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用艾灸來治療
夏秋交替的時候,溫差大、加水很多人喜冷飲,腹瀉患者會明顯增多,治療腹瀉不妨用艾灸的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通過艾灸來治療腹瀉。
灸法1
取穴:腹瀉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之處)。
灸法:採用艾卷溫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2~3次,治癒為止。
灸法2
取穴:申脈穴。
灸法:採用艾條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點燃艾條對穴位處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10分鐘,每日1次。
灸法3
取穴:中脘、神闕、天樞、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腸俞穴;五更泄者加關元、氣海、命門穴。
灸法: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穴灸5分鐘;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壯。
灸法4
取穴: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闕、關元穴;濕重者加陰陵泉穴;嘔惡者加內關穴;里急後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闕穴採用隔鹽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壯,其他穴位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鐘,每日1次。此法多用於寒濕型腹瀉。
灸法5
取穴:足三里、隱白、天樞、中脘、神闕穴。
灸法:神闕穴採用隔鹽灸法,每次灸5~7壯;其他穴位採用艾炷無瘢痕直接灸法,先將穴位處塗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麥粒大小的艾炷,點燃施灸,當病人感到熱痛不可耐受時,更換艾炷,每穴灸5~7壯,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灸法6
取穴:天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穴。
配穴:里急後重者加上巨虛、下巨虛穴;食積者加梁門穴;胃脘脹者加內關穴;發熱者加大椎穴。
灸法:採用燈火灸法,每穴灸1壯,每日1次,3~5日為1個療程。本法用於急性腹瀉。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艾灸治療腹瀉的方法,秋季防治腹瀉還要注意飲食和保暖工作,不要吃太多辛辣、油膩的食物,感覺冷時就為自己添件衣服。
推薦閱讀:
※【艾灸養生堂】灸療師必學知識——無瘢痕灸!
※艾灸,需要補瀉結合,才會事半功倍!
※每天艾灸軟化血管效果好 99艾灸網
※腹部艾灸的好處?
※艾灸 與 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