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隔膜與獨立:並不可愛的顧太清詩詞

作者李天飛首發《中華讀書報》2013年03月06日 11 版

《顧太清集校箋》,[清]顧太清撰,金啟孮、金適校箋  清代女詞人顧太清的詩詞全帙《顧太清集校箋》,終於由中華書局出版了。這是目前收錄顧太清作品最全的本子,包括《天游閣詩集》七卷和《東海漁歌》詞集六卷(顧太清尚有小說《紅樓夢影》與戲劇《桃園記傳奇》等,但古代集部著述的慣例,一般不收說部和戲曲)。整理者為金啟孮、金適父女,系太清夫人五世、六世後人,應該是現今這部文集最合適的整理者。因為,顧太清的丈夫奕繪,為榮恪郡王府貝勒(即《還珠格格》里著名的五阿哥永琪的孫子)。而榮王府這一系的全部家史,都藏在金啟孮先生家,這為他們整理太清夫人的詩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奕繪家族之外,雖然不乏功力深湛的研究者,但終究是隔了一層。從上個世紀起,冒廣生就拿龔自珍詩「空山徙倚倦遊身,夢見城西閬苑春。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之自注「憶宣武門內太平湖之丁香花」,和居住在太平湖畔的顧太清牽扯到一起,製造「緋聞」,至今各種猜測,仍然不絕於耳。但是有很多所謂「證據」,在金先生處只是滿族人家居日用的常識。例如太清為何26歲才嫁人,頗啟人疑竇,其實合乎滿俗。對太清詩詞的解釋,對太清家庭關係的介紹,都散見於注釋中。例如描寫演木偶戲有兩句「駕赤豹,從文狸」,一般都認為是表演的熱鬧場面,其實赤豹和文狸是榮府兩個家僕的名字。太清夫人為何被遷居出府?作為側室,和嫡室關係如何?後來如何上訴申冤?本書整理者都根據獨家資料,給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  現在我們喜歡看後宮、豪門題材的影視小說,按流行理論是尋找「代入感」。但代入的環境首先得真實。有志於寫後宮小說者,真的應該看看顧太清的詩詞,看看這些貴族女性實際上在幹什麼,想什麼,否則會非常隔膜。《紅樓夢》後四十回續貂的痕迹,許多就體現在這種隔膜上。這種隔膜不僅是民族差異,更多的是階層的不同。以高鶚或其他續書者的出身,沒經過沒見過許多東西,所以也就不知道該讓賈府中的金枝玉葉們做些什麼。林黛玉看琴譜,寶玉一驚一乍,彷彿是遇見了天書——其實只是學古琴最基本的ABC,今天少兒古琴班第一課就講的內容。  對顧太清詩詞欣賞接受,依筆者看來是經歷了若干變化的。清末許多詞學大家推崇太清,至於說「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王鵬運語),而今天似乎變為漸行漸淡的背影。原因很簡單:太清詩詞並不香艷,也不幽怨,也沒那麼柔情,「任海天遼闊,飛躍此生中」,「瑤台種,不作可憐紅」,這種超邁獨立的意識隨處可見,好容易有個「丁香花案」,還遭到了有理有據的批駁。這樣的詞人,如何能吸引眼球?  對待女性文學的心態,其實往往只是今天讀者的一廂情願。貴為福晉的太清夫人何必寫些柔腸繞指閨情深怨來滿足今天讀者的需求呢?文學史不僅是作家和作品不斷產生的歷史,也是讀者的閱讀史,文學史由二者共同構成。我認為,女性文學,比起男性文學來尤其倚重後者——時代、讀者群體、社會心態,甚至傳播技術。也正像女性自身一樣,更容易被人打扮。這種心態早就有。太清出遊騎馬不坐轎,本是滿族習慣。而《清詞玉屑》說太清「於馬上抱鐵琵琶,宛然王嬙圖畫」,《棲霞閣野乘》竟演成太清「作內家裝,於馬上撥鐵琵琶,手白如玉,見者咸謂王嬙重生」。金啟孮責之為「女子一騎馬,就得抱琵琶,而且就像王嬙」,是「淺陋的無枝生葉的記載」。確實,這種記載更大可能是後人根據自己需要為太清夫人打扮出來的。而細讀太清詩詞和她的人生經歷之後,我們也會發現,這種記載確實無聊:王嬙和顧太清,根本就是不搭界的兩個形象。王嬙號稱是做了單于的妃子,其實早就入了四美、十美或N美圖,接收著大眾審美的眼光;而太清夫人依然是榮府福晉,很難被後人恣意打扮,尤其是在舊貴族磨滅殆盡的今天。這種不倫的比擬,最終也沒有附著在太清夫人身上,進入一般讀者的視野。正如仙女之天華雖眾,而終不能及於菩薩之身也。  顧太清的詞,況周頤評為「無人能愛,無人能知」,「以絕代佳人而能填無人能愛之詞,是亦奇矣」。不錯,若說顧太清詩詞尚可為後人所稱道,其原因恰恰就是:並不可愛。  顧太清喝酒,而且喜歡獨酌,酒酣之際,往往有佳作。筆者有朋友聲明,無法接受吸煙的女性做他的朋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嗜酒的女人,尤其是喜歡自斟自飲的女人。  顧太清並不香艷。按說她和奕繪伉儷情深,傳為佳話。可是,讀者要想從中找「料」,那可真打錯了主意。其實,「枕邊發盡千般願」,「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這隻能是情人、戀人,而肯定不是夫妻之間的話。太清稱奕繪為「夫子」,和詩稱「恭和」,上墳稱「恭謁」,相待以禮。奕繪深通經學,夫妻往往論道到深夜。這就是奕繪他們這個階層的真實生活。  顧太清理性。儘管有悲哀,有憤懣,但從沒有過彷徨失措,軟弱無助。她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做什麼。她會管理府中庶務,懂得如何與嫡系相抗爭。她的兒子載釗本生於七月初七(見載於宗人府檔案),但丈夫奕繪也恰於此日逝世。當時府內迷信,認為奕繪是被「克」死的,迫使太清攜子遷出府邸。為此她故意寫詩《七月初九清風閣望釗兒》:「老眼憑高看不清,忽聞林際馬嘶聲。今朝馳馬登山者,十七年前此日生。」製造輿論把載釗的生日改遲了兩天,不可謂不工於心計(此事若非金先生髮微,他人何由知曉?),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下,她也只能這樣做。顧太清的詞里看不出多少幽怨,可想而知,一位仆妾成群,「御下明察」的福晉該有什麼樣的范兒。  顧太清善於交際。她身邊聚集了一大批閨閣詞人,如沈善寶、李佩金,都是很有名氣的。很像18世紀法國杜布雷夫人的沙龍,作家有了新作品都拿來朗誦。事實上,這些清代才女的詩詞,也是先在這種類似沙龍的結社唱和中創作、朗誦,然後流傳出去的。正如《紅樓夢》大觀園裡結社作詩,很快社會上跟風者就傳抄起來了。所以孟森先生在《丁香花》中說奕繪家「此亦當時一榮國府也」。而舊北京旗人中,尚流傳有《紅樓夢》即據榮王府為背景所寫的傳說。而顧太清少年時,常到榮府與府中諸格格相唱和,其身份頗似史湘雲。  顧太清還有點「道學」,見雙獾相依偎的小玉佩,即謂「君臣父子全」;見嫩柳,就說「誰把柔條染嫩黃,大文章」;見扭秧歌的農民,她教訓說「插秧種稻,何曾能夠?古遺風不守。可憐浪費好時光,負良田千畝」。放在過去,這就是地主階級文學的典型罪狀。但不要小看這個,這不是迂腐,不是無味,這是真實的意識形態。今天的後宮戲若缺少這些東西,再寫得錦衣玉食、富麗堂皇、爭風吃醋,也顯得滑稽,所謂「無錢口數他家寶」也。《顧太清集校箋》in 中華經典古籍庫


推薦閱讀:

你這麼獨立,難怪沒人要
典◎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男人沒有責任感和女人強調「經濟獨立」,其實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大陰謀
印旺身旺之人,宜培養獨立能力,終能成就
請不要再打著獨立的幌子出軌了

TAG:詩詞 | 獨立 | 可愛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