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謎,有心人留意

[原創]《道德經》解謎,有心人留意行仁 於 2012/11/3 9:55:25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第一章道能說嗎?能。但別把我說的道和諸子百家混同起來。道能用概念來敘述嗎?能。但我用的概念可不是你理解的那樣。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物。為什麼總是去人慾?那是為了返本歸真,見宇宙真相。否則的話永遠是情慾滿身的常人。常人只能見到這個地方的表面現象。這個地方,叫做陰陽。你要和道同,那你就能跳出這個陰陽。你也不叫常人了。同叫入玄門。一直煉下去,神通自己就出來了。 不是真正的修鍊者,理解的那個概念的涵義以及句讀不可能對。即使作為修鍊者不同的修為讀出來的東西也還都不一樣。不能再詳細了。自己一點不動腦子,到了關鍵點的時候肯定就不行。那等於白看。第二章人得知什麼是好、什麼是美,都做好事、追求美,要堅決不做壞事、醜事。為什麼創造了這個天地?是度人用的。天地生萬物、養萬物、教萬物,無所求,不要求回報,不用你感恩。得和天地一樣。成功了別傲,傲的話就厭你、棄你。第三章人不好名,就不爭;人不好利,就不偷;人不好色,就不糊塗。聖人怎麼治天下?教人修道。人都在返本歸真,個別的「精明人」有賊心也沒賊膽了。人都不損公肥私、不損人利己,天下自然太平。第四章無為而又有所作為,執兩用中,不自滿。至虛如淵似萬物之主,能化解一切;生活在人群中而其心至清,似有似無。我者盲者之子,帝以忍讓待象。留意「吾」。後面的章節中還有「吾」、「我」。得能想出來是誰。第五章天地無親而任自然,生殺以時;聖人無私而從事於百姓,德及鳥獸。天地之間如風箱,空而不窮,多勞多得。重刑政而窮其運,不如守德用中。第六章元嬰也要,這個身體也要,不老化,性命雙修。玄關設位,給天地打基礎。緩慢連綿,「勿忘勿助」,因之不倦。有些人歷來對第六章感興趣,因為在講具體的功法。有動有靜,「勿忘勿助」是我借用孔子的說法,方便有的人理解而已,事先說明,《道德經》就是說的「若存」兩個字。元嬰啊,玄關設位啊,這些我講不了,但早有高人披露出來,需要有心人自己去找。第七章天地相互依存,所以都能長存。聖人要下反而上,要後反而先,為什麼?無私成就公,公成自己成。《道德經》中的聖人非泛泛而談,要麼是使人聖,要麼是指具體的歷史人物,以下也要留意。其實從第二章就開始展開談這兩個涵義了。第八章上升之善為如水。水曰潤下,故近道。居擇地,心能容,交仁愛,言誠信,政安定,事用賢,動及時。順天應人乃無過。孟子講過「善、信、美、大、聖、神」。這六個字對讀《道德經》也有幫助。第九章杯滿則溢,不如適中。高房大屋,不能不朽。金玉盈室,不執能守。富貴而驕,自招禍患。損德遭難是天理。計劃每天9章,時間充裕的話,9天貼完。今天的任務完成了。古文功底好,尤其語感好,又熟悉古史,能不被後世那些「疑古派」、「歷史學家」所惑,對於讀《道德經》非常重要。還不是「一家之言」這麼簡單。81章都完成了,我會有個專門的說明,以免好事做成壞事;否則我是萬萬禁受不住的。回帖人: 行仁 2012/11/3 19:02:02 跟帖回復: 第 35 樓經文就是通行本的經文,清武英殿聚珍版。對照經文看,一時之間恐怕會反應不過來:你的解釋和原文對不上啊!是,《道德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是度人的經書,所以讀《道德經》才和讀別的書不一樣。怎麼讀,對照經文琢磨。除了虛心、了解古史,還有兩個很關鍵的問題:一是你得坐得住;二是得查字典,漢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有的章中一個字的涵義的多變真是讓人眼花繚亂,而當你讀通了會目瞪口呆。除了字義變幻的讓人眼花繚亂,句讀的巧妙更是讓人如入迷宮。怎麼斷句?只能依靠語法。斷句之後,上下文的邏輯通還是不通?不通就是不通,老老實實的從新斷句。這個功夫,歷史上熬白了多少道人的頭。皓首窮經,這是自己對自己有要求。有的要求背下來,還有的只要求多讀。這後面自有其原因。我說要懂古文,語感要好,要熟悉古史,這還是從做學問的角度講的,通過這個方法能知道《道德經》中講的修齊治平的道理,知道有天理的存在。而更高超的東西就不是靠這個了,比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文史功底再好也沒用,那可真是「饒君聰慧過顏閔,未遇明師莫強猜。」「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得知道這是在說誰、是一個什麼樣的手法。後面還有,所以必須得知道。這個比較簡單,先讓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後面難度逐漸加上來。《逝去的武林》一書載李仲軒老人說:「《周易參同契》、《翠虛吟》、《玄膚論》等道經都表示,沒有把最關鍵的秘訣寫出來,但如果讀者抱著虔誠之心反覆閱讀,就會破解出來,名為"不厭百回讀,萬遍將可睹』。不是文章有密碼,而是心領神會了。文章自有文法有意境,心有靈犀,能讀到文外之意。古人讀經時,遇到不懂處,流行拜經,讀一字拜一字,虔誠之下,終會讀懂,名為"天真積力久,豁然根本現』。」真正的都知道那經可不僅僅是表面的字。回帖人: 行仁 2012/11/3 20:52:35 跟帖回復: 第 44 樓第一章中我說「一直煉下去,神通自己就出來了。」這個煉的前面可是「同」,同是修,理解上別本末倒置。前面有個「同」,「玄」是「化」,所以用個煉。眾妙之門的妙和觀其妙的妙不是一個意思。這兩個意思你在字典上能查出來大概意思,但是是模模糊糊的,沒明師也還是不能知其實質。回帖人: 行仁 2012/11/4 9:14:45 跟帖回復: 第 48 樓第十章真我管住身體,身如嬰兒,玄觀不動念。愛民治國要大度,天門開合要學有雄,聰明睿知任自然。種植百穀馴化鳥獸,發明創造為民用,順從天地而制度,選拔官長以治事,是謂演德。第十一章無欲,受益於車;無欲,受益於器;無欲,受益於屋。創造器是因為它能給人帶來便利,濫用的話就拿走它,不給你了。第十二章五色障目,五音閉聽,五味敗口,追逐爭鬥使狂躁,有形之體令行動受限。人皆曾聖,惟貪執之念壓倒知見之故,墜落於此。第十三章榮辱於常人驚心動魄,而聖人心不動;有身方能修,有身才能吃苦,故重身。所以重天下若重此身,而又不動心者,方可付以天下。第十四章「夷」、「希」、「微」之真相非言語所能形容,故與之合一:其上不明,其下不暗,其物之多不可勝數,是謂同於無形無象之界;合一謂之惚恍;「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奉天循道以御今,訴諸於有能知天。無即道法。留意這個「有」。先天太極中的那一點,就是德,就是朴,就是「太一生水」的那個「水」,道家也有叫「先天祖氣」的。看一個人也好,看一群人也好,看天下也好,斷其現狀與未來,全看其有德無德。有德無德在於行,行發自心,其道為無。第十五章古之善於造就士者,洞察一切,高深不可測:安穩謹慎,端莊溫和,敦厚大度。天下混亂,若大水之濁。誰能擔當大任,治濁安民而興業?保此道之士不願滿。惟不滿能守柔而不強。第十六章入定。乃見萬物無非因果。履命乃常人之理,不可亂動,危險。知則能容,能容則公,公則有眾,有眾有命,有命修道,有道則壽。精一不怠。第十七章太上,知其在;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如何?不信之。太上垂拱而治,不言不語;天下太平,百業並舉,百姓皆曰「帝力於我何有哉。」第十八章天下公心既失,講仁義的時代來臨:真理一旦出現,謊言必隨之而起;有六親不和,亦有孝慈;有人結黨營私,有人則忠心報國。今天的9章。這9章的內容展開來,能講三天三夜,但《道德經》就壓縮成這9章。有的人物接著前9章繼續講,而又有新人物出現。還得對照著看,得把所隱的人物和隱的手法找出來。必須得逐漸熟悉經文中隱的手法,否則關鍵的地方理解不了,接受不了。大家現在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系列人物把「什麼是義」演給人看,讓人能對「義」的涵義有直觀的認識,《道德經》里也有這樣的安排,什麼是道什麼是德,怎麼修道,建德損德分別有什麼後果,等等,用真實的人物、事例讓人理解,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當然這一點僅是《道德經》的一部分,僅僅這9章的內容就遠不止這個了。「致虛極守靜篤」,我用了入定兩個字,是泛泛而說。張三丰真人《道言淺近說》中說:「"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無之間,而准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留意「古之善為士者」,前面就提到了,後面還有。為是造就。保此道者是士。今天的9章就說這些。明天繼續。回帖人: 行仁 2012/11/5 8:15:08 跟帖回復: 第 72 樓今天的9章都有些複雜,所以打算每章都稍微展開一點。第十九章王者超越「聖」、「知」、「仁」、「義」、「巧」、「利」,則天下大治,繁榮幸福。照著這三條去做。文王當年有何遺命?囑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仁是親親,義是除害,巧利就不用提了。這些手段都不高級。「聖」、「知」還不高級?前面說了那麼多「聖人」如何如何,為什麼這裡又不重要了?美大聖神,聖是士,還有善為士者。聖人是你修道的參照,比如你碰到什麼難題了,想想當年聖人是怎麼做的,而善為士者才是老師。蘇格拉底講人類社會的理想狀態是「哲人」為「王」,「哲人王」就是「聖人」;而蘇格拉底也明確的說哲人王已經是第二等了,哲人王和其後的俗人王都是在「模仿」,也就是說哲人王也是有老師的。「此」是個動詞。「文」是文王,不用你自己去想了。不足,《清華簡·保訓》稱「不瘳」,俗話說的身體不行了。屬是囑。第二十章修道就是要超越那些常人的「學問」、「獲利的經驗」。常人社會說實在的確實挺可怕:你「唯」他說你拍,你善他就說你惡。人言可畏,不可不小心。見微知著,現在這醉生夢死善惡顛倒的局面,將來一定夠嗆。隨便你們怎麼嘲諷打擊我吧;你們這些自認的「精英」,儘管視我為廢物吧。我重德,本來就是和重名利的常人不一樣。這一章的斷句很複雜。老聃當年在王室博物館領一份薪水,不重名不重利,清心寡欲,在同僚們眼裡「不合群」、「自命清高」,沒少領略風言風語、冷言冷語;因為他還講道,所以社會上夾槍帶棒的攻擊更是直接往他身上招呼。陳子昂詩云:「仲尼溺東魯,伯陽遁西溟。」老子的對策是一走了之。「廢物」這個概念來自蘇格拉底的說法。《理想國》中講「僭主」得勢以後把與之同流合污的「精明人」都「封」為「專家」、「國師」等等,而把哲人也就是聖人視為「廢物」。第二十一章仲尼講「寬容」,也是取法於道。你怎麼知道古往今來那麼多神聖的事?因為我有宿命通。第二十二章他陰你就以陽對。簡易最有效,雜亂就讓人無所適從。怎麼樣使人聖?善為士者親自給天下人演示這個中道:兼聽、納言、謙、和,這樣就能明明白白的把事做成功而服眾。你有一顆不爭之心,沒人和你斗的起來。古人說委曲求全可是經驗之談。你真能徹底無我了那就修成了。第二十三章太上無為而治,所以風調雨順。風調雨順誰為之?天地。「先天而天弗違,而況於人乎?」所以要尊敬有道者。有道者就是道,有德者就是德,無道德者就是惡。修道有道,修德有德,逆道缺德惡必攫之。人離道漸遠了,所以有人不相信這些。第二十四章受害者翹首企盼之時,義師就出發了。自見、自是、自矜之類的東西,那私心邪念發出的臭氣,濃濃的,動物都離它遠遠的。所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閃人。企者是翹首企盼,跨者是鐵騎。夏桀商紂都是這個情況。第二十五章有由物質混成,就是萬物之母。轉動不止,還有個名字叫迷,生之者是道。強有力為天下謂之大。自大導致墜落,落到迷里還是有希望返回去,因為道力量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者有土德才有威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呢?自己的路自己走正。二十五章的句讀比二十章還複雜。第二十六章民為邦本,心靜制欲動。為了濟世,當年終日往來遷徙不離軍營,雖有宮闕燕處超然。為了女色而戲弄天下,不可能不唾棄你,完蛋時有人救你那才是怪事。躁則失君,天下躁動,民怨沸騰,躁就是兆。第二十七章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才有本事度人。以不變之宇宙法則普度,人無棄人,事皆得正,謂之圓明。善人者為師,使不善人學為善人。氣人德高,恨人學好,再聰明的人也弄不明白:「瘋了吧?」這叫攔道。今天的9章完成了。《道德經》里有過去現在和未來,鏡頭開始拉近了。留心。人有一種負面心理非常可怕:嫉妒。嫉妒心驅使下人什麼壞事都能做出來,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即使是做人的智慧中也特彆強調「內斂」、「低調」。聖人和善人者都會遇到和遇到了這個問題。歷史上嫉妒心驅使人在東方西方也都製造了大悲劇、大禍大罪。歷史發展到今天,這個嫉妒心已經泛濫,尤其在這塊土地上,陌生人之間,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街坊鄰居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夫妻之間,無處不在。第十九章,現在的「學者」一看到「絕聖棄知、絕仁棄義」,就一口咬定老子「反智」,其實是因為讀不懂。這裡是說要向上,要超越。「文不足」,專門說文王,後面的章節中還會提到文王。文王臨終把《周易》傳給武王,這在《清華簡·保訓》中有明確記載。《道德經》中講的修齊治平以及超越上升之道,都是聖人和善人者經歷過的,親身演示過的,不是什麼理論家的「設想」。這9章中又有新人上場。第二十八章用雄為下,識賢去惡,知榮守辱,三者皆得道而歸。德散為能,高明的制度是人盡其才。第二十九章抱著私心邪念取天下而為所欲為,我眼見著其完蛋,被淘汰了。天下乃神器,搞破壞不行。私邪皆無而順其自然,萬物就能各得其所。要想成聖就去甚去奢去泰。第三十章以道不以兵。濫用武力,報應迅疾。點到即止。以柔克剛。當斷即斷。矜誇驕滿會吃敗仗。勝了別囂張。重武輕文者短命。第三十一章生靈都不喜兇器。君子貴生,先禮後兵,以戰取勝沒什麼好炫耀的。誇耀武力是以殺人為樂;嗜血者必完蛋,史書中都記著呢。救民於水火,左木右金,聲討其罪而伐之。以喪禮哀悼陣亡將士。第三十二章道長存,無以名之。德雖極細微,有之為尊。君王守德則萬物定,風調雨順,百姓和睦相處。本初制太極。既有即止,是以不殆。道在萬物中。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覺者明。勝人為有力,勝私心為強。有智慧為富,堅定為有志。不失天理者久,寧死不屈者壽。第三十四章大道無處不在,無所不是,名以大小皆可。以其始終虛心,故能成其大。第三十五章講大道,人爭相來聽。聞善攝生而去相害之心,則天下大定。卡拉ok,美食飄香,都能刺激路人使之駐足,道之出口卻平淡無奇:視之平平常常,聽之不聳人聽聞;而做起來卻挺難的。第三十六章懷著私心來幹什麼,必適得其反,是謂「雲蔽日」。柔弱勝暴強。魚不能脫離水,武力不可用於脅迫百姓。今天的9章。還是要自己對照著《道德經》經文看。歷史從遠古走來,鏡頭拉近再拉近。真要得點什麼,得用功啊第三十七章道不動,萬事成。主宰不動,自然演化。欲活靈活現也都是假的。你不動,它就沒。靜在凈心。人人都有個真我,未來是你自己選的。第三十八章人私心越來越重。越來越不如意都是自己弄的。人不講忠信後才重禮儀,連面子都不要了那就要大打出手了。天目啊遙視啊別沾沾自喜,儒家君子還「主忠信」不重形式呢,修道人更不能在意這些而要重一。第三十九章得志者都是中和之士。不和就完蛋。違背道德,耍弄權術,一準翻車。無私者,清如玉,堅若石。第四十章反向運動是規律,陰陽的作用是去私慾。天、地、萬物的本源是太極,太極生於無極。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堅修實行;中士聞道,將信將疑;下士聞道,大肆嘲笑。不為下士所嘲笑,不足以為道。為何傳大道?天下正邪、是非、善惡、好壞都顛倒了。道太大了,不可思議。唯道至善,容成萬物。第四十二章無形生有形,有形分正負,正負成原子,原子成萬物。萬物皆有兩面性,互動成一體。人都有私心,王者為公眾考慮:不能兩極分化,餓死人不行。前人所教者,我也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君王之道,父道也。第四十三章善者無敵。無私破鐵幕,無求有益。以身為教,無求而予,人皆信而從之。第四十四章有得就有失,沒有什麼東西是白來的。干下壞事,眼見著夠你喝一壺的。知止吧。第四十五章謙虛才好。大直用忍,大巧用拙,大知寡言。內在運轉心要靜。清以靜,無私則正。第四十六章清明,安居樂業;黑暗,兵臨城下。貪而無止是禍端,私心邪念真得逞了那你就等著吧。物慾填不滿精神的空虛,缺啥得補啥。回帖人: 行仁 2012-11-7 14:12:40 跟帖回復: 第 135 樓「真我」好像睡著了,喝醉了,稀里糊塗不理智了,而慾望之類的,加上後天在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中形成的這套操作系統,就形成了某種樣子的「思維」,這個替代程序,操縱著嘴巴說出什麼樣的話來都是可能的。所以當年大舜讓商湯的祖先契作司徒,叮囑他說「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要寬。首要的是要喚醒人的「真我」,讓人的真我自己做主。這個「真我」就是《道德經》「使我介然有知」的「我」。今天的9章完成了。要是單講修道,說理上一個無字就概括了。用了5千字,是因為有事牽扯到從前現在和未來,所以博古通今很重要。第四十七章人以前天目都能看。越自私,道德越下滑,能力就越小越少,也越來越依靠外在的工具。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就是因為恢復了先天本能。第四十八章去欲是簡易大道,無私則能容所有人。用天地太極之理致太平,居下招攬人才以成功。聖人與百姓合一。修心之道,要總是以善待人,總是不騙人。聖人在位,「正德利用厚生,唯和。」第五十章出則長生入有死。有對的路,有錯的路,還有誤入歧途的。誤入歧途是怎麼回事?把養身當養生了。聞善攝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著他。有死那是地上的事。第五十一章道德天地人。尊貴富裕來自道德。功自德,蓄德吧。天地養活人,人要能感恩。第五十二章逆則升。無為有為,有為無為。清心寡欲,知幾能忍。人心全無,身非此身。是乃實修。第五十三章使真我堅定有知,一條大道一直走,知行合一。大道至簡至易,常人卻偏喜歡繁瑣花哨的,常人嘛,太容易被迷惑了。那些早課不做,丹田荒蕪,什麼都沒有卻鋪張排場,媚官斂財的,那是敗壞修道人形象來的。第五十四章德為根本,有德才能有未來。修齊治平,你是好還是壞,裝是不行的,看看你的相聽聽人怎麼說看看周圍環境就知道了。道治天下以德。昨天超了1章。還是按照每天9章的計劃來吧。今天的完成了。回帖人:.行仁 2012/11/8 10:28:08 跟帖回復: 第 160 樓.第五十章「虎無所措其爪,並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無所是什麼意思?查字典出來是「沒有地方,沒有處所」;無呢?沒了,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還是舉個《逝去的武林》中的例子。李仲軒老人說:「形意門的怪事不敢講。年輕時,我一度住在丁志濤家。在那時,唐師給我們表演過追火車。就是讓我們坐一站的火車,唐師說了:"我抄近道追你們啊。』等我們到了,見唐師在火車站等我們呢,搖著扇子,身上沒汗。能抄的近道,我們都想了,抄上也不會那麼快。我和丁志濤都不敢說話了。」第五十四章,修齊治平,怎樣利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職業修道;道不遠人,成人成物。王陽明有《拔本塞源論》,不妨參照著看。還是要博古通今,知道天下大事,發生了什麼,正在發生什麼。回帖人:.行仁 2012/11/9 7:18:23 跟帖回復: 第 167 樓.李仲軒老人有一句話:「形意拳是留給篤實用功、心地純正的君子的。」看誰有心又用功吧。.回帖人:.行仁 2012/11/9 7:56:35 跟帖回復: 第 168 樓.第五十五章有德而忠信者,身體好極了。感覺再敏銳也是常人,有知長存是真人。想養生、長生嗎?心要善。一味強化這個肉身會加速老化,不好。第五十六章行於市,高於人。第五十七章對立起來,必定一團糟。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民,一、是,皆以修身為本。」第五十八章禍福相依,誰知大結局?一片黑暗的時候,正常的被當成怪異的,好的被說成壞的。常人本性迷失確實太久了,所以聖人寬。第五十九章孝友為基,積功累德,內聖外王。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第六十章治大國很容易,煎條小魚難嗎?你善良、講誠信,就能不鬧鬼,不降災。自天佑之,聖人保民,國泰民安,於是濟濟多士。第六十一章國際關係,各自修德,安分守己。第六十二章道乃萬物之法,善人之寶。惡人認為:美名可以收買、功績可以造假。人人都為惡,天下就危險了。過去立天子置三公的時候,坐而論行善守信之道最重要。古人崇道可不是求陞官、發財、逃罪。「物以稀為貴」,天下邪了,所以道才貴。第六十三章腳踏實地一步步走,經歷風雨見彩虹。回帖人:.行仁 2012/11/9 9:45:01 跟帖回復: 第 179 樓.今天的9章。回帖人:.行仁 2012/11/9 12:16:15 跟帖回復: 第 183 樓.人到了大面積不講德的時候就是到了危險的時候,所以才有「使人聖」這件事。道是「寶」,能使人由壞變好,「使人善」。回帖人:.行仁 2012/11/9 20:52:43 跟帖回復: 第 184 樓.好壞顛倒的時候,流行奸詐、兇殘,越壞越吃香,所以善、信就是稀罕少見的,也就是珍貴的。第六十四章未雨綢繆,有恆有成。返本歸真而行之,順其自然,以柔克剛。第六十五章以國為身而修者,讓自己的每個細胞都純凈。你以欺詐治國,那麼遍地是賊,最後抓狂的是你自己;你以誠信治國,則其樂融融。得知道這個「反作用力」這個理。還得時時以楷模為參照,來檢驗自己做的對不對。超脫物慾了,天下也就大順了。第六十六章外王之道居下謙虛,內聖之道愛人。人道德下滑,不再互讓互助了,就走上了爭鬥的歧途。第六十七章人都說我講的道太大,似無法做到。看著難,日久就見真功。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善故能捨己為人,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有威望。兇殘、欺詐、爭奪的,死矣!邪不勝正。天救的是好人。第六十八掌善人者不用武。古人以德服人,用兵則看天象變化。第六十九章恃凶發瘋,壞事做絕。以柔克剛,制止以文。輕敵肇大禍。哀者終勝。第七十章我說的都是真人真事。人無知,所以不知我是誰。知我者希,從我者貴。我有寶,看起來卻平平常常。端看你識不識。第七十一章扁鵲怎麼說,蔡桓公就是不相信。扁鵲不怪罪你,不過你最好別做蔡桓公。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天罰至矣。不可摧殘自然,不可破壞文明。如何聖人?尊道德繼傳統。你選吧。回帖人:.行仁 2012-11-10 10:49:40 跟帖回復: 第 201 樓.今天的9章。回帖人:.白人真黑 2012-11-10 14:09:14 跟帖回復: 第 202 樓.道,東入西出,鬼沒神出,亡生西方為犧牲,故西人稱洋鬼子。回帖人:.行仁 2012-11-11 7:33:37 跟帖回復: 第 204 樓.第七十三張無惡不作者死,剋制忍讓活。善人維護正義,惡徒傷天害理。善惡豈無報?上升會遇到門檻。抱道而行,無往不利。天網恢恢,逃不掉的。第七十四章生不如死,再用死來嚇唬人,管用嗎?人都活的好好的,個別的敢行兇,拿下!天地間總是有正統的。夜黑殺人,風高自殺。第七十五章居上刮地皮,天下啃樹皮。居上害上瘋癲病,天下就苦不堪言了。人為財死也甚可悲。生命的意義在提升,不在吃香的喝辣的。第七十六章玄同之士與世無爭,臨死不懼,強於天下萬物。強橫者漸衰,柔弱者漸長,這是規律。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如張弓,如天地,損有餘而補不足。常人自私。誰能不自私?唯有道者。人言可畏,聖人也撓頭。第七十八掌治水之道在疏導。自稱「聖」可不行,那是百姓給的稱號。肩擔天下難,無私為百姓,這是王者。第七十九章和為貴。有德者居之。「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第八十章治亂安民。「祗台德先,不距朕行」。第八十一章真理簡單易懂,歪理花里胡哨;善不是吹出來的,靠吹的是惡。無私者天助。雷霆萬鈞而不武,聖人之道為你而承受。回帖人:.行仁 2012-11-11 8:59:04 跟帖回復: 第 219 樓.豈敢盜法?前面已經說了,我會做一個專門的說明。
推薦閱讀:

道德經和聖經的合一
《道德經》最厲害8種思維,讀完真的不一樣
道德經解讀(1)
道德經》是全人類最偉大的倫理經
鄧鈴柔-我讀道德經第一章 學習筆記

TAG:道德 | 道德經 | 解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