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若無為美,唐詩的虛實結合,有著怎樣的詩意和美感?
昨日有文友劉傑71018716提問:王之煥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依山而盡的日頭應該是紅的,不是白的,再者,黃河入海流的地方方圓百里是鹽鹼地,勝利油田所在地,是沒有山的,又哪來的依山盡?
對此,六甲番人的回答是:王之渙《登鸛雀樓》是在鸛雀樓寫的,位於今日山西永濟市,處於黃河邊上。「白日依山盡」是寫實,白日是太陽的意思,不能分開兩個字理解,以「白日」泛指太陽的例子有很多,宋玉的《九辯》就有「白日晼晚其將入兮」。「黃河入海流」實際上是虛寫,在鸛雀樓上能看到黃河流淌,但怎麼都不可能看到黃河的入海口的,這是詩人想像出來的景象。虛實結合,也讓整首詩有了想像的空間,此處留白。」
白日依山盡
此處提到的虛實本來是哲學範疇,留白本來是書畫手法,但中國的古典詩詞也經常運用,蘇軾認為,「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湯顯祖認為,「若有若無為美」,嚴羽在《滄浪詩話》更是提出,「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簡單說,詩詞的虛實和留白,能讓讀者有想像的空間,意味無窮,從而更感詩意。唐詩是經常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的,比如以下名詩:
1、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等八句,是現實,客人所述,「我欲因之夢吳越」開始是夢境,由客人的話展開,這首詩是典型的現實與夢境結合,現實世界與虛幻的神仙世界對比,讀者自然能感受詩人的理想和感情。
夢遊天姥吟留別
2、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寫西晉滅吳的歷史故事,「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寫西塞山現狀,這是已逝之景與現實之景結合,再賦予詩人的情感,從而讓讀者體會到含蘊半瞻的蒼涼意境。
西塞山懷古
3、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親友所問,是現實,「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卻是詩人設想將來之景,現實和將來放在一起,更顯今晚的孤寂,對親友的思念更在文字之外。
夜雨寄北
4、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是詩人的現實,「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卻是想像妻子在月夜裡如何對月思念自己,這是對寫之法,通過描寫妻子想念自己明顯比直寫自己想念妻子更委婉和深沉,讓人讀來黯然傷魂。
月夜
5、王之渙《登鸛雀樓》:
上文提到的王之渙這首詩,是抽象與現實,「白日依山盡」是現實,「黃河入海流」是抽象,既是虛實,更是留白。
6、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這是寓情於景,很多詩詞都經常運用,「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看似寫景,其實卻是借眼前之景抒發對朋友的依依不捨,情與景,正是虛與實。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傳播,
推薦閱讀:
※【淡品美女16135】太有美感 絕色佳人
※您覺得打球好看的球星或普通人有哪些,為什麼?
※【新提醒】太極拳中的美感
※體驗本體:審美感悟與藝術創造
※女人穿上緊身熱褲多了幾份女人味,給男人無盡的美感_【今日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