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China 放眼歐洲政壇的英國華裔青年

放眼歐洲政壇的英國華裔青年BBC中國網記者 良丁

張敬龍七年前隨父母來到英國初生牛犢不怕虎。年僅19歲的張敬龍,就是第一位打算競選歐洲議會議員選舉的英國華人。在接受BBC中國網的專訪時,這位看上去虎頭虎腦的小夥子說,他已經公開宣布了競選歐洲議會議員的計劃。如果計劃得以成功實施,他將成為歐洲議會選舉最年輕的參選人。2002年,只有12歲的張敬龍跟隨父母從香港來到英國。和眾多遠渡重洋到英國求生的華人一樣,張敬龍的父親是一名大廚。為了讓子女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敬龍的父親毅然決定帶領一家老小背井離鄉、移民英國。由於人生地不熟,張家初來英國時的艱辛可想而知。敬龍回憶說:「剛來英國的時候,英語也不好,加上又不認識什麼人,我覺得特孤單、特想家。想家鄉的吃的、家鄉人和家鄉的一切。」「上學之後,移民學生受欺負的情況很常見。當時我就告訴自己,我來這裡不是來受別人欺負的,所有的人都應該是平等的。」「於是,我就加入了學校的各種組織,把自己在學校里遇到的各種問題說出來。後來,學校就組織了『反欺凌宣傳周』和其他文化交流活動。」「我媽媽當時還做了好多中國菜,帶到學校去參加交流活動。這樣一來二往,我不僅和來自各族裔的同學們增進了了解,還逐漸找回了自信。」漸入佳境

張敬龍(右)和其競選媒體聯繫人(胡沛成)在談到自己是如何對從政開始感興趣時,敬龍說,中學生活是開啟他參政議政之路的一個轉折點。「讀中學的時候,老師發現我口才不錯,就安排我參加各種會議並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再後來,我加入了學校的學院委員會併當選為2012倫敦奧運會維特咸森林區(Waltham Forest)奧運大使。」在擔任倫敦奧運大使期間,敬龍在與一些政府官員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政府在鼓勵民眾說出自己想法的同時,卻沒有能夠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與謹言慎行的上一代人不同,敬龍認為,海外華人只有在政界取得一席之地,才能真正發出自己的聲音。他說:「我想幫助別人,也想幫助我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我敢於把問題說出來。」初露頭角作為英國華裔青年的傑出代表,敬龍的努力很快得到了英國社會的認可。2009年,敬龍被授予「黛安娜王妃獎」(Diana Award),以表彰他為華人社區所作出的貢獻。已經初步打開了局面的敬龍,還擔任了英國司法部青年諮詢委員、英國華人參政計劃成員等職務。正處在間隔年(gap year)期間的他還曾在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實習過,但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這家曾是美國第四大的投行突然倒閉,敬龍也因此而沒能坐滿實習期。

張敬龍宣布自己將參加競選雖然年紀輕輕就取得了這麼豐富的閱歷,但敬龍卻說,自己距離成功還差得很遠,他希望有一天英國也能選出一位華人首相。他說:「華人在英國已經沉默了150多年,是發出自己聲音的時候了。只有躋身政壇,才能真正地改變華人在英國的現狀。但無論這次成功與否,我都將為改善華人在英國的地位而繼續努力。」負責協助敬龍組織競選活動的媒體人胡沛成說,歐洲議會的選舉將於6月4日舉行,希望能得到廣大華人的支持。
推薦閱讀:

直擊:世界上華裔人數最多的國家,總人數早已超過數千萬
從《排華法案》到新移民數量第一 華裔移民經歷了什麼?
駱家輝任命獲參院批准 成為美國首位華裔駐華大使
長久被視作政治冷感的華裔,怎樣在美國社會集體發聲?
華裔神探李昌鈺談藍可兒案:她一定是被謀殺

TAG:歐洲 | 英國 | 華裔 | 青年 | 政壇 |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