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忠縣明代冶鋅遺址揭秘

考古人員正在介紹發現的完整冶鋅窯爐

煉鋅所用的灶台。●500多年前的先民究竟如何冶鋅?●他們為何把冶鋅作坊設在江邊?●作坊附近是否有豐富的礦源?忠縣洋渡鎮發現500多年前的冶鋅遺址。7月4日,從主城驅車4小時,記者來到洋渡鎮,在考古專家的解說下,試圖揭開這個冶鋅遺址的神秘面紗。500年前,古人如何冶鋅?破罐取鋅,還要放在灶上提純車子開到忠縣洋渡鎮臨江二隊的小路上時,就能遠遠望見江邊的冶鋅遺址,不過想要近距離接觸,還得穿過一片比人還高的玉米林地。撩開最後一片擋在眼前的玉米葉,一段五六米長的土牆立在眼前,土牆上密密麻麻排列著200多個小黑罐,罐口整齊面向江面,像掛在江邊的一面蜂窩牆。「這就是古人冶鋅時用的反應罐,廢棄後堆積在一邊,日積月累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蜂窩牆」前,考古發掘的現場負責人楊愛民指著附近一段長達8米的紅色殘磚說,「這就是當時的窯爐,一個窯爐要燒70至100多罐鋅呢。」楊愛民告訴記者,之前發現的冶鋅窯爐都只剩了最下面的磚頭,而這個窯爐不僅有爐床,還有窯室以及爐柵和側牆,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一座窯爐。據介紹,在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里關於用泥罐「開煉倭鉛」的闡述,是目前世界上有關煉鋅技術的最早記載,不過,關鍵步驟並未說明。那麼,明代古人究竟是怎樣冶鋅的?這座完整的冶鋅遺址,為我們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工人們先將氧化鋅礦砂、煤粉按一定比例盛入反應罐後,再在罐口用粘土做出內凹帶孔的冷凝窩封蓋反應罐,然後在反應罐的肩部用耐火的粘土上接一節筒形口,蓋上蓋板,形成冷凝區。將反應罐置於冶煉爐的爐柵上,四周堆放煤餅,爐柵內投放柴薪、木炭等燃料,點火引燃煤餅。當窯室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反應罐內產生氣態鋅,鋅蒸氣通過冷凝窩的透氣孔上升至冷凝區,冷卻凝結成液態鋅,滴入冷凝窩凹槽內。待冷卻後,人們打破反應罐,取出鋅塊。「當時的冶鋅工藝基本可以概括為裝料、入爐、冶煉、破罐取鋅幾個步驟,之後工人們還要將其放在灶上進行提純。」楊愛民說,在當時,古人的這些土方法已經十分先進,鋅塊純度可達99%。為何冶鋅作坊找不到一塊成品鋅?官府日夜監工,造錠控制嚴格據楊愛民介紹,遺址東西長約150米,埋藏面積1萬多平方米,可謂規模巨大。然而,考古人員至今連一塊成品鋅錠的影子都沒有看見。「當時,鋅與鹽一樣,屬於嚴控品。同時,這些鋅錠大量用於生產錢幣,為防止私自製幣,官府派人日夜看守,這些鋅錠只要一出產,就會送至官府指定的地點存放。」楊愛民說,鋅能與多種有色金屬製成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鋅與銅、錫、鉛等組成的黃銅。而在明代,黃銅是制錢的主要原材料。為什麼河灘上,灰坑、窯爐與廢棄物都一一「露臉」,就是沒有成品呢?楊愛民推測,可能是作坊在廢棄之時,人們將所有的成品全部運走,而即便殘留下部分鋅錠,也在漫長的歲月里,流失在泥沙之下。作坊為何建在河邊,周圍還沒有礦山?可能是土司之間鬧彆扭,且江邊運輸方便,江風能自然鼓風就算沒找到成品鋅錠,按常理,如此大規模的冶煉作坊,至少也能在附近找到豐富的礦源。然而,考古專家調查發現,距離這裡最近的鋅礦竟然是在如今豐都和石柱交界的七曜山上。如此這般捨近求遠,究竟為何?楊愛民推測,可能是當時管轄忠縣的土司與豐都和石柱的土司不和,忠縣方面只能從遠處購買礦石回來冶煉,「作坊建在河邊,方便運輸。」此外,古人在建造作坊時還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因素,「江風能夠起到鼓風的作用,工人們操作起來也沒有那麼費力了。」楊愛民說。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鄒後曦稱,忠縣洋渡鎮冶鋅遺址是三峽冶鋅遺址群中規模最大,也是最為完整的一處,它的發現表明,中國冶鋅技術有自己獨立的發展軌跡,並在明代就趨於成熟。「據資料記載,1745年,東印度公司的船在瑞典海岸沉沒,這條沉船上運載的貨物就是中國的鋅,後來,我國煉鋅的方法也被傳至歐洲。忠縣等地很有可能就是這個重要運輸渠道之一。」相關鏈接忠縣明代冶鋅遺址 有望直接進入「國保」據考古專家介紹,目前,全國發現的冶鋅遺址只有重慶與廣西,而廣西的遺址還尚未發掘。作為古時全國冶鋅的重要基地,重慶除了此次發現的忠縣洋渡鎮冶鋅遺址外,還有哪些冶鋅遺址呢?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鄒後曦介紹,早在1984年豐都廟背後村一村民修建房屋時就挖出了十餘錠金屬鋅。考古專家發掘後認定,豐都縣境內有著當時明代中晚期分布密集、規模巨大的冶鋅遺址群。目前,重慶發現的冶鋅遺址已有20餘處,分布在豐都,石柱、忠縣,時代為明、清時期。今年5月,重慶冶鋅遺址群入選第七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對此,鄒後曦稱,由於此次發現的忠縣洋渡鎮冶鋅遺址也屬於重慶冶鋅遺址群的一份子,有望直接破格晉級為第七批「國保」,而由於其重要性,考古專家將對該遺址的窯爐進行切割搬遷。
推薦閱讀:

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考古發現8件新莽銅器
褻瀆烈士!兩男子抗戰遺址前扮日本兵擺拍!
JP236 周口店遺址發現100周年
荊州章華薹遺址憑弔(原)
洛陽有哪些古都遺址?

TAG: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