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符號 玉溪日報

鄉村符號

作者: 來源:玉溪日報 字數:2893

□賈來發炊煙炊煙是遊子溫暖的記憶,浪漫、溫馨且又輕盈。無論是旭日初升的早晨,還是落霞滿天的傍晚,炊煙總是裊娜成一幀圖畫,定格為絕妙風景。多少年來,我一直生活在炊煙的夢裡。打開塵封的歲月,也就打開了遊子貯存的鄉愁記憶。每日里,當炊煙從老家的屋頂升起,生活也就從炊煙婀娜的舞姿中沸騰。有時,炊煙匯同早春的晨霧,飄逸成村中那一抹迷人的輕盈;有時,炊煙攜手鄉村的柔風,溫馨成山間那一幅曼妙的寫意。雨晴晨昏,歲歲年年,炊煙始終保持傳統的姿勢,堅守不變的追求,不只輕揚於土屋瓦舍,存活於唐詩宋詞,更是我們保衛鄉愁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炊煙彌散著鄉村樸實的味道,輸送著釅釅的母愛,傳達的不僅僅是對於父母、對於親人和朋友的感恩和銘記,更是對於家、對於鄉村、對於大地的依賴和眷戀。炊煙是鄉村的標識,炊煙是鄉村的名片。她不是酒,卻有酒的醇香;她不是茶,卻賽過茶的意韻。父親說,炊煙是大地對藍天的誘惑。雲一般的舒展,水一樣的輕柔,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生活的快樂,也是詩意的享受和浪漫的追尋。母親說,炊煙是庄稼人最最平常的期待,只要有家的地方就有溫暖的氣息。春夏秋冬,生動的不僅是鄉村平平淡淡的生活,更是鍋碗瓢盆演繹的真諦。炊煙,是記憶的長繩,一頭系在鄉村、一頭挽住遊子,不論你走多遠,也走不出炊煙那份暖暖的情意。老井一眼深深的古井,裝滿了甜甜的回憶。爬滿皺紋的井欄,留下了滄桑的印記。方也好,圓也罷,自古以來,老井就以一種亘古不變的情懷為當代的鄉村堅守著哪怕是最後一方淡淡的鄉愁。是啊,鄉村的老井一頭承載過去,一頭連接未來,根連著大地,心系著鄉親。在日復一日的鄉村生活中,老井發揮著巨大作用。打水做飯,洗菜浣衣,人們以井為中心,聚在這裡,早也好、暮也罷,遇到了打聲招呼,臨走時說聲告別,笑意寫在臉上,歡樂撒滿井邊。鄉村人的生活雖然簡單,但不乏真情和樂趣。老井用甘甜滋養鄉親,用澄澈映照人心。她讓鄉鄰更加懂得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她提供的不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凈化心靈的良方。一擔一擔的井水,既能洗滌骯髒、清除污穢,也能把李家的嘴短洗成張家的理長,把生活的磕磕碰碰、疙疙瘩瘩洗成一村的和和睦睦、歡歡喜喜。老井的水,望一眼就魂牽夢縈;老井的水,嘗一口就甜透心窩。清晨的老井,挑走的是一擔擔朝霞和喜悅;傍晚的老井,蕩漾的是一片片祥和與安寧。村中的這口老井,給予我文學的情思和遐想。面對斑駁的老井,面對老井周圍的一塊塊青石和熟悉的環境,我的眼前,歷史的滄桑就會浮現,過去的情景就會重演。老井是我文學創作的不竭源泉,也是鄉村深處的精神家園。是你,用無聲詮釋大愛的真諦,用不竭展示無窮的魅力。犁鏵駕一犁春耕的農具,在煙雨的鄉村,耕作大地,書寫人生。一直以來,我把犁鏵當作鄉村的詩筆,把大地視為詩人的信箋,讓飛揚的遐想馳騁鄉村,把青春的夢想種進深深的土壤。年復一年,我們的祖先早已磨亮了犁鏵的光芒,磨亮了心頭的渴望。誰也說不清犁鏵耕耘了多少土地,穿越了多少時光。在鄉村,在農舍,在破舊的瓦房,只要看到犁鏵的影子,我的思想就會掀起波浪,我的情感就會熱淚盈眶。犁鏵被高原留住腳步,犁鏵被春天挽住臂膀,犁鏵的命運交給了鄉村,也交給了歲月,交給了大地。每年初春,犁鏵被請出農家的小院。山間、地頭、田野,犁鏵在老牛的拉動下驚醒了大地的冬眠。一丘一丘的田地,一片一片的泥花,全都綻放生命的花瓣,在三月的鄉村,呈現於陽春的季節。泥土的清新不只誘惑眼睛,也誘惑鄉村和老牛的喘息。犁鏵耕作太陽,犁鏵也耕作月亮,犁鏵還耕作農家的詩行。深深犁痕,記錄著鄉親的喜悅;道道犁溝,涌動著春天的波浪。跟在季節的背後,按響鄉村的門鈴,我們隨著犁鏵、趕著老牛,把春天種在心上,把希望交給遠方。燕子當大地褪去厚重的寒衣,其實鄉村的燕子早已飛臨。春天是燕子銜回的季節,被燕子銜回的春天是一幅涌動著生命氣息的瑰麗畫卷。乍暖還寒的時候,是燕子第一個向鄉村泄密春天即將到來的信息。一夜間,沿著燕子飛來的方向,春天就到了。燕過時,春天的腳步就來到了滇中的大地。鄉村不再沉睡,憧憬開始發芽。當雲朵擦亮了藍天,當日曆更換了版面,鄉村便從燕子的伴唱中閃亮登場。一時間,鄉村握手春風,種子聯手季節,鋤頭昂首藍天,一場春天的盛大演出就此隆重上演。一隻只、一對對、一群群,鄉村的燕子就像早春的天使,或棲身於梁間的新巢,或吟唱於農家的小院,或飛舞於碧藍的天空,讓鄉村的春天充滿別樣的風情。那嘰嘰喳喳的音符,是鄉村最最動聽的樂曲;那輕輕盈盈的身姿,是鄉村最最嬌美的看點。南北西東,穿梭的是忙碌身影;雨晴晨昏,呢喃的是無限深情。九天之上,你用羽翅剪出詩行;大地之間,你用忙碌譜寫樂章。燕子,總會讓我們站在春天的門檻,辭舊迎新,放飛希望,總會讓我們展開對於鄉村、對於未來、對於美好不懈追求的翅膀。扁擔從來不知疲倦,一如我的母親,硬是讓生活的重擔壓彎了青春的歲月。如今,這些光滑油亮的扁擔,像過度疲倦的母親,在落日的餘暉中,靜靜地守望鄉村收穫的季節。扁擔是庄稼人最最親密的朋友,也是鄉村最最簡單的符號。她挑過鄉村的風風雨雨,也挑過農家人的歡歡喜喜。一根扁擔,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總以扁擔開篇。「一」字模樣的扁擔,取材於竹子或者木頭,方便、耐用且堅實、可靠,就像庄稼人的性格。她從不畏懼酷暑嚴冬,也從不退縮困苦艱難,再重的擔子也壓不垮她挺直的脊樑,再長的山路也嚇不倒她堅韌的身姿。她懂得自身的使命和特殊的價值,儘管沉重的負荷蒼老了她的容顏,淋漓的汗水浸透了她的時光,但厚實、忠誠的扁擔,依然負重前行,把貧窮挑出家門,把福祉挑進鄉村。鄉村的扁擔,總與汗水有關,總與農人有關。一根油亮油亮的扁擔,透出的不僅是歲月的塵煙和鄉村生活的細節,更是一段段、一曲曲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詩篇。扁擔呀扁擔,就是這根千年不變的扁擔,根扎於鄉村,情繫於田園,雖然有過沉重、迷惘,但也充滿畫意和詩情。她一頭挑過寒酸的過往和艱辛,一頭挑過古代詩人筆下的浪漫和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悠然,還一頭挑起當今人們的幸福和建設美麗鄉村的構想。馬燈那盞蒼老的馬燈,積滿了歲月的風塵,立於時間的背後,靜靜地等待主人的歸來。撫摸馬燈,就像撫摸過去,撫摸一種溫暖和感動。雖然她已陳舊、鏽蝕,像謝幕的演員,再也聽不到台下熱烈的掌聲。然而,就是這盞馬燈,曾經照亮了那段生活,照亮了那段歷史,用光明引領鄉村和人們走出黑暗、走出苦難、走向明天。多少長夜,是她給予人們希望;多少曲折,是她陪伴人們前行。她照亮過鄉村,照亮過日子,也照亮過陰陰晴晴的歲月和磕磕碰碰的家常。當陰風怒號之夜,當連日搶收之季,當人們夜行之時,誰沒有藉助過她的光亮,把黑暗拋向深淵,把豐收請進村裡,把平安帶回家中?忽明忽暗,不滅的是心頭的信念;時隱時現,執著的是前行的動力。馬燈的光是一團火,溫暖了人心並點燃了希望;馬燈的光是一種愛,傳達了鼓舞,輸送了力量。一直以來,我都不曾遺棄馬燈,就像不能遺棄曾經為了我們而紛紛消逝的背影。我們可以刷新過時的版面,添加新潮的內容,但不能刪除馬燈以及像馬燈那樣的精神。馬燈永遠不會熄滅,她跳動的光芒不僅照亮過去,也將照亮現在,照亮未來。
推薦閱讀:

腸腦軸研究再獲新突破,成果登上Nature | 熱心腸日報
來得及·杭州日報
「人民日報」救命30條,記住了也許救的不止一條命,請轉給所有人!
『2016年中國手機下載速度達8Mb/s』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6.08.18)
遠離「野馬旅行社」·杭州日報

TAG:符號 | 玉溪 | 日報 | 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