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女子心臟是常人4-5倍大 佔滿整個胸腔(圖)
今日下午,方元教授在病房裡關心張女士的術後恢復情況。
上圖為正常人的胸部CT。下圖為張女士的胸部CT,可以看到,她的心臟幾乎佔滿左右胸腔。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9日訊(記者 劉佩佩 攝影報道)「方教授,我今天已經可以爬39梯樓梯了,才有一點點累。」今日下午,在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病房,56歲的張女士高興地向方元教授訴說著自己術後的變化。而在20多天前入院時,張女士不服藥,心跳快,服藥之後又心跳慢,甚至出現了停跳,最長的停跳時間長達6秒,情況非常危險。
據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方元教授介紹,張女士有23年的風濕性心臟病病史,為了讓張女士的心跳保持在正常值內,只能通過安置心臟起搏器配合藥物治療。然而,張女士還有一顆巨大心臟,是正常人心臟大小的4-5倍,這使得心臟起搏器的安置非常困難。幸運的是,方元教授用自己摸索出來的新方法為張女士成功安置了心臟起搏器。明天,張女士將出院,她說手術後,明顯感覺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了。
56歲心臟病女患者反覆頭暈 檢查發現心臟最長停跳6秒
今年8月28日,56歲的張女士卧床休息一周後,反覆頭暈的癥狀依然不見好轉。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了華西醫院。她有風濕性心臟病,23年前就已經確診,期間,還因為心臟二尖瓣病變先後做過兩次心臟手術。這一次,張女士反覆頭暈入院,她感覺到了自己情況不妙,有些擔心。
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查,醫生髮現,張女士心跳慢,並且有停跳的現象。張女士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當時檢查結果顯示,她一天當中心臟停跳了4次,最長的一次停跳時間達到了6秒。這讓她很害怕,因為長時間的心臟停跳意味著她隨時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據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方元教授介紹,通過問診,他了解到張女士正在服用一種控制心跳過快的藥物。在不服藥的情況下,張女士24小時平均心跳達到了110次以上,而正常人24小時平均心跳在55-60次。同時,張女士對藥物敏感,因此才出現了服藥後心跳慢的癥狀。「這樣的兩難,只有通過安置心臟起搏器,同時配合藥物才能控制心跳速度。」
患者心臟巨大是常人的4-5倍 心臟起搏器安置遇困難
方元教授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張女士有一顆巨大心臟。「她的心臟是正常人的4-5倍,幾乎佔滿了左右胸腔。」張女士的巨大心臟給心臟起搏器的安置帶來了困難。安置心臟起搏器是一種不開胸腔,在X光透視下進行的微創介入手術。通俗的說,醫生通過靜脈血管,將心臟起搏器的電極導線植入心臟,再將電極導線和心臟起搏器相連接,最後,將心臟起搏器埋置在相應的皮下組織里。
「由於病人有巨大心臟,心臟起搏器電極導線不容易到達相應的部位,即便達到了相應部位也不容易固定。」據方元教授介紹,由於安置心臟起搏器手術不開胸,在X光透視下進行,加之張女士有巨大心臟,電極導線很難控制。同時,巨大心臟就像一顆脹大的氣球,心臟的肌肉壁很薄,因此電極線不好固定,容易脫落。
多次困難手術積累經驗 摸索出國內首創新方法
今日下午,張女士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她到華西醫院時,特別害怕自己病情複雜,醫院不會收治她。不過,事情並不是她想像的那樣。兩個星期前,方元教授為她做了安置心臟起搏器手術,手術過程很順利,用時70分鐘。經過術後恢復,張女士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而這種手術方式是方元教授在多次困難手術中不斷積累經驗,通過自己的摸索得來的,在國內屬首創。據方元教授介紹,在之前,他也做過心臟大的患者的心臟起搏器安置手術,但像這次這麼大的心臟還是第一次。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心胸比是小於0.5的,而張女士的心胸達到了0.95。目前,國內文獻中尚未發現心胸比達到0.95的患者成功安置心臟起搏器的案例。
名詞解釋:
心胸比
心胸比例指在X線片上心臟橫徑(左右心緣至體中線的最大距離之和)與胸廓橫徑(通過右膈頂水平胸廓內徑)的比例。成年人及年長兒正常心胸比例不大於0.5。
責任編輯:鄭漢星
推薦閱讀:
※情緒平和的胸腔,才能裝滿愛的教育
※你在我左胸腔一直都保留著個位置
※什麼胸腔積液?
※專題筆談│惡性胸腔積液診斷及治療
※瑜伽半月式如何打開胸腔、髖部,保持身體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