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庸勝義摘要

中 庸 勝 義-北京大學演講摘要- 張尚德高証按:張老師於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大學演講「中庸思想系統的開展」,曾將此稿發給聽眾。1、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孔子)。2、達天德:天地與我併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人三才和諧的統一。孟子大丈夫,佛法普賢、文殊,道家真人至人。3、傳諸聖心燈,續眾生慧命,揭宇宙至理,軌萬有之一行。4、大願大行,主客合一。5、聖人如文武周公、顏回,克服困難,歸命至德,履乎中庸。6、哀公問政:顯中庸之全體大用,明聖道的無所不備,實現孟子所說的無思不服。7、二十一章至三十二章,立誠顯明,由明歸誠,誠明一體、明誠一體。8、聖人之學不在字義,為物不貳也。9、中庸中有生物不測之義,天理不失人慾,人慾本在天理。宋儒何從人慾淨盡,天理流行。10、為人為學,切莫主觀,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1、離二邊:「不偏之謂中」,絕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不易:「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12、大中和合統一謂之中;日用平常如日月之常軌,謂之庸。13、陰陽相合,繼之為善,相合乃性。14、孔子無言。15、在上謂之天;指派謂之令。16、中庸之天與墨子天志同。17、命者,一切存在本來如此。《禮記》說:「凡物皆命。」18、性:一切存在,過程,空、有、無也。19、理在空、有、無的起始、變化、歸結發展過程中。20、獨者: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也。21、性相近,習相遠,共業乃種子,別業為習氣。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22、念念誠誠、誠誠念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心契中庸。23、中庸即性,性即自然,自然即命,所謂見性,即如實了知,如實證知,同如禪門所說的明心見性。 24、見性後修道,就是中庸的入德。25、任運閑閑,不住內外而慮,契應真善美,此即中庸。也就是佛家的自在與解脫,道家的逍遙遊。這就是享受孤獨,也即慎獨。26、人之全體,本有喜怒哀樂存於心,未發之前,謂之「中」,不是中庸之「中」。中庸強調要如何才能在理與禮上,才能調適人的情緒。人最難克服的就是「情緒」。27、天地位焉,是中庸統旨;萬物育焉,乃萬世極軌,此為法爾圓成。28、誠者成己、成人、成物、成務,不假方便,自然圓成,是真中庸──也就是本地風光,不待外求。 29、天命之謂性,即佛法的法身(哲學上本體──真也);率性之為道,即佛圓滿報身──善也;修道之謂教,即佛之千百億化身──美也。30、存養省察,聖神功化,為中庸必顯之功夫與過程,在:寓理帥氣、主敬立極、允執厥中。31、孟子的浩然之氣,即中庸的至大至中的存養與起用。32、人在中庸勝行中,無位也是君子;不在勝行中,有位也是小人。所以強盜有內聖,彼可為王;為王無內聖,是亦為盜。33、不在中庸中,惡人就無善念;在中庸中,善人無惡念。34、良馬見鞭影而馳,在中庸中,必流水悠悠,無懷昨日;桃花依舊,處處春時。35、過去坷坎,前路茫茫,當下萬丈深淵,一動即粉身碎骨,必莫情渺渺而驚遠,神愴愴以懼危,中庸者智仁勇也。36、誠誠懇懇、懇懇誠誠,篤內蘊之德,彰外友之文;尊師重道、愛友、愛家、愛社會。自己即天地宇宙,宇宙天地即自己。37、行端意潔,不以細行縛人,不因大象踐鼠。38、人在中庸,天地式範,處處皆芳。非情緣度,乃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萬類圓融。39、莫瞎子、聾子、啞巴、跛子搞做一堆,以史為鑑。40、安住中庸:有事令無事,無事令有事。成聖不住聖,無聖就住聖;佛不住佛,此乃無為法。41、要有一種影事鏡裡,風過長空,仙珠走盤,一無軌跡的認識與修為。42、十里洋場我心淨;老虎堆裡有中庸。43、行乞顏回有聖志;文武周公有聖行。44、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是真聖者。 45、真聖即仁,仁者無憂,如文王。46、王道之實根於心,王道之跡判於形。47、智仁勇三達德,是中庸全體大用,智在應事,仁以概事,勇以成事也。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君即社會,臣為公職與百姓,君臣有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真親且相敬如賓,朋友必須有信互助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究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48、在極處上,成就發揮智仁勇,就是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是中庸的極致。也就是「至焉」!其中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本工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49、治天下國家必依九經: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50、一旦「至焉」,就能做到如莊子所說的:「聖人以其餘緒而治天下。」51、落空為虛無,守有乃愚執,中庸在一切中,維護一切,又超越一切。所以千古聖人,未有以實法與人者,只不過在天地人三才中,日子是如此過也。餓來必飯,睏了必眠,往生會祖先,此乃真正中庸。52、孔子和莊子都說無可無不可,此境界乃時時淨土,處處天堂,亦即釋迦說的塵塵剎剎、剎剎塵塵,皆菩提、甘露,無不智慧般若也。53、唯精唯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便是明德,亦即中庸之明,與誠一體。54、一生做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好學近知,力行近仁,知恥近勇。55、中庸即成就一己功德,功要齊於諸聖,德要煥乎無為。56、誠是物的終始,不誠無物,是指自己的主觀與客觀契應,自己也可化作客觀,作為認識的對象。成物為知,成己為仁,此乃主客合一,合外內之道也。57、中庸說的文王德之純,於穆不已,也就是純覺遺身的大起大用。58、君子必既明且哲,之所以致此,是因在知行合一的力行哲學中,尊德性而道問學,極高明而道中庸,此儒家之最高山頂與最深海底也。59、王天下三個條件:有徵為人信,有尊為人敬,無過為天下法。60、有臨、有容、有執、有敬,是聖者修為。61、必尊親、敬事、敬物、成物以事天。天不要人事,自己但如孟子所說盡心盡義,這就是中庸所說的:配天。62、成就了配天,確定自己契應,發揮了至誠,便成就天德。所以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論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63、在定與慧中,即《大學》所稱之定靜安慮得中,與天地人和諧的統一,活潑潑的與之和光同塵,與之常樂我淨,與之大化流行,有我而無我、無我而有我;有物而無物、無物而有物,此即與天地參。64、在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中,在一切中,超越一切,來也無影,去也無跡;既無所來,也無所去,這樣就無所從來,也無所去。就是儒家最高成就,也就是隨心所欲不逾矩。65、成就了從心所欲不踰矩,日月無聲,天地無言。春夏秋冬,秋冬春夏,過了今天,看看明天;有了明天,再看後天。昨天、今天、明天都有了,原來我本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樂在其中,喜在臉上,說也說不出,不必說、不能說、也不要說。就是莊子、老子、孔子、釋迦所說的無言,也就是中庸結論所說的無聲無臭。原來是: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再說一遍:無聲無臭也。此即天命。按:尚德隨南公懷瑾先生從學多年,諸多理趣,有不脫吾師意義者。結 語與日月之光明同照,和天地之化育同參,用中庸之大道前行,契人類萬世之和諧,是中國能做、在做前程也。

轉載自:【實修驛站】 原文: 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8904-1-1.html


推薦閱讀:

《少有人走的路》【摘要】
從「石頭」補天「不堪入選」解讀《紅樓夢》作者 ——兼論《石頭記》書名之由來 作者:王巧林 內容摘要 近百年來,我國學界關於《紅樓夢》一書的作者一直爭論不休,由於前輩學者固守於所謂的滿族旗人曹
高僧摘要——卷一(上)
命理摘要

TAG:中庸 |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