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古瓷標本鑒賞: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大飽眼福!
導讀:陳樹威,男,河南開封市人,1958年出生,實力派瓷器鑒定專家。現為中國瓷器鑒定研究會會員,《海內收藏網》瓷器鑒定首席專家,洛陽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洛陽民辦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洛陽電視台《華夏瑰寶》節目鑒寶專家,洛陽理工學院客座教授,中拓河南拍賣公司藝術顧問,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館長。陳樹威通過自己近30年的淘寶與收藏,經國家文物部門批准,創辦了古瓷器專題性博物館,在《收藏》、《文物鑒定與鑒賞》、《文化收藏》等雜誌和報刊發表瓷器鑒定、鑒賞和收藏研究文章100多篇,在各地收藏家協會、企業和部隊等作瓷器收藏、鑒賞講座80多場次,多次參加文物部門、電視台等組織的鑒寶活動。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有豐富的古瓷器標本。根據廣大古瓷愛好者的要求,將逐步挑選一些標本展示給大家,以供鑒賞、學習、研究之用。本文展示的是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建窯窯址座落在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後井、池中村一帶,北距水吉鎮約3千米,西距建陽市約33千米,南距建甌市約50千米,窯址分布在蘆花坪、牛皮侖(包括庵尾山)、大路後門和營長乾(又名社長埂,包括園頭坑)、池中等處,方圓十餘里,瓷片、匣缽等堆積如山,俯拾即是,窯址總面積約12.6萬平方米。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水吉鎮歷史上曾屬於建甌市轄地。建甌,宋以前稱「建安」、「建州」,為州郡所在,南宋時期設「建寧府」,治所均在今建甌市(駐地為芝城鎮)。民國時期,水吉一度作為特別區,1940年設縣。1956年水吉縣撤銷併入建陽縣。歷史上窯因處建州、建寧府轄地而得名.後因行政隸屬關係的變化,又有「水吉窯」、「甌寧窯」等稱呼,又由於建窯以生產黑釉瓷器見長,故又有「烏泥窯」等稱呼。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建窯初創於晚唐五代時期,其產品為青瓷,兩宋是其鼎盛時期,主要生產黑瓷,其產品主要為碗,俗稱「建盞」,流傳海內外,影響廣泛,也因此奠定了建窯歷史名窯的地位。建盞造型古樸簡單,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別,其黑瓷釉色變幻無窮。建窯黑釉屬於古代結晶釉的範疇,含鐵量較高,在高溫熔燒過程中,由於窯內火候的高低和氣氛的變化,使釉面產生奇特的花紋,這些釉面花紋與華麗的彩繪或繁縟的裝飾不同,它們是釉料在一定的溫度和氣氛中產生變化的結果,有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藝術魅力。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建盞的黑,不是一片傻黑,而是猶如夜空或深潭一樣沉靜的黑,黑釉中呈現的各種神秘斑紋,更是使人感到非人的力量所能達到,而是「窯神」的傑作。建盞都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釉在高溫中易於流動,故有垂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與那些過於精緻謹慎的器具相比,更帶有一種粗率自然的親切感,更能觸發人們的無窮遐想,沉穩中多了幾分靈動之美,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建窯黑瓷玻化的程度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給人以寧靜莊重之感。宋代是一個理學文化主導的時代,這種時代精神體現的是一種平靜柔和的心緒意境,建窯的黑釉瓷器所散發出的端莊而略帶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代的審美意識。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兔毫盞。「兔毫」一詞在宋代文獻中已頻繁出現:如蔡襄的《茶錄》中說:「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記載道:「兔毫盞,出甌寧之水吉」等。兔毫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釉色品種,以致人們常常習慣以「兔毫盞」作為建盞的代名詞。所謂「兔毫」,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狀條紋,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於「窯變」等因素影響,兔毫形狀既有長、短之分,粗、細之別,顏色還有金黃色、銀白色等變化,俗稱「金兔毫」、「銀兔毫」等。文人墨客以大量的詩文讚頌它。黃庭堅的《信中遠來相訪且至今歲新茗》詩云:「松風轉蟹眼,乳花明兔毛。」蔡襄在《試茶》中也贊道:「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雪凍作成花,雲閑未垂縷。願爾池中波,去作人間雨。」黃庭堅(1045-1105)在《滿庭芳-茶》中贊道:「兔毫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楊萬里(1127-1206)在《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詩中也贊道:。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
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藏宋代建窯兔毫盞標本
宋代「鬥茶」成風,文人詠茶成趣,對建盞推崇備至,客觀上刺激了當地建窯的生產和各地的仿燒。整個福建南至德化、北至武夷皆有燒制,另外河南、江西、山西、陝西、河北、等地皆有燒造
推薦閱讀:
※小小說《玉 鐲》鑒賞
※100首宋詞鑒賞(31
※宋詩鑒賞40例
※中國·林州 文物鑒賞——靈澤殿祀盤陽村
※[髮型設計] 秋冬復古立體髮髻造型鑒賞 媲美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