準備涵蓋了學習興趣、動機以及對待老師的態度等,是學習的力量源泉。比如,聽課、做作業前的心理趨向、喜好,生理激活水平,心情愉悅、興奮、精力投入程度,身心是否處於最佳狀態,直接決定著學習(聽課、看書和作業)的質量,最終影響著學習效果。

積極的情感準備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所學知識與已有經驗形成聯結,好奇心得到滿足,從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其二是不斷增長的知識和由此而來的社會成就感對學習產生渴望,兩者構成一種穩定、深刻的心理傾向,機體細胞能夠興奮起來併產生持續不斷的學習衝動。

不同學生會對學習表現出不同的情感準備,在學習態度和效果上表現出很大差異。有積極情感準備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對學習充滿內在的渴望,自覺將學習潛在的動機轉變為實際行動,長時間專註於學習內容。學習過程中充滿積極愉悅情感,思維活躍,學習勁頭大、動力足,在學習上與老師和家長形成默契,用不著外界督促,知道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即便遇到困難也很有耐心,懂得用建設性思維去克服障礙,輕易不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自然能夠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一般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比較喜歡某一學科時,有關該學科的種種印記時刻都會不停地在大腦中閃現,一定對揭示其中奧秘產生渴望,迫不及待地想搞清楚其來龍去脈。有了這種難以割捨的愛,學習起來容易上心,隨時隨地以喜悅的心情、專註的神情、活躍的思維、飽滿的精神對待學習,表現出強烈的學習的慾望,朝思暮想地玩味學習內容。全身心投入其中,必然對所學的知識點理解領會得快、記得牢,遇到困難會主動找老師和同學幫助解疑釋惑。反之,缺少積極的情感準備,對學習反應冷漠,思維興奮不起來,當然難以取得優異的成績。沒準兒那些勤奮用功的學生,刻苦認真的態度也會退化,失去學習熱情,從此懈怠起來。

一個同事的兒子賈傑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北京大學,我時常與她交流孩子學習的話題,試圖挖出考上北大的秘訣。其中,有一件事讓我產生興趣。同事告訴我,兒子上中學後,她每天早晨六點鐘起床後第一件事是打開錄音機(後來改用CD播放機),播放英語磁帶或光碟,讓兒子利用穿衣、洗漱、吃早點的時間鍛煉聽力。從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時間從未間斷,結果兒子英語成績特別棒,高考時接近滿分。

我的兒子上初中後,也非常勤勉,自發地制定了「燕園計劃」,雄心勃勃地要登上北京大學的殿堂。受同事的啟發,我複製了北大高才生賈傑早晨鍛煉聽力這一做法,每天早晨起床後播放英語磁帶。一開始兒子勉強接受,但兩個星期過後,兒子告訴我,白天學了一天,實在太累,早晨起來需要安靜和放鬆,不想再聽英語磁帶,希望能夠播放些輕鬆歡快的體育或音樂節目放鬆一下,我只好順從他的意思。後來,我又問那個同事,一大早起來播放英語對話,兒子煩嗎?同事告訴我,他沒說喜歡,也沒有反對,反正我們就放。結果可想而知,我兒子當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北大夢」,只上了武漢大學。不過,我們全家對這樣的結果仍然非常滿意。

這一事例再一次印證了一個哲理,態度決定行動,有什麼樣的內心需要,就有什麼樣的情感準備,而且學習的情感準備與學習效果正相關。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知情意與行動完美結合才能產生良好學習效果。學習的情感準備取決於每個人的內心需要,當個體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動機的激活功能發生作用,必將促使人們產生某種行動。

人類動機理論研究領域傑出代表馬斯洛認為,個體的需要包括生理(飢、渴、性等)需要,安全(安定、可靠、擺脫或威脅等)需要,歸屬與愛(被人或社會接受)的需要,自尊(被人讚許、認可等)需要,自我實現(個人潛能)的需要五個部分。認為前四位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有明顯的先天性的本能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從精神層面滿足一種社會價值,是一種無止境的高效需要。

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和認知驅動,對學習表現出多樣的情感準備

美國人格理論鼻祖哈利·斯帝克·沙利文認為:「需要是有機體內外環境的不平衡引起的張力。」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適值我的中學時代,生活相當困難。我們這些來自農村的學生,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和鞋子,吃了上頓還不知道下頓在哪兒,經常為學費、生活費發愁。然而,班上有幾名廠礦子弟,人家穿著時尚的衣服,用的是「名牌高檔奢侈品」,個個光鮮靚麗,每每表現得趾高氣揚。到晚上,農村娃乖乖地坐在教室里複習、做作業,下了晚自習,教室、寢室熄燈後,有的學生還在路燈下看書;那些居民娃打球、約會、遛馬路、看電影,如此時尚安逸的生活,讓我們鄉里娃好生羨慕和嫉妒。

同樣是花季少年對學習表現出不同的情感準備,農民子弟玩命啃書本,城裡孩子卻盡情地消費自己的青春年華,原因不言自明。農村娃因為物質和精神生活現狀與內心需求嚴重失衡,體內隱藏著一種改變生活境況的強大張力,期盼著有朝一日跳出「農門」成為城裡人。而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城裡娃不需要太用功讀書,高中一畢業就可以內招或接班進廠當工人,過上「小康」生活,內外環境相對平衡,張力和壓迫感不強,又何必去挑燈夜戰呢。所以,當他們安逸地躺在熱被窩裡睡大覺的時候,農村的窮小子們正在發奮讀書,鍛煉肌肉,磨鍊意志品質,積攢超越他們的本領。幾十年過去了,我這個農村娃從大都市回到故鄉,看到當年那些城裡的「貴族」子弟多數已經下崗,心裡難免有些酸楚。這就是不同學習情感準備造成的不同心態和不同命運。

進入互聯網時代,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的國人思想空前解放,人的思想多元化,社會價值多元化,人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相當多的家庭不再為生存發愁,不少青少年不再像父輩那樣世俗和功利,有了多元的價值觀取向,更多地關注精神需求,渴望個性化發展,對音樂、文學、自然科學等純粹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從更廣闊的視野來滿足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導致同一個群體的學生因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和認知驅動,對學習表現出多樣的情感準備。概括起來有:探究性情感準備、實用性情感準備和成長性情感準備。

探究性情感準備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彆強烈。」大千世界,儘管人人都有吃喝享樂的生理性需求,不少人熱衷於滿足眼前美食、安全和情感享受。然而,人類終歸有追求精神滿足和自我實現的社會需要。嬰兒從一睜眼,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在下意識地模仿中與成人進行交流,試圖弄清楚眼前各種事物的來龍去脈,由簡單到繁雜逐步學會一些生活技巧,明白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知事後,進入幼兒園學習遊戲、唱歌、跳舞、識字,內心會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和成就感,對所看到、聽到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並渴望把這些新鮮玩意兒搞清楚。於是,人們發現許多小朋友,逐漸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興趣,一旦消除因陌生引起的不安全心理後,有一天,父母想隨意阻止他(她)不要上學,孩子肯定不會答應。在他們看來,學校每天都能增長見識,學到新知識,得到難以名狀的精神收穫,相比而言,待在家裡則顯得沒有意思。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放了寒暑假在家待上一段時間,都盼望著早點開學,原因再簡單不過,待在家裡生活單調,接收不到新的信息,感到無聊,學校能夠收穫在家無法得到的精神食糧。種種現象表明,學習乃人之天性。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從懂事的第一天起,都會有天然的學習認識新事物的興趣,有探求知識創新生活的原始衝動。

把探究性需要作為學習情感準備的人,多半具有非凡的人格特質和浪漫主義色彩

在一個信息社會,兒童和青少年接觸的社會更加寬泛,探求未知世界的願望愈加強烈,很多孩子對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喜歡刨根問底,常會提出一連串的為什麼。從走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孩子們都期望能夠上一所理想的中學,考一所有名的大學,受到好的教育,未來能夠在某一學科、某一領域有所建樹,使生命更加精彩。許多成年人,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也關注精神感受,對音樂、美術包括各種小發明充滿嚮往。這種積極健康的心理需要,促使人們產生探究未知世界奧秘的願望,以此實現自己的創新性思維,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

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學習常常會伴隨著一種興奮感。當學習者了解到有意義的關係,理解了一個完型的內在結構,弄清了一個事物的真相,會伴有一種令人愉快的體驗。」探究性需要引發的學習是在好奇心驅使下的純粹意義的學習,學習的目的、方法著眼於了解事物的本質內涵,增加認知的清晰度及其與自己知識經驗聯繫的廣度和深度,而不是機械地記住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也不會帶著其他功利性目的被動地學習。學習使一個人從混沌、雜亂無序的狀態轉變成清晰有條理的狀態,幫助人們弄清事物的內在本質屬性,感受到學習本身具有的潛在的社會意義。相伴而生的是一種令人精神愉悅的「高峰體驗」,這種體驗是人的存在最高、最完善、最和諧的狀態,是對學習者的一種自我褒獎。例如,當我們破解一道難題,發現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形成了知覺重組,或寫了一篇優美散文等都會隱現一種快感,這是人類所具有的最積極的體驗之一。客觀地說,為滿足探究性需要為目的而學習的人所佔比例雖然不是很大,但它確實是一種興趣性、穩定性、持久性極強的內在驅力,是學習情感準備的最高境界,以此引發的是一種自覺自愿、終生不斷的創造性學習。

把探究性需要作為學習情感準備的人,多半具有非凡的人格特質和浪漫主義色彩,對生命的意義有極高的感悟,有多元的價值追求,崇尚事本位的人生態度,能在人生道路上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最優良的品格。古今中外,眾多志士仁人,他們性格超脫開放,內心始終對自然、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的認識、探求充滿渴望,期許提高認知水平以發現並突破某一科學命題,或以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為無上榮光,在嘗試新事物中體味一種精神上的美妙感受。他們看好所追求目標中蘊含的社會價值,把學習當做一種生活方式,一旦確立了目標,一定會以苦為樂,苦中取樂,以忘我甚至是癲狂的執著戰勝並超越自我,全心全意地攻堅克難,破解科學技術奧妙。在別人看似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尋覓屬於自己的那份樂趣,並終其一生,樂此不疲,直到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偉大奇蹟。

具有探究性需要的個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內心深處隱藏著一種非同尋常的發現性學習潛質。他們遵循獨自特有的認知程序,以積極探索者的身份參與知識獲得過程,像獵鷹一樣捕捉知識,主動發現思考問題,堅持不懈地尋覓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提出個人獨到見解,直到建立完善該學科的知識體系。學習過程中堅持以我為主,把老師看作學習的嚮導和疑難問題的解答者。他們既不是被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也不是簡單地記住老師和教科書上所講內容,而是在老師沒有告訴是什麼之前,主動地思考、發現問題,自己來揭開謎底。它比接受學習被動地等待老師把現成答案講解出來,對知識領悟得更快、更深、更活。

以知識探索者的身份進行發現學習,大腦始終處在高度的興奮狀態,不斷調動機體潛能,從而使個體能夠保持持續不斷的鑽研精神和飽滿的學習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願意在學習上多投入一點時間。長此堅持下去,當然能夠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

大多數發明創造的人之所以有發現學習的本領,關鍵在於他們具有直覺思維的特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勞心費神算不上一件美差,一生能夠拿一個碩士或博士文憑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但是,42歲的中東人後裔英國男子費爾哈特·海珊卻在過去17年中做了一件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截至2012年12月,他先後在英國的牛津、劍橋、埃克塞特、曼徹斯特、愛丁堡、約克等10所大學獲得了10個碩士學位,還計劃拿下3個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歷史、考古、古迹保護、國際政治、社會學、教育學、醫藥學等。

很多人聽說他讀書上癮,百讀不厭,前半生一直在當學生,幾乎成了「讀書狂」,感覺有些好奇。海珊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讀書不是為找工作這樣的實用目的,而是為了了解人類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我是真的熱愛知識。」除此之外,「過去20多年經歷高等教育方面的技術革新和學習方式的變化,也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

費爾哈特·海珊由於對多個領域都感興趣,在如饑似渴地讀書的同時,還擔任海灣國家諮詢顧問工作,經常到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家做訪問學者,併到世界各地為大眾、公司和大學講學。他還勤奮寫作,除了自己在各個領域的論文外,還出版過一本有關北歐海盜的著作和一本教人如何提高學習技巧的著作。最近,他剛剛完成一本40多萬字的著述,講述全世界醫院的歷史,創作作品多達150萬字。目前,他正在撰寫《文化互動》和《歐洲史》以及一本學習及工作動力指南。

我們常常讚歎這些發現學習的高人具有撥雲見日一眼看透事物本質的絕技,能夠想到看到別人想不到、看不到的東西,覺得如此超人的智慧讓人有些不可思議。心理學家布魯納一語道破謎底,他認為,「大多數發明創造的人之所以有發現學習的本領,關鍵在於他們具有直覺思維的特點,採取跨越走捷徑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在豐富想像力的基礎上形成的印象或圖像式立體式思維,有別於常人靠語言信息形成的平面邏輯思維,能夠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發現特有的學習意義。」

以探求知識為需要的學生,從小就會表現出非凡的理想和抱負,關心人類發展和文明,帶著內心的衝動和情愫遨遊於知識的海洋,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個人潛能。他們崇高而執著的人生追求,為學習奠定了堅持不懈的情感準備,即便周遭環境噪音四起,思維一般不會受到打擾,遇到再大困難也不會輕易懈怠。可以預見,這樣的學生終究會以驚人的成就受到世人敬仰。

享譽全球的蘋果公司的締造者——喬布斯,自幼聰明頑皮,性格叛逆,鄙視權威,然而,與眾不同的是,他在父親的影響下,打小對電子技術表現出奇特的愛好,喜愛搗鼓簡易的無線電裝置。11歲時,這個理想主義色彩極濃的追風少年,把「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立志要在電子領域裡干出一番事業來。帶著這樣的情感準備他藉助鄰近美國著名「矽谷」的便利條件,每個周末、暑假都加入惠普探索者俱樂部,參觀全息攝影實驗室,還到電子器材商店做倉庫保管員,與先輩們探討發光二極體等電子零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當他還是一名中學生時,就製造了頻率計數器和一台帶有光感器的裝置,展示了他在電子學方面驚人的天賦。由於喬布斯對電子計算機的熱愛到了著迷的程度,幾年後,這個在常人眼裡有些怪異和頑固激情的青年,居然在大一那年表現出了超級叛逆的本性,突發奇想,做出退學的決定,成為雅達利遊戲公司的一名職員。與一位朋友在自家的小車庫裡拉開架勢琢磨攜帶型計算機,經過艱苦的閉門造車,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他本人因此成為信息產業界第一個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人。最終,這個超人以偉大的創新發明福利於人類,以卓越的成就名垂千古。喬布斯兌現了自己改變世界的承諾,是他那熾熱到有些偏執的富於創造力的個性使然,也是西方發達國家尊重人之思想自由這一先進教育理念的必然結果。

我國的應試教育更多的是培養「高考狀元」和「學霸」,很難造就令世界矚目的科學家和發明家

顧名思義,實用性情感準備是個體為滿足當前或今後一個時期生活和生存需要,從自身利益出發而對學習產生的一種情感準備。當一個學生有了學習的實用性需求時必然產生學習激情,進而在內心形成持續不斷的學習動力。實用性情感準備與探究性情感準備的本質區別在於,動機上,前者遵循利本位思想,以追求現實利益為目的;後者秉承事本位思想,以探索問題追求真善美為中心,旨在最大限度地超越自己,追求崇高,把生命的潛能發揮到極致。態度上,實用性情感準備是外在的被動學習,多數時候僅僅用眼睛、耳朵等感官讀書,淺嘗輒止,學個皮毛;探究性情感準備是高度自覺自愿前提下全身心地投入,對學習的內容反覆參研,長年累月地玩味,希冀洞見其真諦。效果上,實用性情感準備收穫的僅僅是一些文字元號、理論或技能等;探究性情感準備在理論與實踐的契合點上啟迪了內在智慧與悟性成長,旨在用知識和經驗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福利大眾。當今我國的應試教育更多的是培養「高考狀元」和「學霸」,很難造就令世界矚目的科學家和發明家。

儘管實用性需要產生的學習情感準備程度不同地帶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但它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會發展與競爭的現實需要,同樣值得推崇。擁有巨大財富和美滿生活是現代社會成功的標誌,對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幾乎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當今社會成功的學習在未來將會給自己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和至尊的社會地位。因此,現實社會幾乎每個人都希冀通過寒窗苦讀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考上名牌大學、學熱門專業、拿到響噹噹的文憑等同於獲得令人羨慕的就業機會,未來能夠謀得一份好職業,在服務大眾造福人類的同時,得到較高的收入回報和社會認可度,人生更加精彩。

期待是力量的源泉,比黃金、鑽石還要珍貴,是每個成功者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徵。對未來前程有個良好的期待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能夠驅策我們把學習的需要變為實際行動。每個人只要有所期待就能夠有所收穫,期待有多強烈,成功就來得多快。即使在人生最迷茫、最百無聊賴的情況下,期待也是劑興奮劑,它可以喚醒我們體內沉睡的潛能,產生一種足以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力量,迫使個體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抵禦外界的各種干擾,抑制足以毀滅我們前程的遊戲和物質享樂的誘惑。

當今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精英和學界名流受到社會的廣泛尊重,他們在業界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在使他們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崇拜的偶像,為每一個後生髮奮讀書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相當多的學生期望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平台,有機會與其他頂尖高手比肩競技,成為某一行業、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實現崇高的人生價值,也給社會乃至全人類帶來福祉。於是,能夠跨進名牌大學的校門正在成為一大批中小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有了這樣的學習目標,他們學習上更加自覺,更加刻苦努力。

對一名中學生來說,有什麼樣的需要和人生期待,就有什麼樣的學習動機,進而在學習上表現出不同的情感準備,學習標準、態度以及對自己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一個有經驗的班主任曾深有感觸地說,有抱負、成就動機高的學生,會表現出積極健康的情感準備,學習時有毅力,遇到疑難問題不會輕易放過,積極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不但按時完成規定的作業,還自己給自己加壓,超額完成一些課外作業,理所當然會取得優異成績。200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探花」顧灣灣,早年在媽媽啟發下,確立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美好願景,她在學習和生活上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灣灣和同齡女孩一樣喜愛音樂和時尚的東西,但是為實現人生夢想,每天學習任務不完成,再好的演出、電視節目她都不會動心,即使同學相邀,她也很難打破自己定下的規矩。

失敗的威脅也是引起學習動機的一種方式

心理學家奧蘇貝認為,「憑藉真才實學獲得褒獎的需要以及對職業的抱負,歷來被認為是個性成熟的標誌」。「擔心學習失敗以及與此相聯繫的懲罰——失去地位和自尊,這對於為維持學業成就而長期努力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必需的動機。」

在人的一生中,入學、升學要考試,就業要考試,晉職晉級也離不開考試。考試幾乎成了人生的一道道重要關卡,學習上的實用性情感準備在於順利通過考試,避免失敗,這無疑是翻過這一門檻的直接動力。

小范來自西部邊遠地區,20世紀80年代,初中畢業就順利考取當地一所有名的專科學校,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當談到學習動機時,小夥子饒有興趣地說,他從小學到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別的同學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成就感帶來的喜悅心情油然而生。特別是每當自己能夠解答其他同學無法解開的難題,或幫助別的同學弄明白學習上的疑點時就會感到無比自豪,學習勁頭越來越足。然而,在後來的工作崗位,作為一名教師,儘管業績很出色,但由於自己只是一個專科生,得不到領導器重,很多調職、進修的機會都讓有本科學歷的年輕同事捷足先登。這種有失公允的「唯學歷」做法對他的刺激很大,同時再一次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應該說,正是這種不公的待遇驅使他不斷地學習。以後的幾年時間,小范通過自學成功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學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後,在參加國家公務員招考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國家某機關錄取,人生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期許優異的成績給人生帶來榮耀,忌憚學習成績不理想未來可能面臨糟糕的處境,而不是知識本身的誘惑產生的情感準備,純粹把學習當作謀生或改善生存狀況的工具,間或有一種愉悅的精神感受,卻鮮有「高峰體驗」。人生的需要是一種選擇,體現的是一種價值取向。把實用性需要作為學習情感準備的人,以現實利益得失為驅動,其學習動機過於短淺和現實,這種功利色彩較濃的學生,一旦達到某一目的,學習動機隨之降低標準,情感準備漸行漸遠,學習成績很快就會出現下滑之勢。因此,實用性需求形成的情感準備是內部動機的低級形式,這樣的學習很多時候並非自覺自愿,有很大被動成分在裡面,臨考前突擊一陣子,很難領會知識的精華,學習意義究竟何在,當然無法提高生命的境界。

小屈就讀某市級重點中學,中考前,期末考試進入年級前50名,按照學校規定,屈某順理成章地與學校簽約直升本校高中部就讀。然而,由於小屈學習目標不是很高或者自認為目標已經實現,後半學期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學習勁頭鬆懈下來,中考時成績下滑到年級100名之外,差點被學校拒之門外。

沒有目標和期待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被動地學習,很難有快樂可言。這種失敗的教訓對每個學生都是一種難得的寶貴財富。在一個唯金錢論的社會裡,很多在優裕環境下長大的獨生子女,從小過著無憂的生活,缺少艱苦生活的歷練,把追求物質財富當成人生的全部。在他們看來,人生在世不過吃喝玩樂而已,學習就是為了今後多賺錢。而當父母早已為他們準備好房子、車子、票子後,感到自己別無所求,沒必要再苦行僧般地去學習。不乏一些天賦很高的學生滿足於現狀,沒有生活壓力,很難把精力集中在讀書學習上,只期望有個大學上,有一份工作就萬事大吉。在外界干擾下這部分學生不但無法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不少人玩物喪志逐漸被社會邊緣化。

當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動機也都是複合型的

人格特質理論的代表人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高爾頓·奧爾波特的機能自主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很多動機是自主的,產生於以往系統但獨立於他們的現有系統」。所以,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個人當下的動機是機能自主的。事實上,今天,在教育、科研、文藝創作領域內有所成就的人,很多人當初根本談不上對所從事的專業有多麼熱愛,可能是為了謀生養家糊口,也可能受命於父母、組織,不辱使命。但是,隨著學習探索和創作的深入,逐漸在感情上難以割捨。當他們成績斐然,有了一定社會知名度,不再有生活上的顧慮時仍然樂此不疲,興趣越來越濃,並把它當成了終生追求的事業,成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這對每個青少年學習或確定人生選擇都是一種很好的示範。

當今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動機也都是混亂的或是複合型的,拿績優生來說,拼死拼活地學習,既有為了和同學競爭、考取名牌大學出人頭地這些外部動機,也有受好奇心驅使對未知世界產生興趣,願意在某一學科有所突破。完全有理由相信,不少青年學生隨著人格的成熟,能夠把實用性需要轉化為探究性需要,開創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天地,使人生價值最大化。

成長性情感準備

父母、老師的賞識鼓勵能夠幫助青少年激發學習熱情,堅定信心,戰勝自身固有的惰性,誘發積極向上的情感準備,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它和糧食、空氣、水一樣是兒童和青少年學習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補給。

不過,有實際學習效果支撐的鼓勵和獎賞才能在學生的內心世界產生波瀾,激發他們的良好願望,把積極的學習情感準備長久地保持下來。對於許多學業困難的學生,學習上存在著難以突破的瓶頸,並一天天沉澱下來,變成一種畏難情緒,從而失去學習的內在動力。此時,老師和家長的褒獎在短時間內能夠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大部分學生隨著學習困難的阻撓,這種積極的情感準備會逐漸衰減直到完全消失。也就是說,對於學業有困難的學生,賞識鼓勵僅僅能起到短期的心理撫慰,由此產生的情感準備是一種外在的學習動機,很難將它轉化為對學習的內在渴望,其作用無法長久的固化下來,學習永遠是被動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和忽視賞識鼓勵潛在的作用,它能夠對青少年學習和健康成長產生積極的情感準備。

每一個青少年從懂事的那天起主觀上都有很強的成就慾望,有發奮學習的願望,誰也不甘心掉隊成為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人。加之,這個階段學習普遍帶有一定的趣味性,競爭尚不激烈,功利性色彩不濃,一般學生都會對自己學習成績感到滿意,為習得知識、掌握新的技能而引以為自豪,能夠程度不同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對人生充滿無限的嚮往,在學習上保持良好的情感準備。因此,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幾乎找不到沒有學習願望的學生。沒有誰生來就甘於認輸,即使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他們也輕易不會承認自己在智力上與別的同學有太大差距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內心對取得良好學習成績受到別人尊重有著無限的憧憬,仍然在學習十分吃力的情況下強忍著巨大壓力和煎熬,披星戴月,一天不落地上學讀書、做作業,期盼有朝一日出現奇蹟,趕上和超過同學中的「牛人」。正是這種美好的期許,一些明知自己夢想難以實現的學生,從本意上也不願就此放棄學習,心甘情願地陪「太子」讀書,很少有人在小學階段就產生輟學的想法。

進入初中階段,課程難度增大,學習任務加重,競爭激烈,很多學生的確努力了,成績卻始終不盡如人意,學習上的失敗連自尊心也輸得片甲不留。思想壓力隨之增大,往往覺得自己比別人笨,懷疑甚至徹底否定自己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每每看到別的同學取得很好成績,洋洋得意的樣子,就會恨自己不爭氣,經常心急火燎,在學校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老師和家長對學習內涵的理解存在偏差,無視個體智力上的差異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業困難的學生失去內在學習動力,因為糟糕的成績使他們看不到希望,因此便產生自卑心理而信心動搖。好比江河中逆水航行的船隻,自身動力系統出現故障不能發揮作用,又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很快就會被激流沖毀。

此時,老師家長一個真誠而甜蜜的微笑,一句賞識讚許的話語,甚至一個真誠友好的眼神都彌足珍貴,能夠給自信心受到挫傷的學生以心靈上的安慰,使他們沉寂的情感準備又浮出水面,重新點燃學習激情。心理上得到了必要的支持與幫助,這些年幼體單力薄的學生一般都會咬咬牙挺過去,把初級教育進行到底,輕易不會自暴自棄做出輟學的決定。

然而,殘酷的現實有時候往往讓人感到有一絲絲心酸和悲哀。在這個功利很強的社會裡,人們習慣於錦上添花,而不願雪中送炭。很少有人去同情弱者,誰的學習成績不好,拖了全班後腿,誰就是害群之馬,成為同學羞辱欺負的對象。老師認為他們沒有追求,朽木不可雕也,批評和冷嘲熱諷成為家常便飯。從此,有的學生看不起自己,痛恨社會無情,人與人之間缺少真情和關愛。在他們思想出現困惑時,沒有人真正地告訴他們學不進去的原因在哪兒?應該如何努力?一天到晚只能無助地默默忍受著精神上的折磨,形成消極的人生價值觀,成為遭受學習失敗和人格受辱雙重打擊最不幸的人。

人生起跑階段一敗塗地的孩子,在學校得不到絲毫同情和鼓勵,他們會一遍又一遍怨恨自己無能,不夠聰明,內心產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唯一希望能夠得到最最信賴的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和心靈上的慰藉。但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們最需要關心的時候不知道真傻還是裝傻,一點也不理解孩子的苦楚,反倒認為當學生的坐在教室里風吹不著、雨淋不上,用不著出力流汗,讀書唱歌學知識多好的事,還不好好學習。片面地認為孩子沒有抱負,不刻苦,不求進取,懷疑他們腦子進水了。有的家長骨子裡覺得自己孩子學習成績比別的孩子差,讓自己沒有顏面,氣頭上還罵孩子,「沒出息」「敗家子」「不可救藥」,辜負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一再往他們的傷口上撒鹽,致使孩子一肚子苦水沒有地方傾瀉,產生被社會、親人拋棄的感覺,常常陷入極度煩躁、對立、怨恨的情緒狀態。

有一部分學生因為成績差,得不到老師和家長誠摯的關愛,表現出消極的學習情感準備,人生理想追求可能會偃旗息鼓,產生放棄學習的念頭。有的在矛盾和糾結中不能自拔,性格因此變得叛逆又自卑,上網遊戲、交異性或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百無聊賴時以抽煙喝酒打發日子,遇到外界不良刺激便會鬼火亂冒發脾氣、打群架發泄心中的不滿。一些學生不堪忍受在學校這份洋罪,與其在掙扎中活著,不如尋求自我解脫到社會上找點事干,即便回家種地、外出做苦力,也不願再受這些窩囊氣。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初中或小學沒有畢業就產生輟學想法,離開學校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我上初中時,班上有兩名十二三歲的同學,身高不到一米五,家庭條件並不差,但他們卻早早輟學回生產隊勞動。當時有些傷感,不明白事情原委,現在回想起來,當初,他們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或考試成績不好時,老師經常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訓斥他們為「廢物」「二傻子」,人格遭受侮辱,稚嫩的自尊心被無情抽打,使他們繼續上學讀書的勇氣一天天喪失。

未成年人在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年齡被逼迫輟學,誠然,有家庭經濟拮据、成績跟不上、升學無望,對上學產生焦慮和畏難情緒等客觀因素。但主要還是因為這些成績差的學生經常受到同學歧視,老師和家長對學習內涵的理解存在偏差,無視個體智力上的差異,把學習當作成功的唯一,強人所難,對學生提出不合實際的成才要求,使他們失去成長所必需的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柱,永久性失去學習的信心,對人生做出消極的選擇。

思維品質是學習的靈魂

思維是藉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認識,是大腦一種複雜而高級的認知活動,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思考認識問題的方式。思維品質如何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智慧的核心元素。

兒童在學校的學習,一般是在對老師授課或看書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初步理解加工的基礎上,再由記憶、練習強化對其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利用,最後對這些零散孤立的知識進行知覺重組,與原有的經驗完形,形成知識體系。學習過程中,思維有別於感覺、知覺、記憶這些初步加工,類似於知覺重組,是對輸入(聽課、看書)的信息進行的深加工,揭示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又要緊緊依靠感知覺和記憶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推理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習之目的。

大腦認知活動的特點說明,思維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非同尋常的關鍵性作用,不同的思維品質表現出不同的學習能力,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主導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思維品質包括專註、機敏和建設性三個維度。

專註。是在精神和諧、思想純粹的前提下,思維固定在一個目標上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長短的表徵。思維專註表現在對某個認知客體或活動保持長時間的注意,而且能夠對其進行控制,意味著大腦有很強的「定力」,收放自如,該發散時發散、該輔合時輔合,常想什麼、少想什麼、不想什麼,先想什麼、後想什麼,控制得當。思維專註還表現在能夠快速地把精力百分之百地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想集中多久就集中多久,而且,同一時刻只想一個問題,很少有二心,想當下問題把前面的念頭完全拋開,不藕斷絲連。思維專註的學生,不管聽課或看書,注意力和思維高度一致地契合於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寫在黑板上的每一個符號,或所看書的每一行文字,並將它們理解掌握得清清楚楚,融會貫通,貯存在大腦記憶中。爾後,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其他問題,轉化為改造現實的實踐能力,學習的目的才算達到。

真正會學習的人其過人之處不是所謂與生俱來的才智,而是有著集中精力不斷思索的性情,培養了長時間投入於純粹思維活動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的思維技巧,從而,能夠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智慧。

財富如浮雲,只注重財富積累而忽視精神的修鍊終將歸於貧乏,當我們得心應手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造福人類時,很容易感受到精神的充實和由內到外的富足,同時,專註形成的優質遺傳基因還能夠富貴千秋萬代。常言道,「專註是金」。專註幾乎是傑出人才的共同秉性,從眾多天才科學家的成長過程不難看出,他們一旦認準要干某一件事,就會如痴如醉地投入其中,彷彿周圍的一切都不復存在。愛因斯坦、陳景潤、華羅庚等無一不是長期沉浸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自主思考,不局限於書本上習得的方法和要領,提出自己的觀點,並運用學習積累的知識發現事物運行規律,形成自己獨立思想和學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所有成功者無一不是從專註的思維中獲得智慧的。

思維專註,具有管控自己的慾望的本領,延遲慾望滿足,理性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不會因為不當的慾望而造成思維的混亂;思維專註表現出的可控性,能夠以清醒的認知和堅定的意志管控好情緒,永遠保持輕鬆愉悅的精神狀態,準確歸納、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溫和地對待不公平的事件,遇到爭執或衝突時思想有一定的彈性,平和地認同和接納「灰色」地帶,不是非白即黑,在挫折和誘惑面前保持理性和淡定。

機敏。在思維過程中,大腦機敏程度,理解接收信息以及分析綜合概括速度的快慢,直接決定著聽課、閱讀的質量和效果。思維活躍,反應迅捷精準,能夠高效地進行情境轉換的學生,思維同步甚至超前於老師的講課節奏,對授課內容理解和把握較反應遲緩的學生要好得多,自然能夠比較全面地領會老師的授課內容。這種機敏的嗅覺使他們有極強的閱讀能力,快速捕捉信息,為提高學習效率插上了翅膀。當然,反應速度快慢首先取決於腦細胞激活水平,同時也取決于思維的專註程度。

信息接受也可以稱為感覺登記

思維是藉助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推理、抽象和概括來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過程。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他的論著中,把建設性概括為愛、工作和理性三個維度。有建設性思維品質的學生秉承事本位的人生價值觀,從成熟的仁愛情感出發,一開始就把思維的基點定位在創造性勞動上,表現出一種積極勤勉高尚的人格特質。他們用純粹的、發散的思維來探求知識,思維永遠集中在對人生有建設性意義的讀書學習上,始終不偏離主題。讀書學習中,思維不囿於教科書上原有的定見,自覺不自覺地從不同角度突破思維定式,或沿著不同路徑發現獨具特色的新思想,發明創造出新事物。

同時,具有建設性思維的個體思維方式非常理性,大智若愚,有反思的智慧,能夠客觀理性地評價自己、看待別人,有自我否定、自我糾錯的勇氣和能力,永遠保持著健康的人格。而非建設性思維的學生思想貧乏、沒有自信,以自我為中心,有強烈的佔有慾望和剝削性格,缺乏創造性精神,只有物質財富才能夠填補他們空寂的靈魂。

縱觀卓爾不群的績優生與芸芸眾生的績差生表面上看沒有明顯不同,但是在思維的專註、機敏和建設性方面的差異顯而易見,最終導致了他們之間人生差之千里。以剛入學的兒童為例,大家的知識水平相差無幾,老師講授同樣的課程,有的學生一點就通,一聽就懂,一學就會,學習像玩兒一樣簡單;而有的學生聽課卻很費勁,學了半天雲里霧裡,寫作業時困難重重。有人可能說那些孩子聰明唄。沒有錯,但聰明的標誌又是什麼呢?或者說,用什麼來衡量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呢,答案是:思維的品質,它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接受階段。信息接受也可以稱為感覺登記。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主要是藉助聽老師授課或看書閱讀來實現的,而且,只有學習內容在大腦神經系統產生刺激,進入感覺登記,外界信息在大腦中形成初步印象時學習才算髮生。如果學生沒有參加聽課,事後也沒有對該課程進行自學研習,沒有進行感覺登記,學習就沒有發生。假設,一個新生嬰兒,一出生就讓他與外界隔絕,只給他提供必要的營養品,周圍人不與他進行語言和肢體交流,不讓他接觸其他任何複雜的情境。除了吃喝之外,大腦沒有受到任何刺激,一片空白,沒有形成其他任何印記,十年數十年後,他仍然學不到任何東西,智力上,不可能有絲毫長進,不會說話,沒有複雜的思維,也不會發生認知和行為能力上的實質性變化,日後註定成為一個白痴。英國有一項對不同階層的3歲孩子掌握辭彙量的調查顯示,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父母日常生活中與他們交流的平均辭彙比普通工人、農民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一,比靠社會救濟過活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二。顯然,後者白白地浪費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在孩子智力開發上存在嚴重缺失,十分可惜。因之,現代社會很多年輕父母已經或正在認識到啟發式學習對幼兒智力開發的現實意義,經常與寶寶進行眼神和語言交流,通過對神經系統刺激開發大腦,促使他們持續專心地分析思考問題,搜尋合適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達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目的。

信息接受階段是學生能否學得進去的第一道門檻,學習的內容是否登記成功,不但要看個體是否參加了聽課或看書學習,關鍵還要看思維能否牢牢地專註於學習(刺激)的對象,並與刺激形成一一對應的聯結。假如,聽課了、看書了,但思維專註程度不夠,老師授課、看書的內容沒有在視覺、聽覺器官上留下印象,大腦受到相關內容的刺激不夠強烈,或者說沒有進行感覺登記,學習只是過了一下腦子,與沒有學不無二致。也就是說學習唯有全身心地專註於老師講課所傳達的每一個信息,方能把授課內容的精髓在自己的大腦神經系統打下深深的烙印。思維不夠專註的學生,學習的內容沒有或只有部分進行了感覺登記,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記不能夠很好地領會掌握學習內容的完整意義及其深刻內涵。

一名高考狀元把發現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視為自己成功的經驗

聽課作為感覺登記只是學習的第一步,並不是學習的實質性階段,因此,教育心理學一直把理解和記憶看作是學習的兩個最核心的階段。在理解加工階段有兩項任務,其一,是把老師的授課或閱讀內容理解並融會貫通,搞清楚每個問題的來龍去脈,然後將這些知識與以往的經驗進行聯結,建立起該學科的知識體系,轉化成為學生的經驗和知識技能的組成部分。其二,把感覺記憶變成短時記憶。進入感覺登記的信息只是一種瞬間記憶或工作記憶,是記憶系統在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之前的暫時登記,只停留0.25秒~2秒時間,幾乎是一晃而過,很容易消退或遺忘,需要在對老師授課的主要內容以及閱讀的每句話進行理解、加工編碼(《學習論》布魯納:對信息進行分類組合)的基礎上,然後把這些知覺信息貯存在短時記憶里,便於將習得的知識「遷移」過去解決其他問題,學習的目的才算達到。靠自學走向人生輝煌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把讀書「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兩個過程作為自己的學習經驗。這種「由厚到薄」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分析理解的加工過程。

通常說,理解領會了學習的內容等於學習任務完成了一半,一點也不過分。假如,我們對老師授課、看書的內容沒有搞清楚,對這些信息只是進行了簡單而機械的累積,很多問題似是而非,不但進入感覺登記的信息成為過眼雲煙,也會因為該知識環節沒有理解掌握好,而給下面的學習、閱讀造成障礙,學習看書就無法繼續下去。同時,在這個階段,進入感覺登記的信息包括有用信息和無直接作用的信息,要求學生在全面理解知識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需要經過選擇性知覺,對注意的內容進行認知篩選,過濾忽略掉無關緊要的信息,認真理解加工有用信息,並將它納入短時記憶範圍,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知識體系。

理解加工的重要性提醒人們,學習是一種能動建構的過程,越是理解得深刻透徹的學習內容,特別是頓悟得來的知識,不僅有助於與自己原有的經驗形成聯結,自如地遷移出去解決其他問題,更有利於把這些知識和技能恆久地貯存在記憶里。皮亞傑認為,只有在學生仔細思考問題時才會形成有意義學習。

一堂課45分鐘,老師要簡單複習上一節課的內容,講授本課的新知識,中間可能還會回答解釋某些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可能要糾正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講個笑話、來個小插曲,說兩句與課內無關的話,幫助學生們把情緒調整好,儘可能地讓大家稍微放鬆一下,然後把注意力和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能夠駕馭自己注意力的學生,當老師講到學習的重點內容時,他們的思維與老師的授課高度契合,會緊緊地跟著老師移動,直到把老師所講的每句話、每個知識點的精髓吃透。當老師話題轉到與學習無關緊要的話題時他們也不會閑著,不是跟著去瞎湊熱鬧,而是抓緊點滴時間反覆理解深入思考那些重要的問題。偶爾有點疑難問題,及時找老師解疑釋惑。思維一直忙正事,知識掌握非常系統,學習上很少留死角。

毫不誇張地說,思維品質好是眾多優秀生的共同特質,這些學生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們非常推崇意義學習,因為,從理論上把所學知識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內涵搞懂弄通是學習之關鍵。反過來講,沒有理解,就談不上記憶,更別說運用它去解決其他類似問題。為此,學習中,在理論知識沒有搞清楚之前,他們輕易不去做練習。有一名高考狀元把發現學習這一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視為自己成功的一條經驗。每次上新課前,都要提前對學習的章節進行閱研預習,了解學習內容的大意,發現重點難點問題,適當加以內化,形成初步印象。對於理解不了的疑點問題反反覆復多看幾次,直到看懂為止。實在搞不懂的地方會標註出來,上課時有意識地聽老師講解,或課後找老師同學釋惑,保證每堂課的學習內容當堂理解消化,不欠賬,也就沒有知識的盲區。可見,能夠自始至終把精力集中在學習內容的理解加工的過程中,是學習絲毫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

思維專註程度如何、反應快慢,直接決定著理解加工的深度

閱讀對思維的品質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思維專註的學生,閱讀過程中眼睛瀏覽著書上的文字,大腦即刻呈現出由文字表達出來的情景畫面,這些感覺印象加深了學生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形成完整的情節鏈,閱讀才能夠順利進行。如果學生在看書過程中思維不專註,眼睛瞅著書,心裡想其他事,一段文字草草地瀏覽過去,成為無效閱讀,很多學生出現閱讀障礙概因如此。這樣的無效學習是學習興趣的最大殺手。由此可見,思維專註程度如何、反應的快慢,直接決定著理解加工的深度,影響學習和閱讀質量的優劣。

過去有些書沒看明白,常常認為是因為內容太深奧,或作者表述不夠翔實。可當我回過頭認真看第二遍時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除去再次看書時掌握閱讀內容的梗概後,承上啟下,便於系統地理解全部內容。同理,聽課時,大凡沒有聽懂的環節,有時候可能屬於相關知識基礎差,認知準備不夠,但多數情況下還是因為開了小差,思維發散,沒有把老師所講內容聽進去,當然理解消化不好。

練習強化階段。學習獲得的一些新概念、原理大部分進入短時記憶,或淺記憶,停留時間短,一般只能保持1分鐘左右的時間,且記憶的容量、範圍非常有限,約為7±2個單位。以記阿拉伯數字為例,我們看一眼一般只能記住5~9個數字。學生上一節課、閱讀一本書,會接受大量信息,即便有些學習內容已經完全理解並融會貫通,但這些信息如果僅僅停留在短時記憶階段,不再回憶、複習強化,過不了多久習得的知識就會部分或全部遺忘。因此,要把學習的新知識、閱讀的新內容變成自己知識的一部分,需要通過回憶、精細複述、做作業、複習、考試或提取部分信息解決其他類似問題等強化練習。再經過繼續不斷地對重要信息進行聯想、加工編碼,藉助長時記憶把這些新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認知圖式,並與以往的知識重新組合完形(《學習論》韋特墨:把知覺到的東西用最好的形式呈現出來),不時地重複強化,使之永遠保持下來轉化為長久記憶,在頭腦中生根發芽,變成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才算得上是完整而有效的學習。

學習需要強化,更離不開強化。但是,強化不是機械地重複,是在理解基礎上的強化,而理解的本身是在思維專註的情況下的一種認知過程,思維品質不好無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學習內容,作業困難,很難達到強化目的。上小學時,那些很業餘的老師經常讓學生把一個生詞抄寫三五十遍,但考試時還有人重複這些低級的錯誤。原因很簡單,這樣的練習只是簡單機械的重複,沒有心理主動參與建構進行內化,抄寫幾十遍仍然記不住就再正常不過了。對於用心學習的學生,遇到一個生字、詞,非常認真地去翻字典,學它的發音,了解它的意思、出處,有什麼典故,通過積极參与構建,將這個字的相關信息其本身內涵形成刻骨銘心的理解和記憶,和其他信息一起同化到自己的認知圖式(知識體系)中去,折騰這一次就會終生不忘,這樣的學習才是真學習。

心理學有個實驗,讓兩個組的學生背30個單詞,要求第一組記住單詞,以後要複述的;第二組則要求他們用每個單詞造句。兩天後測驗,第一組平均只記住50%的辭彙,而第二組則能夠複述其中95%的單詞。第二組的記憶效果之所以好於第一組,關鍵在於其通過造句,提取其他熟悉的辭彙與其聯結,加深了對單詞詞性的理解。如果沒有理解學習內容的意義,去死記硬背各種毫無關聯的知識,這種機械記憶得到的信息只是簡單地加進一些新痕迹,是孤立的,對事物的知覺還處在未分化狀態,看不出它們之間的聯繫,只能應用於非常具體的情境和類似問題的解決。

清除心中的敵人

應試教育帶來的競爭愈演愈烈,兒童和青少年幾乎從跨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開始承受著大大小小每一次考試帶來的壓力,稚嫩的心靈受到超極限擠壓而扭曲,每個學生無一倖免地在焦慮、抱怨、恐懼氣氛中備受煎熬,包括那些原本很有才華的學生也因為複雜的人際關係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開始變得木然愚鈍,生命不知不覺被負面情緒消耗。

美國生理學家為研究心理狀態對健康的影響做過一個試驗,把玻璃試管插入冰水容器(溫度為零攝氏度),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下體內呼出的「氣水」,結果發現,人在心平氣和時,「氣水」沒有雜質、澄清透明;悲痛時,「氣水」混濁有白色沉澱;生氣憤怒時,「氣水」中有紫色沉澱。若把這些白色、紫色「氣水」注入大白鼠體內,12分鐘後大白鼠死亡。足見,經常情緒低迷,生氣、抱怨、憤怒不斷的人,機體會產生大量毒素,這些毒性物質污染我們血液,大量蠶食腦細胞,機體營養被無度揮霍。本來天真爛漫的年齡,因為體內毒素太多,活潑可愛的天性受到摧殘,變得神情呆板、冷漠,常常陷入無盡的煩惱和憂慮不能自拔。大腦像麻團一樣雜亂無章,注意力難以集中,心靜不下來,書看不進去,理解領悟能力差,記憶力下降,出現閱讀和學業困難。即使再有雄心壯志,但萎靡不振、有氣無力的精神狀態,要想在學習和事業上取得令人驚詫的成就比登天還難。

時下,很多小皇帝在誇讚中長大,學習的重壓與青春期生理反應交織在一起,心理極度脆弱,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遠交近攻,與小夥伴因為一點糾紛便老死不相往來。現實生活中沒有知心朋友,只好熱衷於網上交友,長期獨來獨往使他們心胸狹隘,感情脆弱,自身沒有化解矛盾分歧的能力,整天心境不好,滿腦子煩心事,這樣糟糕的心情哪有精力去學習。

現代醫學也證明,生氣對人有百害而無一利,人在生氣時會出現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應,誘發多種疾病,導致呼吸驟停甚至氣絕身亡。奧里斯·馬登在《喚醒心中的巨人》中有這樣的論述:「有人因為懷了幾個小時的悲愁、憂鬱的思想,而所蒙生的生命力的損失,竟超過了幾星期苦工的損失。」很多情緒低迷、性格抑鬱的青少年學生,機體像生鏽跑冒滴漏的水管一樣,能量白白地流逝,精氣神受到嚴重損害,精力被無為地消耗,青春的水源枯竭,必然反應遲鈍、經常丟三落四,無法聚精會神地學習。今天的作業推到明天做,成績每況愈下,大部分人過早輟學,渾渾噩噩,開始一步一步由頹廢走向墮落。

水有冰點和沸點,超過這樣的臨界點,水的物理性質就會發生質變。同樣,每個人的大腦也有一個產生應激閾限的基點,外界刺激超過這個基點就會發生心理應激,引起人的情緒發生劇烈變化。精神放鬆,心胸開闊大度的人,心被大自然的清氣滋養,平和而踏實,應激閾限基點高,對外界刺激心理承受力強,能夠包容萬事萬物,悅納與自己不一致的觀點和主張,一般的言語、肢體刺激或許流露出不滿和遺憾,但不會引起過於強烈的反感。遇到挫折和打擊時,內心會受到一定干擾,但不至於過分痛苦和悲傷,能夠保持淡定,平和理性地接受現實和眼前的暫時困難,並懂得進行自我調節,一般不會影響到學習和生活。

神情緊張、心性褊急,特別是那些有焦慮傾向的人,應激閾限基點低,對外界刺激心理承受力弱,正常情況下尚能心平氣和地與人和睦相處,思維清晰。但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情緒不好的時候,多少遇到點不隨心的事,或個人要求得不到滿足,大腦思路陡然變得狹窄,立刻翻臉不認人,劍拔弩張。與人發生爭執寸步不讓,非要一決高下,爭個魚死網破。

過度的慾望是精神世界最危險的敵人

心理學有這樣一個實驗。在一次午飯前,隨機抽取10名學習成績接近的小學生參加一個實驗,實驗開始前,每個學生面前都有三塊巧克力,老師告訴學生們,眼前的巧克力有三種情況供大家選擇,第一種,現在就可以吃,但沒有任何獎勵;第二種,過15分鐘後吃的學生,可以獲得5塊巧克力的獎勵;第三種,30分鐘以後再吃的學生,可以獲得10塊巧克力的獎勵。實驗結果,有三名學生選擇了第一種情況,當即吃了面前的三塊巧克力,選擇第二種情況的有五名學生,而選擇第三種情況的學生只有兩名。老師隨即對這一實驗進行了存檔。30年後,對這10名學生進行了全面回訪,選擇第一種情況的三名學生生活窘迫,境遇較差;選擇第二種情況的五名學生日子平平淡淡,說不上優越但還挺安逸;而選擇第三種情況,30分鐘後才吃巧克力的兩名學生,分別畢業於兩所名牌大學,其中一名拿到博士學位,他們在學界或商界取得赫赫成就,人生輝煌而精彩。這兩名學生之所以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都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慾望,鄙視眼前的蠅頭小利,人生目標清晰,必然在學習和事業上獲得豐碩果實,遺憾的是這樣的學生永遠是極少數。

在全社會崇尚金錢的大潮下,追求前衛生活方式的學生被絢麗多姿的世界弄得眼花目眩,很多學生壓根兒不知道掙錢的艱辛,不珍惜父母的勞動,更不知道感恩,一味地縱容自己的消費慾望,一天到晚想著如何穿好吃好,經常在消費問題上與父母發生矛盾。有的學生對覬覦的東西晝思夜想,而且慾望多迫切,痛苦就有多麼強烈,不經意間使自己正念喪失殆盡,道德底線被完全顛覆,令人痛心疾首。從這個意義上說,過度的慾望是我們精神世界最危險的敵人。

成人也罷、學生也罷,想必沒有一個人願意自己家裡的東西被小偷盜走。同樣的道理,誰也不希望抑鬱、貪婪、煩惱這些精神世界的敵人任意消耗體內的能量,盜走我們心中的恬靜和快樂。基於這樣的認識,一個學生要想在學習和事業上有所收穫,勢必要對影響生命健康、限制人精神自由的敵人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這些危險分子侵入我們的機體,莫名其妙地出現沮喪、抑鬱、煩惱、貪婪等不良情緒時,堅決果斷地把它們驅逐出去。

老子智慧中有「不欲以靜,天下自定」之說,告訴人們沒有太高慾望的人心自然容易安靜下來,促使家庭和睦,天下太平也就順理成章。老子還用「知足者富」來開示人們要學會用智慧來平衡心態,這是一種真朴的辯證法,少一份需求,則少一份痛苦,多一份快樂。

心靜源於正確的心態和智慧的選擇。習慣於簡單生活是制服貪婪的可靠籌碼,一個學生要做到心靜,同樣需要習慣於一種簡約式生活,只有當慾望少了,內心安靜下來,自然就能夠欣賞到物質世界之外的美好,感悟到書中的「黃金屋」「顏如玉」,體味到人生的真正幸福。

智慧的人都有從平淡的生活本身找到屬於自己快樂的本領,積極心態是滋養樂觀性格最廉價的補品。

任何時候都不能專註消極的事物。一個人反覆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思維空間會變得狹窄,思想會走向這個事物的極深處。佛陀說,苦是普遍存在的——是生活的一個要素。如果我們遇到煩心的事就翻來覆去地責怪自己,可能使精神不堪重負。比如說,有的同學成績不好可能怪罪自己笨,痛恨自控能力差,一遍又一遍自責。這些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形成消極認知,慢慢形成自卑心理,陷入痛苦的深淵不能自拔,長此下去很容易精神崩潰。

保持覺醒是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一個簡單易行的好方法。當無端出現低迷情緒,發無名火,在沒有太大刺激的情況下比其他人憂心忡忡時,馬上自覺到是自己精神負擔過重的緣故。依據這一信號設法減緩工作節奏,調整期望值,注意休息和體育鍛煉來放鬆自己,找醫生進行調理,讓自己儘快走出煩惱的沼澤。

心病緣於身虛體弱

每個人作為健全的個體,單從五官、體貌上看不出太大差異,但不管哪個器官功能虛弱或組織失調都可能導致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直接或間接地打破人的神經系統平衡,造成情緒紊亂及注意力、記憶力弱化,引發視聽、閱讀、心算等衍生性學習障礙,最終出現學業困難。據統計,在美國約有40%以上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被認為有學習障礙,約佔所有學校兒童總數的4%。

大腦是高級神經所在地,明代李時珍把人的大腦稱為「元神之府」,具有主管精神和思維以及主持感覺運動的功能,顱內腦髓虧虛,則精神萎靡,情誌異常,重者出現抑鬱狂躁、神志難安、魂不守舍的分裂狀態,心沉不下來,學習成為一種虛設的形式。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彭聃齡教授指出,注意和其他心理現象一樣,是由神經系統不同層次、不同腦區的協同活動來完成的。認為,大腦神經系統的朝向反射現象是注意的最初級生理機制,而注意是由情境的新異性引起的一種複雜又特殊的反射。也就是說,注意的感覺器官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獵奇性,喜新厭舊,越是新異的刺激物越能引起大腦的注意,而離開原來已經習慣了的對象,不再對它產生興趣。

注意具有集中性和指向性兩個特點。在注意的神經機制中,腦幹的網狀結構是注意集中性的動力系統,注意是網狀結構激活作用引發大腦處於一種興奮覺醒的結果,當腦幹網狀結構生理功能較弱或受到意外損傷時,大腦激活水平或興奮水平普遍下降,注意的集中性、持續性和強度就會減弱。

腦部邊緣系統和大腦皮質是注意選擇性的重要器官。儘管注意是由網狀結構受到刺激引起的廣泛興奮,但是,大腦的普遍覺醒並不等於注意。人的注意之所以指向此信息,忽視彼信息,是邊緣系統注意神經元選擇性的作用,對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當環境中出現新異刺激時這些細胞就會活躍起來,而對已經習慣了的刺激產生抑制作用。當邊緣系統的注意神經元組織失調或受到損傷時將引起整個行為選擇功能的失調,出現思維紛亂的現象,重者導致精神錯亂。

大腦皮質是注意進行信息選擇的另外一個重要器官,它具有調節、控制皮質下組織和行動的功能。當大腦額葉受到損傷時,他們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言語指令上,也不能抑制對任何附加刺激物的反應。所以,這部分人在安靜的環境下能夠集中精力,如果有異常聲響出現,注意力就會丟下原來的對象跟著新的聲響轉移過去。

自主神經系統也叫植物性神經系統,是周圍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又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個部分。交感神經系統從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節腰髓的灰質側角內出發,以支配五臟六腑和血管活動,是機體應對緊急情況的機構,具有喚醒機體功能、促進興奮的作用,以對付各種危機。副交感神經系統發自中腦、腦橋、延腦及脊髓的骶部,它的作用正好相反,起著抑制體內各器官的過度興奮,使身體各系統保持平衡。交感神經系統過於強勢,副交感神經系統較弱,遇到刺激時,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得不到發揮,機體就會過度活躍和興奮,大腦無法安靜下來,看書學習不會有好的效果。

小腦也具有協助大腦維持身體平衡與動作協調的功能。心理學家加爾腦功能的定位說,或顱相說,認為腦顱骨的外部特徵決定了一個人的智力、情商、性格和人品,顱骨突出的人有反叛精神。這一理論強調人性、思維方式以及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生理結構,說它是命中注定有失偏頗,但忽視生物實體器官對思維和氣質秉性的影響同樣不夠科學。科學研究發現,抑鬱症、攻擊行為和強迫性官能症與大腦中神經遞質血清素的不規則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繫,從而導致這些病症均可能表現出適應能力差、爆發性強的特點。

此外,生活習慣對人的大腦思維形態也有很大影響,比如長期飽食,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增多,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加,促使動脈粥樣硬化,飽食暴飲,導致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青少年過量飲用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慾,減少人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影響大腦發育。另外,睡眠不足、久坐不動、運動量減少都會引起腦細胞衰退,使人變得愚笨。


推薦閱讀:

人類的大腦才是最出色的計算機
它做行業老大的時候,雙匯尚籍籍無名
開悟的玄機,從專註開始
專註把全家打造成粉紅色

TAG:專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