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心存疑慮看美「重返」 擔心因大國爭鬥受傷

「如果美國真能夠繼續支持東盟的中心地位,進而強化東盟作為各大國同區域交往的中立平台,那將非常有幫助。」在東南亞被認為與美國最「親近」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在東盟—美國領導人峰會上的這番話,被認為是東南亞對美國「重返亞太」略帶疑慮的示好。剛獲連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此番「御駕親征」成了東南亞媒體關注的焦點,但對這將給東南亞帶來利還是弊卻眾說紛紜。緬甸不少民眾對美國「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的政策憤憤不平;印尼媒體質疑美國是否真心對待佔東盟一半人口的穆斯林;泰國有聽眾向進行美國「重返亞太」報道的電台問道,「美國會像中國那樣大量收購泰國的大米嗎?」東南亞眾多學者都認為,與可能的戰略爭奪相比,小國眾多的東南亞更希望看到與中美等大國合作帶來的經濟等方面的積極成果。東盟秘書長素林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東盟希望從中獲益而不是受到傷害」。

「美國會像中國那樣大量收購泰國大米嗎?」

「美國重返亞太到底會給東南亞帶來什麼好處?」近幾天來,《環球時報》駐東南亞多國記者與當地政、商、學界對話時常聽到這樣的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再次當選總統兩周後對東南亞展開「三國四日游」,並踏上美國在任總統從未涉足的緬甸和柬埔寨,成為東南亞各國議論的焦點。而對這個東亞地區以外的超級大國強烈展示其「重返亞太」戰略的決心,東南亞多國在對「大佬」示好的同時也潛藏著不少疑慮。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和20日連續兩天就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發表社論,稱其「歷史意義重大」。而東南亞多國普通民眾對美國「重返亞太」卻態度各異。《環球時報》記者收聽泰國INN電台的廣播時發現,該台在相關報道與聽眾進行的電話聯線中,多數打進電話的聽眾說:奧巴馬來訪東南亞肯定有所圖。從得失上來看,美國肯定有所得,而泰國得到的只是名聲上的好處,但並不見得對地區有實際利益。一名叫威拉的聽眾說:「美國從沒有真心為別人考慮過,只會逼迫其他國家按照美國意願行事。為了安全,美國特工6次檢查泰國總理府,太過分了,如果泰國總理訪問美國,泰國特工能去檢查白宮嗎?」另一位聽眾問道:「美國會像中國那樣大量收購泰國大米嗎?」20日當天,中泰舉行了大米貿易企業對接及簽約儀式,中國企業將按照市場規則盡量幫助泰國銷售庫存的大量大米。泰國大米出口協會副會長搓猜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去年中國進口泰國大米26萬噸,希望中國在新年和春節期間購買更多泰國大米,幫助泰國解決大米出口萎縮的困境。

在緬甸仰光,這幾天街頭的小商店掛滿了印有奧巴馬頭像的文化衫,但這多數是當地商人想藉此大賺一筆。除此之外,緬甸並沒有太多美國的痕迹。在許多商店裡,多數手機、電視機、鞋子等都來自中國。當地民眾說,中國產品物美價廉,滿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即使是對一些特別關心政治的人來說,美國「重返」也不見得完全是好事。幾天前,美國在放鬆對緬甸一些制裁的同時又宣布對7家緬甸實體制裁,被認為是「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緬甸不少民眾對奧巴馬不去新首都內比都感到「美國人不願給我們面子」。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人口佔東盟總人口的一半。近年來,印尼經濟保持著6%以上的增速,其影響力也日益擴大,因此也成為美國重點拉攏的對象,但不少印尼人對美國的「親近」並不感興趣。今年9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來訪時就遭到當地穆斯林的抗議。《雅加達時報》日前發表評論稱,美國對印尼給予額外的關注是應該的,因為印尼是東盟的主要成員國。不過,美國的外交政策轉向亞洲,面臨兩大課題:第一是如何處理好同中國的關係,其次是如何處理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而東盟人口中有一半是穆斯林。

  • 印學者文章:美國亞洲「重心」戰略調整的背後
  • 美媒:專家認為「亞洲軸心」戰略令中美關係更不穩
  • 美媒:亞洲啟動RCEP或令TPP黯然失色
  • 推薦閱讀:

    新金融秩序下悄然崛起的東南亞,會是下一個投資風口嗎?
    印度簽泛亞鐵路協議 與中國在東南亞博弈
    印度為何對「一帶一路」愛理不理?
    東南亞紀行14 | 泗水躲雨偶遇一閩南人:聊聊閩南人的移民史
    「銀髮族」偏愛東南亞養老

    TAG:東南亞 | 受傷 | 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