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對中國態度不同的原因

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對中國態度不同的原因[標籤:爭霸,中國,態度] 念橋 回答:2 人氣:30 解決時間:2009-06-13 23:04

滿意答案

好評率:0%

美蘇爭霸是冷戰的一種表現.50年代中期,蘇聯的國家實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恢復和發展,對東歐的控制也得到確立,在這種情況蘇聯的外交政策進一步外向化,注意力開始向全球擴展,對美國的霸主地位發起挑戰,這時冷戰就發展到了美蘇爭霸的階段。 美蘇爭霸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到60年代初。這一階段蘇聯的綜合國力與美國還有明顯的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因此蘇聯還不足以對美國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動,因此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追求的緩和冷戰開始以來僵硬的美蘇關係,希望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時又有一些有挑戰性的舉措對外擴張,前者的標誌性事件是1959年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後者的標誌則是1961年柏林牆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這一階段美國憑藉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的優勢佔據戰略優勢,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蘇聯撤走了在古巴的導彈。 第二階段是從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蘇聯強勢擴張,美國則處於戰略守勢。這一時期,蘇聯縮小了與美國的實力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一舉超過美國。而美國由於長期陷于越戰,加上73年的石油危機以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嚴重動搖,不得不採取相對保守的戰略,響應蘇聯提出的緩和政策,試圖通過外交手段遏止蘇聯擴張和維護自身地位。在這一階段雙方關係曾經有一段緩和時期,大體是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標誌是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訪和簽署關於限制戰略武器的條約。蘇聯的擴張到79年入侵阿富汗達到頂峰,隨後就有了衰退的跡象,而隨著里根的上台,美國也開始扭轉戰略被動局面,爭霸格局再次面臨改變。 第三階段是80年代中期到蘇聯解體,開始的標誌是戈爾巴喬夫上台。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美國重新獲得優勢,而蘇聯則是全面收縮。里根上台後有效復興了美國的經濟,以此為基礎扭轉爭霸中被動防守的不利局面,以軍事實力擴張為手段,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根本重新獲得戰略優勢。而蘇聯國內經濟此時出現嚴重困難出現停滯,特別是入侵阿富汗帶來了極為沉重的軍事,經濟和外交負擔,無法繼續支撐爭霸戰略。戈爾巴喬夫為了集中精力和財力以解決國內問題,不得不採取全面收縮的態勢,並最終由於改革失敗,導致了蘇聯的解體。冷戰到此也結束了。 美蘇爭霸根本上來說是兩國綜合國力之間的綜合較量,在前階段軍事實力是最主要的參考指標,而往後經濟實力所佔地位越來越重要。兩國為了爭奪軍事上的優勢都把大量國家資源投入軍備競賽,對經濟發展造成了長遠的損害。美國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開始的經濟危機和70年的滯脹,而蘇聯的影響則更大,由於經濟長期畸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無法得到應有的提高,國內矛盾不斷激化,成為最終導致國家解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由於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世界長期處於核陰影的籠罩之下,就是所謂的冷和平,國家形勢長期緊張。 美蘇爭霸的歷史教訓是相當深刻的。首先各個國家,尤其大國應該放棄爭奪世界霸權,相互攜手合作,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各個國家都應該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制訂外交政策,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給予堅決抵制。各國應該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將主要精力和資源用於經濟發展和建設,提高以經濟和教育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一階段,中蘇由密切結盟到破裂對立。中美依然對立。第二階段,中美關係開始解凍,79年建交。中蘇關係一度緊張,69年珍寶島衝突,越戰的態度對立等第三階段,都和好了

推薦閱讀:

蘇聯入侵阿富汗原因新解:完成地緣政治任務
寶玉和黛玉兩情相悅卻娶了薛寶釵原因就四個字
李自成兵敗北京城的原因:竟然因為做了這三件事
日本皇室為何生不齣兒子?原因其實很簡單!
額頭長痘痘的原因及治療誤區(zz)

TAG:中國 | 原因 | 態度 | 美蘇爭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