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舟治療心下痞、精神分裂症醫案

劉渡舟教授,1978年任北京中醫學院教授,並開始培養中醫碩士研究生。1985年又成為全國第一批招收中醫博士研究生的指導老師。他還任北京中醫學院院務委員會委員、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以及《北京中醫學院學報》總編等職。在教學中,他辛勤工作,獲得群眾的擁戴。1983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985年又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從1978年至今,他歷任第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國務院學位評議委員會學科評議組(醫學)成員,1987年以來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1991年更名為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中醫人網站博採眾家之長,為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及愛好者編輯大量醫藥文獻,現轉載劉老治療心下痞及精神分裂症醫案免費供同道分享,暢想傳承之快。

案1:心下痞案:孫某,男,37歲。初診日期:1993年9月26日。一年前患胃病,曾診為「淺表性胃炎」。現心下痞滿,時時噁心,噫氣頻頻,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膩,脈弦而帶滑。自訴有嗜酒之癖,辨證為酒濕傷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調,陰陽之氣痞塞不通,而又痰氣膠結,吳謙稱為:「痰氣痞」者是也。由於此證脾氣不升則寒從內生,胃氣不降則熱從內起,因此治法若單純治寒、治熱、治虛、治實皆搔不到癢處。只宜調和脾胃,協調中州陰陽。《金匱要略方論》指示「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疏方:半夏15g,黃連10g,黃芩6g,乾薑10g,党參10g,炙草10g,大棗7枚。患者服藥4小時許,大便排泄出痰絮物,似涎如膠甚多,而噁心與噫氣隨之大減。服藥3劑,病告痊癒。

按:半夏瀉心湯是治療寒熱錯雜痞的代表方。方中用芩、連苦寒以降胃氣;用乾薑之辛以溫脾;用參、草、棗以補虛;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以消痞。可見該方集寒熱補消之葯於一體,清上溫下,辛開苦降甘補,以達到恢復脾胃升降之目的。尤以半夏重用為君,獨具滌痰開結,和胃降逆之功,正是針對痰氣痞而設。故患者服藥後大便排出痰絮物是不足為奇的。

案2:精神分裂症案:曲某,男,27歲。初診日期:1991年5月29日。其母代訴:因發高燒送醫院急診。在醫院狂躁不安,打罵醫生,不接受治療。西醫診為「精神分裂證」。刻下,患者精神不安,視、聽、言、動,時慧時眯,煩躁而又善悲,五天徹夜不眠,大便數日未解,且泛惡不欲食。脈弦按之有力,舌質紅、舌苔黃而中褐。脈證合參,證屬肝胃氣火交郁,火熱上擾心神而致。其大便不通,舌苔黃褐則主陽明裡實已成。治法:疏肝清熱,兼下陽明之實。擬大柴胡湯:柴胡18g,黃芩10g,大黃2g,枳實12g,白芍10g,半夏15g,生薑15g,大棗7枚。葯服2劑大便得下,煩躁得減,但舌苔尤未退凈。又繼服3劑,大便又瀉,舌苔方得退凈,且有食慾,情緒穩定。唯夜間少寐,轉用丹梔逍遙散(改為湯劑)以善其後。

按:大柴胡湯主治少陽陽明並病。方由小柴胡湯去人蔘、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方中大黃配枳實可瀉陽明與少陽之實熱;芍藥配大黃酸苦涌瀉,能土中伐木,以平肝膽之逆。綜觀全方,既疏利肝膽之氣滯,又蕩滌腸胃之實熱;既治氣分,又調血分,因此對於氣火交郁之精神失常及多種急腹症功效卓著。

推薦閱讀:

姚國瑾│傅山與戴楓仲——遺民精神與書法交往
為什麼精神疾病早期多起病於兒童青少年?
胡迎建:中國詩學之精神
孫郁:用文字抵制精神粗糙

TAG:精神分裂症 | 精神 | 治療 | 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