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的詩詞看他的風格與領導(四)》---薛中鼎

2.第二階段 - 毛澤東的詩詞與領導2.6.長征組歌 – 三軍過後盡開顏共產黨紅軍的長征結束之後,毛澤東寫了一首總結性的詩。這首詩是七言律詩,也就是說,這首詩一共有八句,每句七個字。詩的名字,就是《七律.長征》。詩如下:《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這首詩一開始說「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接著描述紅軍走過了五嶺、烏蒙山、金沙江、大渡河、雪山夾金山、岷山。毛澤東的紅軍翻越了崇山峻嶺,渡過了大河滔滔,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完成了歷史性的長征壯舉。回顧來時的路,大家心情歡喜,笑逐顏開,所以詩的結尾是「三軍過後盡開顏」。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指出,中國歷史上的「長征」,其實不乏先例。共產黨的長征,不算是時間最長、也不算是走的路途最遙遠。唐朝末年的黃巢、明朝末年的李自成、還有清朝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都有偉大的長征經驗。黃巢、李自成、石達開長征的時間與路程,都超越了毛澤東。黃巢曾經攻入大唐京師長安,登基稱帝,當了「大齊王朝」的開國皇帝。李自成也曾經攻入北京城,登基稱帝,當了「大順王朝」開國皇帝。石達開的下場比較悲慘,在四川安順場大渡河畔,面臨「大江橫我前,臨流曷能渡」的絕境,終至於全軍覆沒。比較黃巢、李自成、石達開與毛澤東這四個好漢的長征經驗,為什麼毛澤東成功了,而其他的三個好漢失敗了呢?我想主要的差異,還是在於共產黨的長征,有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理論」做為革命的主導思想;共產國際的組織性也有助於凝聚人心、形成堅強有力的團隊。此外,俄羅斯的馬列成功經驗,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模式與精神支柱。當然,其中難免有一些機運的成分。一個有趣的巧合是,共產黨紅軍,曾經被逼走到了四川大渡河的安順場。也就是走在當年石達開全軍覆沒的相同路徑上。蔣介石只要好好讀讀歷史、做點功課,重演一次歷史故事,毛澤東就會成為第二個石達開。 結果是紅軍勇奪瀘定橋,過了大渡河,絕處逢生。這個故事,後來在大陸還被拍成了電影。我想,這個故事題材,還會不斷的被重復使用。歷史的經驗,十分有趣。會因人因時,而走向不同的風貌與變局。就好像是一樣的戲碼,換了不同的人演出,舞臺的效果就會截然不同。以大渡河戰役而論,蔣介石的表現,就不如七十多年前,年方七歲的同治皇帝。這首詩中第三段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說的就是這段奪瀘定橋,絕處逢生的經歷。毛澤東熟讀中國歷史。在他行軍到大渡河的時候,一定會想到了前輩英雄石達開。也許在某個難眠的夜晚,憂心忡忡的毛澤東,還夢見了翼王石達開吧。所以,我寫了個短篇小說,《毛澤東的三個夢》。毛澤東的第二個夢,就是在大渡河的路上,夢見了石達開。石達開在夢中告訴了毛澤東,如何可以不讓全軍覆沒的悲劇重演。讀者要想了解故事內容,可以在《好讀》上找到我的《毛澤東的三個夢》。3.第三階段 – 天若有情天亦老 3.1.重慶談判 – 數驕狂人物,還看今朝長征之後,毛澤東到了陝北,與陝北的紅軍會師。陝北的延安,成了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蔣介石調派軍隊進入陝西剿共。蔣介石的剿共策略,就是把「雜牌軍」放在第一線去打「共匪」;把自己的嫡系中央軍,放在第二線虎視眈眈,備而不用。所有的當事人都很清楚,蔣介石的謀略,簡單來說,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陝西負責剿共的,是張學良的東北軍;還有楊虎城的陝西軍。楊虎城將軍早年出身綠林,後來帶槍投靠,率眾加入陝西護國軍,反對袁世凱稱帝以及北洋軍閥當權誤國。楊虎城是在孫中山親自介紹之下,加入了中國國民黨。楊虎城的屬性,是地方性的雜牌軍事領袖。以今天的商場術語來形容,楊虎城不屬於任何集團公司,是個個體戶。隨時有可能被大公司所購併,或是被逼倒店。張學良將軍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老帥張作霖。張作霖曾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軍事領袖。日本人覺得張作霖雄踞東北,難纏又不聽話,就很惡毒的在皇姑屯附近的火車沿線,埋炸藥炸死了張作霖。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後,張學良接管了父親的東北軍。沒有幾年,就發生了9.18事件。日本人製造事端,侵佔東北。據說,蔣介石下了手令,要張學良不要抵抗日本。然後,蔣介石把東北軍調到陝北,負責剿共。張學良、楊虎城對於剿共都沒有興趣。兩人一致認為,應該要結束內戰,恢復孫中山聯俄容共的策略。當時有兩個口號喊得很響亮,一個是 「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還有一個是「槍桿子朝外」。日本人已經侵佔了東北,正在進行華北特殊化。內戰再打下去,國家豈不很快就亡了?於是,張學良與楊虎城二人合作無間,發動了西安事變。把這個一心一意,想利用雜牌軍,來消滅共產黨紅軍,以坐收漁人之利的「漁翁」蔣介石,給抓了起來。我想,如果張學良不發動西安事變,他的幾十萬東北軍,大概會像顆洋蔥,一片片的被國共兩黨剝個精光。不用多久,張少帥就會成為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光棍;一個敗光老父家當的敗家子;一個不知道什麼是國仇家恨的孬種;一個令人搖頭的笑話。張學良奮然一擊,發動了西安事變,導致國共聯合抗日,總算是給了他的父親、他的東北父老、一個交待。我與幾個老朋友談到張學良,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價。就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張學良將軍是一個 「有良心的花花公子」、一個典範性的人物。以英文來說,他是一個 role model。張學良為了自己的良心,而做出了犧牲。他所付出的代價很高,被蔣家兩代幽禁了漫長的五十年。張學良在晚年,得到了自由。但是他為了顧全蔣介石的「顏面」,很多對蔣不利的史實,他都隱忍不言。張學良真算是一個夠義氣的人物了。於是,我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說明張少帥發動西安事變時的心理情境。詩名《張少帥》。詩如下:《七絕.張少帥》國仇家恨兩茫茫,白山黑水入夢鄉;陝北征戰非所願,西安事變鬧一場。西安事變的影響很大。日本不希望看到中國的團結,加快了吞滅中國的腳步。在西安事變的半年之後,就發生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在中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與共產黨都各有算計。真正拼著老命,與日本硬碰硬對著幹的,反而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美國與日本進行了極為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最後,美國人在日本丟下了原子彈,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整個歐洲遍地瘡痍,飽受蹂躪,經濟已經瀕臨破產,要靠美國來援助。俄國挾戰勝國的威勢,大力擴充他的全球影響力。世界局勢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歐洲強權的影響力走向衰落,美國與蘇俄形成兩極對抗。美國希望戰後的中國,能夠成立聯合政府。這個聯合政府,最好是以親美的蔣介石為最高領導。這樣的局勢發展,可以使得中國成為美國陣營的一員,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所以,美國雖然不喜歡蔣介石;但是還是大力支持蔣介石。簡單來說,美國也沒有其他的選擇。於是,美國不斷軍援國民黨政府,而且要求國共兩黨,進行協商,籌組聯合政府。蔣介石非常需要美國的金援,也只好配合老美的要求,與共產黨進行談判。這就是1945年8月,毛澤東到重慶,與蔣介石進行「重慶談判」的時代背景。毛澤東到了重慶,把他寫的一首詞,抄贈給了當時的詩壇泰斗柳亞子。談判結束之後,這一首詞在報紙上公開發表,一時之間,廣為傳頌,造成轟動。一般公認,這首詞是毛澤東的代表作。在今天的中國大陸,不論是在國家殿堂的人民大會堂,還是五星飯店、旅遊景點、機場餐館,都會經常看見毛澤東的這首詞。這首詞的名字是《沁園春.雪》,詞如下:《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首詞,很多人的評論是氣宇非凡,具有帝王氣象。這首詞中,對於中國的前朝帝王,做了一些評論。詞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言外之意,前朝著名的君王霸主,從秦皇漢武,到成吉思汗,其實都有所欠缺。詞的結尾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句話口氣很大,顯然毛澤東風流自賞,自認是超越古人,顧盼生威。毛澤東真的是超越了這些前朝人物嗎?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推薦閱讀:

毛澤東生前少見的照片(組圖)
《毛澤東選集》真相 (四)(轉)
卸甲一書生:毛澤東看電影
《毛澤東頌》
1954年毛澤東:清明請替我給岳王墳獻個花圈

TAG:詩詞 | 風格 | 領導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