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五分鐘|禮之用 和為貴

有禮有節 和為貴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這句話的意思是「禮的應用,貴在處理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恰到好處。過去的聖君明主治理國家,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無論事小事大,都遵循『和』的這個原則來衡量和處理。但也會碰到行不通的地方,那是因為只知一味地為求和諧而求和諧。如果不以禮儀來加以節制,最終也還是行不通的。」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以其彬彬有禮、和睦謙虛的風貌而著稱於世,成為其它國家效仿的對象,咱們中國人講「和」,講究「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家和萬事興」,講究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天地萬物的和諧。經過五千年文明的沉澱,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中華民族的「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和風貌。從古到今,「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社會到家庭,從官場到民間,乃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接人待物等等,都體現著禮儀。禮儀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離不開禮儀。 現在,人們的社會活動和禮儀有著密切的關係:節日喜慶,要放禮花;國家慶祝大典和隆重場合要放禮炮;子女的婚事,男方要給女方送彩禮;家族供奉祖宗要行祭禮;人故去要舉行葬禮;學校開學有開學典禮,軍人有軍禮,小學生有隊禮……還有一些物質化的禮俗,如參加宴會要穿禮服,親朋好友見面要送贈禮,包括求人辦事要送禮品等等。古時還有一些不同於現在的儀禮,如冠禮、宴禮、聘禮、飲酒禮、射禮、盟禮和人們交際時的拜禮和揖禮等,不勝枚舉。禮儀是在連綿五千年中,各地禮儀在長期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的結果,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行為準則。

「禮」的作用,就在於一個「和」字。「和」,前從「禾」後從「口」,「禾」者莊稼也,「口」者嘴也,人人有飯吃天下自然就和平安寧了。「和」就是合宜適當即適度。中國傳統中的「和」,諸如家庭中的「和睦」,鄰裡間的「和順」,上下級之間的「和敬」,以及商業交往中的「和氣生財」等,都是「和」之精神的延續。如何能做到適度呢?面對私慾紛呈,「禮」不是強迫人們摒棄,而是強調恰當適度;「禮」不是強求,而是凡事要求自覺地用「禮」來加以節制,由此使人們的渴望慾念緩緩平息,最終達到適度的標準。所以,有子說:禮的運用,以和諧為可貴。

和, 說白了,就是既要講求團結,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又要堅持原則,不能相互間吹吹拍拍,搞庸俗的一團和氣。只講「禮」的強制,就不能和諧;只講「和」的通融,「禮」就可能貫徹不下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讀書」五分鐘讀完《財務自由之路》
公元2014年:五分鐘即刻剖宮產年
五分鐘成為記憶王—第一章
五分鐘就能掌握的實用面相速成法
智行合五分鐘|第320期——領導者必備的兩大「錦囊」

TAG:論語 | 五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