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0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0
請掀開經本,五十七面,從第六行看起,經文一百一十七段:
【賢首心經略疏曰,涅盤,此雲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
這是隋朝末年,隋末唐初,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賢首國師,他有《心經略疏》,這個本子收在《大藏經》裡面。他解釋涅盤的意思也很清楚,簡單明了。『涅盤』是梵語,『此雲圓寂』,「此」就是指我們中國,此方的意思,中國的意思是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德無不備稱圓』,這是指性德圓滿的現前,所以有圓的意思。『障無不盡』,「障」在佛門裡面通常講的二障、三障,二障是煩惱障、所知障,三障則是講的惑、業、苦,惑業苦三障。總而言之,就是煩惱的代名詞。煩惱統統斷盡,這個叫寂,清凈寂滅,這是涅盤的意思。
【甄解曰,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這是《甄解》裡面解釋涅盤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解釋圓寂。跟賢首大師的講法可以說是完全相同,諸位看看就曉得。『義』是講義理,『充法界』這個意思很深很廣。《華嚴經》上的六相十玄就是說明這個境界,大而虛空法界,小而微塵,無不圓滿,所以是周遍含容。微塵,我們看到它很小,其實真正覺悟的人眼中,小非定小;法界是大,大亦非定大。小非定小,小能容大,所謂芥子納須彌,芥子很小,芥菜子,須彌山很大,須彌山可以裝在芥菜子裡面。這就說明,小不是一定的小,大也不是一定的大,所以它彼此能夠互相容納,這是真實的境界。因此《華嚴經》里常講,許多句子裡面說到,從一微塵、從一毛孔裡面見到法界,法界裡頭一切事理森羅萬象都在其中。這個事情實在講我們是很難明了,為什麼不能明了?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俗話講我們有成見。什麼成見?芥菜子就那麼小,須彌山怎麼裝進去?這就是成見。所以事實的真相你就見不到。如果你能夠打破這個成見,《金剛經》上講的離四相、離四見,這個事實真相你才能見到。你要見到這個境界相,大乘佛法裡面就叫你做明心見性,你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這的確是功夫,我們沒有這個功夫,達不到這個境界。法法都是圓義,所以法法平等,法法皆空。
『德備恆沙』,「德」是講它的起用,起用就是講緣起,緣起非常複雜。無量複雜的緣起,都能夠在一微塵、一毛孔裡面清清楚楚的看到,這就圓義。『體窮真性』,真性是真如本性。這個地方,體是講體會,也就是講你的領悟。領悟、體會圓滿的自性,窮是圓滿的意思,究竟的意思,這見性。『妙絕相累』,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這個相你也搞清楚了,相是夢幻泡影。雖有相,你不會被相所累。我們凡夫被相累,就在相裡頭生煩惱,在這個裡面打妄想、生煩惱、造罪業,這是累。契入境界的人,就是入涅盤的人,他就沒有相累。他在一切現象裡面得大自在,不為相累,為什麼不為相累?因為他不著相。《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他就不為相累,這是寂的意思。圓寂就是解釋涅盤。
【法華壽量品曰,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這是解釋經文「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的意思。中下根人看到佛出世、佛滅度,上上根人沒有,知道佛不生不滅,那是真的;看到佛有生有滅,這是看到假相,不是真的,我們講佛的應化身,應化身有生有滅。上上根人見佛的報身,佛的報身不生不滅。為什麼佛要用應化身?還是可憐這些眾生。眾生的煩惱、習氣太重。如果佛常住在世間,不示現滅度的話,會帶來許多的副作用。這裡面說,『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薄德」是善根、福德少的人,他就不肯修善,不肯斷惡、不肯修善,這是我們天天都看得見的。不要看到世間不學佛的人不知道斷惡、不知道修善,已經學了佛的人,幾個人真的天天在做斷惡修善的功夫?經他天天在讀,佛號天天在念,還是天天造惡,還是天天不肯修善。這才曉得這是什麼人?德薄之人,我們善根、福德很薄,才會有這種現象。
『貧窮下賤』,貧窮下賤指誰?不是指社會上那些做苦力的、那些當乞丐的,你要是這樣會意你就錯了。貧窮下賤正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怎麼貧窮?沒有智慧就貧窮。怎麼下賤?還在六道輪迴,這就下賤。不能超越六道,說實在的話,怎麼樣才不下賤?在佛法裡面來講,最低限度你證得須陀洹果,你就不是下賤之人。你還沒有證得須陀洹果,你要記住,貧窮下賤就是說我們自己。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連個小乘初果都沒有證得,五十一位菩薩,連初信位的菩薩都沒有證得,怎麼不是下賤?下賤人的現象,底下所講的,『貪著五欲』。貪是貪愛、貪念,著是執著,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文,雖然我們也沒契入這個境界,因為大乘經論讀多了,能懂得一點意思。在以往讀,不懂意思,以為這不是講我們的;現在我們懂得這個意思,是講我們的。貪、著,能貪著的心不可得,《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貪著的心不可得。所貪著的五欲六塵也不可得,為什麼?五欲六塵是緣生法,凡是因緣生法,都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就是能貪著的、所貪著的,都不可得。都不可得還要拚命在那裡搞貪著,這就是貧窮下賤的現象、樣子。
『入於憶想妄見網中』,「憶想妄見」就是妄想,墮落在妄想裡面。「網」是比喻,比喻多,無量無邊。這是把我們凡夫現前狀況,幾個字就說盡了。『若見如來常在不滅』,這跟佛學,是佛的弟子,佛常住世間,不會入滅,這樣跟佛在一塊學習,他會生貢高我慢心。我是佛的學生,我是佛的弟子,佛弟子、佛學生就高人一等。這種驕慢的習氣,說實在的話,現在佛不住世了,只要一剃了頭,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就覺得自己比在家人高。沒學佛的時候,對人還很恭敬、很謙虛,學了佛之後就不得了,那就真的不得了。這是諺語裡面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不出家、不學佛他不會墮地獄,一出家、一學佛,就要墮地獄,那才真的不得了。
『而懷厭怠』,厭是厭倦,怠是懈怠。所以他在佛法里得不到真實利益。真實的利益,一定把這個事情看得很重,機會非常難得,一定要牢牢的抓住,這才行。我過去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我得的利益比台中同修們得的利益要多出很多。原因在什麼地方?
【智度論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底下是解釋『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正定,三翻作正,昧翻作定,翻作正定。《智度論》這一段解釋得很好,『善心一處住不動』,這個裡頭關鍵的是在「一處住」。《遺教三經》裡頭也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要把你的心控制在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就定了,它就不散、不亂了,效果就很不可思議。因為一心生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所以一心非常重要,把心集中在一處。佛法里所說的禪定,所說的修行樞紐、綱要,都是在定,歸納到最後就成戒定慧三學。整個佛法,歸納到最後就三大類,這個三大類,定是樞紐。所以大小乘佛法,顯密、宗教,統統修的是禪定,只是方法、手段不一樣,全都是叫你「善心一處住」。只要住到一處,它就產生很大的力量。
但是佛在此地勸我們,善心,如果噁心一處住不動,那也不得了,那就造很大的業障。我們佛門裡面講羅剎、阿修羅,他有福報、他有智慧、他的心也很清凈,但是他不是善心、他是噁心,噁心就是損人利己之心。二次大戰當中,我們看到的希特勒、史達林,這些都是大阿修羅,他們有智慧、他們有能力,那是什麼?那是噁心一處住。佛叫我們行菩薩道,叫我們求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教給我們「善心一住處不動,是名三昧」。
善也有等級,大別,要是善惡之善,這個定不能出三界,善惡之善,善心不能出三界。以這個善心一處住,不動了,那是什麼?世間的四禪八定,世間禪定,四禪八定沒有出三界,沒出六道。那要什麼善?善惡二邊都舍掉,那個善是真善,善惡二邊都舍掉了,這個善心就超越三界。諸位要記住,善惡是二邊,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能夠捨棄二邊,入不二法門,那就超越了,功夫淺的,超越六道,功夫深的,超越十法界。所以不二法門非常微妙,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二。不二就是《金剛經》上講的「諸法如義」,《金剛經》上解釋如來,「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如義就是諸法不二。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入不二法門,就超越六道了,決定超越六道,功夫好的、功夫深的,超越十法界。這是三昧。
【又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禪定』這個名詞在佛法裡面是梵華合譯,禪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定是咱們中國字,這個名詞是梵語跟中國字合起來成的,因為定跟禪的意思很接近。我們用《金剛經》上兩句話來解釋就很容易懂,什麼叫做禪?經上講「不取於相」這叫禪,禪的意思是不著相,定的意思是「如如不動」。你看《金剛經》最後結論,兩句一偈,兩句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一首偈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兩句一偈是《金剛經》的總結。所以,兩句就是禪定的意思,這叫做『三昧』。
【又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
『諸行』是菩薩一切行,通常在大乘裡面,將菩薩的一切行歸納為六大類,叫六度。《華嚴經》上,文殊菩薩講十度,十波羅蜜,普賢菩薩講十大願,這都是菩薩行,都是從歸納上說。展開來是無量無邊的行門,歸納起來就是六大類、十大類。每一行裡面具足一切行,這就叫『三昧』;如果一行裡面不具足一切,你沒有入三昧。《華嚴經》上也常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能夠含攝一切,一切能入一中,這就稱三昧。所以布施,布施裡面有持戒、有忍辱、有精進、有禪定、有般若。實在講,任何一法都圓滿具足一切法,這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這個三昧,在《華嚴經》上就稱之為華嚴三昧。
【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
『一切禪定攝心』都叫做『三摩提』,三摩提是印度話,這是梵文音譯的。這個名詞裡面含義很多,《楞嚴經》上講的,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這三個名詞都是梵語,而《楞嚴經》裡面,就這三樁事情,說了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這個意思有翻作止,有翻作觀,也有翻作止觀,通常都把它翻作止觀。「止」跟前面「寂」的意思相同,止一切妄想、煩惱,就是分別執著,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止了,都止住了,也就是斷了的意思。觀是自性裡面般若智慧的起作用,世出世間一切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觀。觀是通達明了,妄想不生,這個稱作三摩提。
『秦言』,「秦言」是中國話,因為《智度論》翻譯那個時代是姚秦的時代,鳩摩羅什大師是姚秦的時代,所以叫秦言。現在我們中華民國許多外國人稱中國話叫華語,是一個意思,這叫秦言,漢朝時候叫漢語。中國話的意思是『正心行處』,揀別不是邪心,迷了自性,心就不正。凡夫、二乘、權教菩薩沒有見性,不知道用真心,所用的都是妄心,就是八識,他用心意識,用心意識就不是真心;離心意識,就用的是正心。「行」,行就是作用,真心起作用,真心起作用就叫做「正心行處」。可見得禪定、三摩提都是真性,但是禪定跟三摩提裡面的功夫境界有淺深不相同。淺的定沒出三界,雖然沒出三界,可是它接近定,它向真心這個方向、這個道路走,決定是沒有錯誤的。到相當的功夫,譬如經上常講的,把世間禪定分做八個等級,這八個等級功夫淺,沒出三界,但是到第九定就出去了,就超越了。第九定是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小乘阿羅漢叫九次第定,超越六道了。超越六道,這才叫正心行處。
所以小乘,無上正等正覺,他稱為正覺;菩薩的定比這個更高,所以稱正等正覺。到如來,佛的果地上,那是圓滿了,沒有一絲毫欠缺,就稱他作無上正等正覺。沒有得正覺之前,都是不覺,都是邪覺,也就是說你的思想、觀念不正,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也要承認。為什麼?承認知道自己的知見不正、思想不正,我們就會依照佛的方法把這個毛病修正過來。最怕的是自己邪知邪見,以為自己是正知正見,這就錯了。就好像有病,不知道有病,他就不會求醫,這個病只會加深,到最後會把生命送掉。有病不怕,知道自己有病,他肯求醫,肯求醫就能夠把病治好。所以這個意思非常重要。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法華玄贊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
所以『三摩地』也翻作禪定。《法華玄贊》為我們解釋三摩地有『等持』的意思,中國的意思就是等持,等是平等,持是保持。《無量壽經》經題上跟我們講的清凈平等覺,這是世尊在《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我們念佛修凈土,怎麼個修法?修清凈心、修平等心、修覺心。這三樁事實在講是一樁事,一個得到,三個統統得到,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修?用持名念佛。所以要會用功,念佛你要會念!怎麼叫會念,怎麼叫不會念?不會念的人,這個心對著外面境界生煩惱,起妄想分別執著,他誦經、念佛與這個是兩回事情,不相干,這就叫不會念。會念佛的人、會用功的人,煩惱習氣才動,還沒有起作用,也就是煩惱就不清凈,分別就不平等,才有妄想分別執著,自己馬上警覺到,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平,這就叫做會念佛、會用功。用這一句佛號,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給它壓平。
一定要曉得,世間沒有什麼善惡,外面境界,決定沒有善惡、沒有真妄、沒有是非。是非善惡從哪裡起來?從你自己的好惡裡面起來。你喜歡的、順眼的,這個好,不順眼的就討厭它。譬如說一個人,你說這個人是壞人,如果說全世界的人都說這個人是壞人,那我也同意;但是有不少人說他是好人,幾個人說他是壞人,那幾個人說他是好人,好人壞人沒有標準。你說一個人,全世界的人都說他是惡人,沒這個道理。中國古人講得很好,善人也有惡,惡人也有善,一切眾生的心行都是善惡混雜,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菩薩看眾生善的一面,眾生各個都善,如果看惡的那一面,天下沒有一個是好人,如果從善的地方講,一切眾生都是善知識。所以,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我們凈宗就用這一句佛號,這種分別執著才起來,阿彌陀佛,就把它打平、壓平,恢復到自己的清凈心、平等心,這叫功夫得力。這樣念佛人才不造業障,這是祖師大德常常教我們的,「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世法、佛法,若冷靜的觀察,緣真的是很難得,機會不會常在。所以,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定要用善心去對待,不可以有一絲毫的惡念。《般若經》上都說,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你以善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有善果;你有噁心,你沒有辦法避免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謹慎。最近我們從《大寶積經》裡面選出的《彌勒菩薩所問經》,我們把它印成一個單行本來流通。這個經裡面很明顯的告訴我們、告訴菩薩,哪些菩薩?都是受過三皈、五戒、菩薩戒的這些菩薩,雖然當了菩薩,沒有智慧,還是常常造業。佛在經裡面舉的例子,這個例子都是事實。愚痴的菩薩,由於煩惱習氣、嫉妒傲慢,障礙佛法,他舉的是兩個講經法師,出家人,以惡意在信徒當中造謠生事、破壞,使信徒都散掉了,對這個法師信心喪失掉。佛說這個人的果報,墮地獄一千八百萬年,在地獄裡受這麼長的果報,從阿鼻地獄到火燒地獄,從極重的,慢慢又輕一點輕一點,地獄裡面受罪一千八百萬年。離開地獄之後再得人身,五百世沒有智慧,愚痴下劣。所以,造作罪業的時候很容易,真的是幾分鐘,造的果報怎麼得了!
你讀了之後,你才曉得實在太可怕了,佛不會說妄語,不會拿這些東西嚇唬嚇唬我們,你要這樣想法你就錯了,你把佛的意思完全曲解了。所以古人常講,「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僧不一定是出家人、僧團。四眾弟子要真正讚歎三寶,贊佛、贊法、贊僧,這個道場才能興旺,佛法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如果互相毀謗,就是毀謗三寶,毀謗三寶大家曉得《戒經》裡面結罪是阿鼻地獄。所以這都是煩惱、習氣現前,心不平等、不清凈。
在修行原則、綱領上雖然有很多名相不同,可是它的境界沒有兩樣,說禪定、說三摩地、說清凈心、說平等心,意思都是相同的。『平等持心』,永遠保持你的清凈平等。『而至於境』,境是境界,這個字用得好。不是平常在佛堂里保持,要你在境界上保持,見到善人善事,不會生歡喜心,歡喜心也是煩惱,你心動了;見到惡人惡事,不會生瞋恚心。要在境界裡面,把貪瞋痴慢疑統統斷掉,這叫做會用功,這個人叫會念佛。所以,在境界里才管用。一般學佛的人,平常自己以為功夫不錯,一天讀經也讀多少部,念佛念多少萬聲佛號,可是境界一現前,全不管用。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功夫不得力,要緊的是功夫得力,不在乎多少。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得很明白,往生品位的高下決定在持名功夫的深淺,沒有說多少。持名功夫深的人,境界現前他根本就不動心,他心真的是清凈平等。功夫淺的人,境界現前他動心,雖然一動心,第一念動,他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就把第一念壓住,這是功夫淺的人,都會用功,功夫都得力。
如果境界現前,喜怒哀樂、七情五欲就現前的話,那他的功夫可以說完全沒有。經念得再多,經講得再好,佛念再多,都沒用處。
【天台曰,若以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出生乃至無量三昧。】
這是天台大師說的,天台就是智者大師。天台家確實是修的『空慧』,天台的止觀,《摩訶止觀》。空是知道一切法空,如《金剛般若》所說,能知一切法空這是真實的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菩薩所修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那就出生三昧。在無量無邊法門裡面,此地講「種種法門」,種種法門的意思一定要清楚,就是指我們日常生活,穿衣吃飯,每天工作,待人接物,這些就是種種法門。你能夠把「空慧」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我們上一次講的《金剛般若》,完全以這個方向、目標做為中心,目的就是教我們日常生活就是生活在金剛般若智慧之中,金剛般若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金剛般若。
不但出生三昧,出生真的是『無量三昧』。「無量三昧」從哪裡顯示?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一開端就表演了,他到舍衛大城去乞食,著衣持缽,這是告訴我們,穿衣不著穿衣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就是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用在生活裡面。穿衣也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吃飯也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穿衣是三昧,吃飯也是三昧。他從靈鷲山的精舍到舍衛大城去托缽,靈鷲山距離舍衛大城,經典裡面記載的,大概是三里多路,不算太遠,他要一步一步走去,步步都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行住坐卧不離這個。佛的工作是講經說法,工作當中,處事待人,迎賓接客,無一不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乃至無量三昧。事相無量無邊,每個事相都是三昧,就都是正受。要用《法華玄贊》上的話,就是都是「平等持心」,他的心都是清凈平等覺。這說明佛法是生活,離開生活哪有佛法?我們今天學佛,是把佛法跟生活脫離了,佛法不是生活,生活不是佛法,所以得不到佛法的受用。佛法裡面所說的殊勝功德利益,跟我們毫不相關,這就說明我們學佛為什麼不得力。再看底下這一段,解釋陀羅尼。
【智度論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
『陀羅尼』這個名詞,底下這許多段都是解釋,一直到一百二十七段都是解釋陀羅尼。通常這個名詞諸位要在佛學字典里去看,它的解釋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稱之為陀羅尼,這個地方的意思都非常接近。《智度論》裡面解釋的,『秦言能持』,陀羅尼是梵語,中國的意思是能持,或者說『能遮』,遮是禁止,遮止的意思。佛為弟子們所制定的戒律,每一條戒律在應用的時候都有開、遮、持、犯,都有這四種不同的境界。可見得戒律是活潑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死呆板的。佛很講理,所謂人情事理,他統統顧到,什麼時候這個戒可以開,開戒不是犯戒。當然開戒需要有哪些條件,佛法講緣,有開緣,現在的話講,就是開戒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哪些情況之下不可以開,不可以開就是沒有開的條件,你就是要守,就是止。
譬如不殺生,不殺生在佛門裡頭是第一大戒,可是在古代,菩薩、祖師大德當中,有沒有殺生的?有!不但這些人有,釋迦牟尼佛也有。我們在《本行經》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作菩薩,修菩薩道的時候,他出門遠行,搭一個商主的便船,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貿易團體,有一個貿易團體到海外去經商,乘船去的。他說船上有一百個商主,都是經商的老闆,他跟他們坐一條船。船行在大海當中的時候,其中有一個人起了惡念,他要把別人統統謀害掉,要獨吞財物。菩薩心清凈,有神通,知道這個人起心動念了,他要殺九十九個那些同伴,這個造的罪業就重了。殺人,奪取財物,殺生、偷盜,他都造這些罪業了,這個罪業必墮阿鼻地獄。菩薩這個時候能不能勸他?不能,你要勸他,頭一個就被他殺掉,為什麼?殺人滅口,你怎麼知道他的秘密?非殺你不可。菩薩在這個時候沒法子,就把這個惡人殺死了。這個殺生、殺人這叫開緣,這不叫破戒,開戒,他有開戒的條件。救這一船,不但救這九十九個人,也救這個惡人。這個惡人雖然起心動念,但是罪名沒有成立,他並沒有下手,沒有動手。他被別人殺了沒罪,被殺的人沒罪,殺人的人有罪。他殺他,使他這個惡的行為不能成立,換句話說,他不會墮地獄,把他從地獄裡頭拉出來;另外這九十九個商主,生命、財產都能保全,這叫開緣。
在我們中國,中國禪宗是哪一個祖師大德我忘了,是不是南泉?南泉斬貓,那是殺生。他為什麼把活生生的貓給殺掉?他也有個道理,看到另外一個參禪的人,卡在這個關口上,那個微細的執著不能打破。他用這個方法一下給他驚醒,他突破了,明心見性,他開悟了。殺一個貓,殺一個生,能令另外一個人成佛,這是很大的功德,他必須要有條件。如果南泉遇到我們這些人,殺一百個貓,他造的罪業就重了,我們一個也不會開悟。一定有他的道理在,一定有他特殊的作用,所以他有開緣。沒有開緣,你這樣做,那你叫破戒;有這些條件,這不叫破戒,叫開戒,開戒有功德。開戒決定是為了利益眾生的,不是為自己,是為利益眾生,是為了利益佛法、利益眾生,這個可以。否則的話,就決定禁止,遮就是禁止,此地是有能遮的意思。所以什麼叫犯戒,什麼叫持戒,如果這些形象要搞不清楚,你這個戒怎麼持?戒條的本身有理論,有戒相、有戒行、有戒的理論,都必須要曉得。在應用當中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所以它不是死的。
陀羅尼裡面有這個意思,有能持、有能遮。能持的意思是『能持集種種善法』,集一切善法,『持令不散不失』,這就是圓滿的功德法。跟總持的意思就接近,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好比網的綱,衣的領一樣,你把總綱領抓到了,這是一切法的總綱領。在佛門裡面,我們常講戒定慧是總綱領,總持法門。在凈宗,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總綱領,這是陀羅尼,總持法門。
底下用比喻說『譬如完器盛水』,「完」是完好,像一個茶杯,這個茶杯是很好的茶杯,可以裝水,水裝在裡面一滴也不會漏掉,水不會漏失。如果要有漏,這個裡頭要是破損,你裝水,水就會漏掉,佛經裡面把這個漏比喻作煩惱。所以六通裡面,最後有一個叫漏盡通,漏盡通就是煩惱斷盡,這才能證阿羅漢果。初果、二果、三果有前面五種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他沒有漏盡;到四果阿羅漢才得漏盡通,他的心性純善,不會再有一點惡,成為正覺,這是這個意思,煩惱不會再起現行。「能遮」是遮止,『不善心生』,惡的心、不善的心要是生,它能夠把它遮住,把它止住,『能遮不令生』。在現在講,這是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警覺。『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他要想造罪業,立刻能夠警覺這是錯誤的,他就能不作。這種高度的警覺、高度的智慧,就是陀羅尼。由此可知,如果以這個意思來說,《無量壽經》上的清凈平等覺,就是陀羅尼門,就是個大總持法門。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夠充滿智慧,具足高度的警覺,決定不會做錯事情。不但不會造罪業,連過失都不會犯,這樣就叫得陀羅尼。
由此可知,得陀羅尼是很高的標準,在小乘是四果羅漢,在大乘是法身大士。勉強說修凈土的同修,一句阿彌陀佛要真正管用,是陀羅尼。這是其他法門裡面得不到的,唯獨念佛法門,這一句阿彌陀佛能起得了作用,那是陀羅尼門,也算是得陀羅尼。當你起心動念的時候,所以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一定會起來,因為你是凡夫,你有煩惱、習氣,必定會起念頭,起念頭不怕,要覺悟的快。念頭才起,佛號就現前,佛號就能夠把念頭伏住,叫伏煩惱,《金剛經》上「云何降伏其心」,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妄念伏住,這就行。這是凈宗比其他法門來的方便、來的容易,從這個地方也能夠體會到。何況凈宗還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自己真正有這個心、有這個願、肯學,就得佛力加持,所以效果格外的殊勝。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大乘起信論》經典(五)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四)
※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四十二集)
※轉輪王集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 十善業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 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