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執筆法淺談
科學執筆法淺談
張懷斌
從20世紀60年代起,筆者就開始關注各種書法執筆理論,插圖較多的有《漢溪書法通解》、《歷代書法技藝》等,其多認為「五字執筆法」(擫、押、鉤、格、抵)是最好的執筆法,對其闡釋也各不相同。書法中的執筆,主要是書法家如何使用毛筆的問題。執筆可分為狹義執筆法和廣義執筆法。狹義執筆法僅指五指操作或加上腕部一起動作,主要用於寫中、小字,主要是調整指、腕執筆時的姿勢,涉及身體的部位很少。廣義執筆法是指手指、掌、腕、前臂、肘關節、上臂、肩關節等整個身體系統的合作動作。 關於書寫的實現 書法家從簡單到複雜的書寫,由於毛筆的特殊構造及中鋒的要求,筆桿需要滿足三個必要條件:一、要能做水平方向的運動;二、能垂直運動;三、筆桿基本與桌面垂直。 我們也可以只用肩和上臂書寫,如筆在上臂上,靠上臂就能做弧線和提按,如果再利用上身移動即可進行書寫。當再增加身體的肘關節、前臂,使前臂近腕處做滿足前述三個條件的三維空間運動。如果把毛筆綁在該處,也是可以書寫的。這是由肩、臂等部位的生理特性所決定的。人體上身可帶動肩部運動,上臂以肩關節為頂點可在一定空間範圍內運動。前臂活動範圍更大,向臂內曲屈範圍可達140°(圖1),同時曲屈時前臂以肘為頂點可作上下約90°的擺動,當上身基本不移動,利用上臂和前臂就能夠使筆桿做各種水平及垂直運動。這樣用肩、肩關節、上臂、肘和前臂就能進行書寫。 腕關節是全身骨頭最多、最靈活的關節,能使手掌做擺動(圖2)。 理解以上人體生理特性,在肩關節、上臂、肘關節、前臂已能書寫的基礎上,用上前臂旋轉,再加上腕、掌、指的生理特性,就可以組合出很多種執筆方法。只要把筆固定在前臂近腕處到手指部位,就可以進行書寫,當然最方便的固定是用手指執筆。可以用兩指、三指、四指、五指、無指執筆書寫,只要能保證毛筆做三維空間運動就行,所有這些方法筆者都親自實驗過,都有書寫效果。但是參與書寫的「零件」越多,發揮生理功能就越合理;動作越複雜、越靈活,反映到書寫的效果就越豐富,這也是寫好書法作品的充分條件。在滿足三個必要條件後,手指執筆時再利用旋動前臂和轉指(捻動筆桿)就更便於書寫。 執筆與最佳書寫區 從人體的生理特性分析最佳書寫區。我們以兩肩連線方向與胸正中的垂直方向做為參考坐標系。以坐姿圖例(圖3)來分析,右手最大的活動區近似以右肩關節為圓心,右臂為半徑的半圓內(左側稍缺)。因拿筆書寫時,腕、肘都在移動,前臂的運動與它們相關聯,前臂不能伸直。此時區域小於最大活動區,為右手正常活動區。同時,注意到視覺看前方目標時的舒適度和眼睛的生理特性,最佳書寫區在胸垂線到右肩前的一個區域。即使在此區域書寫,也要注意用眼,因為絕大多數人書寫時頭要向右側扭轉,只有筆桿對準鼻樑時,眼睛才是正對前方的。 在偏離胸垂線的情況下,考慮到眼的生理特性,如果書寫點偏離胸垂線很多,在轉動頭部不能輕鬆地使左右兩眼調節力相等時,長時間書寫會增加眼睛疲勞或引起眼疾,對頸椎也有不良作用。 執筆的上臂與前臂 毛筆書寫是一個涉及全身的系統工程。除下肢、上身外,正常情況下,執筆與肩、上臂、前臂、腕、掌、指等具體的生理特性有關。坐姿書寫時,對肩、上臂、前臂的生理特性做簡圖分析(圖4),a、b、c、d、e、f為書寫時上臂與前臂的不同位置。處於a、b位置時,如不利用腕、肩、上身的生理功能時,手已經不能平行於胸垂線方向向後做直線運動,只能靠前臂擺動作弧線;處於f附近也不是生理特性的最佳狀態;只有在c、d範圍內,上臂和前臂才處於其最大活動範圍的中間區域,各個方向運動方便靈活,特別是與桌邊垂直的掌肩連線附近,前臂的屈伸和上下擺動最方便靈活,從而使手部水平及垂直各個方向活動處於最佳狀態,其次是與桌邊垂直的掌肩連線與胸垂線之間,此兩區域就構成最佳書寫區。 立姿在桌面上書寫,身體必須稍前傾才可能合理髮揮上臂與前臂的生理功能。此時若採用五字執筆法,筆桿上端要向前方傾斜,不能與桌面垂直。立姿書寫時,因右臂下垂較大,手在桌面上活動區半徑縮小,身體前傾時變為半個橢圓,書寫時一般右肩多向前轉動。在某一轉動角度時,上臂以肩關節為頂點,前臂以肘關節為頂點活動,掌靠腕處有小範圍的活動,最佳書寫範圍在與桌邊垂直的掌肩連線附近。此時上臂、前臂運動靈活,手向肩部回收輕鬆自然。書寫時,必須多發揮腕、指的功能,不是身體舒適自然的狀態(圖5,立姿肩部轉動後,兩種書寫位示意)。 執筆中的腕、掌、指 五字執筆法中,對腕、掌、指關係的論述有兩種:第一種虎口之圓平面與紙平面平行;第二種是腕平面與紙平面平行。實際操作可介於兩者之間,這兩種執筆法枕腕寫小楷時都可以,字較大時懸肘書寫差別不大。第二種較第一種靈活,能合理利用前臂旋轉,腕的靈活,手指活動及手掌的擺動,發揮較多生理功能,所以這兩種方法不是最優方法。 如果寫再大一些的字,現在有很多人採用以筆桿為支點上移,掌適當豎起。坐姿書寫時,便於中指擺動、回鉤,易於起落提按和寫較的長橫豎線。同時,筆桿左右擺動的幅度可以增大。這種執筆法,大拇指第一節的位置可以對著筆桿接觸的中指第一節,中指、食指之間,或食指第一節,直至接觸筆桿的食指的最高位之間,以對食指第一節為好。四指法立姿書寫時,食指可伸得較直,手掌有些下垂,以利於調整筆桿與桌面垂直。無論三指法、四指法,各個手指指節都應外凸,大拇指不能因用力而內凹,最低要求伸直,以達到掌虛,便於發揮腕、掌、指的功能。立姿書寫時,大拇指第二節的方嚮應與前臂方向大約一致為好(因寫小字的習慣執筆,一般向上抬,大拇指第二節的方向與前臂小於180°夾角)。這時手掌背部與前臂成鈍角,腕關節接近生理特性的自然狀態,動轉才會輕鬆靈活。如果手掌背部與前臂成一直線,會縮小腕部有用擺動幅度(向下、左右);手掌背部與前臂角度較小時,又與五字執筆法相近,失去四指法的優點。 無論坐姿、立姿,懸肘、不懸肘書寫,或懸肘寫小楷時,手指的姿勢,大拇指對著食指第一節,也可上移到食指第二、三節之間,支點靠上時運指較靈活。所有的執筆法中,食指、中指分開或不分開都行,但中指與無名指以不分開為好。 五字執筆法中,手指與筆桿接觸點俯視圖如圖6~圖9。圖6、圖7中,筆者認為圖6最好,執筆後手指處於生理特性的自然狀態,輕鬆靈活。一般執筆法只能做到如圖6,只有鵝頭法執筆(圖10),食指遠離中指高抬,或者食指第一節不用,筆桿直接接觸第二指節以上,才能接近大指與食指兩力相向,中指與無名指兩力相向,四面用力指揮筆桿。從筆桿受力來看,似是合理的;實際情況卻是食指不便用力,此法易使腕平,操作筆桿運腕比較靈活。寫小字時,運筆因為筆桿支點上移,可以增加前後運指幅度,因腕平而使運腕方便,此法寫小字可行。 事實上,人手執筆很難做到筆桿受力如圖7,即使是鵝頭法執筆也只能做到受力如圖7。要做到正四方受力必須撮筆於桿的頂端,或者把筆桿放在食指和中指間書寫,還有一法是把筆桿截短置於掌內,類似於寫粉筆字(圖9)。三指執筆受力類似圖7,只是中指不觸筆桿。食指與筆桿接觸部位也與四指法相近。與四指法比較,筆桿與虎口接觸時,筆桿方向更接近前臂方向,立姿書寫除易擺動外更易絞轉。 執筆的鬆緊、高低、角度與絞轉 執筆的鬆緊與騎自行車扶把手的情況相似,用力要適中。高執筆與低執筆在指、腕、肘上有所區別。低執筆易寫出方筆,易於表現行筆方向、筆鋒的變化。高執筆手指距筆鋒較遠,鋒端視野開闊,旋轉提按靈活。多數人執筆筆桿並不與桌面真正垂直的,而是有一定夾角,因人習慣不同,夾角向前、後、左、右者都有。書寫時,即使有人垂直執筆,但在運筆時也與桌面的角度發生了變化。 立姿書寫時,用三指法或四指法執筆時,可以用前臂旋轉和其他部位配合,而使筆桿轉動,能夠達到絞轉目的;坐姿書寫時,右前臂幾乎與桌面平行,繞前臂軸向的轉動在筆桿軸向(與桌面垂直)起不到絞轉作用,需絞轉時必須用手指捻動筆桿;立姿書寫時,可以用五字執筆法。此時筆桿要基本與桌面垂直,前臂與筆桿接近垂直,要求上身前傾,上臂下垂,前臂保持與桌面近乎平行狀態。 結論 利用人體工程學原理來分析執筆,可以明白古今各種執筆法都是廣義執筆法的一種。由於毛筆書寫效果是執筆、功力(理論、實踐)和悟性的綜合結果,其形式可以表述為:書寫效果=(執筆+功力)×悟性,當執筆不符合人體生理特性時,為了取得好的書寫效果,其他兩項的值就要增大,而並非沒有好的執筆就寫不出好的書法作品。同時,每一位書法家執筆也必然會受到手上其他肌肉群的影響,如執筷子、拿鉛筆、鋼筆等,參與的肌肉群已具有一定的記憶和慣性,這些肌肉群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手的工作中去。此時,即使不合生理特性,但經過長時間的鍛煉,也不會覺得太彆扭,何紹基的「回腕執筆法」即為例證。 科學執筆法強調「投入產出比」,好的執筆方法能少「投入」多「產出」。當今社會,講求效率,無論是初學還是深造,都應選擇科學的執筆方法。筆者認為,好的執筆法應是動態的。必須根據書寫環境、身高、桌高、字之大小、書寫效果而定。 立姿書寫時,右足前、左足後(兩足開立或左足在略前也可)。此姿勢便於右臂前伸,書寫中還可後撤右足,有利於一氣寫很多字,寫大草此姿勢尤佳。坐姿書寫時,兩足分開踏地,上身正直,可調整桌椅高度或執筆方法。頭部根據視距範圍調整,左手扶桌或離桌,保持身體輕鬆自然。不論坐姿、立姿書寫,可採用發揮指、腕功能較多的四指法或三指法,這是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運筆時,腕、指都用為好。指、掌也要採取動態法,如前臂前伸較遠書寫時,執筆的食指可只第一節觸桿,屈回較近書寫時可與第三節同時接觸筆桿。 作品中,如果每個字的大小在80cm以上,可以在採用紙定人動的方法。執筆能合理利用小臂旋轉與腕的擺動等生理功能就好。 好的執筆法必然合乎科學。科學執筆並非強調固定不變的姿勢,而是要求書法家全身協調,方便用力,便於書寫,合理髮揮參與運動的全身多個骨節、關節、肌肉群等系統範疇。具體到每一位書法家,其執筆系統範疇也是變化的。
推薦閱讀:
※全能悖論 完全可解
※五行卧室風水養生法,看看你的卧室布置的可不科學
※三種有科學根據的抗壓治療
※蛇為什麼會沒有腳?科學家們終於弄明白了
※科學畫報文章
TAG: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