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烏篇--對烏克蘭目前混亂局面的全面分析!中國儘管踏進了半隻腳,卻依然很被動!(之二)
關哲:烏克蘭如何變成「改革」壞典範的
2014-02-22 13:47:06烏克蘭的大街終於燃燒起來了。子彈、燃燒彈、反坦克炮,鮮血……以及各種所謂憲法、民主之類的呼聲。但這一次,國際媒體卻令人訝異的失聲了,歐美各大新聞媒體上幾乎沒有人能說出個子丑寅卯,目前只能從烏克蘭國內新聞網站看到真真假假的最新消息。與上一次「橙色革命」戲劇性的成功和亞努科維奇更具戲劇性的「王者歸來」相比,今年發生在基輔街頭持續幾個月的對抗已把「顏色革命」的麵皮完全撕破。亞努科維奇也沒有展現出一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被動應付幾個月後,終於走上末路。
從1991年獨立開始,烏克蘭經濟出現災難性的崩潰,谷底出現在1994年,當年GDP比前一年度下降了22.4%。2000年後有所恢復,2004年「橙色革命」這一年,甚至出現了12.1%的漲幅。然而好景不長,2009年,烏克蘭GDP降幅達14.8%。2012年起,烏克蘭經濟再度走低,2013年出現零增長。
顏色革命及其打開的激烈政治鬥爭之門,沒有給烏克蘭帶來任何曙光,卻加劇了經濟動蕩。反過來,政治動蕩也在經濟慘敗的推動下愈演愈烈。昨天的烏克蘭一隻腳已經踏過了內戰門檻,究竟亞努科維奇最新讓步能否讓這隻腳再收回來,現在還無法預言。
極右翼民族主義分子湧上街頭,烏克蘭局勢急轉直下
烏克蘭可能一分為三,甚至四分五裂
烏克蘭的民族問題極為複雜,從當年斯大林對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懲罰性強制遷移就可見一斑。而在西烏克蘭,蘇聯時期強制人口遷移「摻沙子」政策也使烏克蘭民族聚居情況有所變遷,但混居通婚似乎並未淡化烏克蘭的民族問題。烏克蘭獨立至今,隨著人口的自由流動和總數的負增長,民族矛盾和地域衝突日益嚴重,原本被統稱為「烏克蘭族」的加利西亞人、哥薩克人……之間的矛盾都開始在糟糕的經濟現狀下被激發出來。今天,民族問題終於成為烏克蘭這次暴力事件不斷惡化的重要因素。
民族問題的誘因是地域經濟發展問題,在我們已經熟悉的烏克蘭東西矛盾之外,烏克蘭的「南北」矛盾也日益擴大,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南部尋求獨立的風險不可忽視。
克里米亞海濱
烏克蘭南北矛盾的歷史相對較短,是2000年以後烏克蘭向歐盟開放市場後出現的,其主要表現是南方港口的經濟增長與北方的高失業、低增長導致的南北經濟差異。尤其表現為克里米亞再次出現離心傾向。
烏克蘭南方的港口瀕臨黑海,從蘇聯時代起黑海的港口就發揮了巨大作用,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1998年出版的《烏克蘭的昨天和今天》記載「原蘇聯外貿總量的60%通過黑海」。進入21世紀後,亞洲與歐洲的海運航線繁忙程度飆升,以至於集裝箱「塞滿」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港口,亞洲地區的發貨人不得不尋求其他目的地,於是黑海沿岸港口立刻吸引了他們的目光。此外,把目的地改在黑海沿岸港口還可以節省6000公里的海上航程。從2000年後,首先是黑海沿岸的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開始大量接收來自亞洲的貨物,隨著該港口的吞吐量很快達到飽和,俄羅斯的新羅西斯克;烏克蘭的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等港口也成為「慌不擇路」的亞洲貨主們的新選擇。其來勢之猛,讓這些港口有措手不及之感。
2007年,烏克蘭伊利切夫斯克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3.3萬標準集裝箱,比2006年同比增長64%。烏克蘭敖德薩港集裝箱碼頭,2007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2.4萬標準箱,同比上年增長逾32%……增長速度非常迅猛。
目前烏克蘭南部港口發展的主要阻礙已經變成港口吞吐量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導致貨主更傾向於優先選擇羅馬尼亞港口卸貨。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局數據,到2013年,其海運吞吐量比前一年僅增長1.1%,這主要就是由於上述的瓶頸問題,烏克蘭政府當然知道南方港口將是該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對這些港口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仍近乎於0,這其中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它瀕臨崩潰的財政根本不足以提供這種支持。
由此,這一地區對基輔的離心傾向自然日益高漲。早在1991年就幾乎走到獨立邊緣的克里米亞2月21日發表聲明稱如果烏克蘭發生內戰,該地區將尋求回歸俄羅斯。
相比之下,烏克蘭北方的發展沒有如此強勁的動力,惡劣的經濟狀況導致了社會不穩定。這讓歷史上就紛爭不斷的烏克蘭東西兩部分的矛盾更加容易激化為民族衝突。
哈爾科夫附近某坦克修理廠,堆滿被廢棄的坦克,空無一人
從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工業一落千丈。僅以鋼產量一項而論,1985年烏克蘭鋼產量達到歷史最高,5500萬噸。至蘇聯解體後的1993年,烏克蘭產量跌至3300萬噸。此後繼續下跌,至今,據2013年烏克蘭自己的統計,1-11月間烏克蘭鋼鐵產量僅為2980萬噸。
如此大幅的下跌,使烏克蘭北方几個依靠煤鐵重工業,尤其是蘇聯時代「養尊處優」的國防工業城市陷入危機。蘇聯時代生產過幾萬輛坦克的哈爾科夫坦克廠,具有研製生產洲際導彈技術的南方設計局、建造過航空母艦的黑海造船廠……目前都已到了苦苦掙扎的地步。這些企業曾經是烏克蘭的重要經濟支柱。
重工業衰敗帶來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大量失業人口。去年烏克蘭官方公布失業率5%,高於4%的國際一般公認的警戒值。但這還只是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實際的數字顯然更高。
需要指出,失業潮在烏克蘭西部造成的影響同樣嚴重,重要原因就是這裡的商貿和天然氣收入大多進了寡頭們腰包,並未惠及普通民眾。
數量龐大的失業者和迅速下降的社會保障能力疊加,會帶來什麼樣的破壞性後果,在「阿拉伯之春」中已經有充分的表現。失去工作,沒有希望的年青一代特別容易被煽動起來。可笑的是,基輔街頭的抗議者們還高掛著尤利婭·季莫申科的頭像,好像完全沒想到自己可悲的經濟狀況恰恰是這位美女總理為代表的寡頭們一手創造的。
亞努科維奇的「走鋼絲」政策已告失敗
烏克蘭目前人均GDP已經低於中國青海省,在2012年經濟近乎於崩潰後,亞努科維奇的選擇非常有限。
2009年,尤先科在GDP下跌幅度達14.8%的這一年,面對國內局勢,採取了一招令世界驚訝的經濟自「救」方式,就是將國家財政的80%分給國民,結果是一場鬧劇。前車之鑒尚未遠。在國內經濟無法自救的前提下,亞努科維奇只能依靠外援,因而在兩大金主——俄羅斯和歐盟之間呈現出搖擺不定的態度。
從亞努科維奇個人情況來看,他在蘇聯解體前是烏克蘭一家國有運輸公司總經理,和尤先科(曾任蘇聯國家銀行烏克蘭分行經濟計劃司司長)、季莫申科(蘇聯時代經濟改革旗手,獨立後任烏克蘭石油公司總經理,後將其私有化成為能源寡頭)等人都是從經濟領域一躍成為政治領袖。某種意義上,烏克蘭有今天,正是「經濟學家」治國的惡劣典範。這些人實都親西方,希望與俄羅斯保持距離。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並沒有根本區別。只不過亞努科維奇還做著在歐、俄之間左右逢源的白日夢。
亞努科維奇加入歐盟的嘗試終於觸犯了俄羅斯的底線
儘管已經被西方國家指為「獨裁」,但亞努科維奇決不輕言放棄「入歐」。這背後當然是西方國家價值不菲的援助,據世界銀行網頁資料稱,他們在2013財年批准了烏克蘭46億美元的項目援助資金。除此之外,歐盟更直接向烏克蘭承諾了更大量的援助項目。
但亞努科維奇的困境在於:與歐盟合作並不能抵消俄羅斯的影響力。能源問題、經貿聯繫問題、克里米亞問題……普京打出任何一張牌都足以讓亞努科維奇小心應付。俄羅斯對亞努科維奇則是大棒加胡蘿蔔政策:向俄示好有獎勵,反之則會被懲罰。亞努科維奇幾次試探普京底線之後終於挨上了大棒,然後又因為自己的應對失措導致了政治危機,實在怨不得別人。
烏克蘭歷史上就是「四戰之地」,二戰期間蘇德雙方投入400萬軍力的第聶伯河戰役就發生在這裡,至今這仍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
201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研究所發布《2012年烏克蘭形勢述評》,對亞努科維奇的這種搖擺態度可能導致烏國家安全遭受威脅有這樣的評論:
「當前,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俄羅斯,以及烏克蘭國內的多數專家,都對烏克蘭的外交政策評價不高。烏克蘭專家們認為,烏克蘭政府現行的中立政策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烏克蘭保證國家安全問題的尖銳性;烏克蘭與歐美國家關係並未改善,而烏俄關係再次陷入危機,使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失去外部保證。」
「由於烏克蘭處於『灰色地區』,烏克蘭想做雙方的安全橋樑是十分危險的想法,因為橋樑上有時會過坦克,但也會被燒掉。」
基輔街頭在燃燒,烏克蘭在顫抖
「烏克蘭國內普遍認為,烏克蘭的不結盟地位只是一項臨時的政策,是政府的技術性選擇,是烏克蘭在歐盟、永久性中立、歐亞一體化、加入北約之間進行最終選擇的過渡階段。烏克蘭現行的中立政策可滿足美國和歐盟的需要,但俄羅斯越來越反感這一政策。」
亞努科維奇看似「中立」,實則一方面借俄羅斯之力,試圖避免西方迫使自己推行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又想方設法從歐盟撈取經濟援助,以抗拒俄羅斯的影響力。
這樣的路線看似在俄歐之間遊刃有餘,實則同時得罪了俄、歐雙方,註定他的執政根基要在俄歐來回撕扯下變成碎片。
經濟上缺乏自主性,政治上又存在搖擺,亞努科維奇自己也不是一個強勢的領袖,烏克蘭找不到出路。而這次的政治動蕩又與此前幾次不同。此前幾次烏克蘭政治動蕩實際上是寡頭們之間的相互傾軋。而這一次,他們沒能把好門,把民族問題、極端主義這些毀滅性猛獸給放了出來。而亞努科維奇在動蕩開始後一系列的昏招又使局勢不斷升級,終於走到了今天失去控制的地步。
烏克蘭局勢前景
烏克蘭的右翼思潮泛濫不是一天兩天,烏克蘭的政治家們對此有責任。很大程度上,烏克蘭近年來的政治動蕩都有利用民族矛盾、地域矛盾轉移民眾對寡頭不滿的潛在動機。在這一次的動蕩中,根據形勢發展來看,反對派政客們大概本以為可以像往常一樣,挑動街頭政治,趕亞努科維奇下台,再次上演已經順利演練兩次的「換馬」大戲。但最後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們掙脫了反對派政治領導的韁繩,開始肆意妄為。換句話說,反對派與政府一樣,已經喪失了對廣場行動的領導權。
烏克蘭民族分布圖
這次的事件一直到今年1月,尚有轉圜可能,當時亞努科維奇和反對派雙方對於事情都抱有幻想。但反對派認為亞努科維奇的讓步意味著軟弱,只要繼續施壓就能大獲全勝。亞努科維奇則突然發現自己陣營中居然還有如此多的人同情對手,一時陣腳大亂,昏招迭出。
上周,亞努科維奇做出讓步:解散議會,讓反對派政治領袖出任總理。然而鬥爭雙方都驚訝的發現:廣場上的人並不在乎這些,在俄羅斯給予亞努科維奇100億美元援助,反對派政治領袖接受總理提名兩個消息的刺激下,獨立廣場上爆發了最嚴重的衝突——極右暴徒要的只是血流成河。至此,反對派收不了手,政府方面也只有繼續被動應付。今天亞努科維奇的進一步退讓究竟能否平息事態恐怕還需觀察。
鬥爭發展到這個地步,當權派方面在撤換一個陸軍總參謀長後,軍隊依然按兵不動,說明亞努科維奇遠不是強力領袖人物。今天歐盟和俄羅斯也在事情即將發生最壞情況的危險面前聯合起來,迫亞努科維奇放棄抵抗,他的戲終於唱不下去了。
1991年,南斯拉夫民族構成圖
當暴力跳上舞台之後,人們突然發現,意識形態不是烏克蘭鬥爭的主要問題,親俄和親歐也並非根本問題,烏克蘭最大危險是東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以及日益營壘分明的各個民族之間衝突的全面爆發。
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大家也很熟悉——南斯拉夫內戰。不過幸運的是,目前西烏克蘭尚未形成自己的有力武裝。歐盟這次也沒有像當年在南斯拉夫解體後一樣大力援助衝突一方,導致局勢徹底失控。或許基輔還有避免遭遇薩拉熱窩那樣悲慘命運的機會。
在這個危險的當口,歐盟已經緊急踩下剎車——畢竟烏克蘭如果變成戰場,對於經濟已經不景氣的歐洲將是又一個沉重打擊;俄羅斯也放棄了和自己貌合神離的亞努科維奇,以求儘快平息事端;而對於美國來說——Fxxx the EU!(去他媽的歐盟!)這就是它的真實想法。
亞努科維奇最新的讓步並未能讓基輔街頭的抗議者散去,烏克蘭仍未擺脫危險
不過,歐盟內部又何時成了鐵板一塊?波蘭在烏克蘭問題上就從來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現在作為「新歐洲」的「老大」,波蘭又在政治上傾向美國,所以它到底會扮演什麼角色,恐怕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次亞努科維奇同意提前大選的消息就是波蘭總理最先放出的,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具體細節,可能以後才能慢慢了解。
中國怎麼辦?
事已至此,我們中國能做什麼呢?中國有在烏克蘭扮演一個「積極的和事佬」角色的機會。中國不久前給了烏克蘭上百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向克里米亞承諾出資30億美元擴建港口,還幫助烏克蘭進行農業基礎建設……這讓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發言權日益提高。亞努科維奇甚至曾希望藉助中國的幫助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高度依賴。可以說,中國在烏克蘭可以發揮「讓天平更穩定」的作用,避免烏克蘭在俄歐之間失去平衡,烏克蘭的領導人應該能看到這種可能性。
在最好的情況下,中國將可以借烏克蘭這具天平,在歐洲設下一個「釘子」,充分發揮大國的外交能量,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烏克蘭的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混亂局勢是否能夠隨著亞努科維奇的投降結束,還有待觀察。如果發生最糟糕的結局,中國無疑會遭到很大損失。與三年前阿拉伯之春不可同日而語,而今我們需要積極促使烏克蘭這場暴虐的大火塵埃落定。
推薦閱讀:
※斷卦全面分析案例【四柱案例】
※分析新公共服務理論的視角及其推定難題
※出國留學各種住宿方式利弊分析
※客廳擺件風水宜忌略分析
※《地緣看中國》之邊疆篇:第十八章 中越陸地地緣分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