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算見識了什麼叫頂級演技

若論今年奧斯卡的三國鼎立。

Sir的答案是:《愛樂之城》《月光男孩》,以及今天要說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這絕對是一部被中國大部分媒體遺忘的佳作。

縱然它沒有《愛樂之城》金球獎七提七中的殘暴戰績,縱然它缺乏《月光男孩》清新美好的大眾口味。

它是一曲獻給生活中絕大多數「失敗者」的讚歌,它陰鬱的底色註定只能在小範圍流行。

所以,《毒舌》更有必要為它鳴不平。

文 | 西多、Jackie

毒舌電影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海邊的曼徹斯特》確實被忽視了——

從口碑看,它其實比《愛樂之城》還要強!

爛番茄新鮮度96%,影評人評分高達8.9。(《愛樂》93%,8.7分)

以嚴苛著稱的評分網站Metacritic,給出96的高分,同樣高於《愛樂》的93分,穩居2016年度第二。

IMDb8.2分。

金球獎上,它五提中一,卻是含金量非常之高的一枚: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本·阿弗萊克——

的弟弟:卡西·阿弗萊克。

很多人對卡西並不熟悉,甚至不知道本·阿弗萊克居然有個同是演員的弟弟。

他可不是什麼新人,1988年出道至今已快30年,出演過的電影你絕對看過大多數,《星際穿越》《心靈捕手》還有《十一羅漢》系列,但就是怎麼也記不起他這張臉。

反觀他的哥哥,本·阿弗萊克卻始終順風順水,無論作為演員還是導演,商業還是藝術,都是好萊塢寵兒。

這麼多年,卡西終於迎來了他的時刻。

《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成功,一半要歸功於他,甚至可以說,單看他的表演,這部電影就已值回票價。

他平靜地表現著悲喜,就像一頭經歷了生活重鎚的老牛,無辜的眼神里傳遞出孤獨,還有對苦難隱忍的抵抗。

他完全演活了兩種反差巨大的狀態。

這是卡西·阿弗萊克的巔峰獨角戲。

ps.因點評演員演技需要,下文有部分劇透,不過這個故事其實沒什麼好劇透。

羅納根的劇本非常「毒辣」——

李·錢德勒(卡西·阿弗萊克 飾)是一個孤身一人生活在波士頓的雜工。

他干著修水管、通馬桶、丟垃圾的平凡工作,總是形單影隻,沉默寡言,連酒吧里的美女主動和他搭訕,也無動於衷。

反而被陌生人多瞅了兩眼,立馬大打出手。

顯然,這是一個樂意把日子越過越糟的混蛋。

直到某天,他接到家鄉,也就是本片片名「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by-the-Sea)的一家醫院打來的電話。

醫生說,他的哥哥心臟病發,命懸一線。

他隨即驅車趕往。

但,還是沒能見到哥哥最後一面。

李在處理哥哥後事時還被告知,哥哥在遺囑中要求他作為侄子帕特里克的監護人。

十萬個不情願地,李不僅要試著跟剛剛失去親人並處於叛逆期的侄子相處,還要被迫開始面對自己在家鄉的悲傷過往。

電影行進至此,我們才抓出了故事的主線,原來,《海邊的曼徹斯特》要講的就是一個普通男人被迫回家療傷的故事。

全片幾乎沒有任何激烈的情感衝突,但卻以看似平凡卻無可忽視的生活碎片,還原出生活細膩的質感。

到了中段,通過幾段閃回,我們知道李的過去。

原來,在海邊的曼徹斯特,本來也有屬於李自己的美好生活:深愛的妻子、三個可愛的孩子、一個小木屋。

然而在某天深夜,由於李自己犯下的一個錯誤,一場大火吞噬了他的木屋和三個孩子。李自己因為外出買酒幸免於難。他妻子,則在絕望的哭喊中被送上了救護車。

這是一個殘暴虐心的故事,但可貴的是,導演並沒有把它拍得陰鬱沉悶。

他小心翼翼地把主角的苦難摺疊起來,然後在不經意間,向我們揮來一記重拳。

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李。

越是深刻的沉痛,越深藏在平靜之中。

要展現激烈的情緒,誇張的表情、激烈的咆哮,顯然是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忍不住拿小李出來舉例

然而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卡西完全沒有這種爆發的「沖獎時刻」。

他的表演克制而有層次。

當他聽到哥哥的消息,前往醫院病房時,他不言不語,甚至步伐都沒有急躁,眼裡帶著與世阻隔的悲傷。

這完全展現出這些年他的壓抑:很早就清楚哥哥有病隨時可能死去,但當死神真的來臨,還是難以置信。

當被律師宣布成為侄子帕特里克的監護人時,李幾秒鐘的表情,從驚訝、懷疑、平靜,復而悲傷。

我們可以想像,此時此刻,他的腦子首先浮現的,是對人生又一個考驗的措手不及,之後是欣喜哥哥還對他堅定信任,最後又是他對自己犯過錯誤的痛恨。

全片最「催淚」的一場戲,是電影末段,李和前妻蘭迪在街上偶遇。

蘭迪希望有機會能和李共進午餐,因為她在當年的悲劇後對李說了很多過分的話,對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她希望修復兩人的關係。

這顯然是一個情感爆發的點。

但這時,嚎啕大哭能表達李被傷痛擊成碎片的心嗎?

李的臉上還是看不出明顯的變化,他只是不斷地搖頭,顫抖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這,或許就是悲從中來。

在那一刻,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絕望,這是一種由內疚、糾結、無助混合而成,能迅速把人湮沒的不可抗力。

想一睹這段年度虐心對手戲,請戳——

| 時長:3分56秒 |

紐約《Time Out》看後這樣評價卡西在片中的表演,「加入了巨人的行列」。

如今,卡西·阿弗萊克已經憑藉這個角色,斬獲包括金球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美國評論家選擇獎等大大小小三十餘個最佳男主角的頭銜(唯一失去的有分量的獎項,就是在好萊塢演員工會爆冷輸給《藩籬》中的丹澤爾·華盛頓)。

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今年奧斯卡影帝的最有力競爭者。

這可是他哥哥本·阿弗萊克夢寐以求的獎項。

可惜大本是好萊塢出了名的「Poker Face」(生無可戀之臉)。他的表演缺少對情緒最為細微的拿捏,常被嘲笑「毫無內容的深沉。」

一直以來太過普通的卡西·阿弗萊克,這次卻因為演透一個普通人而跑到哥哥前面。

有的演員,因戲而生。他們往往是鎂光燈下最耀眼的焦點。

有的演員,卻為戲而生。他們的存在就是把一個角色以最恰如其分的角度與力度嵌入電影。

鏡頭外,他們形如路人。比如卡西,比如Sir以前說過的廖凡、范偉,還有王硯輝。

對於他們來說,演戲不是功成名就的勵志雞湯,演戲是一門需要你不斷下苦力的手藝。

走紅更像命運額外的饋贈。

他們不是為成功而生。

巧合的是,《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一部關於失敗者的電影。

我們看過太多故事,講述人們如何勇敢戰勝痛苦的過去,揚起新生活的風帆。

但,如果我們翻越不了呢?

《海邊的曼徹斯特》的觀感是觸碰式的。

它不是用勵志讓痛苦消彌於無形,相反,它著力於雕刻痛苦的毛邊,不加修飾地去再現痛苦的原貌,它不是抱著與失敗作戰的姿態,它嘗試與失敗握手言和。

正視傷害留下的疤痕,是另一條路徑通往治癒。

就像最後,李處理好了哥哥葬禮,安頓好侄子歸宿,還是選擇回到波士頓,繼續一個人的生活。

侄子邀請他留下,他無奈而誠懇地說:我做不到。(I can』t beat it.)

我們的生活是為了取悅別人,在掌聲中獲得尊嚴,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帶著殘缺匍匐前進?

卡西和他的《海邊的曼徹斯特》給出了一個雖然喪,但踏實的答案。


推薦閱讀:

明星演技大賞|國際冪篇:再無白淺?究竟是大風刮過吹散桃花,還是演技精湛徒留桃花債?
演技最好的大陸女演員是誰?
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演員有什麼差別?
如何評價劉德華演技?

TAG:演技 | 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