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免疫功法》目錄4

《免疫功法》目錄 4

免疫功法的功理

黃仁忠

1987年我在初級功法的基礎上創編了免疫功法,並與深圳市華強醫院(今紅十字會醫院)作為一項科研項目進行了試教。實驗結果100個學員經過免疫功法的鍛煉,各項免疫指標在正常範圍內都有了提高;特別是老年學員提高得更為顯著,這可能是老年人免疫功能本來比中年人低下的緣故。

創編免疫功法的目的一是提高功效;二是壓縮鍛煉時間和強度,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參加鍛煉、治病強身,並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療效。

免疫功法共分四節,每節都是應用中醫理論,在站樁和扳指的基礎上結合反饋來實現的。關於各節功理在功法中已經說明的,不再重複,茲把功法中未及說明的功理分述如下。

第一節 反饋療法

反饋就是把送出去的東西又收回來,所以也稱回授。

人體是個開放系統,所以每個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散發著物質和能量。如冬天,在人多的房間里就比較暖和,這是因為每個人相當於一只300瓦的燈泡,在散發熱量。這散發出去的物質和能量就是外氣,外氣是由內氣(即真氣)發出來的。

在練功時,即在運動時,人體中的真氣比較充足,散發外氣也比平時多。這些外氣在一般情況下就任它發出去,成了廢物。一壺水在將開時也在散發熱量,如果在壺外繞上幾圈管子(稱為盤香管),管中灌以冷水,則水壺散發的熱量即被管中冷水所吸收,冷水也會變成熱水而可以加以利用,這就變廢為寶了。

免疫功法就是利用反饋原理,通過功法把練功時散發出來的外氣,再輸入體內,使變成內氣(即真氣)參加體內真氣的運行,從而提高功效。這種應用反饋原理治病的方法稱為反饋療法,它是自然療法和自我療法的組成部分。反饋療法和扳指功法是免疫功法中的兩個大法。

第二節 扳指功法

扳指功法是空勁氣功的獨特功法。

人體四肢分布著12條經脈:上肢內側為手的三條陰經脈(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上肢外側為手的三條陽經脈(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下肢內側為足的三條陰經脈(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下肢外側為足的三條陽經脈(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而指(趾)端是這些經脈的始端和終端。

12條經脈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把人體構成了一個整體。它們之間又存在著表裡經互絡、同名經相通的關係。陽經為表經,陰經為里經,表裡經互相連絡,如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前者為里經,後者為表經,它們交會於中府穴而相通。因此各經絡在生理上彼此連絡相通,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大拇指上分布著手太陰肺經,食指上分布著手陽明大腸經,中指上分布著手厥陰心包經,無名指上分布著手少陽三焦經,小指上分布著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它們和足趾又是同名經相通的。因此扳動有關手指可以激發與之相關的經脈的經氣,調整經氣,從而起到治病強身的作用。

應該指出在任督脈不夠暢通,氣血不夠充盈的情況下,單單扳動手指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任督脈是大道,各條經脈是小道,大道不通,小道再通,交通還是不發達的。

第三節 起勢、收勢

起勢是為了加快周身經氣的運行,並把氣運到手上來。

屈膝抬臂:運動了四肢,所以發動了手足三陽、三陰經。在足部由於捎帶內八字,重量側重腿部外側,所以最先發動的是足少陰膽經,膽經是陽經,有陽帶陰,足陰經也被帶動走起來。

雙臂抬起:發動了手三陽、三陰經。因為重量側重在手臂內側(手掌一面稱內側)的外緣(大拇指一邊稱外緣),所以首先發動的是手太陰肺經,而肺經是內氣在體內生成後流出來的第一「站」。

雙手指尖對腰眼:腰眼是帶脈所過之處,帶脈總束全身12經脈。指尖發動帶脈,帶脈一動,全身經脈跟著活躍起來。

雙臂向身後夾攏,稍停:這時流向臂部的氣受阻於肩部而聚積起來。

雙臂向身前推出:這時肩部聚積的氣立刻沖向指尖,這時指端充滿了氣,為以後動作作好了準備。在站樁時全身以手的溫度提高最多,一般提高2-3度,最高可升6-7度。

應該指出,練功中要求動作松、軟、圓。松即放鬆,但松而不懈,架子還是要擺的,不能松得人癱下來,或該舉手的不舉而垂下來,也就是說在盡量減少體力消耗(這就是內氣)的基礎上練功。肌肉緊張到60-80%時血液可以停止流動!軟就是動作柔和。象打太極拳那樣,而不像做廣播體操那樣,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之間要柔和地過渡過去,而不是木偶那樣僵直的動作,動作柔和,氣也柔和。圓指關節處要保持圓勢,不要方棱出角。經絡如水管,氣血如水管中的水,水如在彎彎曲曲的管子中流動,肯定流速不暢。經氣也如此,它跑到每個關節都會減速,如果在經絡上加上500-1000克/平方厘米的壓力的話,氣血就會停滯不前,因此在關節處要保持圓勢。比如站樁曲臂時上臂和小臂間的夾角,如果成90度,那麼上臂和小臂成了個直角,肘尖突出在外面了,氣血在肘尖處將受到很大阻力。其它動作也是如此要做到「曲而不直」,因此上臂和前臂應保持120度左右的角度。總之,要盡一切方法減少氣血在經絡中運行的阻力。

第四節 站 樁

站樁是免疫功法的基礎功法,也是空勁氣功的基礎功法。免疫功法和空勁氣功的中級、高級功法大都是在站樁的基礎上進行的。

《素問.上古天真論》黃帝曰:「余間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黃帝說,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能夠調節呼吸,呼吸精純的精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於內,鍛煉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體達到高度的協調,所以他們的壽命同於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這是他們修道養生的結果。

文中所說的「肌肉若一」就是氣功中的調身。莊子《南華經》所提到的「熊經鳥伸」中的熊經,指熊走路或攀樹的姿勢,站樁類似熊經。

站樁時抬臂下蹲,使四肢保持靜力性緊張,思想集中於動作。這樣四肢處於運動狀態而中樞神經處於休息狀態。應該指出,四肢不一定要活動(這稱為動力性運動)才算運動;四肢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承受一定的負荷也是運動。這樣在中樞神經休息的情況下,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

關鍵還不在於此,站樁不是一般的運動,更不是體操運動或競技運動。它的姿勢要求是根據經絡理論來設計的,因此站樁可以加強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和陰陽,從而起到治病強身的作用。不同地區的特異功能者,都不約而同的看到,站樁時身前臂下有個大的「氣場」。

第五節 雙臂攬月

雙臂攬月是在站樁後氣血旺盛的基礎上,將手上發放外氣反饋到曲池、膻中、迎香及中脘等穴位中去。加強仁督脈經氣的運行,調和陰陽;並通過有關穴位治療相關的疾病。

中指對曲池:曲池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發動陽經可以帶動陰經。曲池穴主治發熱、咽喉腫痛、中暑、痢疾、高血壓、蕁麻疹、瘡癤、濕症、上肢麻痹、肘關節等疾患。又中指對曲池穴時穿透手少陰心經的少海穴,少海穴主治心絞痛、尺神經麻痹、肘關節疾患。

雙掌對膻中穴:人體有四個氣海。氣海指氣會聚發源之處,膻中為上氣海,是宗氣會聚發源之處。膻中屬任脈,是心包絡的募穴。心包絡是心外圍的組織器官,「募」有聚集的意思。募穴指臟腑之氣聚集於胸腹部的穴位,常用於治療本臟腑的疾患。雙掌對膻中是激發任脈之氣。膻中穴主治咳嗽、哮喘、呃逆、噎膈、心絞痛、少乳、乳腺炎等症。當雙掌由膻中前推出時,擴大了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了治療範圍。

雙掌對迎香穴:迎香穴是定位用的,因為它在頭面部的中心,頭面部分布著手足三陽經和督脈。雙掌對著頭面部是激發督脈之氣。迎香穴在手陽明大腸經上,主治鼻塞、鼻衄(鼻出血)、急慢性鼻炎、面神經麻痹、膽道蛔蟲等症。

雙掌對中脘:中脘屬任脈,是胃的募穴,主治嘔吐、呃逆、腹痛、腹脹、泄瀉、黃疸、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胃下垂等症。

所以雙臂攬月除了疏通仁督脈作整體調整外,還可以治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胸腹部的疾患。

第六節 抱球扳指功

抱球扳指功主要是疏通任脈,調和陰維脈和陽維脈並治療任脈所過有關部位的疾患。

內關對外關: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通陰維脈,外關屬手少陽三焦經通陽維脈。維脈是十二經脈之外的經脈,為奇經八脈中的二脈,其中的維字有維繫、聯絡的意思。陽維脈聯絡全身陽經,主宰一身之表;陰維脈聯絡全身的陰經,主宰一身之里;陽維脈再和督脈交會於風府穴和啞門穴;陰維脈再與任脈交會於天突穴和廉泉穴。在正常情況下,陰陽互相維繫對氣血盛衰起調節溢蓄作用,而不參加氣血的環流,如果功能失常,就出現有關的病症,內關對外關就是接通陰維脈和陽維脈以互通有無起到調和陰陽的作用。又內關主治呃逆、嘔吐、胃脘痛、胸肋痛、 疾、心悸、健忘、失眠、休克、心動過速或過緩、心率不齊、心絞痛、無脈症、癲癇、精神病、癔病等;外關主治感冒、發熱、頭痛、耳鳴、耳聾、胸肋痛、臂痛、上肢麻痹等症。

抱球扳指:球放在中脘穴前時氣場覆蓋上脘穴、中脘穴、健里穴。上脘、中脘屬足陽明胃經,絡(連絡)脾;中脘是胃的募穴,也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和任脈的會穴;健里穴能強壯腹內器官功能而防病治病,所以稱健里。這樣,球放在中脘一面激發任脈經氣,同時有防治消化系統疾病的作用。雙手拉開合攏是疏通任脈經氣,並對任脈所過穴位有治療作用。這些穴位是下脘、水分、神闕、陰交、氣海、石門、關元等穴,其中下脘至神闕主治消化系統疾病;而陰交以下主治生殖及泌尿系統疾病,如婦女崩漏、月經不調、帶下、痛經、子宮出血、子宮脫垂、遺精、陽痿、小兒遺尿、小便不利、淋症、尿頻、癃閉、小便赤澀等。以上即對自身內氣外放進行驗證,又進行了反饋作用,大大提高了免疫活性。

第七節 滾球扳指功

滾球是雙掌激髮帶脈啟動任脈並疏通足三陰和三陽經脈。

左側扳指滾球:在激髮帶脈,啟動任脈的基礎上,功法採取兩腿前虛後實,使右側經氣向左腿環流;扳指時手也對著左腿發氣,激發和加強了左足三陰和三陽經的經氣,對治療腿足疾患如關節炎、脈管炎有顯著療效。右側扳指滾球功理相類似。

正面扳指滾球:在激髮帶脈和任脈的基礎上,雙掌所過,掃及脾、胰、胃、肝、膽等內臟;扳指加強了對腹部的發氣,對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特別對腹部腫瘤有顯著療效。並可以激發免疫抗體、多種免疫球蛋白來防邪入侵。

第八節 三關進氣

前面三套功法是疏通督任帶三脈的。攬月主要是疏通任督脈,抱球主要疏通任脈,滾球主要疏通帶脈。我們稱這三脈為「整體脈」。因為對疾病主要是調整,而這三條經脈對整個人體起主要的調節作用的,只有加強了這三脈的功能,才能很好地對其它經脈起調節作用,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三關進氣是在整體脈疏通的基礎上,進一步疏通手三陰和三陽經,並鍛煉外氣內收和內勤外放,為學習中級功法打好基礎。以下以左側三關進氣為例加以說明:

右手掃過左臂陰面:鍛煉中沖穴進氣,並疏通手厥陰心包經。心包經主治心、胸、神志疾病及手臂疾患。

右手掃過帶脈:推動帶脈,加強帶脈對任督脈及十二經脈的推動。

左手對右手合谷:鍛煉對合谷發氣。合谷為四總穴(合谷、足三里、委中、列缺)之一,有提高免疫功法的作用,主治頭面部疾患。

雙掌相對發氣:先是上面的手對下面的手發氣,由下手接氣;再是下手發氣,上手接氣;最後上下手對發對收。這樣練習既不浪費外氣,又可將吸收的外氣再次採集體內運行。

右手掃過左臂陽面:鍛煉關沖穴進氣,並疏通手少陽三焦經,同時顧及手臂陽面的其他二條經脈手陽明大腸經合手太陽小腸經。三焦經對人體至為重要,它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註:氣機-氣的運動,包括氣的升、降、出、入四種形式)和氣化(註:氣化-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氣化過程是物質新陳代謝的過程,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變化的過程)的功能。《中藏經》認為:「三焦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空勁氣功極重視對三焦的鍛煉,因為外氣內收要依靠三焦的氣化作用,把外氣轉化成體內需要的物質和能量;內氣外放要依靠三焦的氣機作用,加強內氣的運動,再由肺宣發到體表去。

三關進氣法是加強疏通全身經脈的自身導引術,可以調理氣在全身平衡、新陳代謝,調動周身的抗病能力起到極大的作用

空勁氣功與經絡

經絡是人體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經絡系統的縱行幹線,絡脈是經脈的分支,二者組織,形成網路,分布全身。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調節體內部分的通道。氣血通過經絡遍布全身且有規律的循環,聯絡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肋等組織器官,把人體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經絡是人體的內在功能,所以研究討論氣功必須從經絡著手。

空勁氣功的功法特點是:「毋需意守,循環如常。」它能夠不在入靜、意守的情況下通過功法、手指扳動法來運行氣血、調整氣血運行的強度。

人體中的內氣,有二個來源,其一為母體中的先天之氣;其二為出生後納入的水谷及呼吸大自然中之氧氣。二氣融為一體,參與維持人體生命,並擔任使人體與自然保持平衡的職責。平時人體中的內氣(包括元氣、衛氣、營氣、宗氣等)是處在遊離狀態,隨著生命的節律運行,同時還依據各自的歸屬,源於各個器官。如果一旦屬於哪一路經絡的器官發生病變,則這路經絡中的氣血運行便表現出異常,以至造成該部分至全身的免疫功能紊亂。

空勁氣功鍛煉者,可以通過功法的變化來調節遊離態的內氣,使內氣歸於一定的運行方向。鍛煉有素者在內氣外放為人治療時,就是通過手指的扳動來控制的。

內氣的能量在體內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並且各個通道中的內氣,其功能也不盡相同,如元氣藏於腎,衛氣源於脾、腎等,故其作用也不相同。

空勁氣功中內氣運行的主通道,是以帶脈帶動任、督二脈為基礎的。因帶脈起於肋下,環繞身軀腰腹部一周。一身二十七氣之上下流行,亦賴帶脈為之關鎖。且其氣整齊堅固,有以牢持於上下之間,而一身之強力,以賴帶脈以出。任脈是主宰一身之陰氣。督脈是統帥一身之陽氣。帶、任、督三脈構成一個整體,由帶脈繞身一周,把由陰陽分路運行的任督二脈貫通。其貫通之後「整體脈」的內氣再分布經絡各路,在功法調節的情況下,由原來的自由循環趨向定向地加速循環。當然這個調節不是以意來領氣的,人體中的內氣仍然是如常地自然循環,並且在功法和手指扳動法的調節下,把大自然中的「陽」收入到體內進行分化處理,化為人體有益之氣藏於各個相應的組織器官。

內氣運行在人體經絡之內,分布全身,它在人的正常生命活動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現代中醫免疫學認為:人體的氣血能否正常運行,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免疫功能。氣功的外氣、內氣和免疫的關係,就更為密切了。我們在運氣的過程中,經絡中運行的內氣就能起到體內調節的作用。常態時,維持生命的正常功能,使組織器官中的各元素成分保持一定的比例。當機體內某一環節出現「邪侵」或「內紊」時,則經絡中的內氣就出擊運動,去調節人體中的有關免疫系統的諸因子,發揮抗邪調紊的作用。

空勁氣功的經絡理論基礎是以帶脈來帶動任、督二脈為主脈。內氣在其它經絡中的運行,最終歸於以上三脈,每次的功法鍛煉就是把人體中各經絡不斷疏通,並使其中的「生物能流」運行速度日趨加速,同時在運氣時可以把大自然中的「陽氣」不斷地收入體內進行分化,取其精華,排其糟粕,用來進一步強身,補充體內的生物能量消耗。因此氣功師在為他人治療內氣外放時,當自身的內能被消耗了,就通過外氣內收來不斷補充消耗。

內氣外放,對氣功師來講有一定的運行通道。同樣接受者也有一定的通道。放出的內氣,作為一種物質能量進入接受者體內,首先必須找到與疾病有關、且能夠運行進入的路線——經絡。根據氣功功法的特點和接受者的體質類型及具體患病部位,取經絡穴位療法。內氣外放治療要從改變接受者的免疫功能著手,既從改變免疫著手,又與具體的疾病相聯繫。如:出現免疫反應過低,易發生全身感染或返復感染,以及免疫監視功能低下易發生腫瘤。所以在治療腫瘤及感染時取穴位治療就要以提高免疫反應出發,沿經絡到病灶部位,改變局部狀態,主要還是依照中醫的整體觀點,調節全身功能。外氣內收、內氣外放所以能改變他人的免疫功能,其主要道理是內氣中包含有人體中的多種成分的能量,這些不同成分的能量,能作為一種能源提供給人體中的各種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等),把與疾病「交戰」的免疫細胞「能級」提高,以至產生非特異性,且具有高效力的免疫能力,以此來戰勝疾病。

內氣外放進入接受者的機體是從穴位為入口,經經絡傳導於全身。如果是疾病已久者,則氣功治療首先是以疏通其經絡為主,使接受者本身的氣血得到調節達到恢復運行,繼而是進一步的「外生物能流」——「外氣」治療,以至氣血能正常運行。一句話,達到「驅邪扶正,調整陰陽」的目的。

總之,作為氣功中的一種功法——空勁氣功,它的「毋需意守」保證了「循環如常」。經絡理論是它的基礎,帶、任、督三脈統一構成一個整體(我暫稱它為「整體脈」)。空勁氣功的「整體脈」理論及用手指扳動來改變氣流速度和能量大小,這二者形成了本功法的獨特性。

鍛煉空勁氣功的人,對「整體脈」的感受一定會更深,我們希望眾多的氣功愛好者通過鍛煉後總結出更新、更好的經驗。

空勁氣功簡介

空勁氣功是由著名氣功師黃仁忠先生,在少林寺達摩的「魔掌療法」基礎上,集「內勁功」之大成而創編的。

空勁氣功屬醫療氣功學和自療醫學範疇。學者通過鍛煉,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健康長壽;久經鍛煉者不但能產生干擾素,提高自身抗病、防病能力,還能發放外氣,不打針、不吃藥地為他人治病、補益。

空勁氣功鍛煉時毋需意守,不必入靜。練功時可以看電視、聽音樂、談笑。因此簡單易學,安全可靠,不出偏差,男女老少咸宜,適應現代生活節奏。

空勁氣功功法體系科學嚴密,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等三個階段。初級階段學習免疫功法,約需練習三個月。免疫功法系由黃仁忠大師將原《空勁氣功—初級功法》提煉而成,縮短功時,提高療效。習練者通過鍛煉後,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增強氣血、提高免疫能力,達到治病強身,健康長壽的目的。中級功法約需練習一年半,習練者可以增強身體內外的通透性,發放外氣,並進一步提高身體素質。高級功法約需練習一年,練後可提高外氣質量,使發放的外氣集中、有力、遠射、頻譜廣,提高外氣治病的範圍和療效。

空勁氣功的原初級功法已被編入《空勁氣功學》第一冊、《空勁氣功術》、《中國流行功法選》、《圖解中國流行功法》、《中國功法百家》、《氣功薈萃》、《中國養生大全》、《全國氣功彙編(一)》、《中國醫用氣功學》、《實用醫學氣功辭典》、《實用健身養生大全》等幾十種氣功名著。

空勁氣功經科學儀器測試,其外氣中含有自紅外——可見光——紫外等電磁波、磁力線、微粒流、靜電、生物力等物理效應,對生物體的細胞、組織、器官有促進和調整作用。發放出來的外氣是隨時吸收自然界外氣(物質和能量)轉化(形成真氣)而成的,所以發放時不損害自身。

推薦閱讀:

免疫系統需要什麼營養
巧擇食物「吃」出免疫力
八類食物幫你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強,則癌細胞弱,吃什麼最關鍵!
免疫的三道防線

TAG:免疫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