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思想中的虛無主義色彩

【摘要】莊子繼承了春秋時期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並對其進一步深入探討,形成了超脫於世俗之外的「齊物」「虛無」等思想。莊子在追求精神超脫、自然無為的同時,又表現出對世俗的留戀與關懷,顯示了莊子思想的種種悖論。而這種悖論恰恰反映了他對世事的失望彷徨,以及無法排遣的悲觀主義色彩。

【關鍵詞】莊子悲觀主義齊物道法自然虛無【中圖分類號】B223【文獻標識碼】A

《淮南子·應訓道》言:「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①大凡天地萬物,都是對立而生,物物相剋,物我相生。因而,當事物發展至頂峰時必然會走向其對立面,此所謂物極必反。莊子在先秦諸子百家之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似楊朱等人營營於名利,亦不似曾孟等人高談救世之學,他隱於山林,笑傲自然,藐視權貴,孤傲群芳。正因如此,後世許多人將莊子視為一個豁達的樂觀主義者,卻鮮有人深究莊子思想中的悲憤情懷與悲劇色彩。

追尋自我意志的自由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種升華,也體現了莊子對現實的無奈與憤懣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莊子「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②,從中我們可以窺見莊子的大致生活背景:戰國諸國混戰,百家爭鳴,各派為推行自家學說而紛紛指斥其它學派學說,甚至有些學派為了迎合時局而提出一些違背天道的理論主張。時局動蕩,整個學術界亦如時局一般紛亂爭鬥,莊子生於此時,必然會受到這種環境的影響。司馬遷在《史記》中將莊子列傳置於老子之下,以明莊子對老子學術的沿襲與繼承。老子在《追逐游》《秋水》等篇中闡釋了「無己」「無功」和「無名」的概念。「無己」就是忘掉自身形骸的存在,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無功」和「無名」則是反對追求功名利祿。「無己」「無功」「無名」是莊子的處世哲學。而莊子看似洒脫、樂觀的處世態度其實是由悲觀主義發展演變而來的。

《莊子·秋水》載:「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而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③莊子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回絕楚王授予的高官厚祿,態度決絕,這與其所倡導的「無功」「無名」之主張一致。拋棄功名利祿,追尋自我意志的自由,這誠然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種升華,但其中也體現了莊子對現實的無奈與憤懣。莊子所推行的「無功」「無名」顯然不符合群雄逐鹿的時局。因此,莊子雖有大家之名,但其政治主張卻很難得以推行。因而莊子寧願自由徜徉於自然山水之間,也不願受制於君王。從徘徊於人世塵網到洒脫翱翔于山水之間,莊子的人生哲學的轉變是其對人世的痛徹體悟,是一種從失望到寄情于山水求得心靈解脫的心路歷程。

莊子認為,人在自然之道面前常常表現出無能為力的狀態

天人關係,是先秦諸子百家所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在儒家看來,天人關係之中,人佔有主導地位;而莊子的觀點則恰恰相反,在他看來,主導人世間一切的力量都來源於「天道」,亦即自然之法則。天道是主宰人命運的最大力量,人在自然之道面前常常表現出一種無能為力。而莊子所言的「道」其實就是我們當今所說的自然規律,那麼在自然規律面前,人是否只能俯首稱臣?當然不是,我們人類從先秦至今的發展過程顯示了天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一方面,人必須尊重自然,人的行為活動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另一方面,人在自然面前也絕非一味被動聽之任之,而是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利用自然、改變自然。人類在自然生死面前無能為力,但是可以通過醫療救治和養生護理等手段延長生命的長度。

虛無主義價值觀的消極意味

由於莊子在現實之中迷茫彷徨,因而他構建了一個虛無的價值審視標準來排解內心的矛盾與無奈。「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恬淡、寂寞、虛空、武威,這是天地賴以均衡的基準,而且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在莊子的世界裡,虛無是一種超功利的價值存在。

首先,虛無主義價值觀否定各派的價值觀。在《莊子》一書中,對儒、墨、縱橫等諸學派是持一種否定和批判的態度。在莊子看來,在這個局勢紛亂的時代,各個學派各執一詞,其價值判斷也各不相同,「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④。既然其他各學派都只是偏於一隅,自說自話,看似都有其道理,卻都很片面,割裂客觀世界整體的認識,損害了「內聖外王」之道。而儒家的「忠孝節義」,是對趨利避害人性的扼殺;楊朱之學的「汲汲於利益」是苑囿自身的樊籬;墨家的「兼愛平等」則是對「道」的損害,擾亂人心。大凡至聖之人,能夠擺脫這些功名利祿的誘惑,順應自然,在精神上超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獲得絕對自由和人生幸福。

其次,虛無主義本身是一種詭譎的相對論。《莊子》中許多篇目都顯示了莊子的辯論才學,而他的高超的辯論才能是以詭譎的相對論為根基的。莊子與惠施為知音好友,二人的辯論也常為人津津樂道。在《秋水》中,莊子與惠施關於「魚之樂」的辯論,充分體現了莊子的思辨哲學,莊子看似在整場辯論中取得了勝利,但這只是「後息者勝」。因為按照這種相對辯論哲學的模式,整場辯論賽是無休止的,永遠分不出勝負。這種帶有詭辯色彩的相對主義是莊子思辨的主要哲學基礎。莊子從相對主義立場出發,討論人世的言論爭辯與價值觀問題。世間任何一物,皆可做客,被稱為彼;同樣,任何一物,皆可做主,被稱為此。此與彼、主與客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是相對而言的,無此亦無彼,無主亦無客。推及這種理念,莊子認為世間是無是非標準的,因而各學派之間的論戰是毫無意義的。而就整個社會而言,莊子發展了「絕聖棄智」的思想,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只有整個社會棄規矩、破聖法,才能真正達到天下大治的境界。莊子的這種相對論雖然看似合理,但實質上卻是一種詭辯論,按照莊子的說法,一切是非的判斷都是毫無意義,應該終止的,那麼莊子批駁儒家之學說也顯然是多餘的,因而,莊子的相對主義也是唯心主義的體現。

再次,虛無主義其實是一種避世思想。莊子所構建的虛無世界,是超脫於世俗之上的,但從《莊子》中我們可以窺見莊子仍無法擺脫世俗的牽絆。他一方面要求個人超脫於世俗之外,另一方面卻又大罵世俗;一方面主張萬物平等,一方面卻又認為物有鯤鵬之高遠,亦有鵷鶵之淺陋。在《莊子》一書之中,透露出許多的矛盾之處,這恰恰也反映出莊子既眷戀和重視現實社會,卻又在社會紛亂的局面之中難以找到解脫的辦法,進而彷徨無助,只能悲觀求助於自然之道。因而,他推崇儒家的仁義禮智和法家的刑賞,卻又因兩家思想與「道法自然」思想的實質相悖而加以批判。莊子透過其虛無主義解析政治理念,認為亂世之中應先保全其身,而那些汲汲於功名利祿或一心想著匡扶社稷之人往往不會有好的結局,只有在虛無之中保存恬淡清凈,方能超然於萬物,獲得真正的幸福。這種政治理念與消極的人生態度或許就是莊子對世俗之事與時局的失望之後的痛徹體悟吧!

推薦閱讀:

儒家「中道」的法思想及其普世價值(中)
思想家魯迅的光輝
牛是怎麼死的?(看懂了思想至少成熟10年)
梁啟超的開明專制思想
現在是否存在真正的佛教 道教?

TAG:思想 | 虛無主義 | 主義 | 莊子 | 虛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