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廿八章有關大使命的記載,是主所發出的命令;而羅馬書一章十三至十七節,是接受這命令者心志的表達。上帝的心志藉著大使命表達出來,而一個合神心意的人,能在這段聖經中找到他心志的共鳴。 傳福音首要之務,是明白基督到底有多大。傳道者若什麼都懂,卻不懂自己所傳的基督,世上沒有比這更大的災禍!你認識的基督有多大,就能把基督的工作做得多好。若基督教界對信仰模糊不清,怎能把道傳得好呢?因為我們只能傳我們所確信的。 基督絕非新派人士所言,只是個好人而已,也不只是歷史上出現過三十三年半的那位加利利人。他曾在與法利賽人的辯論中,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們看見人子回到他原來的地方,怎麼樣?」這是永恆的基督向歷史中的宗教領袖挑戰。我們所信仰的基督乃創世以前就是神,與上帝同享榮耀的;我們所信的基督是復活以後回到父的寶座那裡永永遠遠的上帝。所以新派神學好像有很豐富的基督論知識,若從信仰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把基督限制在只有人性而無神性的範圍里。如果基督沒有神性,我們就沒有什麼可以向自己交持的。基督超越時間、空間、自然,他是永遠的基督,是宇宙性的基督。這樣豐富的基督被彰顯在世界面前,我們實在不必懼怕世界的政治及哲學體系,因為在我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因此上帝的兒女,絕對不該假謙卑把自己的信仰埋藏起來。
欠債的人 保羅說:「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在這段話的背後,他有著怎樣的心志呢?他自覺是一個欠福音債的人,還債的催迫,帶領他邁向完全。一個自覺夠好的人,是不會進步的,唯有那些感覺不足的人,才會求長進。我們事奉不能進步的原因,就是因為太快自我滿足了。我們對主的愛,永遠能不滿足,我們對肢體間的愛也要永不滿足--不是不滿足人對我的愛,乃是不滿足我對人的愛。保羅說:「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這種虧欠是對傳福音的虧欠。惟有在愛神、愛人及傳福音這三件事上,不斷追求補足虧欠的人,才是有美好靈性的人。 我們在傳福音的事上感覺虧欠嗎?也許我們該再反省教會的宣教工作。教會為什麼要差傳?如果問保羅,他會直接的回答:我欠他們的債。這種對人的虧欠,就是世界福音化的異象。一個得救的人,上帝就直接把這異象放在他裡面,所以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是一個傳福音給別人的人。只要他是人! 保羅說:「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這句話到底包含了什麼呢?這是說基督的福音有辦法供應每一種人的需要,保羅把自己預備好,面對各樣的挑戰。這句話太偉大,值得每個教會放在教會最重要的禱告里。在美國一項統計中,提到有些教會適合高級知識分子,有些教會適合中等階級,有些則專門預備給沒有學問的人。教會的大公性在那裡?教會的講台供應那一種需要呢?華人教會對世界傳福音的貢獻,應該回到更廣大的心志里,向保羅看齊,預備好自己,面對各階層的人。 這裡提到的四種人,已將全世界的人都包括進去了,而保羅說他欠他們的債。換言之,只要是人,就需要福音;只要是人,就是我們關懷的對象:只要是人,耶穌就能拯救;只要是人,基督的福音就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這種偉大的信念,以及全副的裝備,應當也在我們裡面。讓我們擁有廣大無邊的愛。你怕知識分子嗎?你怕向那些受過高深教育的人傳道嗎?害怕的原因只有兩個:第一自己裝備不夠,所以怕他們:第二因為你的愛不夠,所以怕他們。
化外人和希利尼人 保羅的四種對象中,聰明人、愚拙人不必解釋,大家都明白。但誰是化外人呢?保羅是指巴爾幹半島以北,沒有多大文明的人,這些人就像中國長城以北的野蠻民族,常常入侵,保羅稱為化外人。化外人體格健壯,但他們的思想不如他們的體力,當中國已經相當文明時,他們仍屬野蠻人。 希利尼人又是誰呢?就是巴爾幹半島南部的人,散住在亞該亞、馬其頓及四周的地方。希利尼人與化外人截然不同,他們受希臘影響而有高度文化,不但注重哲學的理論,對於人生種種,也頗有見地。事實上西方文化,從兩個源頭開始,一是希伯來,另一就是希臘,前看提供西方信仰的基礎,後者提供西方論的基礎,而希利尼人就是一群受希臘影響,有高度文化的人。 保羅和在加利利被揀選的那些門徒不同,向他站在世界理性文化最高峰的地區,向他們宣告:希利尼人,我欠你們的債,我能供應你們基督的福音,能解決你們的問題。保羅說這話時,蘇格拉底已死了幾百年,但希利尼文化卻連綿了八百年,從耶穌以前四百年到耶穌以後四百年,這段時間,正好是醞釀基督教和基督教初期發展的時間。正當希利尼文化要建立整個西方的文明基礎時,基督教誕生成為一抗衡的力量。這位加利利的小民--耶穌,能給西方什麼東西呢?保羅成為上帝忠心的僕人,有見識的看見,耶穌基督的確能解決高度文明中人們遭遇的問題。 希臘哲人
一九七七年我特地到希臘,去找保羅踏過的亞略巴古地方,我要站在那兒思想保羅這位傳道者的心志。當我向上看時,就在很靠近的地方,有希臘文化和希臘宗教最重要的廟字;再向下看,就有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曾教導人的雅典城。 當年蘇格拉底告訴人,真正的知識是從認識自己開始。如果認識自己是一切知識的根源,那麼認識自己的根源是什麼呢?蘇格拉底沒有答案,只有聖經給我們答案:沒有人可以不認識上帝而認識自己。到了柏拉圖時代,他放棄了人類學,把研究重點放在唯心論上。到了亞理斯多德時代,既放棄了唯心論,注重現實世界,注重科學方法。到了保羅傳福音時代,亞理斯多德、柏拉圖的哲學都不再具有意義。 蘇格拉底的哲學精神可在其他三派思想中表現。 三種人生哲學 保羅傳道時,有三種人生哲學影響當時的人。
第一種是懷疑派。這些人不容易接受任何結論,他們認為真理根本是相對而非絕對的,他們以為從一個角度看事情,可以什麼都對,也可以什麼都不對。這是一種反對權威的思想體系,也是今天很多知識分子的看法。 第二神是唯樂派。這派思想家曾在雅典和保羅相遇交通過,基本上他們是無神論及唯物論者,他們強調不管死後的問題、宗教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和今天的生活無關,倒不如吃吃喝喝過一生:找到快樂,就成全了人生的意義。 第三種是向善派。追求向善的人生,注重道德問題,此派影響最廣,上自皇帝,下至奴隸,都在範圍之內。他們提倡男女平等、種族平等、解放奴隸、阻止戰爭;如果這些偉大的思想,已經包含在向善的文化系統中,那就難怪他們不覺得需要基督,這正像今天中國士大夫很難接受基督的原因。 在這三種思想觀念交織包圍的環境里,保羅說:希利尼人呀,我欠你們債,我能供應你們!
了解他們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談差傳絕不只是收些錢,送到別的地方去。我們要思想如何把魔鬼在人心裡建立起來的驕傲自大營壘打破,為基督預備道路。這件事太大,我們要走的路還遠,我們要研究的東西太多。保羅說: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中國教會要救誰?要傳福音給誰?認識他們多少?今天,這一群人正向我們呼籲:「解決我們的問題!」求上帝幫助我們謙卑,追求真正了解他們,了解基督的廣闊以及他無限的國度,了解整個差傳廣大的工場,了解他們所有哲學、政治、思想體系背後的脆弱!然後把福音傳揚出來,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同得福音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