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捨得話說楹聯(三)

捨得話說楹聯(三)
時間: 2011-02-24 21:46 來源: 作者原創 作者: 捨得之間 點擊: 124次

大家晚上好!現在又到了捨得講座的時間了。今天我們繼續說楹聯---捨得話說楹聯(三)。

說起楹聯的句子,我習慣用七言句來舉例說明。這不僅僅因為它被使用的多,更因為,其他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被看做是從七言句化來的。知道了七言的格律,五言的格律自然就知道了,所以,說七言也就等於在說五言。而楹聯的格律,也就是所謂的聯律,其源泉就來自近體詩,那麼,七言的律句如何認識,也決定了其他字數句子的理解和認識。一二句的且不說了,三字句,完全就可以看成七言句的後三字。四言句,則可以看成是七言句的前四字。

那麼,再多字數的句子,也都可以通過這些組合就可以了。下面簡單說一下不同字數聯句平仄的主要形式:

一字句,仄-平。這個簡單,沒什麼可說的。一字不論平仄次序,先平後仄也無所謂。二字句,仄仄-平平。這是正格。重音節在後一字上,所以,第一字有時是可寬的。如,「作賦-觀書」「眼底-眉尖」「落絮-遊絲」「白鶴-青鸞」等等。

三字句,平仄仄-仄平平。這是常用的,也有如平平仄-仄仄平。這三字句就相當與七言律句的後三字,其變化也不外如此。就三字而言,第一字也是可寬的。如「星拱北-月流西」「橫醉眼-捻吟須」「山不斷-水無涯」「花有艷-竹成文」

四字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這是七言的前四個字。有些變化,也如「平平平仄-仄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把他放在七言句上看,也屬於一三不拘的變化範疇,簡單。

六言句,常用的則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八言句,則可以看成三五組合,九言句,則可以看成四五組合,十字可由三七句組成。十一言句,那就常被組合成四七句式。

通過這樣的分組結構分析,則可以看出,七言句的平仄句式,既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根本的。我們上期講座時說的聯句拗救的問題,也是以七言句為例來說明的。

說起「拗救」來,其拗救知識上期介紹了不少。詩句中所謂的拗句都是「孤平」造成的,「孤平」發生在第四字或第六字的時候,就構成了必須要救的拗句。所謂的「孤平」,也是由那個「一三五不論」引起的。尤其最後這個「五不論」,還極容易形成三仄尾或三平尾,這在詩來說,可是救都不可救的大拗之句了(於楹聯而言,另議)。不論自救還是對句救都救不回來的。所以,一三五不論的說法,是要謹慎而論,不可以肆意不論的。

到今天為止,關於楹聯,還是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都認可的、只屬於楹聯本身的「聯律規範」的存在。聯律多是參考詩律而來的,大多講聯律的,其實多是在說詩律。但是,聯畢竟與詩是不同的體裁,其音律變化的規律,也不可能和詩是完全一樣的。有人說為了「律不害意」,聯是可以拗救的。有人說,聯有聯的特點,近體詩的拗救是不可以用到楹聯中來的。這樣的議論,在當前楹聯界也是沒有確定說法的,其實,自古以來就沒有關於這個問題的確切說法。蓋因為詩人們對於楹聯,從來只是一種把玩的態度,只當做茶餘飯後應贈對答的即興遊戲之中了,或及互相饋贈時的題聯致意。這相當於過去的「智力競賽」性質的,而他們真正注重的,卻只是詩和詞的研究作業之中了。

清時是楹聯發展的鼎盛時期,甚至有學者說到「清代的主流文體是楹聯」(趙雨《走向對仗的漢語言文學--清對聯》),南懷瑾先生也提出將「清對聯」與唐詩宋詞元曲相提並論。其實,就其體裁的完善性,就其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單句式),楹聯仍然不足以和唐詩宋詞元曲抗衡,普及性強的,未必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聯律的非獨立性,一是其體裁本身特點對詩詞的依附性所決定,另外也是歷史原因造成。在文化上,唐宋之後的元明清,已沒有了唐宋風骨的那種大氣,那種對文化的包容性。又加上多次外族的統治,對大文化的融合固然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其破壞性卻是更大的。僅大清朝的文字獄就搞了多少次?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對古典文化具有毀滅性的打擊。新文化運動其本質就是向西洋文化的全面投降,文革之破壞更是毀滅性的殘不忍睹。

不說那麼遠了,話轉回來繼續說楹聯,楹聯的發展,其實就沒有真正趕上好時候。普及性是足夠了,但是,也多是局限在通俗這個層面上了。只有量而沒有質,是楹聯發展提高最大的瓶頸。所以,我們說聯律,會遇到各種說法的阻礙抵擋。都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是對的,卻很少有人來真正分析一下楹聯這種體裁的文學本質是什麼。捨得不怕各路好漢的亂磚頭砸,在此斗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對楹聯做一番捨得式的說法,一己之見,該說就說。

鑒於楹聯發展的歷史軌跡,鑒於楹聯體裁與詩詞的血親關係,聯律貼近詩律(詞律也源於詩律)是正常的。但是,聯律其實是不能等於詩律的。近體詩中的拗變之句,其實是限制在局部範圍內的,如果拗句多了,那就是拗體詩了。所以,拗句在近體詩中對整個大體的聲韻結構是不構成大的影響的。看古人詩的時候我們發現,古人有時候還是有意來拗他一下,以顯示自己的性格,或特意表現一種類似高古樸拙的風味。我們在看唐詩的時候就能發現,尤其在首聯,拗句的情況特別多。因為那時對起聯的格律要求很少的。至於三仄尾三平尾的大拗之句,也是偶有所見。儘管如此,古人的近體詩,還是保持著整體的聲韻和諧。詩中有拗,也多是給救的。一拗一救,反映在詩體整個聲韻格局中,只是一個小變化。詩總的來看還是以韻為先,由韻主導著大的聲韻走向。平仄上的分布,全局上看是和諧的。

而楹聯,則被稱為「無韻詩」或「兩行詩」,楹聯是無韻可言的。詩主要是靠著韻腳的統一來形成韻律,平仄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楹聯則不具備這樣的特點,所以,楹聯只能靠自己的平仄的合理安排來完成這種韻律上的節奏。也就是說,沒有了韻的支撐,平仄如何分配,對楹聯來說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一種類比的方法來看,楹聯每個位元組處,都相當於詩的韻腳所在。楹聯也是詩,只是他的韻律不是用韻字構成的韻腳所表現,而是通過字的平仄規律的合理分布來表現的。

那麼,我們就明白了,所謂拗句對楹聯的影響,其實是遠遠大於它對詩的影響的。拗在聯和詩中的比重就不一樣啊。基於這樣的理論分析,捨得支持這樣的說法---在理論上,楹聯不允許有「拗救」存在。所謂的拗,其實就是對規律性的平仄分配的一種破壞,也相當於一種不和諧的音突然冒了出來,使原有規律性的音節旋律產生雜音。其實,捨得認為,所有的「救」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這種說法,也適用於捨得對近體詩的認識。有人說拗救也是一種美?笑!捨得關於拗救講過很多,但仍然不贊成這種「拗」的存在。尤其一些現在的寫詩者及玩聯者,字的平仄還分不清呢,就去有意的拗來救去的顯擺,殊不知,這就等於把自己的大補丁亮來亮去的示於人前。

基於同樣的理論分析,楹聯也不允許有「孤仄」的存在。在近體詩的律句中,是沒有「孤仄」這樣的說法的,也就是說,「孤仄」,比如「平平平仄平平仄」這樣的句子,於詩而言不是病,但是,在聯律中就是必須要禁止的。孤仄,同樣的對音律一種破壞。聯律和詩律大體一致,但是,我反覆強調了體裁的影響力,相對來說,楹聯字數少,所以,對平仄分布的要求要更嚴格。楹聯重視的是每個位元組的表現,所以,在選字時,也要盡量地挑選那些響亮的清越的字來,於詩而言的啞韻之字,在聯就是啞聲之字。

音節的概念很好理解,比如這句「萬水千山只等閑」(仄仄平平仄仄平),它的音節就在「水」「山」「閑」這裡。格律之平仄譜具有兩平兩仄的分配規律。這兩平或兩仄中,後一個字就是音節所在。

上面的說法,是從理論上抹殺了楹聯之「拗救」所存在的理由。即使我前時說過可以自救的話,也是從一种放寬的角度來說的。畢竟,楹聯的普及性以及具有現場應答性質的急智特點,所以,若是遊戲歡聚中,大家對答應聯玩的高興,開心是重要的。若拿著尺子去挨個量,也是對楹聯趣味性的一種干擾,孰重孰輕,相時而定吧。楹聯應用範圍畢竟很廣泛,所以,不同的場所,要求尺度也是不盡相同的。對於正規的楹聯創作,我們在律上就要從嚴看待。但是對於一般所謂的「對子」,趣味性還是第一的。

還有個問題是要說明的。楹聯的平仄之重要性,我剛才從聲韻的角度說明了。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比聲韻更重要的是一條,是對仗。我們在開始的時候說了,對聯的兩大特點,一是對,二是聯。楹聯就是對聯(叫什麼都可以),其形式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其內在最大的特點就是「聯」,這是楹聯最重要的兩個要素。而平仄對其而言,則是起著輔助完善的作用。理論上我們嚴格限制平仄的合理安排。但是,如果和對仗發生衝突的時候,當然就以對仗為先了。其實,如果正確選擇用辭,這種衝突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更多的情況不是衝突而是二者互相藉助。用平仄的抑揚頓挫,來輔助對仗的工穩精緻。

這點,其實和近體詩又有一定的區別了。近體詩重視的是以平仄為先的,對對仗的要求,反而不如對平仄的要求那麼嚴。平仄不合時,可以判為出律,但是,即使在極端的情況,全詩沒有一個對仗(零對仗),還可以看做是律詩。而聯,外在的主要特點就是對仗,沒有對仗就不成為其聯,那麼,即使平仄有一定的出入,只要對仗對的上,在其外在形式上,依然還是一幅對聯。這區別就出來了。這裡有點辨證的關係,也就是說,側重點不同,要點不同,但是,次要的,不等於不需要,所以只是相對而言的。律詩重平仄,卻以其對仗之工穩為特色之美;楹聯重對仗,卻藉助平仄和諧為完善手段。平仄和對仗,其實也是不可分割的,平仄相對,也是對仗的內容之一哦。

這裡還有個我們不易搞清的問題,就是三仄尾及三平尾的問題。不論在哪個格律教材中,這都是格律之大忌,講格律基礎,首先要強調的就是不能犯孤平,不能三平尾,力避三仄尾,等等,這是通行規則。但是,從看古詩中,我們卻不難發現三仄三平的現象。把它完全說成是古人在發展格律詩的初級階段的演變,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同一作者,格律精準的作品,同樣有之。既然約定俗成的說法,我們就姑且遵守吧。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的遵守,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原因,以及對我們楹聯聲律的影響。因為,我們同樣看到,有大量的對聯作品,也是有這樣三仄尾對三平尾的,我們對此不能視而不見。我們必須對此給予比較清晰的解釋才可以。

我認為(僅是個人看法)。大致有這幾方面因素決定了這三平三仄現象的發生。

一,在古詩中發生三仄尾的句子,多是含有入聲字的。比如這幾個例子「浮雲一(仄)別(仄)後(仄),流水十年間」「江流石(仄)不(仄)轉(仄),遺恨失吞吳」。「草色全經細(仄)雨(仄)濕(仄),花枝欲動春風寒」。這裡的「別」「石」「濕」都是入聲字。而入聲,其實屬於挺複雜的一個聲系,岑麒祥先生甚至提出了「人聲非聲」的觀點,還有漢語研究文獻提到說,人聲並不具有聲調的性質。這有關漢語聲韻學的理論,這裡無法細說,但是,對三仄尾的形成是否有影響,在這裡可以存疑。如果是在當時是介於忽略的角色,或不參與聲調的排布,那麼,這三仄尾是否構成了真實的「三仄尾」就是值得商榷了。

二,追求的是一種聲韻上的語氣的加強,用一種大起大落的方式,用大格局的聲韻起落,來表達出某種詩意的氣度或格調。雖然與常規的約定俗成的格律不合,但是,有意而為之。杜甫,我們公認的格律詩人的典範,但是,他的詩中依然有這種三仄尾的出現。「蕭蕭古塞冷,漠漠秋雲低」---這樣三仄尾對三平尾的句子,就是老杜的句子。這裡的三仄對三平,我們整句聯繫起來讀,並沒有感到任何平仄聲調上的不適應,反而,有一種大勢上的「起」和「落」。「古塞冷」這樣的三仄尾,在「蕭蕭」的形容渲染下,意蘊幽然,「秋雲低」這樣的三平尾,在「漠漠」的籠罩下,悲涼無限。立意在句子之間的聲韻搭配,也許是一種格局上的設計。未必就是一不小心犯下的格律錯誤。格律的初衷是為聲韻協調服務的,而這種獨到的設計,也許是一種特殊的設計手段。我們從大局上來看待,從聲韻本質來認識,也會有一定的領悟的。

三,格律這種形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古詩發展過來的,肯定在格律的形成過程中帶有古詩的痕迹。而我在前期做《古詩漫談》講座時說到,比如古詩十九首,基本都是五言詩,所以,我們看到的唐時的近體詩,尤其是初唐時,多是以五言為多的。其實發生所謂的拗句,以及這類的三平尾和三仄尾,也多是在五律中出現的。那麼,我們可以把這看做是格律詩形成過程的初級階段。雖然被「格律」了,卻時而還帶有那種不羈的野性之不拘的味道。也就是還追求著或遺留著魏晉時的那種五言風尚。這,大約也是這種三仄三平出現的原因之一吧。

還回到我們的楹聯這個話題。我的看法是---楹聯是有限度的允許三仄尾和三平尾的。對於一般的短句楹聯來說,就是基本遵循著近體詩那樣的律句,所以,不能,也不允許出現這類是「倆三」現象。但是,聯的性質,其實是不限制句數的。除了十一字以內的短句聯,還有長達幾十字,甚至百字以上的楹聯。而這些所謂的長聯,其實其本質已經脫離了近體詩的限制範疇,而具有一種文的性質,換句話說,長聯,有點類於賦文了。既然逃離了近體詩的影子,更接近於文的性質,那麼,含有所謂的三仄尾或三平尾,也不足為怪了。長聯要注意的是,應該含有自對句。也就是對中對。就是說,長聯之中,能形成對仗的,就要盡量的對仗。就好象我們在將填詞的時候那樣,遇字數相同的兩個句子,能對則對。

還有,楹聯也有「雅」和「俗」的區別。對於一般所謂的「對子」或喜慶祝賀等交際之類的實用性比較強的場合,或者是機關聯,趣味聯這類對聯,那麼,對於聯律之聲韻的要求,多是比較放寬的。一般只求平仄上大致和諧,守住上仄下平的聯腳,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學術性比較強,或比較嚴肅正規的場所,如文學聯及各種宗教場所等,則在形式上要講究一種嚴謹的工穩特點。聲律上馬虎不得。

下一講,我們進入楹聯的關鍵話題--對仗。今天的講座到此結束,謝謝各位,並祝各位周末愉快!

推薦閱讀:

不捨得為你花錢的男人才不是真心愛你
你拿一輩子的幸福做賭注,我怎麼捨得讓你輸。
有美得不像話的她放在家裡,生氣了都不會捨得摔!
嫁給我是你一生的賭注,我怎麼捨得讓你輸!
你越捨得誇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TAG:捨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