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篇-日本侵略中國的有關資料!
06-17
1937年7月7日,一聲槍響震驚中國。從此,不屈的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但是,「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也覬覦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會後,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滿蒙積極政策」(世稱《田中奏摺》),瘋狂地宣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摺》提出的對外侵略總戰略是:第一期奪取台灣,第二期奪取朝鮮,第三期奪取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這樣一步步地走向侵華之路。1853年,美國軍艦兵臨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結束了持續200餘年的鎖國政策。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將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歐美學習,走「富國強兵」之路。這時日本國內的主導思想是:亞洲比西歐落後,應當將亞洲置於「先進」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將其國內的「等級制度」出口到亞太甚至世界範圍內。而此時的中國清朝政府正處在內外交困的時期。歷史發展到此時,日本侵華就成為必然的結果。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殘酷殺戮高山族同胞。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給日本(由於不希望日本在戰爭中獲益過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雖收回遼東半島,但支付了3000萬兩白銀償金。)戰後,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開始躋身列強行列。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發動日俄戰爭。戰後,日本將朝鮮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時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連、旅順的統治權掌握到自己手中,經營「南滿鐵路」,開始侵入中國東北。日本成為亞洲惟一的帝國主義國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乘機向德國宣戰,並迫使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還得到在中國修路、開礦等許多權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1931年,日軍製造「九一八事變」。是夜,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借口炮轟瀋陽,至1932年2月,中國東北地區淪入日軍之手。隨後日軍將侵略目標瞄向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日軍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並迫使中方代表簽署《塘沽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出長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裝地帶」,為日軍打開通向華北的大門。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製造「七七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駐軍奮起反擊。事後,中共通電全國,號召團結抗日。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宣布準備抗戰。「七七事變」後,日軍先後在華北、華中和華南發動全面進攻。中國從此形成兩個戰場———國民黨數十萬軍隊主要在日軍進攻的正面作戰,是為正面戰場;在日佔區,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開闢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主戰場。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軍進攻上海,淞滬戰役開始。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本軍部和政府以為佔領南京就可使中國屈服,因此動用20萬軍隊進攻南京。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軍屠殺中國平民和士兵30萬人以上(史稱「南京大屠殺」)。面對日本侵略,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等顯示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敵後軍民則開展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廣泛的游擊戰爭,鉗制與消耗日軍,並在1940年進行了「百團大戰」。兩黨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戰,令日軍雖佔領大片中國國土,但無力對中國實行全面進攻,無法實現征服中國的目的。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和廣州,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向相持階段。1943年下半年後,中國軍隊逐漸轉入局部反攻。1945年8月8日,蘇聯宣布對日作戰,隨後出兵中國東北。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我國編撰的日本史著作和官方的教科書及文稿中,通常把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說成是一小撮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所為,廣大日本人民是善良的,日本人民也是侵略戰爭的受害者,給人的印象似乎是日本人民一貫與政府對立、反對日本對外擴張侵略。然而,我認為這僅僅是我們政府過去出於宣傳和統戰的需要,歷史並非如此簡單。 據史料記載: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戰爭,日本的三井、岩崎、涉澤等實業家組成了報國會,積極籌集軍費。婦女們則從事恤兵運動。與政府嚴重對立的議會,在開戰後也通過了巨額預算,作出了協助戰爭的決議。原計劃募集三千萬元的公債,實際募集到七千七百萬元。佛教各宗和基督教隨軍布教,慰問軍隊。《雪的進軍》、《婦人從軍歌》等軍歌在國民中廣為流傳,使軍隊鬥志昂揚。《國民之友》雜誌和《國民新聞》報的主編德富蘇峰,把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說成是日本開國以來「所淤積的磅礴活力的發泄」,是「與維新革命一脈相連的一次噴火」,大肆稱讚天皇的戰爭行為,認為皇室與國民上下一心,「發揚三千年以來世界無與倫比之大日本國體」(德富蘇峰:《大日本擴張論.序言》)。福澤諭吉,這位近代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在戰爭打響後,不但在報上發表文章積極支持政府的侵略行為,認為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是文明對野蠻的戰爭,而且帶頭在民間募集軍費。戰後他在自傳中說:「這種官民團結一致的勝利,實在令人高興,值得慶幸。」福澤諭吉的弟子尾崎行雄,曾經參加過自由民權運動,後來被稱為「憲政之神」。一八九五年,他認為「并吞中國符合日本帝國之利益」。甲午戰爭中日軍打敗清軍,日本社會充滿歌頌戰爭的聲音,連小學生也唱起了這樣的歌謠:「支那佬,拖辮子,打敗仗,逃跑了,躲進山裡不敢出來。」 甲午戰爭中日本侵略朝鮮、中國之際,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團結。這種情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對外侵略中再度出現。「九一八」事變為標誌的侵華戰爭開始後,日本各地的火車站,連偏僻鄉鎮的小站,都經常出現歡送士兵出征的人海,手中揮舞著小旗。人群中高呼「萬歲」。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日軍在上海戰鬥中,三個士兵陣亡,陸軍把他們渲染為「炸彈三勇士」。三日後,四個公司爭著以此為主題拍攝電影,一周後就在日本電影院上映了。在徵集「三勇士」的歌曲時,全國應徵者達二十萬篇;還為「三勇士」豎立銅像和紀念碑,把事迹很快編入教科書,攝製了百部以上的電影。可見日本人民對於侵華戰爭的普遍關注和熱情支持。 而更惡劣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以後,勞農階級也走上與資產階級聯合支持對外戰爭的道路。「七七事變」後,日本政府發布了《國民精神總動員令》和《國家總動員法》,全面加強國家對社會的控制。工廠企業則紛紛建立產業報國會,實現了真正的勞資一體。工會明確在綱領中寫上「產業報國」或者「產業報公」,規定工人不得因私缺勤,要力爭減少事故,節約材料,利用廢物,提高勞動生產率。開展認購「愛國公債」活動,要求每個工人月月儲蓄,募集「國防獻金」。七月九日,日本上下議院一致通過了「感謝皇軍的決議案」,無產階級政黨的議員都贊成該決議。一九三八年,總同盟在十月大會上通過《對皇軍官兵的感謝決議》,稱讚「皇軍官兵的神速和果敢的行動」,表示要向皇軍學習,發誓在後方也要「像槍林彈雨中的皇軍官兵那樣的緊張,盡報國的微力」。他們召開歡送歡迎大會,組織募集慰問金活動。發生勞資矛盾、有些企業工人罷工時,工會則做調和工作,向工人曉之以理,在戰爭的困難時期,要求不能使生產下降,說明當時日本處於「舉國一致、勞資合作的時代」。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是所謂日本建國紀念日,工人、政府和軍方代表在東京舉行「產業協力大會」,會議在《愛國進行曲》中揭幕,全場齊唱國歌《君之代》,遙拜天皇,然後為侵略戰爭中的「皇軍英靈」默哀,為戰爭勝利祈禱。與會者齊聲宣誓「在空前重大的時局裡」「提高國家產業人員的自覺性,拿出勞資合作的誠意,為確保產業和平和生產力的發展,傾注殉國的熱情」。 看看日本這種在對外戰爭中興起的所謂產業報國會的工農團體,一九三八年底達到一千餘個,一九三九年四月激增到兩千多個,會員達到一百多萬人。它們要求政府「更加積極地領導」,於是厚生省和內務省按照行政區劃建立了各級產業報國聯合會,由行政長官和警察長任總監,工會與政府完全合為一體。各種原先主張不同的工會都「與時俱進」地改換方向,一九四○年,產業報國會在七萬個工廠企業中建立了支部,會員達到四百一十八萬人。到這年十一月終於成立了以厚生大臣為總裁的全國總工會——大日本產業報國會,它隸屬於法西斯政黨大政翼贊會。 太平洋戰爭開始後也是這樣。由於日本蓄謀已久,準備充分,起初階段軍隊推進很順利,從一九四一年底進攻珍珠港以後不到半年,相繼佔領了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等地,政府、軍隊和絕大多數國民,都為日本的勝利陶醉。日本全國所有的力量,工人、農民、文化人等等各界各層的人們都被動員起來,產業報國會、農業報國聯盟、大日本婦人會、文學報國會等都集合到大政翼贊會旗下,支持戰爭。一九四二年十二月,輿論界在內閣情報局的指導下組成了「大日本言論報國會」,強化對於言論的統制,新聞工作者們用「鬼畜美英」這樣的詞語,激發國民的同仇敵愾精神。特別要指出的是,大日本言論報國會領袖是堅持平民主義、主張自由民主的德富蘇峰,骨幹有國家社會主義者津久井龍雄、評論家野村重臣等人。 再看小日本後方的百姓。「七七事變」後,婦女兒童們,每天手舉小旗去車站歡送出征的士兵。許多成年人對於日軍在中國強暴婦女的行為,帶著下流表情津津有味地談論。新聞界,敢於真實客觀報道前線日軍暴行的記者一個都沒有出現,並掩蓋、隱瞞日軍失敗程度,使廣大國民不了解事實真相。南京陷落後,日本全國提燈遊行慶祝,《讀賣新聞》社主辦了大慶祝會,萬餘人會聚在一起歡呼,高唱《愛國進行曲》。不但出現妻子送丈夫、母親送兒子上前線,後方工人努力生產支援戰爭的情景,還有婦女、學生直接參加戰鬥的。美軍在攻佔沖繩戰鬥中,遇到頑強抵抗,犧牲了四萬二千多人,傷亡超過諾曼底登陸戰役。當時沖繩本島人口四十七萬,有三分之一戰死。當地不少居民混在軍隊中,婦女裝扮成男子,有的抱起炸藥包,有的手握竹槍參加戰鬥。女學生的「山丹部隊」、師範學校學生的「鐵血勤皇隊」都拼至最後一人。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天皇宣布投降後,日本沒有出現「二戰」後不少國家發生的那種國內民主派推翻專制政府的革命,不少民間志士相約集體自殺,很多百姓匍匐在皇宮前嗚咽痛哭,表示自己努力不足而向天皇請罪。大家看到了吧,小日本全民皆納粹,真TMD的可恨啊! 由此可見,任何國家,無論專制政體還是民主政體,居於社會頂端直接決定事關全體利益的政策的人必定是極少數。構成日本社會的主體的群體,是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稱他們為日本人民,應該沒有疑義。那些支持對外擴張的日本人,都是普通的百姓,他們構成了人民。工人、農民、企業主、知識分子(包括宗教界、教育界、新聞界等)這些人民的基本成分,是積極支持對外擴張的。他們是日本社會的基礎。 自欺欺人的是,中國人編撰的日本史著作,對於日本人民與政府密切配合、熱情支持對外戰爭的情形,絲毫沒有論述,只有極少數幾篇論文中偶爾提及。提到戰爭時期的日本人民,都是寫他們的反戰鬥爭。這裡面可能存在這樣一種邏輯:政府是資產階級和壟斷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是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對立的。日本的對外擴張、侵略,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反動的,不得人心的,必然受到人民的反對;而人民是進步的、愛好和平的。因此,人民不可能支持侵略戰爭。於是一般中國讀者以為日本侵略戰爭是少數帝國主義者、軍國主義者、法西斯分子操縱國家機器、逆歷史潮流而發動的。這是從觀念出發編寫的歷史,沒有揭示出歷史的全部真實。就近代日本歷史而言,反對侵略戰爭的固然有,但是支持侵略戰爭的人更多。在對外侵略擴張這一點上,大多數日本人,是非常一致的。一旦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對外的時候,原先國內階級之間的矛盾就被民族矛盾、國際矛盾代替。那種把日本人首先定性、分類,然後根據某類人具有某種性質的公理,稱軍國主義者本性就是要侵略,人民天生愛好和平,而且他們之間判若天壤,再推導出結論來的分析方法,是用靜止的、絕對的觀點看待人和社會。作為大前提的公理首先就不符合人類社會的實際,當然難以獲得對對象的正確認識。沒有國民自覺的主動積極的戰鬥精神,日軍在戰場上絕不會表現:得如此兇猛。一九四二年五月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之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中部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群島的塔臘瓦島、馬金島之戰、一九四四年六七月之間馬里亞納群島海戰,日軍全部陣亡。尤其是塞班島的戰鬥中,日軍戰至最後一人,非戰鬥人員包括婦女則集體跳海自殺。一九四五年二三月間,美軍進攻硫磺島、沖繩島過程中,又遇到同樣的情況。沖繩之戰中,日本軍人死亡八萬五千多,人民死亡達九萬四千人。日本走上戰爭道路,不僅是天皇個人、內閣、軍部少數人推動的,而是全體日本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令人悲哀的是,近兩年一些媒體上對於中日關係的討論中,仍然出現用固有思維看待日本社會的現象,即把某個對象從它原生環境中抽出來,孤立地分析、評論。例如說日本有和平憲法;日本人民大多生活富裕;日本國會中有反對黨,各派勢力相互制衡,因此不可能再走上戰爭道路。外交問題進入學術討論領域,是中國進步的表現之一。人們可以發表各種主張,但是立論必須遵守邏輯規則,首先大前提必須真實。就近代日本來說,人民、政黨和政府,時常出現紛爭,但是在對外擴張侵略中,他們是高度一致的,這也是日本民族集團主義的表現之一。可見,所謂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只是一小撮,廣大日本人民是善良的,所謂日本人民也是侵略戰爭的受害者,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論調,其實無非是軟弱可欺者的精神勝利法而已。 讓我們 開外交意識的作祟,看清小日本國民的真正本質,以便在今後的對日交往或衝突中,不再犯歷史的綏靖錯誤,從而能真正打敗日本!一組日本舊明信片,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我東北的歷史,在「9·18」事變78周年之際奉獻給大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戰略方針。1930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為了轉移日益激化的國內階級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華的步伐,於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製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屍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瀋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事變發生後,國民政府電告東北軍:「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起見,絕對抱不抵抗主義。」當時,日本關東軍只有1萬多人,而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16.5萬人。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違反命令奮起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瀋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全國最大的瀋陽兵工廠和制炮廠連同9.5萬餘支步槍,2500挺機關槍,650餘門大炮,2300餘門迫擊炮,260餘架飛機,以及大批彈藥、器械、物資等,全部落入日軍之手。據統計,僅9月18日一夜之間,瀋陽損失即達18億元之多。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它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此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中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日篇--日企NTN收到反壟斷罰單:被罰1.2億元!
※劉建平:「釣魚島事變」的歷史意味與中日關係再認識
※中國突然主動點燃中日釣魚島衝突的四大戰略考量!
※注意中日交涉時間點
※中日比較談(一)——平成廢物vs佛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