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合註(上)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合註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述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梵網合註緣起梵網合註凡例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一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二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三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四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五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六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七 


梵網合註緣起 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為教也。指點真性淵源。確示妙修終始。戒與乘而並急。頓與漸而同收。約本跡。則橫豎俱開。兼華嚴法華之奧旨。約觀行。則事理俱備。攬五時八教之大綱。文雖僅傳一品。義實統貫全經。緬惟智者大師之時。人根尚利。故既廣宣教觀法門。乃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師精諳律藏。文約義廣。點示當年之明律者則易。開悟今時之昧律者則難。千有餘年。久成秘典。我蓮池和尚。始從而為之發隱。此其救時苦心。誠為不可思議。特以專弘淨土。律學稍疎。故於義疏。仍多闕疑之處。又下卷雖獲流通。而上卷猶未開闡。嗚呼。四依大士。於法豈有吝心。直是眾生緣薄。罕能遘於稀有法門耳。智旭幼崇理學。即以千古聖賢道脈為己任。但恨障深慧劣。往往執東魯而謗西乾。後因聞自知錄序。並閱良知寂感之談。始發信心。嗣又聞地藏本願。並聽大佛頂經。猛圖出世。於是矢志參禪。逃家行腳。雖亦數發悟解。柰何剋證無期。賴有一點慚愧正因。斷不敢錯下承當。生增上慢。以蹈邇來大妄語之覆轍。爰念夙因力薄。應須兼戒兼教。以自熏修。先從闍梨古德法師。遵學戒之法於蓮老遺規。次探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等書。私淑台家教觀。而毘尼一藏。細閱三番。梵網一經。奉為日課。遂於發隱所闕之疑。渙然冰釋。即上卷文古義幽。昔人所稱不能句讀者。亦復妙旨泠然現前。因擬一為合註。以補前人之缺。而此志雖發。緣障多端。六七年來。悠悠未遂。客歲藉大病為良藥。方遂入山本志。適如是昉公。遠從閩地。攜杖來尋。為其令師肖滿全公。請講此經。以資冥福。復有二三同志歡喜樂聞。予繇是力疾敷演。不覺心華開發。義泉沸湧。急秉筆而隨記之。共成玄義一卷。合註七卷。註既成。敘厥本末。以告來哲。蓋雖不敢謂凡夫心力。實能超越前賢。而夙有微因。今復久誦。半生淹浹。自不無千慮之一得。故於理觀事相。不惜一一指陳。誠可勷開解篤行者之半臂也。後之覽者。尚勿以繁瑣而厭忽之。俟解行雙圓。廼歸諸筏喻可耳。 時歲在丁丑後安居第一褒灑陀日菩薩戒弟子智旭撰於九子別峰之梵網室中。


梵網合註凡例  一古人經疏必各別行。一則不敢以疏混經。二則經疏文義各有血脈。不宜間斷夾雜故也。後代根鈍。對閱為難。於是為師匠者。每每從而會之。雖巧被初機。慈心殷厚。而割裂紛繆。亦覺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後人復加割會。乃曲殉時機。合經成註。但經文頂格書之。註低一字。科低二字。即卷首緣起。亦低一字。所以表示尊重佛語弗敢濫混也。  一古人既不以疏雜經。故甚至有字字句句而為科者。以科即是疏。即能表詮經旨。故不厭其繁也。會之者亦字字句句而科之。幾使經文不成句讀。亦可慨矣。且末法根鈍多畏繁科。今乃止設大科。其餘子科。悉皆從略。設有一二不能免者。即於疏中出之。使經文不至支離割截。  一古人著述每多破立。如玄義。懸談等。必先出舊解。方事折衷。今此經上卷。雖有一二家解。不足流通。下卷則惟義疏發隱一書。其中缺略雖多。紕繆則少。縱有一二出入。亦不復辨別是非長短。但自據理直釋而已。若欲委知古今同異。請以義疏發隱對閱。自當知之。  一戒相結罪重輕。一一本於大小經律。深思細擇。融會貫通。方敢組織成文。使其言簡意盡。並無片言隻字。敢任私臆。但不復如毘尼集要。逐節標其出某處耳。倘不相信。請徧閱大藏。極其精通。然後料簡予所不及。賜以教正。予深望焉。  一大乘律法。雖是一切律之所朝宗。然既通於七眾。故於比丘五篇七聚名義。仍須隱而不說。蓋菩薩比丘。及比丘尼。自應習學毘尼集要。及律藏全書。即於彼中通曉篇聚名義。此中不必更宣。若菩薩沙彌。菩薩優婆塞等。只須依此修學。而篇聚名義。尚非分內之所應知。萬萬勿求先知。致成盜法重難。高明之士。信之慎之。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述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夫道窮覺海。必稱性以垂慈。教被群機。必攝末而歸本。是以界內界外。混之弗齊。行布圓融。類之不隔。梵網經心地品者。其眾生之本源。諸佛之慧命乎。本源自性清淨。故稱為梵。慧命徧傳塵剎。故稱為網。萬法之所集起。故稱為心。凡聖之所依持。故稱為地。約身。則舍那為本。釋迦為跡。約土。則華藏為本。此界為跡。本跡雖殊。皆不離於梵網。約法。則九處所說為別。四禪今說為總。約義。則次第行位為別。初心木叉為總。總別雖殊。皆不出於心地。故機緣初熟。乃接眾以覲本源。心地既敷。仍秉法而傳異界。示成正覺。即廣演總中之別。還至菩提。爰先敷別內之總。至哉斯教。尤返迷歸悟之要津。行菩薩道之根本也。拈一品而知一部指歸。即一部而通一代儀法。觀一佛而徧知十方三世楷模。廼紹先哲之芳規。補前聖之未備。將釋經文。先陳五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辨用。五教相。  釋名為二。初釋佛說梵網經名。次釋菩薩心地品名。 初中為三。初釋佛說。次釋梵網。第三釋經。  初言佛說者。乃大聖慈尊四辯宣揚也。梵語具雲佛陀。此翻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原始要終。具六即義。謂一切眾生本具覺性。名為理佛。聞此理性。圓解初開。是名字佛。念念觀心。伏五住惑。名觀行佛。功深垢落。淨於六根。名相似佛。分破無明。分見法性。名分證佛。無明斷盡。理性圓顯。名究竟佛。佛有三身。謂法。報。化。法即本覺性體。報乃始覺智圓。化則慈悲應現。有處雲法身名毘盧遮那。此翻光明徧照。報身名盧舍那。此翻淨滿。化身名釋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然晉譯華嚴皆稱為盧舍那。唐譯皆稱毘盧遮那。只是梵音楚夏。未必專以此分法報。又華嚴或名釋迦。或名遮那。本無異體。惟此經舍那自坐華臺。釋迦據百億界。當知三身非一非異。機緣不同。見一異耳。又三身皆具單複二義。法身單者。惟指本來清淨理體。報身單者。惟指無上功德智慧。化身單者。惟指應現如水中月。法身複者。一本性清淨法身。即眾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也。二離垢妙極法身。即諸佛所證究竟法界理也。報身複者。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實果。二他受用報身。即地上菩薩隨其心量所見剎塵相好。一一相好皆無分劑者也。化身複者。一應現身。示成八相。二變化身。無而倏有。又化身亦名應身。應物示現。如月印水故也。示八相者。復有三種。一勝應身。謂地上大士所見。相好無量。及一類大根眾生。雖未登地。繇善根力。亦能見之。此亦名為他受用報。二帶劣勝應身。即通教三乘所見。接入別圓故勝。猶依事識故劣。三劣應身。即界內鈍根所見丈六老比丘相。惟依事識不達相海無邊之致。故名為劣。此三應身。復須約橫豎以辨其相。約橫辨者。只一丈六境本定身。界內鈍根。見其在木樹下。坐生草座。以老比丘身。轉生滅四諦法輪。界內利根。即見在寶樹下。坐天衣座。以帶劣勝應身。轉無生四諦法輪。界外鈍根。又即見其在華藏界。坐華王座。以圓滿報身。轉無量四諦法輪。乃至界外利根。又即見其居寂光土。坐虛空座。以清淨法身。轉無作四諦法輪。此則佛身不動。機見自殊。故名橫辨也。約豎辨者。如此經中千百億釋迦。自坐菩提樹下。義當劣應。應藏教機。千華上佛。自居四禪宮中。義當帶劣勝應。應通教機。故起信論雲。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即其證也。盧舍那佛。自據蓮華臺藏世界。義當他受用報。亦名勝應。應別教機。此則佛身不同。處所亦異。若藏教機轉而為通。則離於樹下。得見四禪中佛。若通教機接入別教。則從於四禪。還至華藏世界。惟圓人根利。於一切身若橫若豎。了知皆即法身影現。故不別明身相處所。此名豎辨也。問。起信為圓頓大乘。胡得判作通教佛相。答。文中既言示世間最高大身。知是應化。非指法報。而通教為大乘初門。前通三藏。令不滯於化城。後通別圓。令同歸於寶所。故功德成滿菩薩。示現此身最切機宜。兼與今經宛合。以三千大千世界。統一色究竟天。故亦統一佛身。即所謂周匝千華上之千釋迦也。於同居土中最為高大。故名勝應。對方便土中猶屬分段。故名帶劣。言一念相應慧者。明是應通教機。言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者。約權。則斷盡色心無知習氣。亦稱佛眼一切種智。約實。則是從法報而垂應化。言不思議業能現十方者。即所謂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也。無而倏有。又有二種。一示現佛相。二示九界相。如妙音。觀音等。隨類現身。來時不知。去時不覺。佛佛道同。總以慈悲感應。成茲妙用也。如此三身。義意無量。總非異體。法身如珠體圓。報身如珠光淨。化身如珠影互涉。離體無光。離光無影。繇影知光。繇光見體。三身理明。梵網義顯矣。又此三身。即是三德。法身即法身德。除中道外無別體故。報身即般若德。證理繇實智故。化身即解脫德。處處應現往故。三德秘藏。諸佛非增。眾生非減。三身亦爾。但迷時為理即三身。乃至成佛時為究竟三身耳。說者。悅其所懷。謂諸佛久修久證一體三身。了知一切眾生同具此德。大悲熏心。每思濟度。今機緣初熟。廼接歸本源世界。親覲本尊。秉受心地法門。次復示成樹下。普為凡夫結重輕戒。俾受者頓入佛位。成真佛子。度生本懷於茲暢悅。據文。則上卷是舍那所說。下卷是釋迦所說。然經傳此界。必繇釋迦之所覆述。題稱佛說當指釋迦。亦以三身不異故也。問。三身既是不異。何故釋迦擎接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同禮舍那。答。三身不異。亦非定一。以不異而異。故約豎辨。如此經中釋迦億國舍那華臺。以不一而一。故約橫辨。如華嚴中不動寂場。徧於塵剎。又以一而不一。故華嚴明或見釋迦。或無量壽。或復阿閦。或賢首等。令人不作定一之見。以異而不異。故此經雲。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令人不作定異之見。佛身一異。既不可思議。說法傳受。亦不可思議。謂初一番舍那傳法。千釋迦受之。次一番千釋迦傳法。千百億釋迦受之。第三番千百億釋迦傳法。一切眾生受之。乃至現在眾生展轉傳法。後世眾生次第受之。以言其異。則同者亦異。舍那尚非千佛。千佛尚非百億。況千百億。豈即一切眾生。是名為跡。是隨情說以言其同。則異者亦同。千百億既即千佛化身。千佛又即舍那化身。彼一切眾生。何獨非舍那同體。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是名為本。是隨智說。為本施跡。繇跡顯本。此擎接大眾還蓮華藏意也。舍那為本。千釋迦為跡。千佛又為本。千百億釋迦為跡。千百億又為本。一切眾生為跡。乃至展轉傳法者復為本。受法者復為跡。本跡重重。不可思議。而離本無跡。跡是本家之跡。故云諸佛心內眾生。離跡無本。本是跡家之本。故云眾生心內諸佛。法華本跡。豎約塵劫。此經本跡。橫約億界。豎則古今不離當念。橫則自他不隔毫端。為本施跡。妙智隨情。開跡顯本。融情歸智。豈不巧哉。又此經不惟橫開本跡。知自他之不隔。亦復豎開本跡。顯今古之常然。如下卷初雲。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豈非開顯數數示成正覺之事。故法華經雲。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也。若謂概論受生行菩薩道。則觀此大地。無有一微塵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又何止八千返耶。問。開近顯遠。惟在法華。餘部之所不共。今方初示成道。胡得便約發本為解。若此經既已發本。又何須法華更開。答。法華兩番開顯。皆點示界內權機。令歸佛道。今經與華嚴同部。自被界外兩機。縱令二乘在座。猶然若啞如聾。況未與法席。那知絕唱。故須直至法華。方得開會。不可謂根已熟者。亦至法華方開會也。問。佛三身中。的是何身說法。答。三身既非一異。自不容偏執何身說法。但為對治有異。故使諸經所說不同。或雲。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此則恐人執相迷理。故惟示法性本覺以為真佛也。或雲。法佛者。自覺聖境。無言無說。說法現儀。皆化佛耳。此則恐人以法身墮在情量。故惟指化佛示三輪也。實則說法度生。非法身。亦不離法身。非報化身。亦不離報化身。若得四悉檀意。謂惟法身說法亦可。如雲。報化非說法者。謂惟報化說法亦可。如雲。法身無言無說。謂三身合乃說法亦可。如雲。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謂三身各各說法亦可。法報佛為地上菩薩說法。勝應佛為地前及聲聞緣覺說法。劣應佛為一切凡夫說法。謂三身總無所說亦可。如雲。四十九年不說一字。若不解四悉因緣。隨執一句。皆名謗佛也。  次釋梵網為二。初約喻。次約法。初約喻者。經雲。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故知以喻為名也。能喻惟一。謂梵王珠幢。所喻有二。謂世界及佛教門。世界即所被之機。教門即能被之法。法性平等。理非種種。繇機異故。教門亦殊。初明所被之機。不言眾生而言世界者。舉依報以該正報。所謂佛世界。乃至地獄世界。以此種種世界。皆是眾生同別二妄所成。同中有別。別中有同。同別互緣。安立剎網。淨穢差別。非言可窮。略而明之。有四種土。一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以四土攝十界者。寂光是佛世界。實報是菩薩世界。方便是聲聞緣覺世界。同居是六凡世界也。於此四土。又各分淨穢。及具橫論豎論二義。今先明四土。初常寂光土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如此三法。不縱不橫。名秘密藏。乃清淨法身所遊居處。約智名身。約理名土。身土一如。非二相也。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徧周別異界中。以別異世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實報無障礙土者。繇於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塵剎互含。地上大士之所遊居。身能現土。土亦現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具如華嚴所明法界安立海也。方便有餘土者。出三界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遊居。但離分段。未免變易。但盡見思。未除別惑。故名有餘。謂有九人生於此土。藏教二人。聲聞緣覺。通教三人。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圓教一人。即是十信也。凡聖同居土者。三界九地。二十五有。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其同居者。有二種聖。一實。二權。實者。謂此聖人。始是凡夫。本繇夙業牽生此界。生此界後。因修道力。證三乘果。權者。謂此聖人。或是寂光實報方便土人。繇大悲願力。哀愍眾生。示生此界。非是業牽。以此二種聖人與凡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也。問。同居土中。聖有權實。上三土中。惟聖無凡。亦各有權實否。答。方便土中。二權一實。若從同居土中斷見思惑。盡分段生。乃於方便土中受法性身。如前所明九人。總名一實。若寂光。實報佛及菩薩為誘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薩。令入正位。示居方便。是名二權。實報土中。一權一實。若別地。圓住。分破無明而得生者。名之為實。若寂光法佛。現他受用報身。教諸菩薩令盡無明源者。名之為權。寂光土中。惟實無權。以是諸佛所遊居故。次明四土各分淨穢者。同居土中。五濁輕者則淨。如極樂世界。妙喜世界等。五濁重者則穢。如今娑婆世界等。又或純淨無穢。或純穢無淨。或淨兼穢。或穢兼淨。或淨轉穢。或穢轉淨。各各不同。別異無量。皆繇眾生業感。致斯差降。具如諸經廣明。方便土中。析空拙度者穢。體空巧度者淨。細論則九人所見。後後轉勝。亦得展轉論於淨穢。實報土中。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寂光土中。分證名穢。究竟名淨。問。同居繇業所牽。可分淨穢。上之三土。皆是聖居。那復有穢。答。譬如孫陀絕色。比於天女。不啻瞎猴。上味酥酡。禪天視之。不啻膿血。色界妙身。四空視之。逾於癰毒。小乘三昧。法眼觀之。猶如癡醉。以此為例。淨穢何窮。未登妙覺。穢終未盡。淨終未極。故曰。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也。次明橫論豎論者。豎則出於同居。乃入方便。出於方便。乃入實報。出於實報。乃入寂光。斷惑既淺深不同。住處亦高下迥別。橫則不移當處。所見自殊。於同居土。橫超三土。謂見思斷盡。即見方便。塵沙斷盡。分破無明。即見實報。亦得分見寂光。無明斷盡。即得了了見於寂光。於方便土。橫超二土。謂實報。寂光。於實報土。橫超一土。謂常寂光。常寂光土。無復可超。亦無橫豎。又約諸佛菩薩。三乘聖人。隨於己土。橫豎自在。謂常寂光土。能為眾生現下三土。實報土中。能為眾生現下二土。方便土中。能為眾生現同居土。又同居土中。能為眾生示上三土。方便土中。能為眾生示上二土。實報土中。能為眾生示寂光土。故曰。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互相涉入也。  次明能被之法。法貴當機。機既萬殊。法亦千變。概而為語。有四種教。良以眾生流轉二死。止因迷真。迷中二種無明。迷真故有分段生死。須設界內教以度之。迷中故有變易生死。須設界外教以度之。而真中二迷。復各有輕重不同。故界內外人。又各有利鈍根異。迷真重者為界內鈍根。非析空觀莫生其解。故有藏教法起。迷真輕者。為界內利根。非體空觀。不逗其宜。故有通教法起。迷中重者為界外鈍根。非次第三觀莫治其惑。故有別教法起。迷中輕者為界外利根。非一心三觀莫開其悟。故有圓教法起。就此四教。復各四門。謂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凡四四一十六門。就十六門。又各具四種悉檀。謂諸眾生聞一一門。或得歡喜益。是世界悉檀。或得生善益。是為人悉檀。或得滅惡益。是對治悉檀。或得入理益。是第一義悉檀。故曰佛教門亦復如是。猶如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也。又說此四教。更有四種化儀不同。或頓說。或漸說。或秘密說。或不定說。頓說者。頓示圓宗。或雖兼別。總被大機。如華嚴及此經等。漸說者。曲為小機。引權入實。如阿含為漸初。但說藏教。方等為漸中。並談四教。而二乘秪得通益。般若為漸末。帶通別正談圓教。而二乘秪得別益。秘密說者。為此說頓。為彼說漸。一座一音。各自異解。互不相知。不定說者。頓說中得漸益。漸說中得頓益。以小助大。以大助小。如此儀法。融攝難思。故曰佛教門亦復如是。猶如無量世界。喻以網孔。互相涉入也。約四教對四土三佛者。寂光法佛說圓教。實報報佛說別教。方便勝應佛說通教。同居劣應佛說藏教。又法佛能具說四教。報佛能說三教。謂藏。通。別。勝應能說二教。謂藏與通。劣應能說一教。謂惟三藏。又同居中樹下劣應須具說四教。眾生根性雜故。色究竟天帶劣勝應。惟說三教。藏教之機不能見故。方便土中。勝應身佛止說別圓二教。令見中道。界內二機皆絕分故。實報土中他受用報。惟說圓教。令諸菩薩永盡無明源故。自受用報。冥於法性。惟受真樂。等覺以下所不能見。無所說法。其諸菩薩所可見者。皆即他受用報耳。寂光法身惟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無復可說。又報智冥法性身。離一切相。徧一切身。非說非不說。雙照說與不說。謂自受用報冥法身而寂然。是不說義。種種應身依法報而起用。即是說義。又不惟法身非說非默。雙照說之與默。即報化等身。亦各具說默二用。四辯宣揚。名之為說。三昧正受。名之為默。有雲。說法則利益眾生。默然則自受法樂。一往語耳。自有眾生。聞佛說法而得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復有眾生。見佛默然而得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是故如來一說一默。皆關四悉因緣。又說能詮表四教一十六門。門門令得四益。默亦能顯示四教一十六門。門門亦得四益。若從說法薦取者。一往判是信行。若從默然薦取者。一往判是法行。又自有從說法而起隨法行者。自有從默然而起隨信行者。事非一概。又從默然處薦取者。一往判是利根。從說法處薦取者。一往判是鈍根。又自有利根則一聞便悟。鈍根乃須入定示相者。亦非一概。今更約機感總述其意。樹下千百億劣應。正為應藏教機。而博地凡夫有夙具通別圓根者。即於此劣應而聞後之三教。色究竟天帶劣勝應身。正為應通教機。而諸天世人有夙具別圓根者。即於此帶劣勝應身而聞後之二教。方便勝應身。正為接通入於別圓。故鈍者但聞別教。利者兼聞圓法。實報土中華臺報身。正應別圓二機。故華嚴圓而兼別。此經別而兼圓。蓋諸佛現身說法。本為一實而施三權。必引三權而歸一實。既以說法而引。亦以示相而引。說法而引。復有二義。一豎引。二橫引。豎引者。先說阿含以除凡情。次說方等以奪聖解。次說般若以會其法。後說法華以會其人。如前所明。於三漸中僅得三益。直至法華方得圓益。此約最鈍根人。必須備歷五味而豎入也。橫引者。即秘密。不定二種化儀。隨其根性。或於阿含便悟圓常。或於方等。或於般若。便悟圓常。不必歷盡諸味。隨於何味。皆得超入。所謂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及二酥。乃至醍醐。隨其毒發。皆即殺人也。示相而引。亦有二義。一豎引。二橫引。豎引者。樹下機熟。得見色究竟身。四天機熟。接歸華藏世界。華藏機熟。證入平等法性也。橫引者。只此丈六劣應生身。通教機熟。即見其為高大勝應。別教機熟。即見其為剎塵相海。圓教機熟。即見其為淨妙法身也。此橫豎二引。復各二意。若彼眾生。未曾伏斷見思。塵沙。無明。而得見勝應他報及法身者。即是夙因將熟。故佛以神力加被令見。見已方得惑斷理彰。若彼眾生。既已伏斷三惑而得見三身者。即是現在功熟。故佛隨機應之。如水清則月自現。然佛力亦因自力。自力亦緣佛力。感應道交。機法相稱。尤見別異無量而互相涉入也。約喻釋竟。  次約法者。梵網即是眾生心性。乃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也。自性本淨名梵。塵介含攝名網。繇此心性。建立無量世界眾生之法。及設無量教門諸佛之法。故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此心性。體絕染淨。徧能出生染淨諸法。正染淨時。仍非染淨。染亦法界。淨亦法界。染淨俱不思議。乃名為梵。所謂佛界清淨。乃至地獄清淨。即此心性。體非同異。徧能示現同異諸相。正同異時。仍非同異。異亦法界。同亦法界。同異俱不思議。乃名為網。所謂佛為法界。一切法趣佛。乃至地獄為法界。一切法趣地獄。略而言之。夫心者。不起而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謂一念心中。必具十界。於一一界。必各互含。便成百界。如此百界。各具相性。乃至本末究竟等十如。共有千如。復次實法一千。假名一千。國土一千。則成三千。實法者。地獄五陰。乃至佛界五陰。假名者。地獄假名。乃至佛界假名。國土者。地獄依報。乃至佛界依報。隨指一法。隨舉一名。隨拈一塵。無非法界。理事頓足。無欠無餘。如一法。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一名。一切諸名亦復如是。如一塵。一切諸塵亦復如是。而但云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者。以眾生太廣。佛法太高。故且令觀心。庶易悟入。只此介爾極微劣心。三千性相。炳然頓具。非前非後。不減不增。何以故。一念體圓。名為理具。隨起念時。即名事造。良繇介爾所起之心。於十界中必落一界。一界既現。九界同彰。故地獄現時。一切法趣地獄。十界無非獄界。又獄界亦能徧起十界。乃至佛界現時。一切法咸趣佛界。十界無非佛界。又佛界亦能徧起十界。法性自爾。非關強造。只因此介爾一念之心。必全攬法界以為其體。而此法界。從來無有分劑。不可割裂。安得謂此介爾之心。止是少許法界理耶。又此介爾之心。既全具法界之理。必全具法界之事。以此法界。從來攝一切事罄無不盡。並無一事如微塵許。能出法界外者。倘謂介爾心中。但具法界全理。不具法界全事。不幾有理外之事耶。所以念體念用。同名為心。念體則冥乎理具。而理具還包事造。念用則成乎事造。而事造還含理具。故此事理兩重三千。皆即一念心中圓具。如帝網珠。光光融攝。重重無盡。難議難思。昏迷倒惑。此理常如。梵網理也。迷此理心。紛然五住。妄受二死。不契妙心。是成世界種種差別。諸佛愍之。隨機設教。為圓為別。為通為藏。教設四門。門兼四悉。或頓或漸。或秘或顯。廣化眾生。令歸本際。梵網教也。背塵趨覺。秉教修行。小大隨其夙根。鈍利仍其慣習。或轉或接。或借或會。從無量門。通一實境。梵網行也。繇理起教。因教發行。藉行契理。理非心外。教行亦然。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迷成三障。悟顯三身。自悟名佛。悟他名說。自他不二。名為梵網。約法釋竟。  第三釋經者。先正釋。次示通別。三明具義互含。先正釋者。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上契妙理。下契群機。故名為契。為法為則。今古常然。故名為經。從來譯師。皆略去契字。直稱為經。經乃此方之言。訓法訓常。法者。軌執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常者。不變不壞義。軌持即契機。常即契理。字雖從略。義亦無減。而此經法。具有教行理三。言教經者。大聖垂慈。隨類開示。所有訓誥。法界同遵。故名為經。言行經者。一行。五行。萬行。微塵數行。三乘聖眾之所共繇。決無異趣。故名為經。言理經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魔外不能令其壞。大聖不能有所作。豎窮橫徧。體極真如。故名為經。又文字即教經。契機即成行經。契理即是理經。又此方以文字為教體。故指卷帙為經。於卷帙中。具足三經。能令眾生解其所詮。即是教。依此生善滅惡。即是行。依此證入法性。即是理。當知卷帙。只是色法。於色塵中既具三經。餘塵亦爾。如佛在世時。以音聲為教體。或隨聞歡喜。隨聞生善滅惡。隨聞入證。於一音中。三經圓具。或從善知識。及說法人邊聞言得益。亦復如是。隨法行人歷法觀察。以法塵為教體。香積佛國以香飯作佛事。是味為教體。或有佛國以天衣作佛事。是觸為教體。以要言之。六塵體是法界。故一一無非教經。亦無非行經。亦無非理經。但隨根有利鈍。致使迷悟不同耳。  次示通別者。梵網是別名。別餘經故。經是通名。同名經故。教行理三。皆論通別。具如台宗廣明。有釋經為能詮。佛說梵網為所詮者。茲所不用。以佛等五字。皆是能詮。字下之義。皆是所詮。若以能所判釋。豈佛說梵網四字便非文字。而經之一字便無義耶。故惟得論通別也。  三明具義互含者。先明具義。謂佛等五字。各具教行理三義。佛即是教。生物解故。亦即是行。是心作故。又即是理。究竟性故。說即是教。四辯宣故。亦即是行。如說行故。又即是理。如理說故。梵即是教。顯淨法故。亦即是行。具梵行故。又即是理。清淨性故。網即是教。示差別故。亦即是行。徧布列故。又即是理。相常住故。經即是教。善詮顯故。亦即是行。共遵繇故。又即是理。不可壞故。  次明互含。謂佛等五字。各含諸字之義。佛即是說。令他悟故。亦即是梵。極清淨故。亦即是網。三輪普覆法界海故。亦即是經。為天人師。極真常故。說即是佛。覺悟他故。亦即是梵。言音淨故。亦即是網。具足四悉一十六門。摝諸眾生出生死故。亦即是經。堪秉受故。梵即是佛。清淨覺故。亦即是說。顯示理故。亦即是網。互照無窮故。亦即是經。清淨之性不可壞故。網即是佛。覆護眾生故。亦即是說。昭示眾生故。亦即是梵。莊嚴清淨故。亦即是經。豎窮橫徧故。經即是佛。法身舍利故。亦即是說。永傳慧命故。亦即是梵。離過絕非故。亦即是網。義門無量故。更約品名互顯者。佛即菩薩。不捨眾生故。菩薩即佛。不違法界故。佛即是心。心外無佛故。心即是佛。佛性之外。無別心故。佛即是地。荷負眾生故。地即是佛。平等持載故。梵網即菩薩。自覺覺他故。菩薩即梵網。差別莊嚴故。梵網即心地。繇心所現故。心地即梵網。王所相應故。人即是法。實法所成故。法即是人。假名所顯故。乃至人。法即喻。假施設故。喻即人。法。依理智故。經即是品。離別無總故。品即是經。離總無別故。一一互含。義理無際。盡一品文。盡一部教。盡一代法。盡十方三世諸佛所說。隨拈一經。隨拈一品。隨拈一句。隨拈一字。亦各互含。無限無劑。故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又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若不作此解釋者。安窺梵網法喻之旨耶。  次釋菩薩心地品名者為四。初釋菩薩人名。次釋心地法名。三就人。法對釋。四釋品字。  先釋菩薩者。梵語具雲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翻大道心成就眾生。或翻覺有情。或雲大士。或雲開士。以其依四諦境。發四弘誓。擐大甲冑。能為難事。上弘佛法。下化眾生。悲智雙運。故獲此名。今略去六字。但稱菩薩明此行位。須約四教。  一明藏教菩薩。創聞生滅四諦及事六度法。愍己愍他。大悲增上。發菩提心。誓度一切。歷三阿僧祇劫。熾然修行六波羅蜜。初僧祇中。離三惡道。及邊地。根缺。女身。亦能常識宿命。但心猶未知作佛與不作佛。二僧祇中。心知作佛。口未能言。第三僧祇。功德漸備。了知作佛。口亦能言。三僧祇滿。更住百劫。修相好因。積百福成一相。治大千盲人悉瘥為一福等。如經廣明。至最後生。住兜率天宮。待眾生緣熟。示現降神母胎。乃至出家。坐菩提樹。降伏魔軍。齊此以前。總名菩薩。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乃名為佛。此藏教中。說菩薩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但自專精修行六度。而見思二惑。伏而不斷。以見思若斷。即證聲聞。辟支佛地。永入涅槃。不復能行菩薩道故。何以須作此說。謂此教門。本為界內鈍根而設。正化二乘。傍化菩薩。正化二乘者。愍其久在火宅。了無出意。自非權示生滅四諦法門。尚不免被三界火燒。何繇得解佛之智慧。故須為說斷見思惑。出分段苦。且入化城以蘇息之。既為二乘說此法門。何得更說菩薩斷惑利生。所以三祗止言伏惑。直至樹下。方乃頓發無漏三十四心也。然使見思果在。則二生三生尚難保其不迷不退。況歷三祗。故知此說。權中之權。已為通教所破。經雲。安有毒器。堪貯醍醐。此之謂也。  二明通教菩薩有九地。第十名佛。一乾慧地。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此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第二性地。從乾慧增進。得成煖法。乃至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相似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四見地者。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斷見惑八十八使皆盡。五薄地者。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惑前六品盡。餘三品在。煩惱薄也。六離欲地。體愛假即真。斷欲界思惑盡。故名離欲。七已辦地。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上八地思惑七十二品俱盡。故言已辦。此前七地。與聲聞人共。八辟支佛地。既斷正使。兼侵習氣。此地與緣覺人共。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也。第十地名為佛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也。此教亦名三乘共十地。以七地之前與三乘共。八地之前與支佛共。又此教名為通者。三人雖各不同。通觀無生體法。同證無學。同出分段。同到化城。故稱為通。又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稱為通也。  三明別教菩薩。此教專被界外之機。機不一故。說亦不同。華嚴明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賢。十地為聖。此經明三十心。十地。義意頗同。而名字迥異。至後釋文中當辨。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如是增減不同。皆不出四悉檀意。而瓔珞明五十二位。位次最為周足。至若唯識明資糧。加行二位。頗似藏教。而通達位後。明修習十地。乃是別教地名。楞嚴於十信前。更加乾慧。十迴向後。明四加行。並取最初三漸次行以為能歷。五十七位是其所歷。能所合稱共名六十聖位。若單約所歷。復除乾慧非真。妙覺非路。則名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若據乾慧。名同通教。四種加行。復濫藏名。而義理迥別。此意多途。未易卒舉。今且約瓔珞明其階次。一外凡十信位。一信。二念。三精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願。此十位。伏三界見思煩惱。次內凡十住位。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初住斷見惑。七住斷思惑盡。證位不退。與藏通二佛齊。八住以上。斷界內塵沙。伏界外塵沙。此十住名習種性。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三內凡十行位。一歡喜。二饒益。三無違逆。四無屈撓。五無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難得。九善法。十真實。此十行斷界外塵沙。名性種性。用從空入假觀。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四內凡十迴向位。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平等善根。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入法界無量。此十迴向。伏無明。習中觀。名道種性。行四百由旬。從八住至此。名行不退。又此三十位。亦名三賢也。五明十地聖位。一歡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燄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初地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證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寶所。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二地以上。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六明等覺位。從法雲地更斷一品無明。入一生補處。此十一位。俱名聖種性。齊此名為菩薩。更破一品無明。入第七妙覺位。了了見性。證大菩提。名之為佛。  四明圓教菩薩。圓教位次。名與別同。但別教次第漸修。圓教一心圓具。別教位位各不相收。圓教位位互相融攝。是為不同。今亦用瓔珞五十二位。復依法華。於十信前。更明五品觀位。一隨喜品。若人夙植深厚。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全體法界。頓具百界千如。種種性相。聞已信解。慶己慶人。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一者識知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二者愍已昏迷。慈及一切。三者又知此心常寂常照。四者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五者善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六者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七者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八者善識己心及凡聖心。九者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十者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密相應。名隨喜品。二讀誦品。內則勤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如膏助火。十心轉明。三說法品。內解轉勝。弘誓熏心。導利前人。化功歸己。隨說法淨則智慧淨。十心倍明也。四兼行六度品。正觀增明。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戒等亦爾。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品。圓觀淳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世語言。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十心光猛。如火益薪也。此五品位。用圓三觀圓伏五住煩惱。名為外凡。次入內凡十信。繇修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入精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入迴向心。善修凡聖位次。即入護心。善修安忍。即入戒心。善修離著。即入願心。此是六根清淨位。初心任運先斷見惑。證位不退。七心任運思惑斷盡。八心九心十心。任運斷盡界內界外塵沙。證行不退。與別教十迴向齊。次明聖位。初住以圓觀力。分破一品無明。三心圓發。謂緣因善心發。即解脫德。了因慧心發。即般若德。正因理心發。即法身德。如此三德。不縱不橫。圓在一心。發得本有。故名初發心住。從二住去。乃至等覺。凡四十位。位位各破一品無明。各顯一分三德。乃至妙覺。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中道山頂。成大菩提。證大涅槃。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盧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然圓教行人。亦名菩薩。亦名為佛。以創聞圓理。能生圓解。是名字即佛。外凡五品。是觀行即佛。內凡十信。是相似即佛。住。行。向。地。乃至等覺。皆名分證即佛。妙覺極果。究竟即佛。而等覺以下。五品以上。已背塵緣。未極覺海。亦名菩薩。又佛既有六即。菩薩亦然。乃至十界。皆明六即。妙覺即是究竟菩薩。亦是究竟緣覺聲聞。究竟天人修羅。究竟地獄鬼畜生也。  次釋心地法名者。據天臺師但疏下卷戒品。則雲亦是譬名。以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之如地。今據上品。具明菩薩三十心十地法門。當是指法之稱。然三十心。無非菩薩之所遊履。一一皆能生勝妙果。何獨非地。而體性十地。一一皆能總攝諸法。一一何非菩薩妙心。但以相似位中。未證真實。故地亦名心。分證位中。堪任荷持。故心亦名地。則知心地二字。似別還通。約法約喻。皆無不可。且下卷重輕戒品。若雲。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似向發心一位。別別拈此塵許法門。若雲。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我今亦如是誦。是誠一切菩薩之要用。一切大士之所依。喻以心地。愈覺融通矣。  三就人法對釋者。問。菩薩階位。既有四教不同。今此心地。的屬何教。答。正屬別圓二教。非屬藏通。藏通菩薩法門。雖亦從此心地流出。而機不相關。設別圓有接通之義。既已被接。不復名通。今就上下二卷須作兩番對釋。次更合釋會經。  先就上卷三十心。十地對釋者。若心心別歷。地地漸證。即是別教菩薩。若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即是圓教菩薩。又一往對位解釋。則發趣十心。同於十住。長養十心。同於十行。金剛十心。同於十向。體性十地。同於歡喜。乃至法雲。若再往研義。則住。行。向。位。念念皆應修習此三十心。歡喜等地。位位皆應遊履此體性地。良繇菩薩行位。功德難思。若欲具說。眾必驚疑。次第略明。人復徧執。故此經與華嚴。部味雖同。特示出入。如華嚴十地明十波羅密。此則以十度為發趣十心。華嚴所明菩薩四攝。此經收在十長養中。此經所明十金剛心。大似圓教內凡十信。又第六不退心中。即具明三種不退。華嚴以十度分屬十地。此則初地便具十力。十號及不共法。而五地復專明十力。七地專明十八不共。十地專明十號功德。是以迷宗者。便謂相違。得旨者知其互映。雖次第漸陳。而一地中。非不具足一切諸地功德。雖位位圓攝。而分證法身。亦自宛然成其高下。若不位位具德。則圓頓之義不成。若不宛然高下。則四十二位徒設。如月雖漸圓。月體非漸。月雖不異。光必漸增。可以悟性修交成義矣。  次就下卷十重。四十八輕戒對釋者。藏教在家菩薩。但秉優婆塞戒。或兼秉善生經中六重二十八輕。出家菩薩。但秉沙彌。比丘二種律儀。若急於自度。惟持遮戒。即名二乘。若為眾生故。善識開遮。即名菩薩。不別秉此重輕戒也。通教菩薩與藏教同。別。圓二教菩薩。正秉此戒。名字位中。從師受得。或千里無師。像前求受。若善修五悔者。不惟發得攝律儀戒。亦能發得定共。道共。乃至證入五品十心。及登正位。受此戒已。極至佛身。於其中間。戒體常在。設隔世不憶。數數重受。亦非新得。惟退失大心。及毀犯十重。便失戒體。失此戒者。如人壞心。如地崩陷。不復堪能修習善法。增長菩提。故知此戒。即心地也。此心地戒。從名字菩薩。直至等覺。位位修習。堅固成就。入妙覺位。戒體圓極。諸惡永淨。萬善悉滿。是故名為盧舍那佛。若藏教菩薩。轉入別圓者。未得定道。須從師受。已得定道。隨發律儀。通教初心。亦復如是。若通教被別圓接者。既入真似二位。隨應發得勝妙律儀。不須受得。或為物作則。示現秉受。亦彌善也。問。下卷經雲。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又雲。國王王子。乃至畜生。變化人等。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今明藏通菩薩不秉此戒。義云何通。答。此經不又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乎。國王乃至畜生。但秉此戒。即屬別圓。不得名藏通也。且據『即入佛位。位同大覺之言。則別教初心。尚非其分。何況藏通。  次更合釋會經者。夫以本源心地。出生一切菩薩行位。各各不同。於此菩薩位中。位位修行心地法門。亦復無量。非依心地之法。孰成菩薩之名。非因菩薩之人。孰秉心地之法。人即是法。法即是人。繇人故有大菩提。繇法故有大涅槃。菩提是智。涅槃是理。無理外之智能照於理。無智外之理為智所照。理智雙絕。理智圓彰。智無量故。理亦無量。理難思故。智亦難思。交融互攝。橫徧豎窮。信如帝網明珠。光光相映。一珠中現一切珠。一切珠中一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題稱梵網。妙極於斯。又本源心地。不惟出生一切菩薩行位。亦復徧出一切諸法。所謂地獄心。乃至佛心。地獄地。乃至佛地。而茲但云菩薩心地者。以菩薩上同慈力。下同悲仰。徧攝十界之義。尤為明顯。且菩薩既論六即。六即便包十界。十界無非心地法門。又菩薩位中。不惟修此三十心十地。亦復徧修一切心地。所謂修於地獄心。地獄地。知即法界。乃至修於佛心。佛地。知即法界。而茲但云菩薩者。以界界既各明六即。則一名即一切名。一義即一切義也。如此義理。無量無邊。自非梵網。孰為其喻。故名梵網經菩薩心地也。  四釋品字者。梵語跋渠。此翻為品。品者。類也。義類相從。故名為品。此經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二品。今惟第十菩薩心地品上下兩卷。什師誦出。然上卷明三十心十地。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十重四十八輕戒。又為行菩薩道之根本。性修因果。義理皆周。飲一滴而知大海。燒一丸而具眾香。惟貴精修。不俟多也。  二顯體者。略為三義。初明須顯體。二正出體。三會異。  初明須顯體者。體是主質。乃名下之所詮。種種名言。意欲令人尋名得體。如因筌得魚。因指得月。若逐名迷體。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為比丘說筏喻也。即如此經。從梵網題名。心地品名。乃至上下二卷全文。一一無非能詮之名。就茲名下。一一皆顯所詮之體。得此體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又釋名總詮三法。體章別在法身。宗章別在般若。用章別在解脫。教相分別總別。故釋名之後。須先顯體。體雖法身。必具二德。雖具二德。還屬法身。具二德故非縱。屬法身故非橫。不縱不橫。故成妙體。妙體貴極。諸法中尊。一切萬行之所歸趣。無量功德之所莊嚴。種種言辯之所詮顯。如眾星拱宸。眾流歸海。故以禮釋體。明是貴極之法。法身德也。悟此體者。窮法界源。到實相底。故以底釋體。明是透徹之宗。般若德也。得此體者。會萬殊而不二。徧眾法而無遺。故以達釋體。明是無礙之用。解脫德也。如此三義。為一妙體。迷之則歷劫長淪。悟之則當下具足。經雲。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又盧舍那佛。先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後開心地法品。意在於斯。  二正出體者。此經以諸佛本源心地為體。言心地。則當體即是。更無他求。言本源。則法爾性德。非關修證。言諸佛。則出障圓明。非同在纏。以盧舍那佛。及一切世尊所證最極清淨常住法身。全是眾生心性之理。更無少許別法可得。此理即名為體。亦為一切教體。亦為一切行體。此印真正魔外所不能壞。權小所不能濫也。  三會異又二。先會諸經。次會義疏無作戒體。  先會諸經者。此經與華嚴同一部味。當以法界為體。法界與諸佛本源心地。同體異名。更無別體。又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實相亦即諸佛本源心地異名。以其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諸戲論。不可破壞。無相不相。故名實相。以其萬法之所從出。萬法之所歸趣。故名法界。以其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迷悟宛然。體性常住。故名諸佛本源心地。乃至或名法住。或名法位。或名一切種智。或名一實境界。或名中道第一義諦等。無量異名。無量異義。究竟總無別體也。  次會義疏無作戒體者。問。此品既以諸佛本源心地為體。何故智者大師義疏三重玄義之中。第二出體。乃明無作戒體。答。大師但疏重輕戒相。以便行持。故僅列三重玄義。謂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料簡。蓋戒法惟貴專修。故理體姑置不辨。若辨理體。則自性清淨無犯無持。亦無得失。於弘揚戒法。似非所急。故獨明無作戒體。用彰修證之門。能如實修。自能合性。又大部教觀。既已廣開稱性圓解。今正示秉戒成修。何須復談理體。所以於三重中。雖名出體。乃是戒之當體。非是所依理體。以理體屬性。戒體屬修。理體於五重中屬體。戒體於五重中屬宗。言無作者。只是一作之後。不俟再作。所謂憑師秉受。直至未來。任運止惡。任運行善。故名無作。與無作四諦之義不同。以此無作戒體。乃是無漏色法。受之則得。不受則無。持之則堅。毀之則失。故屬事不屬理。屬修不屬性。屬宗不屬體。然事理非二。性修交成。宗體不隔。故起信論雲。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密。此經雲。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而戒光從口出。又雲。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菩薩戒羯磨文雲。先發菩提願。乃堪受此戒。是則無作戒體。全依理體而發。而本淨理體。全賴戒法而顯。故義疏中出體一章。始則重在以修合性。指宗為體。次明止行二善。又屬力用中事。而料簡一章。宛同教相。雖曰三重。五義自足。略五成三。急在修證。四依利物。豈不巧哉。茲復曲為末世鈍根。寡於聞見。既不能向大部教觀。開圓解門。又不能知三十心。十地是何法義。徒受菩薩戒之虛名。何關修證。故略述教觀大綱以成合註。俾稍知性修不二之旨。既通釋一品經文。須用五重玄義。無作自歸於宗。心地乃成正體。古今異轍。意在於斯。  三明宗者。體顯於性。宗顯於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如樑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樑柱所取。今以屋空喻體。樑柱喻宗。繇有樑柱。方得受用屋空。故次體之後。須明宗也。此經以佛性因果為宗。佛性非因非果。徧能出生一切因果。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佛性者。即是諸佛本源心地。以此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則因亦佛性。果亦佛性。據經文中。有三重因果。一者三十心。十地為因。成等正覺為果。二者初發心常所誦戒為因。分滿法身為果。三者諦信成佛為因。波羅提木叉為果。又三十心。十地。亦得傳傳論於因果。正覺惟果。諦信惟因。本源自性清淨為因因。常住法身為果果。如此重重因果。會入非因非果。是此經宗致。文雲。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夫不生不滅等。即真常佛性非因果法。亦名諸法實相。亦名一心。正顯經體。而方便莊嚴。即是稱性圓修。成妙因果。明此經宗也。方便莊嚴。復有二義。一者智慧莊嚴。二者功德莊嚴。上卷三十心。十地。深明觀慧。屬於慧行。下卷十重。四十八輕。備顯止行二善。屬於行行。此亦一往為語。若備論者。心地法門。具勝功德。無作妙戒。全繇慧明。故曰繇慧淨故戒淨。繇戒淨故慧淨。如兩手互洗。不容前後。而此無作妙戒。及發趣長養金剛等心。體性平等諸地。同以本源清淨佛性為所依體。以宗契體。體非宗外。悟體成宗。宗原屬體。修證要門。孰過於此。  四辨用者。用是力用。亦名功德。此經以捨凡入聖為用。上捲雲。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下捲雲。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又雲。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今總釋其意。須知傳傳捨凡。傳傳入聖。則傳傳清淨。若雲初捨凡夫成等正覺。則惟佛名聖。惟佛第一清淨。若雲受佛戒。即入佛位。則但能解語便已入聖。便成清淨。故佛頂從三漸次。直至妙覺。通名六十聖位。若約教道而論。則別教三十心名賢。十地名聖。圓教十信為賢。初住以去名聖。賢是相似清淨。聖是分證清淨。今更約六即義釋。謂本源自性清淨。是理即佛。亦理即聖。理即清淨。此全是凡。因此經力用而捨。若解語受戒。即入佛位。是名字佛。亦名字聖。名字清淨。因此經力用。最初而入。若常作諦信。靜觀實相。是觀行佛。亦觀行聖。觀行清淨。若三十心向果。是相似佛。亦相似聖。相似清淨。若登體性十地。是分證佛。亦分證聖。分證清淨。若法身智身滿足。是究竟佛。亦究竟聖。究竟清淨。因此經力用。次第而入。從前望後。一一為聖。從後望前。一一為凡。理即惟凡。正覺惟聖。捨凡須盡。入聖須極。又理即聖。亦理即凡。究竟聖。亦究竟凡。中間四即。亦復如是。凡無可捨。聖無可入。無捨無入。而論捨入。是名無作大功德力也。  五教相者。此經於五時中。是第一時。日照高山。於五味中。即是乳味。於化儀中。即屬頓教。於化法中。即是別圓。然與華嚴同而不同。略有三義。一者華嚴遮那即是釋迦。徧坐塵剎。此經舍那自坐華臺。釋迦自據千葉。二者華嚴諸會說法。不動而周。此經復從座起。乃至餘處。三者華嚴十住多明圓義。而兼於別。十地多明別義。而兼於圓。此經三十心。多明別義。亦復兼圓。十地多明圓義。亦仍兼別。一往為論。似較華嚴為劣。細尋厥旨。各有所繇。良以如來平等大慈。方便應現。巧具四悉。勝劣隨機。或勝法中得劣益。或劣法中得勝益。事非一致。那容定判。且如遮那即是釋迦。則三身一體之義。固為易彰。而釋迦接見舍那。儼然有開跡顯本之致。利根者亦堪取悟。又三十心名。迥與住。行。向異。或一心別對一位。或位位圓修此心。兩經參合。逾彰法門之妙。今但麤定其相。則華嚴圓兼別。此經別兼圓。又釋迦但云千百億者。周匝千華。就二地菩薩所見。戒波羅密增上故也。只此二地所見法門。亦復全具一切事理因果。無量中一。一中無量。題稱梵網。良有以也。又周匝千華。何必不表一念千法。既念念具足千法。亦法法互具無盡。聊示千百億界。以表心地法門耳。五重義竟。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一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註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s 1 (甲)入文為三。從品初至光為何等相。有九行經。為放光發起分。從爾時釋迦擎接大眾。至下卷心心頂戴歡喜受持。為正示法門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至卷終。有八行經十四行偈。為流通益世分。雖是六十二品中之一品。序及流通。自在全經。而就茲一品。三分宛然。 (乙)初放光發起為三。初總標法會時處。二釋迦放光警眾。三菩薩放光集問。 (丙)初總標法會時處又二。初明時處主伴。二指所說法門。 (丁)今初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 ~d 1諸經通序。皆具六種成就。此是一品別行。略無信聞。以信聞二義。文在初品。理貫全經故也。今但出四種。爾時二字。標時成就。釋迦牟尼。標主成就。第四禪地。標處成就。梵王菩薩。標伴成就。既主伴同時同處。必聞妙法。既聞妙法。必如理信解。文雖標四。義乃具六。言爾時者。時無實法。長短惟心。但據師資道合。機教相符。總名爾時。言釋迦牟尼佛者。乃我本師萬德嘉號。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今且就此土示生之姓。及父王所立之字。人共稱之。梵語釋迦。此翻能仁。亦翻能儒。亦翻直林。此即是姓。梵語牟尼。此翻寂默。繇菩薩為太子時。躬臨釋種大會。釋眾咸皆默然。父王為立此字。姓字合稱。立茲嘉號。約義釋者。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雙運。乃稱大覺。在第四禪地者。法身無在無不在。為眾生故。示現住處。有雲暫時名在。久居名住。此偏舉耳。久亦名在。暫亦名住。在之與住。字別義同。今約住釋義。佛有四住。一者天住。二者梵住。三者聖住。四者佛住。五戒十善。名為天住。四禪八定。慈悲喜捨。名為梵住。戒定慧脫。名為聖住。首楞三昧。十力無畏不共等法。名為佛住。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恆不離此一切法門。以天住應欲界機。以梵住應色無色機。以聖住應三乘機。以佛住應一乘機。佛為能住。四法為所住。又四法為能住。天王宮為所住。以此四法攝眾生故。示有住處。住本無住。非似凡夫。於無住中隨業住也。第四禪名為地者。於三界九地中。即捨念清淨地。佛既在此。應同梵住。而意在敷心地門。接眾見本。則是住於佛住也。摩醯首羅。此翻大自在。居於色究竟天。為大千世界尊主。亦名大梵天王。大千界內。惟有一王。今言無量。則他方雲集眾也。菩薩義見玄義。不可說不可說者。大數極名。大梵為異生眾。菩薩為同生眾。若異若同。總是夙聞大教。成就大根。應聞此大法者。與此大會耳。觀心釋者。介爾有心名爾時。此心與一切眾生同體名釋迦。此心本性空寂名牟尼。此心本自靈覺名佛。此心本自平等清淨。名四禪地。此心本來自在。無所係屬。名摩醯首羅宮。此心具一切清淨差別功德。名無量大梵天王。此心具一切無差別智慧不可窮盡。名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 ~s 2 (丁)二指所說法門說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d 2海眾雲攢。欲聞大法。隨機演示。意在歸源。如此心地法門。乃盧舍那佛所說。而淨滿本尊。乃居蓮華臺藏世界。今為眾宣說。俾知厥本。以為下文擎接禮覲之先容也。此華藏雖名報土。而稱法垂報。體即寂光。寂光理性。藉報乃彰。如此指點。正欲令人自悟耳。觀心釋者。此心體無染汙。具妙因果。名為蓮華。此心堅實高顯。一切法之中道名臺。此心廣含諸法名藏。此心豎窮名世。橫徧名界。此心離過絕非名淨。具塵沙德名滿。一心徧喻諸心名說。此心眾法之所集起名心。此心眾法之所依持名地。此心堪作軌持名法。此心徧通諸法名門。略釋梗概如此。下文不復委出。可以意知。 ~s 3 (丙)二釋迦放光警眾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d 3前已說示華臺世界。舍那本尊所說法門。恐人不信。故又放光徹照其境。俾悟本源也。慧光者。色心不二。故身光即是慧光。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也。所照乃至華藏等者。本跡不二。故能照窮法界海也。相視快樂者。以生佛體同。故不覺受熏之易。未知何因何緣者。未知本源心地之因。開跡顯本之緣也。皆生疑念者。眾生則久在沈迷。天人則但秉權跡。故一時開悟為難也。 ~s 4 (丙)三菩薩放光集問爾時眾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 ~d 4眾既生疑。理須發悟。非藉當機。孰為請主。而發跡顯本。乃是不思議大事因緣。故必放光警集海眾同致問也。菩薩名玄通華光主者。玄微通徹。即該因徹果之稱。華表於行。光表於智。此行此智。成佛本源。故名為主。玄則華光皆玄。智行之性甚微妙故。通則華光皆通。智行之法徧因果故。梵語三昧。此翻正定。所住三昧。名大莊嚴華光明者。此智行乃稱性所起。還莊嚴性。故名大也。以佛神力者。本住三昧。觸佛光而起定。隨承佛力。而放光召眾也。所放光名金剛白雲色者。究竟堅固。故名金剛。表法身德。淨無瑕玷。名之為白。表般若德。萬德叢集。名之為雲。表解脫德。又三德皆堅固。三德皆無瑕。三德皆集法。如此光明。全是三德秘藏。一切世界菩薩之所同修同證。故蒙照皆來集會也。同心異口問此光者。還問前來佛所放光因緣相也。 ~s 5 (乙)次正示法門二。初舍那說心地法。次釋迦宣菩薩戒。 (丙)初中三。初問答標名。次正說義趣。三付囑弘傳。 (丁)初又二。初釋迦騰問。二舍那垂答。 (戊)初復二。初攝眾見本。二為眾請法。 (己)今初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 ~d 5華藏是本源世界。猶如故鄉。故言還也。前雖放光照徹斯境。而大眾但承光遠見。未曾親履。今始面奉本尊。知本跡之非隔。一時禮敬。正表以跡合本也。 ~s 6 (己)二為眾請法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d 6前既兩番放光。動其疑念。令其發問。故今代眾啟請。重問因緣深義。俾各從本佛親聞也。地及虛空一切眾生者。五趣。及四王忉利二天。為地居眾生。餘四欲天。及色。無色界。為空居眾生。是諸眾生。皆悉當成佛果。但未知繇何因緣耳。十地為分果。佛為滿果。成之必藉因緣。而若因若果。必有其相。今直略問而已。若廣問者。具如佛性本源品也。此即結集家語。懸指彼處全經。後皆倣此。 ~s 7 (戊)二舍那垂答二。初以定示答。次誡聽言答。 (已)今初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 ~d 7將演法門。先以定示者。略有三義。一者為顯法體。以此法門。非語言文字之所能宣。惟是聖智所行境界。然佛既親證此法。則常時在定。那有出入。當體即是。亦何隱現。但眾生久沈迷網。惟同體大悲能以不思議稱性方便而開曉之。故名為現也。二者為順悉檀因緣。自有眾生聞說法而得四益。亦自有眾生見入定而得四益。故須以定示之。三者為顯如來一語一默。無非妙道。所作佛事。皆悉不虛。先以定示。了知此法。不滯言詮。復以語答。了知此法不墮暗證。相貌音聲。皆為教體。而此三昧名虛空光體性等者。虛空則蕩無纖塵。光則徧照法界。體性則實相真源。亦三德秘藏之異名耳。此秘密藏。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為成佛之真因。諸佛如來究竟圓證。成常住之極果。今和盤托出。直使大眾當下見其若因若果之相。亦可謂直捷痛快者矣。 ~s 8 (已)次誡聽言答二。初誡修三慧。次委答所問。 (庚)今初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d 8佛法雖妙。非慧莫悟。妙悟雖多。三慧收盡。聽不諦審。則聞慧不生。思不如理。則思慧不生。行不努力。則修慧不生。聞慧在名字。思慧在觀行。修慧在相似。繇聞慧故。得伏五住。繇思慧故。得淨六根。繇修慧故。得開秘藏。此猶次第為語。若稱性者。三慧並在一心之中。 ~s 9 (庚)次委答所問二。初總答因果本跡。二廣示心地名相。 (辛)初中又四。初明因。二明果。三從本垂跡。四攝跡歸本。 (壬)今初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 ~d 9以身為證。明是自行真實法門也。梵語阿僧祇。此雲無數。不言三阿僧祇。而言百阿僧祇者。被界外機。須知因地如斯遙曠也。 ~s 10 (壬)二明果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為盧舍那。住蓮華臺藏世界海。 ~d 10生相無明永盡。名為初捨凡夫。果德究竟圓極。名為成等正覺。等則雙照二邊。正則契會中道。於十號中。即是正徧知號也。盧舍那者。此雲淨滿。如望夜之月。黑相都淨。光體圓滿。從德立號。報智冥法之極稱也。住蓮華臺藏世界海者。實報無障礙土。諸佛所感稱實果報。色心不二。依正重重。又此世界。繇於眾生心性顯現。還依眾生心性安住。眾生心性。名為蓮華。在汙不染。因果同時。繇此心性妙蓮華故。乃使世界亦如蓮華。即此心性為萬法之宗極故名臺。含無邊之剎網故名藏。豎無終始故名世。橫絕方隅故名界。深廣難思故名海。究竟契合故名住也。 ~s 11 (壬)三從本垂跡其臺周徧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d 11周徧千葉者。圓表千法。別應二地。略如玄義所明也。千釋迦者。正起信論所明於色究竟天。示現世間最高大身。乃帶劣勝應。通機所見者也。據者。統攝化導之義。百億者。千萬為億。共是十萬萬數。乃大千世界之區域也。須彌。此雲妙高。四寶所成。居四洲大海之中。腹細上廣。頂為忉利所居。腰為日月所遶。如起世經廣明。閻浮提者。四洲之一。在須彌南。為諸佛示生之處。此洲有一大樹名閻浮提。餘洲所無。故以為名。亦名贍部洲也。菩薩釋迦者。初坐菩提樹下。未示成佛。猶名菩薩。化復現化。徧千百億界者。廣攝群機。曲垂方便。正起信論所明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乃人間劣應。藏機所見者也。各各現千百億釋迦。千字疑衍。以合計乃成千百億故。 ~s 12 (壬)四攝跡歸本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為本源。名為盧舍那佛。 ~d 12從本垂跡。則不異而異。攝跡歸本。則異而不異。指兩重化。歸於一真。正欲人各悟本源覺性。元自清淨圓滿耳。 ~s 13 (辛)次廣示心地名相二。初正列四十法門。次結示得入果相。 (壬)今初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入堅法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燄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d 13堅信忍者。從外凡位。仰信中道佛性之理。修習堅固。得成於忍。乃證發趣位也。發趣心者。從假入空。開發趣向登菩提路。向果者。一一心皆向佛果。又一一心中。各具向果二義。趣入名向。住位名果。如四果四向等。此十心即是十波羅密。亦即十住法門。深達空法而修十度。十度皆是無相法門。護即力度。喜即方便。頂即智度。次第與通途稍別者。各有取義。不可定執也。又十波羅密。皆有長養善法。金剛堅固義。皆亦體性法門。而但云發趣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生心而本無住言之耳。堅法忍者。從發趣法。修習堅固。得成於忍。乃證長養位也。長養心者。出空入假。以如幻三昧。長養善法。此即四等四攝。定總於等。慧總於攝。亦即十行法門。又四等妙定。四攝妙慧。皆有開發趣向。金剛堅固義。皆亦體性法門。而但云長養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無住而常生心言之耳。堅修忍者。修長養心。堅固成忍。乃證金剛位也。金剛心者。習中觀。伏無明。猶如金剛。不可沮壞。此心名義。大似圓家十信。亦即十迴向法門。又信等亦皆有發趣長養義。亦皆是體性法門。而但云金剛者。且就似解位中。無住即生心。生心即無住言之耳。堅聖忍者。金剛心中。以中道觀。修習聖法。發真智斷。成堅固忍。乃證十地位也。斷十重障。證十真如。猶如大地。荷負一切。捨凡入聖。頓同佛體。灼見佛性。故一一皆名體性地也。此與通途十地。義意頗同。名字迥別。至後方釋。又十地皆有發趣長養金剛之義。而直雲體性地者。前約相似解行。故地地皆名為心。此約證真履實。故心心皆名為地耳。 ~s 14 (壬)二結示得入果相又二。初以自身證。二轉授眾生。 (癸)今初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 ~d 14正覺如果。此法如根。正覺如海。此法如源。佛所先修。決定非謬也。 ~s 15 (癸)二轉授眾生如是一切眾生。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為無相。大滿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 ~d 15入發趣等四十法門。方能證當成果。正顯理雖性具。心藉修成。不可高談理性而生邪慢也。無為無相者。諸漏永盡。大滿者。萬德圓極。常住者。不變不遷。力不共滿足故大滿。法身滿足故常住。智身滿足故無為無相。又無為即自在我德。無相即淨德。大滿即樂德。常住即常德。力不共亦無為。無相。大滿。常住。法身亦無為。無相。大滿。常住。智身亦無為。無相。大滿。常住。三德各具四德也。 ~s 16 (丁)二正說義趣二。初菩薩問義。二舍那詳答。 (戊)今初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坐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d 16於諸佛大會中而菩薩啟問者。正屬所被之機故也。華光王。即華光主義。大智明。即玄通義。前文放光集眾。表示繇本智而起妙行。故名玄通華光主。此文問義秉修。表示資妙行而趣大覺。故名華光王大智明。 ~s 17 (戊)二舍那詳答四。初明十發趣。二明十長養。三明十金剛。四明十地。 (已)初中三。初總徵。二別釋。三結指。 (庚)今初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趣中。 ~d 17但告千佛者。此是如來本所修行無上法門。故令千佛轉相傳授也。發趣義略如前釋。此以十波羅密。心心開發。趣向真道。名十發趣。別則一心分對一住。圓則住住修行此心。乃至妙覺圓滿此心。今就義便。且約從假入空為解。若利根者。既見於空。亦見不空。見不空故。開發趣向證妙真諦。此真即中。亦復即俗。三諦圓融。不可思議。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十段文中。每露此旨。讀者須善悟之。 ~s 18 (庚)二別釋十。初捨心。(至)十頂心。 (辛)今初若佛子。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捨。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假成諸法。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不捨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前。故捨心入空三昧。 ~d 18若佛子者。紹佛家業。當踐佛位。故名佛子。一切捨者。總標修捨。謂捨內外物。乃至捨我法執也。國土下。先明捨內外物。無為下。次明捨我法執。謂但觀無為無相之理。了知一切我人知見。皆是假會合成。彼外道妄計有主者。造作者。及神我見。乃至二乘妄計有十二因緣實法。其實緣起亦無有合。緣滅亦無有散。亦無有受合受散者。舉凡十二入十八界五陰等法。一切凡夫所計一合之相。本無我及我所之相。不過是假成諸法耳。是以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本無故不須捨。本無故不可受。此則從假入空。名為如假會觀。此觀現前。任運入空三昧矣。此亦可別對發心住者。棄妄故名捨心。發真故名發心住也。又發真即是別義。發中即是圓義。一切法不受。是遮俗照真。一切法不捨。是遮真照俗。又不受即雙遮。不捨即雙照。雙遮雙照。中道宛然。 ~s 19 (辛)二戒心本文若佛子。戒。非非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慈良清直正實正見捨喜等。是十戒體性。制止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淨。 ~d 19戒之一字。標無作體。此無作戒。永離二邊。契中道。非非戒下。先明離有。慈良下。次明離空。制止下。結明德用。非戒者。外道邪戒。及凡夫取相持戒。雖善惡不同。咸非入道正門。故名非戒。今菩薩戒體。非同凡外之非戒。以其了達無受者故也。此十善戒法。雖師師相授。而實無師能說此法。所謂和尚是戒耶。阿闍梨是戒耶。乃至白四羯磨是戒耶。即所對治欺盜等十惡法。亦本無集者。以此惡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又未生無藏處。欲生無來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則法性本無染汙也。但法性中本自具足慈良等一切性德。即是十戒體性。謂慈即不殺體性。良即不盜體性。清即不婬體性。直即不兩舌體性。正即不惡口體性。實即不妄言。不綺語體性。正見即不癡體性。捨即不貪體性。喜即不瞋體性也。制止八倒者。一切性離。即無受乃至無集。能制止凡外四倒。一道清淨。即慈良等體性。能制止二乘四倒。蓋凡夫及外道。不論惡戒善戒。咸生取著。無常計常。苦謂是樂。無我執我。不淨計淨。故成有漏因果。二乘雖證無漏。不達性體。常謂無常。樂謂是苦。我謂無我。淨謂不淨。故入涅槃時。戒善隨廢。大乘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性德為所依體。以無作色為當體。始從初受。極至佛身。不壞不失。任運止惡行善。性德即法身。無作色即報身。所謂諸佛究竟色也。於律儀上。法爾有攝眾生義。即應化身。此戒心亦可別對治地住者。地是所治。戒是能治也。 ~s 20 (辛)三忍心若佛子。忍。有無相慧體性。一切空。空忍。一切處忍。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苦忍。無量行一一名忍。無受無打無刀杖。瞋心皆如如。無一一諦。一相。無無相。有無有相。非非心相。緣無緣相。立住動止。我人。縛解。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 ~d 20有無相慧體性者。謂菩薩三忍。咸以無相慧為體性也。下別釋三忍。即約三苦境明之。觀一切壞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觀一切處行苦。皆本無生。名無生行忍。觀一切處苦苦。得其實相。知即法身。名如苦忍。若非三忍之力。一切行門。皆不成就。故無量行一一名忍。此總結上文也。下重明三忍觀慧。以諦觀壞苦境界。內無能受之我。外無能打之人。中間無所用之刀杖。故瞋心皆如彼真如之理而不動搖。所以名空忍也。以諦觀行苦境界。了知無苦集等一一差別之諦。惟是一真實相。雖無一一諦。而並無無相。雖有一真實相。而亦無有相。亦非心與非心之相。亦無緣與無緣之相。是名無生行忍也。以諦觀苦苦境界。了知若立若住若動若止若我若人若縛若解。一切法當體皆如。即一切皆如。則忍相亦不可得。是名如苦忍也。一切法如。即上文所謂一切處得耳。此三苦繇於三受。若別對者。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若通論者。三受皆壞苦。必變壞故。三受皆行苦。遷流造作性故。三受皆苦苦。生死惡法故。此亦可別對修行住者。以三忍力。修無量行也。 ~s 21 (辛)四進心若佛子。若四威儀一切時行。伏空。假會。法性。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如有如無。天地青黃赤白一切入。乃至三寶智性一切信。進道空無生無作。無慧。起空入世諦。法亦無二。相續空心。通達進分善根。 ~d 21無相精進。常時無間。不拘行坐。故云一切時行。行何等法。謂常伏習空觀。假會觀。法性觀也。以三觀力。故能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之法。有亦真如。無亦真如。總不背於法性。故於天地等世間法。乃至三寶等出世法。一切信其皆是真如。即於此世出世法中修習進道。皆與空無生無作三解脫門相應。亦並無三脫之慧可得。乃至起真空觀。入世諦法。亦與空法無二。惟以相續真空觀。通達進分善根。是名無相真精進也。此亦可別對生貴住者。登無生山。即是入如來種。 ~s 22 (辛)五定心若佛子。寂滅無相。無相。無量行。無量心三昧。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縛見性。是障因緣。散風動心。不寂而滅。空空八倒。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念念寂滅。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d 22寂滅無相。標定體也。無相下。先明定能生善。一切下。次明定能滅罪。無緣下。結示觀慧功能。先明生善者。言此定雖則無相。而能具無量行。所謂四無量心。三昧。一切凡夫聖人。無不入此三昧相應。以大慈故。與一切聖樂。以大悲故。拔一切凡苦。以大喜故。於一切凡聖等生慶悅。以大捨故。於一切凡聖等心無二。又此四無量定。三乘聖人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曾證。以劫盡時。火水風災將起。一切有情。法爾成就此定。乃生四禪處故。次明滅罪者。言一切我人等縛著邪見之性。凡屬障道因緣。散風動心。以定力故。皆不須作意求寂而自永滅。滅。故空凡夫四倒。不寂而滅。故空二乘四倒也。次結示功能者。言用此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之法皆即念念寂滅。所以三界苦果。及其罪性。皆繇定力而滅。而罪性既滅。法爾生得慈悲等一切善也。靜慧即是靜慮。梵名禪那。無緣假者。謂一切假名諸法。當體全空。本無可緣。今達假法性空。故名無緣假靜慧。此定心亦可別對方便具足住者。三昧體性。凡聖無不相應。如胎已成。人相不缺也。 ~s 23 (辛)六慧心若佛子。空慧。非無緣。知體名心。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與道通同。取果行因。入聖捨凡。滅罪起福。縛解盡。是體性功用。一切見常樂我淨煩惱。慧性不明。故以慧為首。修不可說觀慧。入中道一諦。其無明障慧。非相。非來。非緣。非罪。非八倒。無生滅。慧光明燄為照。樂虛方便。轉變神通。以智體性所為慧用故。 ~d 23空慧者。標第一義空真慧之體也。此之妙慧。非同二乘斷空。一無所緣而已。當知即是靈知之體。亦名真心。外道迷此真體。故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然即此外道惡慧。亦本與覺道通同。二乘不了此體。故但取果行因。入聖捨凡。滅罪起福。一切縛著。皆悉解盡。然即此二乘偏慧。亦是此體性之功用。但彼外道。及二乘人。於一切知見常樂我淨煩惱等法。慧性不明。是以或生執著。或欲捨離耳。故今以慧為首。修不可說觀慧。雙破二執。雙照二理。入於中道一諦。中道既顯。方知其無明之障慧者。本非有相。非有來處。非有生緣。非有罪累。本非八倒。原無生滅。是以慧光明燄。獨為照耀。而隨其意樂。虛融無礙。起諸方便。以種種轉變神通。化導含識。此皆以真智體性所為。而慧即其用故也。此亦可別對正心住者。入中道一諦。則容貌如佛。樂虛方便。則心相亦同。 ~s 24 (辛)七願心若佛子。願願。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願心連。願心連相續百劫。得佛滅罪。求求至心。無生空一。願觀觀入定照。無量見縛。以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為本。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故。佛果便成。觀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生見見。非解慧。是願體性。一切行本源。 ~d 24願願者。隨所發願。數數無盡。不止一發也。大求者。惟為菩提。不向二乘。不向三有也。一切求者。心無限劑。不捨一法也。以果行因故願心連者。先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稱果覺之性而行妙因。故所發大願。相連不絕。永無退悔。至於百劫之久。猶如舍那本所修行。則覺道必得究竟。滅罪必得無遺矣。人謂願求之心。屬於散動。而不知求求至心者。卻與無生空一。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故修此願時。觀觀皆入正定。照明佛法也。次重明得佛滅罪。謂無量見縛。皆以求心故得解脫。無量妙行。皆以求心乃成菩提。無量功德。皆以求心而為其本。是以初發求心。中間修道。以行填願。但令行滿願故。佛果便得成也。若無求心。如擔麻棄金。豈脫見縛。紫光劣願。豈成無漏。但念三脫。豈樂神通耶。次更明觀觀入定。謂觀於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見生見之見。非二乘之解慧。當知是願即是中道體性。乃一切行之本源也。沒生見者。沒即無見。生即有見。此亦可別對不退住者。願願相連。故身心日益增長也。 ~s 25 (辛)八護心若佛子。護三寶。護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惡邪見不嬈正信。滅我縛見縛。無生照達二諦。觀心現前。以護根本無相護。護空無作無相。以心慧連。慧連入無生空道。智道皆明光。明光護觀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無。如無法體。集散不可護。觀法亦爾。 ~d 25此即力波羅密也。護三寶者。不為外道邪見四倒所嬈。護一切行功德者。不為二乘偏空四倒所嬈。故於佛道。具足正信。能滅我法二執。而無生觀慧。照達真俗二諦。使觀心常現前也。此妙護心。名為根本無相之護。即以此護根本無相之護。護於空無作無相三解脫門。繇此心中智慧。相連不絕。則能證入無生空道。令其能觀之智。及所觀之無生空道。皆悉明光。又以此明光智道。護持觀智。入於空假二境。分分幻化法中。悉知一切幻化所起如無。謂皆即第一義空。而此如無法體。集亦非集。散亦非散。若集若散。皆不可得而護。所護之境。既不可得。則能護之觀法。亦爾不可得也。能護所護皆不可得。乃名根本無相護。若有少法可得。則為八倒之所嬈矣。此亦可別對童真住者。以善護故。離一切過。靈相具足。 ~s 26 (辛)九喜心若佛子。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為。不無寂然大樂。無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見雲假。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 ~d 26此即方便波羅密也。繇善知同體巧方便故。不但自修功德以益眾生。但見他人得於世出世樂。常生隨喜之心。而即以此隨喜功德。又能普悅及一切物。蓋以即假即空。即照即寂。而雖不入於有為之法。不無寂然法性大樂也。以不入有為故無合。以不無大樂故有受。以無合故。而化有法。令其忘相。以有受故。而見雲假。令互得益。此正以心佛眾生。法性本來平等一體之觀。故成此善巧方便也。此修巧便菩薩。心心行於多聞。使觀智增益明了。乃至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以無相隨喜之智慧方便。於念念中攝取現前。生隨喜念。而恆以此靜照樂心。徧緣法界一切諸法。使其互為莊嚴。重重無盡。此則以法界中樂。還復普施法界眾生。所謂惠而不費者也。亦可別對法王子住者。方便最巧妙故。 ~s 27 (辛)十頂心若佛子。是人最上智。滅無我輪見疑身一切瞋等。如頂觀連。觀連如頂。法界中因果。如如一道。最勝上如頂。如人頂。非非身見。六十二見。五陰生滅。神我主人動轉屈伸。無受無行可捉縛者。是人爾時入內空值道。心心眾生。不見緣。不見非緣。住頂三昧。寂滅定發行趣道。性實我人常見八倒生緣。不二法門。不受八難。幻化果畢竟不受。唯一眾生去來坐立。修行滅罪。除十惡。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菩薩達觀現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種性中。生生入佛家。不離正信。 ~d 27此即智波羅密也。以差別智。徧知諸法。善達法界如如頂法。名最上智。此智徧能滅無利鈍諸使。所謂我輪見疑身一切瞋等。能令如頂觀智。相連不斷。繇此觀智相連。觀於如頂法故。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如如一道。更無二如。故此名為最勝上如頂法。猶如人之頂相也。然雖喻以人頂。實乃非非身見。亦非六十二見可見。亦非五陰生滅之法。亦非外道所計神我主人能動轉屈伸者。亦自不受諸法。亦無行相可得。既是第一正受。心行處滅。又安可捉縛哉。非非身見者。上非字。是遮拂之辭。下非字。連身字為義。謂凡外非身計身。故名為非身見。或疑衍一非字。亦通也。是人爾時既證頂法。滅於身見。乃至無受無行。便入內空三昧。親值於道。名為見道。是時雖心心以度眾生為事。而不見有緣相。亦不見有非緣相。住是頂三昧中。從寂滅定發起妙行。進趣佛道。一切外道所執性實我人常見。及八倒生緣等。皆入不二法門。所謂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不受邪見八難之報。及三界中一切幻化果報。亦皆畢竟不受。然既無我人。亦無果受。將誰修行而成佛道耶。惟有一種八識心心所之法聚。假名眾生。去來坐立。非斷非當。法爾展轉相續。修行滅罪。除惡生善。入於正道。證於正忍正智之法。發起正行。爾時菩薩通達觀智。常得現前。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復不退佛種性中而墮二乘之地。生生入於佛家。不復離正信矣。此亦可別對灌頂住者。以住頂三昧故。 ~s 28 (庚)三結指上十天光品廣說。 ~s 29 (已)二明十長養三。初總徵。二別釋。三結指。 (庚)今初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長養十心者。 ~d 28四無量定。四攝法慧。最能增長佛道。養育眾生。名十長養。別則一心分對一行。圓則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覺滿足此心。今就義便。且約從空入假為解。既二諦平等。則中道自圓彰矣。又四等非無觀慧。四攝非無定力。今以定慧分攝。亦一往語耳。 ~s 30 (庚)二別釋十。初慈心。(至)十慧心。 (辛)今初若佛子。常生慈心。生樂因已。於無我智中。樂相應觀入法。受想行識色等大法中。無生無住無滅。如幻如化。如如無二故。一切修行成法輪。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眾生得慈樂果。非實。非善惡果。解空體性三昧。 ~d 29慈以與樂為義。故常生慈心。能生樂因。然或不與無我智相應。便屬情愛。故必於無我智中。以樂相應之觀。而入一切諸法。所謂觀於受想等大法中。一切即空即假即中。無生住滅。即空也。如幻化。即假也。如如無二。即中也。如此一切修行滿足。成就法輪。化被一切。能使一切眾生咸生正信。不由魔教。此則成於樂因。亦能使一切眾生得於究竟慈樂之果。而此慈樂果。非二乘所證實滅。亦非世間善惡果報。乃是解空體性三昧。諸佛菩薩大法樂耳。此亦可別對歡喜行者。化被一切。即十方隨順之義。 ~s 31 (辛)二悲心若佛子。以悲空空無相。悲緣行道。自滅一切苦。於一切眾生無量苦中生智。不殺生緣。不殺法緣。不著我緣。故常行不殺不盜不婬。而一切眾生。不惱發菩提心者。於空見一切法如實相。種性行中生道智心。於六親六怨。親怨三品中。與上樂智。上怨緣中。九品得樂果。空現時。自身他一切眾生。平等一樂起大悲。 ~d 30以悲空空無相者。了知大悲之體。本自空空無相。今欲證此體。故以悲緣而行菩薩之道。先自滅一切苦因。隨於一切眾生無量苦中生拔濟智。設自身未免苦輪。則安能廣度一切也。無量苦者。因則見思為苦。塵沙為苦。無明為苦。果則惡道為苦。有漏為苦。沈寂為苦。迷中為苦。生智者。生真諦智。拔見思苦因。拔惡道有漏二種分段苦果。生俗諦智。拔塵沙苦因。拔沈寂苦果。生中諦智。拔無明苦因。拔迷中變易苦果。以要言之。即是一念圓修三種大悲。繇修生緣大悲。故拔惡道之苦。亦拔沈寂之苦。俗諦三昧成。是名不殺生緣。觀一切眾生皆我父母等也。繇修法緣大悲。故拔有漏分段之苦。真諦三昧成。是名不殺法緣。觀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也。繇修無緣大悲。故拔迷中變易之苦。中諦三昧成。是名不著我緣。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緣假名。不緣實法。惟緣中道佛性。無緣而無不緣也。若約次第釋者。藏教持性重戒。是不殺生緣。通教體色入空。是不殺法緣。別教修行中道。是不著我緣。圓教三悲一念中修。故能圓拔無量眾苦。然悲觀雖深。總以事戒為所依境。若無事境。理觀不發。故常行不殺不盜不婬。而一切眾生。不惱發菩提心者。我不以殺盜婬事惱人。人亦自不惱我。互不相惱。斯即永拔苦因。而此圓悲。不惟拔苦。隨即與樂。良繇菩薩不但見空。亦即於空見一切法如實之相。故於種性行中。隨生道種智心。於親怨三品。一一皆與上樂智果。乃至上怨緣中。亦令其九品得於樂果。如是修習。乃至空空無相之體現在前時。則自身及他一切眾生。皆平等使歸一樂。而還起佛地之大悲矣。此亦可別對饒益行者。善能利益一切眾生故也。 ~s 32 (辛)三喜心若佛子。悅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空。空喜。心不著我所。出沒三世。因果無集。一切有入空觀行成。等喜。一切眾生起空入道。捨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眾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歡喜。入佛位中。復是諸眾生入正信。捨邪見。背六道苦。故喜。 ~d 31悅者暢適。喜者歡欣。此總標無量三昧之體相也。無生下。別出四喜。謂此悅喜。不同世情慾樂所起。特以自悟無生心時。則一切種性體相。以道智照之。無不皆空。故於空法而生歡喜。此即以自解空理。不受生縛故喜也。既達空法。心不著於我所而但求自度。惟為化度眾生。示現出沒三世。而非從業牽。故一切因果。悉皆無集。恆於一切二十五有之中。隨處令其入空觀行成就。故得平等歡喜。此即以善解無著。遊戲度生故喜也。於一切眾生起真空智。入慈悲道。各各捨惡知識。求善知識。還示我以好道。互相得益。使諸眾生入佛法家。故於法中常起歡喜。此即以慶他行因。展轉度脫故喜也。既入佛位之中。復使是諸眾生皆入正信。捨邪背苦。此即以度他得果。廣化眾生故喜也。此亦可別對無瞋恨行者。即是自覺覺他。得無違拒義故。此與發趣中喜心差別者。發趣是隨喜方便。此是無量三昧也。 ~s 33 (辛)四捨心若佛子。常生捨心。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於善惡有見無見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體性不可得。為大捨。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國城。如幻化水流燈燄。一切捨。而無生心常修其捨。 ~d 32無分別。無執著。其心平等。名之為捨。無造下。明離一切分別。故為大捨。及自身下。明離一切執著。名一切捨。而無生下。結明常生捨心。即是無住生心之義也。無造即無作。於此三解脫門法中。觀一切法如虛空等。若善若惡。若有若無。若罪若福。無不平等一照。知其體性。本不可得。故於內身外物。了達如幻化非實。如流燄無住。脫然放下。永無悋惜也。此亦可別對無盡行者。平等一照。即所謂三世平等。十方通達。 ~s 34 (辛)五施心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眾生。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道一切眾生。內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無念財物。受者施者。亦內亦外。無合無散。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在行。 ~d 33此四攝法中之布施攝也。發趣施度。以到彼岸為義。此中施攝。以化眾生為旨。故云被一切眾生也。菩薩所有身口意業。無不攝取眾生。而攝取之方。不過財法二施。三業為能施。財法為所施。能所並列。以此五施教導眾生。又觀內外身等。皆如真如之相。乃至無有一念分別財物。受者施者。如此了達三輪體空。亦內修理觀。亦外行布施。理觀亦無合。布施亦無散。終日無心。終日行化。達即事之理。達即理之施。以此一切種種相貌。而現在行施。即佛頂所謂種種法門。得無差悞者也。故亦可別對離癡亂行。 ~s 35 (辛)六好語心若佛子。入體性愛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義。一切實語言皆順一語。調和一切眾生。心無瞋無諍。一切法空智無緣。常生愛心。行順佛意。亦順一切他人。以聖法語。教諸眾生。常行如心。發起善根。 ~d 34欲明好語。先言入體性愛語三昧者。以說法度生。最為難事。自非悟入妙法體性。則不能以四悉因緣。巧作隨智隨情等說。惟入此體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說。而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其所說法。善逗群機。能使眾生愛樂歡喜。故名體性愛語三昧也。既入三昧。則或說第一義諦法之語義。或說一切種種真實語言。究竟皆順入於一乘真語矣。第一語義者。隨自意語。隨智語也。一切實語言者。隨他意語。隨情語也。雖善巧隨情。種種權說。毫無欺誑。譬如長者等與諸子白牛大車。終無虛妄之咎。故名一切實語言也。隨智固順一乘。隨情亦方便漸令入實。故云皆順一語。以此二語。調和眾生。不吝真法故無瞋。常隨物機故無諍。蓋繇一切法空之智。雖無扳緣。而常於眾生生慈愛心。是以隨所說語。上則行順佛意而契理。下亦隨順一切他人而契機。恆以聖人法語。教諸眾生。常行如心。而不離第一義諦。發起善根。而不捨方便說法。是謂菩薩愛語攝也。自他二語。一往分釋者。隨智為上契佛理。隨情為下契群機。具足釋者。二語即佛權實二智。故皆上合佛心。二語徧接利鈍眾生。故皆下順他人。此亦可別對善現行者。於一法性。作二種說。即是同中顯現群異。雖二種說。皆順一語。即是一一異相。各各見同也。 ~s 36 (辛)七益心若佛子。利益心時。以實智體性。廣行智道。集一切明燄法門。集觀行七財。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現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動大世界。一切所為所作。他人入法種空種道種中。得益得樂。現形六道。無量苦惱之事。不以為患。但益人為利。 ~d 35此即利行攝也。此之攝法。全用權智。而權智全以實智為體。故即以實智體性。而廣行權智之道。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功德法財。福慧並嚴。乃使前人得益。故自雖久離生緣。為眾生故。示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以三昧力。現三輪不思議化。震動大千。舉足動步。無非佛事。皆使他人悟三觀門。得現在益。得究竟樂。又復現形六道。廣應群機。雖六道中有無量苦惱。不以為患。但以益人為利耳。七財者。一信。二進。三戒。四慚愧。五聞。六捨。七定慧。三觀者。法種為中觀。空種為空觀。道種為假觀也。此亦可別對無著行者。現身口意。震動世界。即所謂現塵現界。不相留礙也。 ~s 37 (辛)八同心若佛子。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空同源境。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滅。世法相續。流轉無量。而能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入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無生。我同無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d 36此即同事攝也。前之利行。雖亦現形六道。猶為一切導首。今則異類中行。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善權化物。尤為不可思議。良以了達道種性智。同於真空。所謂即俗而真。故證入於無生法中。而以二種無我妙智。同一切眾生無二。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不知其為菩薩所化也。蓋既悟此畢竟空寂萬法同源之境。一切諸法真如實相。故能於無生無住無滅性中。示現常生常住常滅。隨彼世法相續。流轉無量。而能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入諸六道。一切善惡事業。皆與其同。正以畢竟空故。雖示生而同無生。證無生故。雖現我而同無物。而分身散形與其同事。導歸佛乘。故入同法三昧。此亦可別對尊重行者。種種示現。咸導歸於第一波羅密多故也。 ~s 38 (辛)九定心若佛子。復從定心觀慧證空。心心靜緣。於我所法識界色界中而不動轉。逆順出沒故。常入百三昧。十禪支。以一念智作是見。一切我人若內若外眾生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d 37復從定心者。善修慈悲喜捨三昧。成就奮迅超越等殊勝妙用也。前發趣中第五定心。以寂滅無相為體。此則以逆順出沒而為功能。蓋繇觀慧證入空理。故心心寂靜。而常能徧緣一切三昧境界。不為我所法識界色界之所動轉。於九次第定。隨意自在。逆順出沒。遂入百三昧。及十禪支。以一念相應智慧。見一切根身器界。現行種子。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而無合。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而非散。惟是妄心之所集成。名為現行。妄心之所起作。名為種子。而當體了不可得也。蓋四禪八定。凡外亦能修習。但繇未證空理故。每為禪法所用。而不能巧用禪法。既為禪法所用。則未免隨禪受生。是被我所法識界色界所動轉也。識界即四空天。但有四蘊而無色蘊。故名識界。雖滅受想定。二乘亦能證得。但未達妙空。便取滅證。不復能現諸威儀。今言逆順出沒者。起定為出。入定為沒。從滅受想定起。入非非想定。乃至從二禪起。入於初禪。名逆出沒。從初禪起。入二禪。乃至從非非想定起。入滅受想定。名順出沒。若次第順逆出沒。名師子奮迅三昧。若間隔出沒。名超越三昧。乃至百大三昧。總依九次第定為本。而九次第定。又總依十禪支所成。十禪支者。支是分義。謂繇分分心心所法。成於禪定。初禪有五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有四支。一喜。二樂。三一心。四內淨。三禪有五支。一樂。二一心。三捨。四念。五慧。四禪有四支。一一心。二捨。三念。四不苦不樂。今棄複存單。總名十支。此亦可別對善法行者。逆順出沒。三昧禪支。能成十方諸佛軌則也。 ~s 39 (辛)十慧心若佛子。作慧見心。觀諸邪見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故。非陰。非界。非入。非眾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慧性起光。光一燄明明。見虛無受其慧方便。生長養心。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 ~d 38慧見心者。即是四攝巧慧。作者。起也。前發趣中第六慧心。明於空慧心體。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邪見是利使。結患是鈍使。本無決定體性。菩薩於順忍中。既證空理。觀利鈍使。咸與空同。非陰界入。及三世法。從真慧體。起光照相。用一智燄。徹照萬法。無不明了。見其本皆虛寂。無有受者。而此慧方便。不惟是四攝之本。亦是十長養心之本。繇慧方便。生長養心。繇長養心。入於起空空道。便能發中道無生心。入於十金剛矣。慧方便者。慧即實慧。方便即權慧。權實二慧。非二體也。起空空道者。從空出假。假不礙空也。此亦可別對真實行者。所謂觀一切法。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 ~s 40 (庚)三結指上千海眼王品。已說心百法明門。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一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二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註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s 1 (己)三明十金剛心三。初總徵。二別釋。三結指。 (庚)今初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金剛種子有十心。 ~d 1金剛種子者。修習中觀。能為金剛十地而作種子。又三十心皆是種子。惟此十心。倍為堅固。故名金剛。別則一心分對一向。圓則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覺究竟此心。今就義便。且約次第中觀為解。又復大似圓家十信。一信。二念。第六不退。名義皆同。深心迴向。即精進義。達即慧義。直即定義。大乘不異護心。無相還同迴向。慧心與戒。不壞與願。取義稍殊。亦不甚遠。良繇界外機宜不同。或接或借。致成異趣。圓人稱性修觀。總皆攬入一念心中。無違妨也。 ~s 2 (庚)二別釋十。初信心。(至)十不壞心。 (辛)今初若佛子。信者。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不起外道邪見心。諸見名著。結有造業必不受。入空無為法中。三相無。無無。生無生。無住住。無滅滅。無有一切法空。世諦第一義諦智。盡滅異空。色空細心。心空細心。心心空故。信信寂滅。無體性和合。亦無依然主者我人名。用三界假我。我無得集相。故名無相信。 ~d 2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以信力故。不起外道邪見心。及一切世間種種妄見。名字計著。能結三有果報。能造善惡諸業者。亦必不受。入於真空無為法中。生住滅相。當體皆無。亦並無無相可得。所謂生即無生。無生即生。無住而住。住即無住。無滅而滅。滅即無滅。不惟無一切法。亦無一切法空。惟以照了世諦第一義諦之權實妙智。盡滅凡外所計異色之空。及色界空界之微細心想。二乘心空之微細心智。如是心心皆空故。方生中道實信。信於中道寂滅之理。了知諸法不自生。故無體性。不共生。故無和合。不無因。故無依然。依然即是自然。不他生。故無主者我人名。但用三界假名之我。而此我實無得集之相。故名無相信也。此亦可別對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者。入空無為法中。即純潔精真義。不起邪見。不受結業等。即遠諸留患義。用三界假我。我無得集相。即當度眾生。滅除度相義。心心空故信信寂滅。即迴無為心向涅槃路義。 ~s 3 (辛)二念心若佛子。作念六念。常覺乃至常施。第一義諦。空。無著無解生住滅相不動不到去來。而於諸業受者一合相。迴向入法界智。慧慧相乘。乘乘寂滅。燄燄無常。光光無無。生生不起。轉易空道。變前轉後。變轉化化。化轉轉變同時同住。燄燄一相。生滅一時。已變。未變。變變。化亦得一。受亦如是。 ~d 3作念者。能念之觀慧。六念者。所念之諦境也。能念無非一心三觀。所念無非一境三諦。常覺下。先釋所念。迴向下。次釋能念。常覺者。心外無佛。佛即是心。乃至者。略指法僧戒天。心外無法。法即是心。名常法。心外無僧。僧即覺法和合。名常僧。無作妙戒。究竟色相。名常戒。第一義天。法爾性德。名常天。三輪體寂。究竟大施。名常施。名雖有六。實惟第一義諦。此總明三諦圓融之境也。空字。別明真諦。無著無解。別明俗諦。生住滅相。現在不動。不到過去未來。別明中諦。既所念之境。三諦一諦。不可思議惟一合相。則於六念諸業。及受用此法者。當知亦皆是法界一合相也。迴向入法界智者。若念佛時。佛為法界。一切法趣佛。乃至若念施時。施為法界。一切法趣施。此總明三觀圓融之念也。慧慧相乘等。別明即空妙觀。燄喻於慧。無常即相乘義。光喻於乘。無無即寂滅義。生生不起等。別明即假妙觀。謂雖是生生不起。而復轉易空道。所謂變前轉後。變轉化化。化轉轉變。無盡重重。不可思議也。變者。指能念之慧。化者。指所念之境。因佛法等境。生於能念之慧。故名為變。因於念慧。復成佛法等境。故名為化。同時同住等。別明即中妙觀。謂雖變化轉易。而復同時同住。猶如燈炷。燄燄一相。生滅一時。所謂過去已變。未來未變。現在變變。無不同時同住也。言同時者。如生住滅三相。一往謂是三世。然生相生時。滅相則滅。住相生時。生相則滅。滅相生時。住相則滅。住相滅故。住亦名滅。滅相生故。滅亦名生。生相滅故。生亦名滅。住相生故。住亦名生。又正生時。生亦名住。正滅時。滅亦名住。則一相中皆具三義。皆具三名。故同時也。言同住者。義無實性。名無實體。生不自生。亦不他生。亦不共生。不無因生。住不自住。亦不他住。亦不共住。不無因住。滅不自滅。亦不他滅。亦不共滅。不無因滅。四性推檢。求於生住滅之異相。了不可得。惟一無生無住無滅之法性。故同住也。燄燄一相。喻於同住。生滅一時。還喻同時。既能念之慧。三觀一觀。不可思議。惟是一相一時。則所念化境。亦得一相一時。而受用此法者。亦復如是一相一時矣。此亦可別對不壞迴向者。若非一境三諦。一心三觀。皆為可壞之法。以離真言俗。離俗言真。離真俗而言中。總非法界究竟了義。今悉離此諸離。故名不壞也。 ~s 4 (辛)三迴向心若佛子。深心者。第一義空。於實法空智。照有實諦。業道相續因緣中道。名為實諦。假名諸法我人主者。名為世諦。於此二有諦。深深入空而無去來。幻化受果而無受。故深深心解脫。 ~d 4題稱迴向。文名深心者。迴二邊。向中道。理極淵微故也。此深心者。即是第一義空。謂於真實法空智中。雙照有實二諦。咸歸一實。有即世諦。實即真諦。何謂真諦。即是業道相續十二因緣中之道理是也。業從惑起。必招苦果。舉一該二。成大緣起。其中道理。所謂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雖是所遺。不在緣外也。何謂世諦。即假名諸法我人主者是也。本無實法。惟依世俗假說凡外不了。乃成二執耳。此二諦者。實諦情無理有。世諦理無情有。故同名有諦。深深入於第一義空而無去來者。所謂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也。幻化受果而無受者。所謂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也。此亦可別對等一切佛迴向者。本覺湛然。覺齊佛覺。故名深深心解脫也。 ~s 5 (辛)四達心若佛子。達照者。忍順一切實性。性性無縛無解。無礙。法達。義達。辭達。教化達。三世因果。眾生根行。如如不合不散。無實。用無用。無名。用用用。一切空。空空。照達空。名為通達一切法空。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d 5精真發明。名為達照。以此菩薩所證忍法。順於一切實性。知彼性性。皆本無結縛。亦無解脫。故能發生四無礙辯。所謂法達。能知種種法相。義達。能知所詮義趣。辭達。能知名句文身。教化達。能作種種莊嚴樂說。惟其心輪通達。所以口輪無礙。蓋既了知三世因果。及眾生根性業行。皆悉如於真如。不合不散。本無實法。故能用於無以為用。而作隨智說。亦本無名。故能用於用以為用。而作隨情說。如是若實若名。一切皆空。能空之智亦空。照達此第一義空之理。名為通達一切法空。彼空空之智。如如之理。其相皆不可得也。此亦可別對至一切處迴向者。達照即是真精發明。地如佛地之義。 ~s 6 (辛)五直心若佛子。直者。直照取緣神我入無生智。無明神我空。空中空。空空理心。在有在無而不壞道種子。無漏中道一觀。而教化一切十方眾生。轉一切眾生皆薩婆若。空直。直性。直行。於空三界生者結縛而不受。 ~d 6正念真如。名為直心。真如徧一切法無所不在。故以直心照了彼取緣神我入無生智也。無明。即指取緣。取緣神我本空。空中亦空。即是雙遮。而此空空理心。在有在無而不壞中道種子。即是雙照。以此無漏中道一觀。教化眾生。令其皆入薩婆若海。梵語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三智一心中得。名一切智智。即究竟果覺也。繇達無明神我本空。而證中道一實之理。故內秉直性。外行直行。內外一如。則於空華幻夢之三界。所有生者結縛。雖隨意遊戲出沒。而不受其顛倒矣。此亦可別對無盡功德藏迴向者。教化眾生皆薩婆若。即所謂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也。 ~s 7 (辛)六不退心若佛子。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夫地。不起新長養諸見。亦復不起集因相似我人。入三界業亦行空。而不住退。解脫於第一中道一合行。故不行退。本際無二故。而不念退。空生觀智如如。相續乘乘。心入不二。常空生心。一道一淨。為不退一道一照。 ~d 7三不退位。繇於三不退智而成。初句總標。不入下。別釋三不退位。空生下。別明三不退智。常空下。總結三智一心中修。三位一心中證也。不入凡夫地。是位不退果。不起新長養諸見我人等。是位不退因。新者。謂行人已伏故惑而入禪那。若於禪那中不善觀察。發起愛見宿習。名之為新。今善修不退心故。故惑消滅。新惑不生。見愛二習。皆悉寂滅。雖示現入三界業。亦常行於空理。故得證位不退。言不住退。即是位不退也。此位不退。雖似與二乘共。然二乘豈能入三界業。故知圓位殊勝。空非但空。只須明此一種不退。已非權小境界。況具明三不退耶。次明所證解脫。乃於第一中道一合而行。不同二乘解脫。故不行退。次明了知生死本際。即涅槃本際。煩惱本際。即菩提本際。更無二際。念念恆與薩婆若智相應。而不念退。此三不退。理趣甚深。良繇三智所證。空生觀智如如。即是位不退智。相續乘於大乘。即是行不退智。心入不二本際。即是念不退智。如此三智一心中修。名為常空生心。即是無住生心之義。善契心體。名為一道。不染二邊。名為一淨。是為不退一道一照。乃理智一如之極致也。此亦可別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者。謂於同佛地中。各各生清淨因。取涅槃道。故能圓證三不退理。然三不退若分屬者。別教位不退在第七住。行不退在十迴向。念不退在歡喜地。圓教位不退在初信心。行不退在第十心。念不退在發心住。今合明之。正顯隨順平等善根義故。 ~s 8 (辛)七大乘心若佛子。獨大乘心者。解解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乘一空智。智乘。行乘。乘智心。心任載任用。任載。任一切眾生度三界河結縛河生滅河。行者坐乘。任用。載用智乘。趣入佛海。故一切眾生未得空智任用。不名為大乘。但名乘。得度苦海。 ~d 8惟一佛乘。無二無三。自成佛道。轉化一切皆令成佛。故名獨大乘心。所謂若二乘解。若菩薩解。究竟皆歸第一義空。達此畢竟第一義空。所以一切行心。皆名一乘。謂乘於一空之一切種智也。而此獨大乘心者。亦名智乘。亦名行乘。以乘此一切種智之心。此心堪任載諸眾生。堪任用趣佛海。故得名為智乘及行乘也。何謂任載。謂任荷眾生。令度三界苦果之河。惑業結縛之河。無明生滅之河。而此行者。不居此彼二岸。不住中流。常坐是乘而行濟度。所以名行乘也。何謂任用。謂所載眾生。皆用智乘。令其悉得趣入佛海。不令一人墮二乘地。所以名智乘也。故使一切眾生。設有一人未得此空智任用者。則不名為大乘。但名為乘。得度苦海而已。此即反顯獨大乘心。必能等觀一切眾生。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也。空智任用者。即是中道應本。亦即無住生心之義。若不令眾生同得此道。不名大乘。蓋不惟聲聞緣覺。缺此大心。即藏通二佛。究竟止歸灰斷。亦不得名為獨大乘心。此亦可別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也。 ~s 9 (辛)八無相心若佛子。無相心者。妄想解脫。照般若波羅密無二。一切結業三世法。如如一諦。而行於無生空。自知得成佛。一切佛是我等師。一切賢聖是我同學。皆同無生空故。名無相心。 ~d 9無生死相。無涅槃相。無煩惱相。無菩提相。無十界差別相。無十界平等相。名無相心。所以若妄想。若解脫。照之以般若波羅密而皆無二。一切結業三世法。皆即如如一諦。結者。煩惑。惑即般若。業者。善不善不動有漏業。業即解脫。三世法者。去來現在三界苦果。苦即法身。三德秘藏。惟一實理。如理妙智。名為無生空智。行於此智。了了自知作佛。佛即我師。賢聖即我同學。以諸佛菩薩。同修同證此無生空故。此亦可別對真如相迴向者。想脫無二。所謂即一切法。如如一諦。所謂離一切相。行無生空。所謂惟即與離。二無所著也。 ~s 10 (辛)九慧心若佛子。如如慧者。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縛。一切法門。一切賢所行道。一切聖所觀法。所有亦如是。一切佛教化方便法。我皆集在心中。外道一切論。邪定功用幻化。魔說佛說。皆分別入二諦處。非一非二。非有陰界入。是慧光明。光明照性入一切法。 ~d 10發趣中慧。雖明知體名心。而入空義強。故標空慧。長養中慧。雖亦發無生心。而出假義強。故云作慧見心。今則正顯契合中道之慧。故云如如慧也。此慧不落凡情。不著聖解。何謂不落凡情。謂達無量法界。無有集者。亦無有受生者。雖似有生生不停之煩惱。而實不縛也。何謂不著聖解。謂一切法門。賢所行。聖所觀。所有諸法。亦復如是不縛著也。既凡聖二法。永無執著。則能善用凡聖諸法。故一切諸佛教化方便。皆集心中。乃至外論邪定等。皆悉分別入二諦處。謂佛法是真諦。魔外是俗諦。又魔佛差別是俗諦。魔佛一如是真諦。真不違俗故非一。俗不違真故非二。既達斯致。則五陰亦非陰。十八界亦非界。十二入亦非入。清淨本然。惟是真慧光明。而此光明照性。普入一切法中。即所謂真得所如。十方無礙。故亦可別對無縛解脫迴向也。 ~s 11 (辛)十不壞心若佛子。不壞心者。入聖地智。近解脫位。得道正門。明菩提心。伏忍順空。八魔不壞。眾聖摩頂。諸佛勸發。入摩頂三昧。放身光。光照十方國土。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與平等地心無二無別。而非中觀知道。以三昧力故。光中見佛無量國土現為說法。爾時即得頂三昧。證虛空平等地總持法門。聖行滿足。心心行空。空空慧中道無相照故。一切相滅。得金剛三昧法門。入一切行門。入虛空平等地。 ~d 11十金剛心。皆以不壞為義。此居最後。獨膺不壞之名。此心乃是能入聖地之智。已近解脫之位。得中道之正門也。入聖地智。是般若德。近解脫位。是解脫德。得道正門。是法身德。入聖地智。即明實智菩提。近解脫位。即明方便菩提。得道正門。即明真性菩提。又入聖地智。即明了因慧心。近解脫位。即明緣因善心。得道正門。即明正因理心。故曰明菩提心也。此為地前伏忍極位。順於第一義空之理。第一義空。不住生死。故界內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所不能壞。不住涅槃。故界外苦無常無我不淨四魔所不能壞。分滿眾聖。一時摩頂。十方諸佛。咸皆勸發。遂入摩頂三昧。放光普照。亦能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儼然與登地者無別。而猶不名為初地者。以其尚在伏忍。猶屬相似中觀。非以真實中觀知道故也。但以摩頂三昧力故。光中見佛聞法。即得入頂三昧。此於凡位之中。最為尊上。猶藏教所謂世第一位。入此位已。無間即證虛空平等地門。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性具功德。任運現前。無作妙行。當下滿足矣。然菩薩所以能捨凡入聖者。良繇三十心法門。心心皆行於空理。以此空空之慧。中道無相照故。所以一切諸相。皆悉寂滅。乃能得是金剛三昧門。入一切行門。入虛空平等地也。此亦可別對法界無量迴向者。性德圓成。法界量滅。是真不壞義故。 ~s 12 (庚)三結指如佛華經中廣說。 ~s 13 (己)四明十地二。初總徵。二別釋。 (庚)今初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地者有何義。 ~d 12上荷佛法。下荷眾生。功德智慧之所歸趣。慈悲巧便之所從生。故名為地。別則平等慧即歡喜地。乃至入佛界即法雲地。圓則歡喜乃至法雲十地。地地皆悉具平等義。具善慧義。具光明義。具爾燄義。具慧照義。具華光義。具滿足義。具佛吼義。具華嚴義。具佛界義。又理即平等。乃至究竟平等。理即佛界。乃至究竟佛界。中間例知。今就義便。且約分證法身為解。至於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行布圓融。雙照無礙。入斯地者。當自知之。 ~s 14 (庚)二別釋十。初平等地。(至)十入佛界地。 (辛)今初若佛子。菩提薩埵入平等慧體性地。真實法化。一切行華光滿足。四天果。乘用任化無方。理化神通。十力。十號。十八不共法。住佛淨土。無量大願。辯才。無畏。一切論。一切行。我皆得入。生出佛家。坐佛性地。一切障礙凡夫因果。畢竟不受。大樂歡喜。從一佛土入無量佛土。從一劫入無量劫。不可說法為可說法。反照見一切法。逆順見一切法。常入二諦。而在第一義中。以一智知十地次第。一一事示眾生。而常心心中道。以一智知一切佛土殊品。及佛所說法。而身心不變。以一智知十二因緣。十惡種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見有無二相。以一智知入十禪支行。三十七道。而現一切色身六道。以一智知十方色色分分。了起入受色報。而心心無縛。光光照一切。是故無生信忍空慧。常現在前。從一地二地。乃至佛界。其中間一切法門。一時而行。故略出平等地功德海藏行願。如海一渧毛頭許事。 ~d 13前標名中稱體性平等地者。乃是依理立位。亦顯全性起修。今此名為入平等慧體性地者。乃是攝位歸體。亦顯全修在性也。此地從真實性中。出生法化。故一切行華光。皆悉滿足。華表解脫。即是行行。光表般若。即是慧行。三十心中。雖亦具有二行。但是相似解行。今乃真實法化。所謂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二德。乃稱性滿足也。既證三德三身。即能隨意示現。於第四天而成佛果。乘此平等大慧之用。任運教化。無有方隅。所有神通變化。非關作意。惟是理性所起。名為理化神通。即所謂無記化化通也。言四天者。或指欲界第四兜率天宮。如千百億釋迦等。或指第四禪色究竟天。如千釋迦等。此初地菩薩。已得中道應本。故皆能示現。乃至十力。十號。十八不共。一時具足。安住實報無障礙土。亦復分證常寂光土。舉凡大願辯才等佛地功德。我皆得入。捨凡夫性。入如來性。大樂歡喜。故亦名為歡喜地也。知剎土平等無性。一即無量。故能橫徧十方。知時劫亦平等無性。無量即一。故能豎窮三世。徹證不可說之法性。而以四悉檀因緣。善巧方便。為眾生說。不背法性。知一切法即是中道性德。名反照。知一切法皆空。名逆見。知一切法皆假。名順見。地前仰修中道。猶謂迥出二邊。今知中道徧一切法。故常入二諦。而即在第一義中。了知即事即理。故以十地事示眾生。而心心中道。了知差別即無差別。故知佛土說法殊品。而身心不變。深達性惡即是性善。故知因緣十惡。而常住善道。雙照有無二相。名一切智。故非偏空。雖行出世道。而不住涅槃。故現一切色身六道。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故於色色支分。雖了其起處入處。及受報處。而心心無縛。光光照一切。此則證於念不退位。入於無功用道。故無生信忍空慧。常現在前。於一地中。通達一切諸地法門。故能一時而行。良繇教道雖別。證道同圓。故功德海藏。非言所罄也。 ~s 15 (辛)二善慧地若佛子。菩提薩埵善慧體性地。清淨明達一切善根。所謂慈悲喜捨慧。一切功德本。從觀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見諸眾生。無非苦諦。皆有識心。三惡道刀杖一切苦惱緣中生識。名為苦諦。三苦相者。如者如身初覺從刀杖身色陰二緣中生覺。為行苦緣。次意地覺。緣身覺所緣。得刀杖及身瘡腫等法。故覺苦苦緣。重故苦苦。次受行覺二心。緣向身色陰壞瘡中生苦覺故。名為壞苦緣。是以三覺次第生三心故。為苦苦苦。一切有心眾生。見是三苦。起無量苦惱因緣。故我於是中。入教化道三昧。現一切色身。於六道中。十種辯才。說諸法門。謂苦識苦緣。刀杖緣具。苦識行身。瘡腫發壞。內外觸中。或具不具。具二緣中生識。識作識受。觸識名為苦識。行二緣故。心心緣色。心觸觸惱。受煩毒時為苦苦心緣識初在根覺緣。名為苦覺。心作心受。觸識覺觸。未受煩毒時是名行苦。逼迮生覺。如斲石火。於身心念念生滅。身散壞轉變化。識入壞緣。緣集散。心苦心惱。受念後緣染著。心心不捨。是為壞苦。三界一切苦諦。復觀無明集。無量心作一切業。相續相連集因。集因名為集諦。正見解脫空空。智道心心。名以智道道諦。盡有果報。盡有因。清淨一照體性妙智。寂滅一諦。慧品具足名根。一切慧性起空入觀。是初善根。第二觀。捨一切貪著。行一切平等空捨。無緣而觀諸法空際一相。我觀一切十方地土。皆吾昔身所用故土。四大海水。是吾故水。一切劫火。是吾昔身故所用火。一切風輪。是吾故所用氣。我今入此地中。法身滿足。捨吾故身。畢竟不受四大分段不淨故身。是為捨品具足。第三次觀於一切所化眾生。與人天樂。十地樂。離十惡畏樂。得妙華三昧樂。乃至佛樂。如是觀者。慈品具足。菩薩爾時住是地中。無癡。無貪。無瞋。入平等一諦智。一切行本。遊佛一切世界。現化無量法身。如一切眾生天華品說。 ~d 14此中子科分三。初菩提下。總標德本。次從觀下。釋三品觀。三菩薩爾時下。結顯德用。初中言善慧者。此地亦名離垢。垢是所離。慧是能離。又垢是所治。善是能治也。以善慧而離垢穢。垢離故善根清淨。慧朗故善根明達。言一切者。即指十善之法。乃是五乘根本。具如華嚴二地所明。而十善又不出慈悲等五品觀也。次釋三品觀者。對治癡貪瞋三毒根本。良以三毒為十惡之源。故須三品妙觀治之。慈品具足。則悲喜在其中矣。復分為三。初釋慧品。次釋捨品。後釋慈品。初中又三。從觀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句。為總標。見諸眾生下。為詳釋。慧品具足下。為總結。標中總明繇觀行力。入大空慧體。起方便道智差別之用。具足觀於三界四諦。次詳釋復四。初觀苦諦。二觀集諦。三觀道諦。四觀滅諦。初觀苦諦者。謂一切眾生。皆有識心。彼於三惡道。及諸刀杖。乃至人天一切苦惱緣中。生於受苦之識。名為苦諦。而此苦諦。具有三相。所謂三苦相者。三界皆悉有之。今就眼前易見之事而為指點。故云如者。且如於身未觸境時。本初有覺知之性。即是第五身識。從彼刀杖。及身色陰之二緣中。生於覺知。未受煩毒。為行苦緣。次意地覺。即是同時意識。緣此身覺所緣。乃得刀杖。及身瘡腫等法。具受煩毒。故覺苦苦緣。以苦惱重故。名為苦苦。次從受苦覺。及行苦覺二心緣於向來身色陰壞瘡中。復生苦覺。名壞苦緣。受苦覺。即同時意識之所引生。行苦覺。即五身識之所引生也。是以從身覺。意地覺。受行覺之三覺。次第生行苦。苦苦。壞苦之三心故。總名為苦苦苦。此於三受之中。且但約苦受以明三苦。於苦受中。又且約生時名行苦。住時名苦苦。滅時名壞苦。實則三苦徧於三時。亦復徧於三受。亦復徧於三界也。一切眾生。見是三苦境界。不達其因。不知其緣。展轉迷亂。更起無量苦惱因緣。可悲可憫。故意輪入教化道三昧。身輪普現一切色身。口輪以十無盡辯才說諸法門。說何等法。謂一切眾生。苦識為本。生於苦緣。彼刀杖緣具。觸於苦識行相所緣之身。而瘡腫發壞。雖意家內觸。及五根外觸。或時有具不具。但令具根塵二緣中。生分別識。本從識作。識還自受。即此覺觸之識名為苦識。繇行於根塵二緣故。心心緣色。彼心相應之觸心所。觸於惱害境界。受煩毒時為苦苦。彼心中緣慮之識。初在根門。覺於塵緣。名為苦覺。本從心作。心還自受。即彼觸識。覺於觸塵。尚未受煩毒時。是名行苦。因於境緣逼迮。復生覺觀。如斲石火。念念生滅。不稍停住。身既有散壞轉變。其識入於壞緣之中。隨此緣之若集若散。心苦心惱。而領受之念。仍於後。緣染著。心心不捨。是為壞苦。此名三界一切苦諦也。二觀集諦者。無明即是集諦。謂以無量無知染汙之心。作一切有漏善惡不動等業。為六道相續相連之集因。即此集因。真是苦因。更無異因。是名為集諦也。相續者。前後不斷。謂無始至今。常如輪轉。相連者。一即一切。謂六道因果。更互牽連。三觀道諦者。以正見破無明惑。則諸業解脫。果報空空。惟有智道。心心現前。名以智道道諦。道諦雖多。智慧為首。智道心心。猶言心心智道也。四觀滅諦者。盡諸有之果報。盡諸有之生因。惟是清淨一照之體性妙智。名為寂滅一諦。言體性妙智者。本來具足之不動智也。清淨是解脫德。一照是般若德。體性是法身德。妙智者。契如之智。不言如而言智者。無如外智。無智外如。故也。三總結者。謂如是觀於四諦。則慧品具足。名為慧根。於一切慧性。起空體而入觀用。是名初善根也。次釋捨品。捨四大而證法身。乃名具足捨品。後釋慈品。隨眾生根性。次第與樂。必以佛樂為要歸。乃名具足慈品。言離十惡畏者。愚夫癡狂。不畏惡業。初心菩薩。深畏十惡。未能究竟遠離。二地以無作妙戒。順無染性。永離違犯。得無怖畏。故成大樂。妙華三昧者。上上品十善業道。為第一最妙莊嚴。三結顯德用者。慧品具足故無癡。捨品具足故無貪。慈品具足故無瞋。無癡即般若德。無貪即法身德。無瞋即解脫德。三德即是三諦。三諦即是平等一諦。平等一諦即是一心三智。又無癡即入一切空行。無貪即入一切中道行。無瞋即入一切有行。三行為萬行本。以此智行二種莊嚴。便能徧遊佛界。徧現化身。一一化身。即報即法。三身一體。不可思議。如一切眾生天華品說。結略指廣也。 ~s 16 (辛)三光明地若佛子。菩提薩埵光明體性地。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佛法門。十二法品名味句。重頌。記別。直語。偈。不請說。律戒。譬喻。佛界。昔事。方正。未曾有。談說。是法體。性。名。一切義別。是名味句中。說一切有為法分分受生。初入識胎。四大增長色心。名六住。於根中起實覺。未別苦樂。名觸識。又覺苦樂識。名三受。連連覺著受無窮。以欲我見戒取。善惡有。識初名生。識終名死。是十品現在苦因緣果。觀是行相中道。我久已離。故無自體性。入光明神通總持辯才。心心行空。而十方佛土中現劫化轉化。百劫千劫國土中養神通。禮敬佛前。諮受法言。復現六道身。一音中說無量法品。而眾生各自分分得聞心所欲之法。苦空無常無我一諦之音。國土不同。身心別化。是妙華光明地中。略開一毛頭許。如法品解觀法門千三昧品說。 ~d 15以三昧解了智者。從三昧所起之智。所謂靜極明生。名發光也。名味句。亦稱名句文。味即文也。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名句之所依。十二法品者。一重頌。即是祗夜。二記別。即是授記。三直語。即修多羅。四偈。即孤起頌。亦名伽陀。五不請說。即無問自說。六律戒。亦名因緣。因有犯緣。方制戒故。七譬喻。八佛界。亦名本生。九昔事。亦名本事。十方正。亦名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談說。即是議論。是法體性名一切義別者。體即當體。謂文字經卷。又他方六塵皆得為體。如玄義所明。性。即所依理體。謂小乘三印。無常無我印於生死。寂滅印於涅槃。大乘一實相印。生死涅槃。無二際故。名。即通別二名。一切義。即宗用教相等。如此名味句中。雖說無量法門。要不出於十品因果。謂有為受生之法。雖分分差別。無不皆具十支。初入識胎為識支。四大增長名六住。為名色六入兩支。實覺未別苦樂名觸識。即觸支。三受。即受支。連連覺著受無窮。即愛支。以愛欲心。起我見而生戒取。即取支。感善惡有。即有支。於後有識初名生。即生支。識終名死。即老死支。除無明行二支為過去因。此即是十品現在苦因緣果。而此十品遷流造作之相。既不自生。復不他生。亦不共生。不無因生。當體即空。舉體即假。全體即中。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非天人修羅梵魔外道所作。亦非羅漢辟支菩薩諸佛所作。名為法界。亦名法位。亦名法性。亦名法住。亦名甚深中道第一義諦。觀是中道。則能永離生緣。故了知十品皆悉無自體性。入於光明神通總持辯才。何謂光明神通。謂雖心心行空。而於十方佛土中現劫化轉化。百劫千劫中長養神通也。劫化者。延促自在。轉化者。淨穢隨心。何謂總持辯才。謂即徧十方界。盡百千劫。上諮法言。下詔含識。說法不同。身心別化也。是妙華下。結略指廣。 ~s 17 (辛)四爾燄地若佛子。菩提薩埵體性地中。爾真燄俗。不斷不常。即生即住即滅。一世一時一有。種異異現異故。因緣中道。非一非二。非善非惡。非凡非佛。故佛界凡界。一一是名為世諦。其智道觀無一無二。玄道定品。所謂說佛心行初覺定因。信覺。思覺。靜覺。上覺。念覺。慧覺。觀覺。猗覺。樂覺。捨覺。是品品方便道。心心入定果。是人住定中。燄燄見法行空。若起念。定入生心。定生愛順。道法化生。名法樂忍。住忍。證忍。寂滅忍。故諸佛於入光光華三昧中。現無量佛。以手摩頂。一音說法。百千起發。而不出定。住定。味樂定。著定。貪定。一劫千劫中住定。見佛蓮華坐說百法門。是人供養聽法。一劫住定。時諸佛光中摩頂。發起定品。出相進相去向相故。不沒不退不墮不住。頂三昧法上樂忍。永盡無餘。即入一切佛土中。修行無量功德品。行行皆光明。入善權方便。教化一切眾生。能使得見佛體性常樂我淨。是人生住是地中。行化法門。漸漸深妙。空華觀智。入體性中道。一切法門品滿足。猶如金剛。上日月道品。已明斯義。 ~d 16爾真燄俗者。爾即真諦。燄即俗諦。俗即真故不斷。性無斷故。真即俗故不常。相無常故。又真即俗故不斷。非斷空故。俗即真故不常。性空寂故。謂一切法即生即住即滅。同在一世。同在一時。同在介爾一念有心。是故不常。然而種子各異。異於現行之各異故。又即不斷。如是因緣法之中道。當知非一。以雙照故。亦復非二。以雙泯故。乃至善惡凡聖。性不可得。故佛界凡界。一一皆是假名建立。總名世諦。其智道觀。了知無一無二。乃是玄妙中道定品。所謂諸佛往昔心中行道。初始覺悟之定因。凡有十品。是十品覺支方便之道。心心入於定果。故名為定因也。然十覺止是七覺支法開出。信覺慧覺觀覺。總屬擇法一支。思覺念覺。總屬念支。靜覺即是定支。上覺即精進支。猗覺即輕安支。亦名除覺。樂覺即是喜支。捨覺即捨支也。是人既住定中。燄燄照見諸法而行於空。若於定中善能起念。便定入於無住生心境界。然初獲此定者。必定生於愛順也。彼於此中道法中變化生起。是名真法樂忍。亦名住忍。亦名證忍。亦名究竟寂滅之忍。倘終坐愛順境界。便為永失。故諸佛於此菩薩正入光光華三昧時。必皆現無量佛。以手摩頂。一音說法。百千方便而起發之。光光華三昧。即所謂燄燄見法行空。而此菩薩生愛順故。猶不出定。亦住。亦味。亦著。亦貪。乃至一劫千劫住定。然繇本願善根力故。雖久住定。亦不畢竟入於涅槃。仍能見佛。聞百法門。是人即於定中供養聽法。又更一劫住定。是故諸佛再於光中摩頂。令其發起定品。善知出相。進相。去相。向相。知出相故不沒。知進相故不退。知去相故不墮。知向相故不住。便於頂三昧法上樂忍永盡無餘。不為頂墮菩薩。即入一切佛土。乃至行化法門。漸漸深妙。空華觀智。同入體性中道。一切法門。皆得滿足。猶如金剛。無有缺少矣。空者真諦。華者俗諦也。日月道品。結略指廣。然華嚴明八地菩薩。深證無生。諸佛為設三橋七勸。今四地即雲爾者。界外機緣。不可思議。惟應仰信而已。 ~s 18 (辛)五慧照地若佛子。菩提薩埵慧照體性地法。有十種力生品。起一切功德行。以一慧方便。知善惡二業別行。處力品。善作惡作。業智力品。一切欲求。願六道生生果。欲力品。六道性分別不同。性力品。一切善惡根一一不同。根力品。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一切因果。乘是因。乘是果。至果處。乘因道。是道力品。五眼知一切法。見一切受生故。天眼力品。百劫事一一知。宿世力品。於一切生煩惱滅。一切受無明滅。解脫力品。是十力品智。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眾生因果分別。而身心口別用。以淨國土為惡國土。以惡國土為妙樂土。能轉善作惡。轉惡作善。色為非色。非色為色。以男為女。以女為男。以六道為非六道。非六道為六道。乃至地水火風非地水火風。是人爾時以大方便力。從一切眾生而見不可思議。下地所不能知覺舉足下足事。是人大明智漸漸進。分分智光。光無量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現在前行。 ~d 17慧照者。十力妙慧。照一切法悉皆通達。世出世道無與等者。亦名難勝。此十種力。繇善修習之所生成。故名生品。此能徧起一切功德之行。云何為十。一者以一慧方便。了知善惡二業別行。所謂作善得善報。斯有是處。若得惡報。無有是處。作惡得惡報。斯有是處。若得善報。無有是處。是名為處力品。二者於一切眾生善作惡作。業緣果報。皆悉徧知。是名業智力品。三者於一切眾生所有欲求。謂喜願六道生生果等。名為欲解力品。四者知六道種性分別不同。名性力品。五者知六道一切善惡根。上中下一一不同。名根力品。六者知眾生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七者知一切世出世因果之法。乘是因。乘是果。如人乘為因。還以人乘為果。乃至佛乘為因。還以佛乘為果。其得至果處者。正繇乘此因道。是名道力品。八者以五眼知一切法。見一切眾生受生差別故。名天眼力品。九者於百劫事一一皆知。名宿世力品。言百劫者。猶所謂百劫修行是心地。實非止於百劫而已。十者於一切招分段生死之煩惱滅。一切受變易生死之無明亦滅。名解脫力品。即是漏盡智力。是十力品智。能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眾生因果分別。而身心口。能各各別用。了達淨穢平等。故應折伏。則以淨國土為惡國土。應攝受。則以惡國土為妙樂土。知善惡性空。故垂誡則轉善作惡。垂勸則轉惡作善。知色空不二。故為著有者令見色為非色。為著空者令見非色為色。知男女無真實相。故應以女身得度。則以男為女。應以男身得度。則以女為男。乃至隨意轉現。如維摩室中天女等。知凡聖平等。故應從聖解得度。則以六道為非六道。應就凡情解脫。則以非六道為六道。知四大無性。本如來藏。故乃至地水火風。非地水火風。是人爾時以大方便力。觀一切眾生界。即是佛界。隨舉一法。皆見其不可思議。舉足下足。下地莫知。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現在前行。所以亦名難勝。亦名慧照也。 ~s 19 (辛)六華光地若佛子。菩提薩埵體性華光地。能於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品。以示一切眾生種種變化。以天眼明智。知三世國土中微塵等一切色。分分成六道眾生身。一一身微塵細色成大色。分分知。以天耳智。知十方三世六道眾生苦樂音聲。非非音非非聲。一切法聲。以天身智。知一切色。色非色。非男非女形。於一念中。徧十方三世國土劫量大小國土中微塵身。以天他心智。知三世眾生心中所行。十方六道中一切眾生心心所念苦樂善惡等事。以天人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一切眾生宿世苦樂受命。一一知命續百劫。以天解脫智。知十方三世眾生解脫。斷除一切煩惱若多若少。從一地乃至十地滅滅皆盡。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眾生心。定。不定。非定非不定。起定方法。有所攝受三昧。百三昧。以天覺智。知一切眾生已成佛。未成佛。乃至一切六道人心心。亦知十方佛心中所說法。以天念智。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眾生受命命久近。以天願智。知一切眾生。賢聖。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願。若求苦樂。若法非法一切求。十願百千大願品具足。是人住地中。十神通明中。現無量身心口別用。說地功德。百千萬劫不可窮盡。而爾所釋迦。略開神通明品。如觀十二因緣品中說。 ~d 18十通智品起種種用。故名華光。無為真如。性淨明露。故名現前。繇真性現前。遂得十通成就。妙華光明以自莊嚴也。非非音非非聲者。指無情聲。一切法聲者。指出世音。滅滅皆盡者。位位斷惑究竟皆盡。非定非不定者。所謂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有所攝受三昧者。謂三昧各有種種功用。六道人心心者。謂人心中具有佛心。若求苦樂。若法非法者。凡夫求苦。聖人求樂。凡求非法。聖人求法。又願生濁世是求苦。願生淨土是求樂。願現善道是求法。願現惡趣是非法也。此十通亦止是六通開出。天身智。還屬天眼。眼見色相分分差別。身知色相無差別也。天人智。天念智。同屬宿命。天人智。知眾生宿命差別。天念智。知劫數增減差別也。天解脫智。即漏盡通。天定心智。天覺智。天願智。並屬他心。皆如文可知。 ~s 20 (辛)七滿足地若佛子。菩提薩埵滿足體性地。入是法中。十八聖人智品。下地所不共。所謂身無漏過。口無語罪。念無失心。離八法。一切法中捨。常在三昧。是入地六品具足。復從是智生六足智。三界結習畢竟不受故。欲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法門所求滿故。進心足。一切法事。一切劫事。一切眾生事。以一心中一時知故。念心足。是二諦相。六道眾生一切法故。智慧足。知十發趣人。乃至一切佛無結無習故。解脫足。見一切眾生。知他人自我弟子無漏無諸煩惱習故。以智知他身六通足。是人入六滿足明智中。便起智身。隨六道眾生心行。口辯說無量法門品。示一切眾生故。隨一切眾生心行。常入三昧。而十方大地動。虛空化華。故能令眾生心行。以大明具足。見過去一切劫中佛出世。亦是示一切眾生心。以無著智。見現在十方一切國土中一切佛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以神通道智。見未來中一切劫一切佛出世。一切眾生從是佛受道聽法故。住是十八聖人中。心心三昧。觀三界微塵等色。是我故身。一切眾生。是我父母。而今入是地中。一切功德。一切神光。一切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門品。我皆已入。故於一切佛國土中。示現作佛。成道。轉法輪。示入滅度。轉化他方過去來今一切國土中。 ~d 19具足十八不共之法。盡真如際。故名滿足。亦名遠行地也。八法者。利衰苦樂稱譏毀譽。亦名八風。一切法中捨者。亦名無不知已捨。此須四句分別。謂不知不捨。知而不捨。不知而捨。知已而捨。凡夫於一切法不了元繇。妄想執著。是不知不捨。解行菩薩雖知諸法真實之相。惑種未斷。未能脫然永離。是知而不捨。二乘無差別智。不知諸法種種體性。但能永無貪著。是不知而捨。惟佛究盡諸法實相。如圓鏡照物。了了現前。永無粘著。是無不知已捨也。常在三昧者。即四威儀中無不定心。欲具足。亦名欲無減。結習都盡。而常欲度生也。進心足。亦名精進無減。任運度眾生也。念心足。即念無減。智慧足。即慧無減。開化眾生。總不出真俗二諦。依於二諦。作隨智隨情等說。具足一切法品。開化六道也。解脫足。即解脫無減。智知他身六通足。即解脫知見無減。謂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也。便起智身等。是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口辯說等。是一切口業隨智慧行。隨眾生心行等。是一切意業隨智慧行。能令眾生心行者。合是轉化之義。以大明具足等。是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以無著智等。是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以神通道智等。是智慧知未來世無礙。過去名大明。無昬昧忘失故。現在名無著。如鏡普照故。未來名神通。不可思議故。實則三世皆大明。皆無著。皆是神通道力也。從此數數示成八相。轉化十方三世。無所不徧。名為滿足。亦名遠行。不亦宜乎。 ~s 21 (辛)八佛吼地若佛子。菩提薩埵佛吼體性地。入法王位三昧。其智如佛。佛吼三昧故。十品大明空門常現在前。華光音入心三昧。其空慧者。謂內空慧門。外空慧門。有為空慧門。無為空慧門。性空慧門。無始空慧門。第一義空慧門。空空慧門。空空復空慧門。空空復空空慧門。如是十空門。下地各所不知。虛空平等地不可說不可說神通道智。以一念智。知一切法分分別異。而入無量佛國土中。一一佛前諮受法。轉法度與一切眾生。而以法藥施一切眾生。為大法師。為大導師。破壞四魔法身具足。化化入佛界。是諸佛數。是諸九地十地數中長養法身。百千陀羅尼門。百千三昧門。百千金剛門。百千神通門。百千解脫門。如是百千虛空平等門中而大自在。一念一時行。劫說非劫。非劫說劫。非道說道。道說非道。非六道眾生說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說非六道眾生。非佛說佛。佛說非佛。而入出諸佛體性三昧中。反照。順照。逆照。前照。後照。因照。果照。空照。有照。第一中道義諦照。是智惟八地所證。下地所不及。不動。不到。不出。不入。不生。不滅。是地法門品。無量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今以略開地中百千分一毛頭許事。羅漢品中已明。 ~d 20一真如心。故名不動。與佛同體。從勝定出。復名佛吼。證於平等法性真無生忍。故名入法王位三昧。華光音者。諸佛七勸之音。具如華嚴第八地中所明。本從七勸起定。而言入心三昧者。既受諸佛加被。方證一心妙用。出入無非三昧也。空慧者。慧即大明之體。繇真實慧。證法性空。故名大明空門。內空者。觀內色淨相不可得。外空者。觀外色淨相不可得。有為空者。五陰法中我我所不可得。無為空者。對有為。說無為。有為既空。則無為亦不可得。性空者。有為無為皆無自性。無始空者。世間眾生無有始相。第一義空者。諸法中最上第一。名為涅槃。而亦無相。空空者。第一義雖空。能空之理猶在。今能空亦空。空空復空者。空理雖空。空理之智猶在。今空空之智亦空。空空復空空者。理智皆空。空空之空猶在。今空空復空亦空。是諸佛數者。已證法身。墮在佛位九地十地。不過任運長養其法身耳。陀羅尼。此翻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依此能發無礙辯才。反照者。內照身心。順照者。觀流轉門。逆照者。觀還滅門。前照者。觀於過去。後照者。觀於未來。因照者。照諸法因。果照者。照諸法果。空照者。照於真諦。有照者。照於俗諦。第一中道義諦照者。照於中諦。不動者。攀緣永息。不到者。言思路絕。不出者。無不照時。不入者。非入定照。不生者。照性無生。不滅者。照性無滅。羅漢品者。結略指廣。此地永捨藏識之名。亦名阿羅漢位。而界內界外。義類不同。若欲委知。須閱四教儀集註。 ~s 22 (辛)九華嚴地若佛子。菩提薩埵佛華嚴體性地。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王定。出入無時。於十方三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轉法輪。乃至滅度。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時示現一切眾生。一切色身。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自在樂。虛空同。無量大悲光明相好莊嚴。非天非人。非六道。一切法外。而常行六道。現無量身。無量口。無量意。說無量法門。而能轉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復轉一切見入佛見。佛見入一切見。佛性入眾生性。眾生性入佛性。其地光。光光照。慧慧照。明燄明燄。無畏。無量。十力。十八不共法。解脫。涅槃。無為一道清淨。而以一切眾生作父母兄弟。為其說法。盡一切劫得道果。又現一切國土。為一切眾生。相視如父如母。天魔外道。相視如父如母。住是地中。從生死際起。至金剛際。以一念心中現如是事。而能轉入無量眾生界。如是無量。略說如海一渧。 ~d 21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名佛華嚴。發真如用。善能說法。故又名善慧地也。自在王王定者。此自在王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也。即出即入。即入即出。乃至東方入定西方起等。故名出入無時。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時示現者。謂不惟次第示成八相。又相相之中互具八相。所謂或見住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乃至或見巳涅槃等。其地光者。指其光明之體。光光照。慧慧照者。明其無盡無盡。明燄明燄者。顯其互徹互融。一念心中現如是事者。所謂始終不出剎那際三昧。轉入無量眾生界者。謂普於一切世界。現凡現聖也。餘悉如文可知。 ~s 23 (辛)十入佛界地若佛子。菩提薩埵入佛界體性地。其大慧空空復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平等智。有如來性十功德品具足。空同一相。體性無為。神虛體一。法同法性。故名如來。應順四諦二諦。盡生死輪際。法養法身無二。是名應供。徧覆一切世界中一切事。正智聖解脫智知一切法有無一切眾生根故。是正徧知。明明修行。佛果時足故。是明行足。善逝三世佛法。法同先佛法佛。去時善善。來時善善。是名善善。是人行是上德。入世間中教化眾生。使眾生解脫一切結縛故。名世間解脫。是人一切法上。入佛威神。儀形如佛。大士行處。為世間解脫。調順一切眾生。名為丈夫。於天人中教化。一切眾生諮受法言故。是天人師。妙本無二。佛性玄覺常常大滿。一切眾生禮拜故。尊敬故。是佛世尊。一切世人諮受奉教。故是佛地。是地中一切聖人之所入處。故名佛界地。爾時坐寶蓮華上。一切與授記歡喜。法身手摩其頂。同見同學菩薩。異口同音。讚歎無二。又有百千億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雲集。請轉不可說法輪。虛空藏化導法門。是地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品。奇妙三明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口心意可盡其源。如光音天品中。說十無畏與佛道同。 ~d 22受佛職位。墮在佛數。故名入佛界地。慈陰妙雲。覆涅槃海。故亦名法雲地。前八地中第十空門。名為空空復空空慧門。今並並此大慧而復空之。證如虛空性平等智。故得十號功德。皆悉具足也。空同一相等者。真空之智。與實相之理無二。其體性即是無為。其神虛通。其體一實。此三句明於如義。所有一切諸法。無不皆同法性。此句明於來義。應順四種四諦。及真俗二諦。盡二種生死之輪際。法養之智。與法身之理無二。此則恆受第一法供養樂。名應供也。正智者。即根本智。聖解脫智者。即差別智。根本即正義。差別即徧義。明明者。上明字是始覺。下明字是本覺。始覺合本。故曰明明。修者。稱性力用。行者。性具功德。從性起修。以修顯性。故曰修行。初地分證。今歸究竟。故稱為足。善逝三世佛法者。逝是入義。法同先佛法佛者。謂雖應化無方。而其儀則軌式。皆同先佛法身無二。或示入涅槃為去。或示生人世為來。無不契理契機。是故善而又善。問。理無來去。來去隨機。但可契機。那雲契理。答。理無來去。亦無不來不去。但令契機。即是契理。又示來示去。故契機。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故契理也。若藏教菩薩。惟能來度眾生。不能去至涅槃。縱令契機。終不契理。若二乘之人。惟能去至涅槃。不能來度眾生。縱令契理。終不契機。若奪而言之。既不契理。亦不契機。不能接界外機故。既不契機。亦不契理。以未達無住涅槃。惟證偏空。不盡理性故。又權教大士。雖徧能示去示來。但出假須起空。入空須棄假。亦不得名善善。今。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四威儀中。心常在定。如明月之在天。水清影現而非來。水濁影亡而非去。乃名去來皆善善也。大士行處為世間解脫。應云為無上士。文錯誤耳。妙本無二者。謂始覺妙合本覺而無有二。常常大滿者。所謂究竟滿足。一切世人諮受奉教。故是佛地者。謂此地自下地視之。亦名為佛。是一切聖人之所入處。故名佛界地者。謂此地乃是成佛近因。亦復名菩薩也。爾時坐寶蓮華等。是初登此地。正受佛職事。又有百千億等。是既受佛職後事。是地有不可說等。是結顯德業。如光音天品下。結略指廣。 ~s 24 (丁)三付囑弘傳二。初舍那付囑。二釋迦弘傳。 (戊)初中二。初結示付囑。二放光付囑。 (己)今初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恆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 ~d 23本源心地。一切眾生之所共有。但無明障蔽。久成閉塞。今轉此法門。令得開發。故云開心地道也。 ~s 25 (己)二放光付囑爾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d 24既結示付囑。復放光普告者。正顯心地法門。若本若跡。若因若果。無不以智為前導也。故始則釋迦放光發起。表本覺之性明。能熏始覺。次則菩薩放光集眾。表始覺之智德。能尋本覺。今則舍那放光囑授。表於從果起因。妙彰理本。後復釋迦放光誦戒。表於即因成果。善修事迹。光光互映。了知始本不二。修性同源矣。 ~s 26 (戊)二釋迦弘傳三。初受法將辭。二旋歸本界。三遵敕利生。 (己)今初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 ~d 25舉身放不可思議光者。跡光與本光無異。同是三德秘藏微妙智明也。光皆化無量佛者。此智是諸佛之母。諸佛繇此而出生也。無量華供養者。華表妙因。妙因從果德起。還用莊嚴果德也。 ~s 27 (己)二旋歸本界各各從此蓮華臺藏世界而沒。沒巳。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 ~d 26三昧名體性虛空華光者。謂徹證本來如虛空之體性。則華光任運自現。體性即法身德。華即表解脫德。光即表般若德也。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者。若據下卷初文。應雲還至四禪摩醯首羅天王宮。先說魔受化經。方乃下生人間。示現出家。詣菩提樹。今徑明菩提樹下。從三昧出。正顯八相成道。始終皆不離此三昧也。又前接至華藏。既稱為還。今復至南洲。亦名還本源世界者。前表理為事本。今表事為理本。故皆得稱還。稱本源也。何謂理為事本。謂本惟圓教一實之理。而眾生迷有深淺。悟有難易。故更設別教通教藏教以開示之。又本惟一行是如來行。而眾生根有利鈍。修有巧拙。故更立五行萬行等以收羅之。又本惟真常法身。而眾生久在輪轉。不能自見。故更現勝應劣應等身以覺悟之。又本惟寂光淨土。而眾生違背日久。證入無繇。故更垂實報方便同居等土以攝受之。是名理為事本也。何謂事為理本。謂只此因緣生法。此法即空即假即中。總不得離此正因緣境而別談理性。又只此施戒等行。或達其三輪體空。或知其莊嚴無盡。或了其體是法界。總不得廢此六度事行而高談理觀。又只此丈六常身。名為境本定身。界內利根。即見其坐天衣座。轉無生四諦法輪。界外鈍根。即見其相好無量。徧坐道場。界外利根。即見其一一色相。當體無非真實法身。故法華經雲。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何處別有四佛。為四人說四教耶。又只此同居一土。斷見思者。便能橫見方便。破無明者。便能橫見實報。無明盡者。便能橫見寂光。方便一土。猶可雲別在界外。實報寂光。則未有隔於此土者。是名事為理本也。 ~s 28 (己)三遵敕利生又二。初且明一界佛。二例結餘界佛。 (庚)今初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復從座起。至燄天中說十有。復從座起。至第四天說十迴向。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復至二禪中說十忍。復至三禪中說十願。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d 27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方坐也。金剛千光王座。下卷名華光王座。千字即華字之誤。金剛表法身德。華表解脫。光表般若。全以三德秘藏正法而為其座也。妙光堂。即普光明殿。華嚴七處九會。多雲不起本處。此雲復從座起。機宜不同。所見各別。略如玄義中辨。帝釋宮。即忉利天宮。在須彌山之頂。此雲三十三天。以四方各八天臣。並中間天主。為三十三。燄天。亦云夜摩天。此雲時分。不假日月光明。但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第四天。即兜率陀天。此雲知足。生此天者。於五欲皆知足故。中有內院。即一生補處所居。復至四禪。乃說此心地法門者。本從四禪中放光發起。接至華藏世界秉受此法。故今仍於四禪說之。又帝釋宮等。分說此心地法。四禪宮中。合說此心地法。分說表於行布。合說表於圓融。又顯此心地法。雖位位差別。總趣極果也。 ~s 29 (庚)二例結餘佛界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二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三(下卷初)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註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s 1 (丙)次釋迦宣菩薩戒三。初敘說戒原繇。二例重輕戒相。三勸大眾奉行。 (丁)初中二。初覆敘垂跡傳法。二正明樹下勸發。 (戊)初中又二。初長行。次偈頌。 (己)初中復二。初正述跡佛弘法。二方明以戒攝生。 (庚)今初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d 1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者。指上卷初。於四禪天中放光徹照。乃至擎接還歸事也。東方來入天王宮者。謂既秉受心地法門。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即於三昧之中。還來此土摩醯首羅天王宮中。此土在華藏之東。故云東方來入也。說魔受化經者。別為通教利根。示現於第四禪天降魔已竟。方更下生。如玄義中所明。不同三藏所見。直至樹下方降魔也。迦夷羅。亦云迦維羅衛。具雲迦毘羅皤窣都。翻為黃色所依處。上古有黃頭仙人。依此修道。西域記雲劫比羅伐窣堵。此翻赤澤。或名婆兜釋翅搜。或名釋翅瘦。此翻能仁住處。摩耶。具雲摩訶摩耶。此翻大術。或翻大幻。謂以大願智幻法門。為如來母也。白淨。或雲淨飯。或雲真淨。梵稱首圖馱那。或稱閱頭檀也。悉達。具雲薩婆悉達。此翻頓吉。以太子生時。諸吉祥瑞皆悉具故。大論翻為成利。西域記雲薩婆曷刺他悉陀。唐言一切義成。舊稱悉達。訛略也。七歲出家。猶言出家七歲。謂初出家時。先學不用處定。不久得證。知非究竟。次學非非想定。又不久得證。知其亦非究竟。次復遊行諸國。凡經一年。次更苦行六年。至年三十。乃成正覺。齊此以前。皆是體性虛空華光三昧中事。示成佛已。名為從三昧出。即坐金剛華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次方復徧歷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初禪。二禪。三禪。及摩醯宮。共有十箇住處。說於十種法門。說法已周。更為說喻。令知所被之機。能被之教。皆如梵網。皆不出於心地法門也。寂滅道場。即菩提道場。菩提是智。寂滅是理。繇坐此處。以菩提智。證寂滅理。故名為菩提道場。亦名寂滅道場。來此世界八千返者。特指示成正覺之事。非謂其餘化身。如玄義中已明。略開心地法門竟者。結指上文。 ~s 2 (庚)二方明以戒攝生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奉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d 2十會既畢。隨說戒品者。以此住行向地等一切微妙法門。雖人人性具。而沈迷日久。方坐癡暗之地。何繇得入。然雖癡暗凡夫。亦自有入門方便。只恐不發心耳。只如盧舍那佛。本亦曾為癡暗凡夫。但初始發心。便受戒品。受戒之後。便常誦習。所以克證心地法門。直至成佛。皆以此一戒為最勝因緣。此戒是古先諸佛展轉相傳。非是創立。即是第一最上微妙之戒。破諸黑暗。名為光明。摧諸煩惱。喻若金剛。廣具一切功德法財。目之為寶。又照一切法。名為光明。攝善戒也。體是無漏。名為金剛。律儀戒也。濟物利用。名之為寶。攝生戒也。蓋不惟舍那繇此成佛。舉凡一切諸佛。無不以此戒為本源。一切菩薩。亦無不以此戒為本源。以離此戒。則三十心十地法門。皆不成就。乃至佛地一切功德。亦不成就故也。佛性種子者。此戒本以正因佛性為種子。起信所謂以知法性無染汙故。隨順修行屍波羅密。而緣了佛性。又以此戒為種子。涅槃所謂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一切眾生既皆有佛性。佛性徧一切法。則若意若識。若色若心。但凡是情是心。無不入於佛性戒中。此戒的的是常有真因。此戒的的是常住法身妙果。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普被群機。故此法戒。乃三世一切眾生。皆應頂戴受持者也。思量名意。別指第七。了別名識。別指前六。集起名心。別指第八。五根四大名色。是情者。揀非無情。是心者。揀非無心。謂除非木石無心。不堪受戒。但有心者。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即入佛性戒中。以此妙戒。全依佛性理體所起。還復開顯佛性。莊嚴佛性。故名佛性戒也。當當。猶言的的確確。既是全性所起。的是常有真因。既繇此開顯莊嚴佛性。的是常住法身妙果。所謂十無盡戒。一切戒之根本。保任行人到解脫岸。故名波羅提木叉。此戒即是無盡之藏。繇於本源自性清淨為所依體。廼成無作妙戒體故。 出此無作戒體。復為三意。初正出無作律儀。二兼明定道二戒。三更明三聚戒法。 初正出無作律儀者。天臺師雲。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磐公釋雲。謂此戒體。不起則已。起則全性。而性修交成。必有無作假色。假色者。性必假色法以為表見也。無作一發。任運止惡。任運行善。不俟再作。故名無作。此菩薩無作律儀。應以七句勝義而詮顯之。一者本源清淨以為其性。二者增上善心以為其因。三者三種勝境以為其緣。四者三番羯磨以為其體。五者無漏妙色以顯其相。六者極至佛果以為其期。七者妙極法身以為其果。一清淨為性者。所謂諸法真實之相。不生不滅不常不斷等。乃此戒所依之理體也。二增上因心者。所謂發菩提心。被四弘鎧。上求下化。情期極果。又須別圓二教初心。乃感此戒。若藏通二教之心。不能發此無上戒也。三勝境為緣者。瓔珞經雲。諸佛菩薩現在前受。名上品戒。菩薩法師前受。名中品戒。千里無師。於經像前自誓而受。名下品戒。自誓受戒。復有不同。此經即須得見好相。瓔珞地持。皆惟貴發菩提心。或重內因。或重外緣。各有所以。須自審量耳。四從羯磨得者。磐公雲。初番羯磨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業力。悉皆震動。二番羯磨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雲如蓋。覆行人頂。三番羯磨時。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從行人頂門。流入身心。充滿正報。盡未來際。永為佛種。義疏雲。大乘所明。戒是色聚。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以情期極果。此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涅槃經念戒中雲。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故知別有此無作體。從羯磨得。若自誓受者。亦從三白時得。或從見好相時得也。五無漏色相者。謂初受戒竟。即於法界有情邊得不殺色。於法界情非情邊得不盜色。於法界有情邊得不婬色。於法界有情邊得不妄語色。乃至於法界有情邊得不瞋色。於法界三寶邊得不謗色。又眾輕戒中。於法界師友邊得不慢色。於法界酒得不飲色。於法界肉得不食色。乃至於法界法門得不破壞色。此不殺不盜等法。雖無形相可見。而借色表顯。所謂非眼處色。是法處色。又殺盜等是有漏法。不殺等即無漏法。故名無漏色法。是以未受戒時。雖殺盜等事。未必念念徧造。而十方世界。無非我殺盜婬妄之場。十方有情。無非我殺盜婬妄所行之境。甫受戒已。則十方世界。無非我慈良清直之地。十方有情。無非我慈良清直所被之機。故一念中。成就無漏微妙善色。一一徧於法界一切諸念。亦復如是。名為無盡戒品。不亦宜乎。六佛果為期者。瓔珞經雲。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乃至不得故謗三寶藏。菩薩戒羯磨文雲。若諸菩薩。雖復轉身徧十方界。在在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設轉受餘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為欲覺悟菩薩戒念。雖數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不同其餘戒法。惟以盡壽為期也。七妙極法身果者。據義疏論興廢中。謂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至佛乃廢。以佛果位中。諸惡永淨。更無可止。萬善圓極。更無可行。持犯兩忘。故名為廢。然此無作戒體。既是全性起修。寧不全修在性。既全在性。那可論廢。又既是無漏色法。即是諸佛究竟常色。又安可廢。若戒體可廢。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亦應可廢。又盧舍那名淨滿。惡無不淨。善無不滿。正是究竟戒體。故曰惟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名破戒者。又豈有廢。然此戒體。雖至佛地乃稱究竟。而初心所受。更無異體。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以與三世諸佛同一戒體故也。如太子初生。即入王位。位同於王。真是王子。雖治國平天下事。尚未諳練。不得言其非是王種。菩薩受戒。亦復如是。頓同諸佛戒體。名真佛子。雖定慧解脫力無畏不共法等。尚未修習。不得言其非是佛種。如太子長成。紹繼王位。止是父母所生之身。更無異身。菩薩成佛。亦復如是。功德滿足。坐於道場。止是初發心時所得戒體。更無異體。如此妙體。那得論廢。如太子生後。若壽命應盡。若九橫因緣。其身則死。不復堪能紹繼王位。菩薩受戒。亦復如是。若退失大菩提心。若毀犯十重禁法。其戒則失。不復堪能成就菩提。防此二緣善巧修習。直至菩提。成究竟戒。故言妙極法身以為果也。 二兼明定道二戒者。大小乘中。皆有定共戒。及道共戒。謂繇定力。自然止息諸惡。名定共戒。繇於道力。自然永離諸惡。名道共戒。定道與律儀並起。故稱為共。前明律儀從師受得。今則藉定道力。自能發得無作律儀。還以無作為其體也。此定道二戒。若先已受律儀戒者。止因定道。倍增明淨。更無異體。若先未受律儀戒者。隨定道力。即發律儀。又定共亦名禪戒。道共亦名為無漏戒。或定共通於欲界地定。禪戒惟指初禪已上。道共通於方便道中。無漏惟指發真已上。若發真無漏。則永無退失。若方便道。及諸禪定。容有進否也。 三更明三聚戒法者。瓔珞經雲。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今明此三。並是菩薩戒法。亦並以無作為體。律儀備列重輕諸相。而止言十波羅夷者。以四十八輕。皆是十重戒之等流眷屬。十重戒法。攝一切戒罄無不盡。是故名為十無盡戒也。八萬四千法門。即無作體所具眾善。慈悲喜捨。即無作戒妙用功能。所以同名為戒。又菩薩戒法。弘誓無盡。若不攝善攝生。即是戒體有缺。故八萬四千法體。慈悲喜捨定體。總皆攬之以為戒體。戒為法界。一切法趣戒也。律儀戒是法身德。攝善戒是般若德。攝生戒是解脫德。攝律儀能成法身。攝善法能成報身。攝眾生能成化身。又繇律儀戒成於斷德。繇攝善戒成於智德。繇攝生戒成於恩德。小乘心希自度。見苦斷集。故但有律儀。不慕佛地稱性功德。故無攝善法戒。不思濟度一切眾生。故無攝眾生戒。菩薩初發心時。便以上求下化為懷。上求攝善。下化攝生。三聚淨戒。一時圓發。更非先後也。 ~s 3 (己)次偈頌三。初頌舍那始授。二頌釋迦轉授。三勸信受奉持。義疏雲。三序悉是此土釋迦所說。雜有經家之辭。 (庚)初頌舍那始授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d 3甘露者。不死之藥。喻持戒者。能得涅槃常樂我淨。永無老死也。門為能通。教能通理。繇教戒力。通至大涅槃城。 ~s 4 (庚)二頌釋迦轉授是時千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授諸眾生。 ~d 4本師。指舍那也。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儀義也。日長善法。月得清涼。珠富法財。攝善義也。日月麗天。無不瞻仰。瓔珞在身。觀者愛敬。攝生義也。既勸受持。即勸轉授。使燈燈相續。化化無盡。 ~s 5 (庚)三勸信受奉持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d 5佛法中戒藏者。一乘無上戒法。不但揀異外道凡夫等戒。亦復揀異聲聞緣覺戒也。此戒即是諸戒之藏。以一切八戒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無不從此大戒流出。又一切八戒及具戒等。無不攝入此大戒中。故清淨毘尼方廣經雲。菩薩毘尼。猶如大海。所有毘尼。無不納受也。大眾心諦信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不信自身決得成佛。則有所戒品。不能牢固。若諦信自身有成佛分。諦信舍那繇戒成佛。自然念念護持妙戒。不使毀缺也。餘如前釋可知。 ~s 6 (戊)二正明樹下勸發二。初經家敘事。二釋迦自說。 (己)初中三。初佛欲結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願聞。 (庚)今初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巳。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d 6上文言示成佛道。十處說法已竟。復至菩提樹下說戒。今言初坐等者。意顯成道不久。即宣此戒。非待他時。所謂先務之為急也。初結木叉。頓制五十八事。不同聲聞隨犯隨結者。理論關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者大士深信。頓聞不逆。二者大士不恆侍左右。不得隨事隨白。三者舍那為妙海王子授菩薩戒。即頓說此五十八條。古制應爾也。又聲聞隨事隨結。皆悉集十句義。今頓制諸戒。亦應戒戒具足十義。經雖不出。理必應然。略出名相。俾知利益。一攝取於僧。謂制此重輕諸戒。攝受眾生。令歸大乘僧寶數中。令取大乘僧寶果位。二令僧歡喜。謂繇攝取力故。能令大地菩薩。歡喜暢悅。三令僧安樂。謂繇禁戒力故。能令菩薩種族。利益增長。得安樂住。四未信者令生信。謂繇禁戒力故。性遮清淨。發起一切眾生正信之心。五已信者令增長。謂繇清淨律儀。能令久淹佛法者。益其堅固。不退悔故。六難調者令調順。謂有一類假名菩薩。及一類雖發大心。煩惱習強者。今以重輕諸戒調之。懺悔訶責。令不敢違法律故。七慚愧者得安樂。謂繇調順諸難調者。則慚愧僧無擾亂故。八斷現在有漏。謂制止三業十支。令不漏落業煩惱故。九斷未來有漏。謂永斷漏種。不以染汙心受生死故。十正法得久住。謂繇大乘僧寶種性不斷。建立弘通正法輪故。孝順父母等者。戒相雖多。孝順攝盡。故總提孝順二字。以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師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須孝順也。爾雅釋善事父母為孝。大史叔明以順釋孝。孝即是順。孝順父母。有三差別。一者冬溫夏清。昏定晨省。奉養無方。服勞靡間。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親於道。孝順師僧。亦應准此。師僧者。獨指授戒之師。其餘僧眾。自屬三寶中攝。孝順三寶。亦有三義。一者供養承事。不厭疲勞。二者如說修行。不汙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約法門解者。方便為父。智度為母。不離深義以為和尚。自心覺悟名佛。自心理體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觀察名孝。如理證入無背名順也。繇斯事理二種孝順。決至無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為戒。亦即名為制止。以孝則自不作惡故也。
推薦閱讀:

誦准提咒10萬遍可與佛菩薩感應
一生有菩薩保佑,註定十人九富的3個生肖
佛教基礎學(5.優婆塞菩薩戒篇)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親聞記
家中如何供奉佛菩薩(之一)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