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法華經》及其在21世紀的意義(楊曾文)

中國歷史上的《法華經》及其在21世紀的意義

編輯:楊曾文

來源:閩南佛學

  《法華經》是漢譯早期大乘佛典之一,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和在北傳佛教流傳的國度發生過重大影響,至今仍受到廣大佛教信徒敬奉。在這世紀之交的時刻,可以預言,即使在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21世紀,《法華經》仍將具有活力,通過面向現代的詮釋,可以在溝通廣大信徒和各國民眾的心靈,營造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環境的國際氛圍,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法華經》的漢譯

  《法華經》是公元前後產生於印度的早期大乘經典之一。在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法華經》譯本是西晉竺法護翻譯的《正法華經》和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花經》。

  西晉太康七年(286)竺法護在居士聶承遠、張仕明、張仲政等的協助下,於長安譯出《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譯出後立即受到當時僧俗信徒的歡迎,被人宣講。

  後秦弘始八年(406)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七卷二十七品。後世流行的《法華經》是八卷二十八品,其中的《提婆達多品》和《普門品》的重誦偈是後人補上的。據《出三藏記集》卷二,南朝齊僧法獻從高昌(後多謂于闐)獲得梵文本《提婆達多品》,帶回建康請瓦官寺法意(達摩摩是)譯出。《普門品》的重誦偈是北周 那崛多於益州龍淵寺譯出的(《開元釋教》錄卷十一所載《妙法蓮花經》之後的小注)。這兩部分都是後人陸續補上的。

  此外,現存隋 那崛多與達摩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花經》七卷,品目、文字和偈頌有所增加,大部分經文與鳩摩羅什所譯相同。

  在鳩摩羅什譯出《法華經》之後,竺法護譯出的《正法華經》便不在盛行。

二、《法華經》的思想特色

  《法華經》是早期大乘佛經中最富有絢麗奇異情節,寓意深遠,譬喻生動形象,影響廣泛的經典。綜觀全經,它有以下幾個思想特色。

  (一)主張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在佛教發展史上,原始佛教只承認釋迦牟尼是佛,雖認為其他人通過修行可達到解脫,但最高的修行果位是阿羅漢,不可能成佛。在釋迦佛滅後一、二百年,原始佛教發生分裂,形成由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系統組成的部派佛教,雖提出「過去佛」的說法,以釋迦牟尼佛作為最後一位過去佛,但也不認為人人可以成佛。對修行果位,有「聲聞」、「緣覺」的說法:聲聞,是指直接聽聞佛的說法而達到覺悟者;緣覺是指在無佛之世通過觀想十二因緣之理而達到覺悟者。後來又提出「菩薩」的階位,是處於候補地位的佛,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己任。聲聞、緣覺、菩薩,就是所謂「三乘」(三種解脫的途徑和教法)。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前後,在解脫論上以成佛為修行的最高目標,並以此為中心提出種種理論,其中以論證「諸法性空」和六度為主要內容的般若類經典最有影響,以至構成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論基礎。早期大乘經典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維摩經》、《無量壽經》等,然而其中特彆強調一切人可以成佛的經典是《法華經》。

  《法華經》宣說,釋迦佛分別以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化眾生,是適應不同眾生的素質而採取的權巧方便做法,並非出於佛的本懷;佛的本意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卷一《方便品》)。全經這種說法很多,如卷二《譬喻品》譬喻一位長者為引導處在「火宅」的諸子逃離出來,許諾他們出來可自取羊車、鹿車和牛車(比喻三乘),而待他們出來之後各給以一部駕以白牛的大車(比喻大乘),說:「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信解品》以窮子尋父,父傳以家產為喻,說一切小乘人皆是「佛子」,「佛說聲聞,皆得成佛」。此經還記述佛為舍利弗、摩訶迦葉、須菩提等眾多小乘聲聞弟子「授記」(預言),說他們未來一定成佛(卷三《譬喻品》、《授記品》,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佛教一般對女性採取歧視態度,認為女人不能成梵天王、國王,也不能成佛,但《法華經》提出女子可以成佛。卷四《提婆達多品》說有個龍女聽聞《法華經》後迅速「變成男子」成佛;《持品》記述佛為比丘尼摩訶 波提(釋迦佛的姨母)、耶輸陀羅(釋迦佛出家前之妻)授記,說她們未來「當得作佛」。

  《法華經》的主張三乘一切人可以成佛的思想,後人概括為「開權顯實」(開釋方便權門,顯示真實一乘之理)、「會三歸一」(統會三乘,歸於一乘)。

  (二)以「久遠實成」的釋迦佛將大乘佛教佛身論形象化。大乘佛教不僅認為有過去佛,也提出現在佛、未來佛的觀念,並且對佛身也提出種種說法,其中比較通行的說法是佛有代表佛教絕對理念(法性、佛性)的法身佛、菩薩通過無數時間修行體認法身(法性)得以成就的報身佛、隨應時機在眾生之中傳法的應身(或化身)佛。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論,歷史上真正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佛是屬於應身或化身佛。《法華經》是早期大乘經典,其中雖沒有法身、報身、應身和佛性等概念,但此經諸品,特別是從卷五《從地湧出品》之後,在對釋迦牟尼佛的描述中已經賦予釋迦佛以報身兼有法身的意義。卷四《見寶塔品》說在釋迦佛說《法華經》時,從地湧出一座寶塔,裡面有以往久已成佛並且早已「滅度」的多寶佛,特地前來為釋迦佛說《法華經》表示讚揚並作「證明」,此時又有分布於四面八方佛國的釋迦分身佛攜帶無量眷屬侍者前來聽法;卷五《從地湧出品》說在「娑婆世界」(即現實世界)地下也有釋迦佛的無數菩薩弟子,他們從地湧出表示將在未來護持、弘傳《法華經》,教化眾生;《如來壽量品》說釋迦佛「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祗劫,常住不滅」……。在中國佛教史上,天台智《法華文句》卷九之下、吉藏《法華義疏》卷十皆說《法華經》中的釋迦佛是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合一,意為釋迦雖久已證法身,卻常以報身、應身為不同身份的眾生說法。

  《法華經》所說釋迦久遠成佛的思想,被後人稱為「開近顯遠」(示釋迦應身壽命之近,顯釋迦法身壽量之遠)、「開跡顯本」(開示釋迦應身及其說法,顯釋迦法身實相之理)。

  (三)提出「諸法實相」、「十如」等富有哲學意味的概念。卷一《方便品》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謂諸法實相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真理,雖對此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釋,但結合《法華經》的基本思想來解釋,它就是「一佛乘」、「佛之知見」、「諸法寂滅相」、「大乘空義」等。此經顯然吸收了《般若經》的空的思想,卷五《安樂行品》第一「安樂行」中說,菩薩應「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言語道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障無礙……」由此,《法華經》中的實相概念可以與《般若經》、《維摩經》等大乘經典中的「實相」、「真如」、「畢竟空」、「法性」、「佛性」、「涅般」等概念溝通。因為「實相」、「十如」等概念在意蘊上有很大伸縮性,可以在不同場合使用,所以成為古代中國佛教學者用來構建教義體系的重要概念。

  (四)現在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信仰。《法華經》中講述菩薩以慈悲精神在眾生中說法,救苦救難的情節不止一處,卷七《妙音菩薩》講妙音菩薩能夠化作各作形象出入眾生之中,為眾生說《法華經》,解救眾生苦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觀世音菩薩如果得知有眾生遭遇苦難,稱念他的名號,他便能「觀其音聲」,前去解救,並能根據場合化作種種形象(有三十二應身)為各種眾生說法。眾所周知,在中國最流行的是觀世音菩薩信仰。

三、《法華經》和中國佛教

  《法華經》譯出後立即在佛教界廣泛流傳,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裡僅介紹其中比較重要的幾個方面。

  古來對《法華經》的注釋和對此經所謂「宗」、「體」的解釋。

  在《法華經》譯出後相繼有不少注釋著作問世。鳩摩羅什弟子當中不少人在新譯《法華經》之後立即宣講,有的還撰有著作。僧睿原精研《正法華經》,參與鳩摩羅什翻譯《法華經》,後以「九轍」(相當五章)講述《法華經》,被人稱為「九轍法師」。曇影也曾精於竺法護譯的《正法華經》,在鳩摩羅什譯出新《法華經》之後撰《法華義疏》四卷加以注釋。道生撰有《法華義疏》二卷(今存)。此後宣講《法華經》有名者有南朝宋齊間的廬山慧龍、法瑤、僧印;梁陳至間的法雲、慧思;隋朝智顗、吉藏;唐代窺基等人。其中撰有著作留傳至今的有:法雲《法華經義記》八卷、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智顗《法華文句》二十卷、《法華玄義》二十卷、吉藏《法華玄論》十卷、《法華義疏》十二卷、《法華游義》、窺基《妙法蓮花經玄贊》二十卷。智顗是天台宗正式創始人,吉藏是三論宗創始人,窺基是法相宗創始人之一。

  由於受重整體、重綜合的中國傳統思惟方式的影響,不少著作都對《法華經》的基本宗旨、中心思想(所謂「體」或「宗」進行探究和詮釋,反映了人們對《法華經》的認識和關注所在。吉藏《法華玄論》卷二《第四辨經宗旨》記載,從《法華經》譯出至隋有不少學者對此經的基本宗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是:

  東晉廬山慧遠「以一乘為宗」;

  宋齊廬山慧龍「以果智為宗」;

  宋慧觀以「真慧為體」;

  齊中興寺僧印以「一乘實慧為體」;

  梁光宅寺法雲以「一乘因果為宗」;

  此外,還有人或以「二智能為宗」,或以「妙法蓮花為宗」、「常住為宗」、「萬善為體」、「一乘為體」等。這裡講的「一乘」自然就是佛乘;「果智」是久遠實成釋迦佛之靈智;「真慧」或「實慧」即與諸法實相相應的「佛之知見」、「平等大慧」、佛慧;「一乘因果」是以「開三顯一」以顯成佛之因,以「開近顯遠」以示成佛之果。吉藏對這些說法皆不滿意,認為眾生素質不同,導致覺悟的因緣有別,因此只能說「以悟為宗」;然而又認為《法華經》以「實相正法為宗」。

  智顗《法華玄義》將《法華經》之體、宗分開論釋,卷八上載有《第二顯體》,卷九下載《第三明宗》,認為「宗者,修行之喉衿,顯體之要蹊。」認為經體須借經宗表現,二者不一不異。他對前述各種見解皆不同意,以所謂本門跡門的「因果為宗」。他將全經以《安樂品》為界,前十四品為「跡門」,以後十四品為「本門」。說跡門「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為成弟子實因;因正果旁。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意為經前半講廢三乘方便之教,開顯一乘成佛真實之教,佛以《法華經》引導以前小乘弟子接受佛乘,並為授記,也講述應身釋迦修因成佛事迹,是以講弟子接受法華正法(因)為主,最後達成之果為輔。說本門「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果實,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旁。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謂經的後半部雖有與前半部經相同的內容,但最重要的是發露普通人們所見聞的釋迦佛(跡),只是久已成佛的釋迦佛為「方便教化眾生」而顯化之身(跡),壽命無法計量,是以講述佛的真實之果(所謂「師之實果」,久遠實成釋迦,「本」)為主。因此,智 便以《法華經》前半跡門的「跡因跡果」與後半本門的「本因本果」共為「經宗」。

  據以上引述,在中國古代佛教學者心目中,《法華經》的最重要的內容有兩點:一是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一乘——佛乘的教法;二是提出具有法、報二身意義的久遠實成的釋迦佛的觀念,認為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只不過是此佛的無量應化身之一。他們對《法華經》的有關論釋和發揮都圍繞這個中心。

法華信仰的諸種形態

  歷代僧俗對《法華經》的信仰所採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據梁、唐、宋《高僧傳》、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道世《法苑珠林》、惠祥《弘贊法華傳》、僧祥《法華傳記》以及宋代李《太平廣記》等書,中國古代僧俗對《法華經》的信仰是十分虔誠的,信仰形態主要包括:講解、書寫、讀誦、修持「法華三昧」禪法、建造寺塔和佛像(法華變相)、信奉觀世音、焚身的一部分或全身供養佛等。信奉《法華經》,包括信奉觀世音菩薩的人有社會的各個階層,上至帝王將相、身居官位的士大夫、僧尼、普通民眾。他們信奉動機和所懷抱的願望是各種各樣的,其中主要有:超脫生死苦惱,達到覺悟解脫;積累善的功德,來世得到善的報應,甚至有的人發願來世往生凈土;從遇到的各種現實苦難中得到拯救。

  《法華經》對中國佛教宗派具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其中天台宗以《法華經》作為基本教典,以此經中的「一佛乘」、「十法界」、「十如是」等概念和思想構建教義理論體系,是法華信仰的重要形態之一。

  僅據上述不難看出,《法華經》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是巨大的。

四、《法華經》的現代詮釋及其在21世紀的作用

  在世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深廣的形式下,出現在社會民眾生活中的新事物越來越多,民眾的視野更加開闊,心理需求也多種多樣。佛教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不斷適應時代有發展和社會民眾的心理需求進行自我調整和變革。這涉及到很多方面,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運用現代的思想和概念對常用經典作出新的適宜的詮釋。中國古代在引進和傳播佛教的過程中曾運用「格義」的方法,利用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和用語來翻譯和講解佛經,有力地推進了佛教民族化的進程。這對於今後對佛教思想進行現代詮釋仍具有借鑒的意義。

  這裡僅就《法華經》及其思想的現代詮釋略談筆者的想法。首先必須強調,對《法華經》的現代詮釋必須遵守兩條原則:一是要忠實於原經的基本思想;二是儘力做到使一般民眾能夠理解,使《法華經》的某些內容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

  那麼,在面臨即將到來的21世紀,應當對《法華經》中的哪些思想進行新的詮釋並加以發揚呢?

  會三歸一,一切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觀

  《法華經》反覆強調,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乃至包括作為天龍八部的在內一切眾生,皆可聽聞《法華經》,接受佛乘,通過修行最終成佛。《方便品》說佛以「佛之知見」開悟眾生,「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法,無二亦無三」;《提婆達多品》說:「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

  《法華經》中雖然尚無「佛性」這個概念,實際上「佛知見」便相當於後來佛教經常使用的佛性。「佛」意為覺悟,是對人生和社會真理的最高認識。成佛雖是對平凡人生的超越,但並不意味著脫離眾生,是以不斷拯救眾生,示悟眾生為最高使命的。此經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的知見,皆可接受最高佛法,最後皆能成佛,所寓示的是對一切生命的存在價值,特別是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的重視;是對一切眾生生命的主體性、受教育權和發展權的尊重。

  在當代和今後的世界,和平發展是壓倒一切的重大課題。大國與小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種族和民族,應當一律平等。如果用《法華經》的平等觀來看待這個問題,是十分自然的。一切尊奉法華信仰的團體和人們應當結合世界的具體情況對《法華經》中所蘊含的平等精神進行靈活解釋和宣傳,以推進建立有利於世界各國民族共同發展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的新秩序。

  諸法實相、十如、十界當中蘊含的人與自後的一體論思想

  《法華經·方便品》對「諸法實相」所作的解釋是:「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可見,所謂「諸法實相」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整體概念,它包含世界萬物的外在形象、內在體性(包含心性)、主體、功能、作用、內因與外緣、結果、報應、事物運動的整體過程等方面。雖然世界萬有,包括「十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在內,無一不是它的顯現,然而從本質上說世界萬有皆是空寂無相的,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方便品》),「一切諸法,悉皆空寂」(《信解品》)。這樣,諸法實相在「空寂」的基礎上便與真如、法性、畢竟空等概念相通。從邏輯上說,既然一切皆空,皆是實相,那麼一切便是互相等同並且是圓融無礙的。雖然《法華經》中沒有後來天台宗所說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命題,然而說實相、十如、十界中蘊含著世界萬有一體的思想,是不會使人感到牽強的。

  世界萬物一體論思想與中國傳統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本質上有一致之處。既然世界萬有相即融通,物我一體,那麼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也是互為一體的。在世界伴隨工業經濟迅速發展出現的嚴重污染,自然環境遭遇到巨大破壞的當代,特別應當強調人類社會必須與自然界相諧調的思想,不斷向世人發出警告:一切不計後果向自然界的無限制的索取與掠奪,必然遭到自然界的無情懲罰。

  賦予「六度」、「慈悲」以新的意義,豐富社會倫理觀念,造福社會與民眾

  《法華經》作為大乘經典,也將六度規定為「菩薩道」的基本行為規範。《分別功德品》說,如果有人能夠受持《法華經》並且「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按:即禪定)、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對於這六度,完全可以結合現代生活補充新的意義,例如「布施」,不僅具有在物資上予以「救貧濟苦」以至財政援助的含義(財施),也包括興辦文化教育事業,傳播知識真理等(法施),也包括特定場合在精神上給人以安慰和鼓勵(無畏施)。在這方面可做的文章是很多的。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最高的道德觀念。《法華經》中多處提到慈悲,特別是《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集中貫徹了菩薩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精神。慈,給人以安樂;悲,使人擺脫苦難。在現代社會,慈悲可以與人道主義相會通,應當大力提倡。在某些國因遭遇自然災害、戰爭而面臨危及生存的困難、苦難時,一切信奉法華佛法的人們應當配合國際社會給予積極的救援。

  未來21世紀的北傳佛教,特別是其中奉《法華經》為基本經典的天台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仍將尊奉此經為最高的經典,並且將繼續依據和發揮此經的內容充實自己的教義體系。然而可以預料,未來的法華佛法必然富有新的時代特色。

  1999年2月20日

  作者寫於北京南方庄公寓


推薦閱讀:

格鬥基本技法簡述——鄧許庚 ——中國武術在線 散打搏擊
2016戛納中國零入圍!往年都有哪些華語好片?(附地址)
埃及總統走下神壇:這下中國滿意了,沙特火了!
「中國貪官」 「一覽表」 中國部分貪官一覽表 「前仆後繼」真風險 -貓撲新聞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意義 | 世紀 | 21世紀 | 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