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托去放牧的游牧民族,心裡住著草原和馬背 | 活著

這是《活著》欄目第693次推送

在中國新疆,一脈天山劃分出南疆與北疆。北麓迎風坡降水充沛,冬雪夏雨,河谷、平原地帶多為廣袤的草原,是世代生活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的美麗家園。而如今,在大草原上的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少數民族也經歷著城鎮化帶來的改變,傳統習俗大多只能在節日期間瞥見。這一切,草原都在悄然承載和記錄著。

2016年7月,新疆伊犁昭蘇草原上的「天馬」。漢初,外族匈奴頻繁侵擾漢界,卻無力制止。至漢武帝,立志收復攘平疆界,遂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尋找寶馬,並欲結盟月氏國共同擊破匈奴。張騫及漢朝使臣從烏孫國(今伊犁河谷地域)和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帶回了良馬,從而改良了中原馬的品種,提高了漢朝軍隊的戰力。漢武帝喜得神馬,稱之為「天馬」。

2016年4月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村莊,草原牧人在為馬釘蹄掌。西域古國盛產良馬,而來自大宛國的「天馬」,就是傳說中的「汗血寶馬」。它不僅體態神駿,氣勢驃悍,強壯迅捷,而且溫馴合群,忠於主人。大宛馬的脊椎兩側有兩條肉脊,如同老虎的脊背一樣。長有這種肉脊的馬,即便不備鞍,驏騎也很舒服。現今伊犁草原的伊犁馬,經過草原絲路幾千年的融合,馬種兼具大宛馬的品質。

2016年7月,新疆伊犁昭蘇草原,站在馬背上的哈薩克族青年。自古以來,哈薩克人祖先就游牧於西域中亞一帶的草原之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們常年與馬為伴,幾乎個個驍勇善騎,其服飾也帶有較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特徵。

2016年7月 伊犁昭蘇草原,馬背上的哈薩克婦女。伊犁草原位於天山北麓,大西洋暖濕氣流遇到天山的阻礙,在爬坡的過程中形成降水,在新疆是鮮有的潮濕地區,素有「塞上江南」之稱。李白作詩「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哈薩克人就世居在這風景如畫的山水中。

在春季的伊犁新源縣吐爾根鄉,兩位馴鷹老人坐在草地上閑聊。馴鷹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古老傳統文化,在過去,漫長的冬季,牧民往住會騎上馬,帶上馴化後的獵鷹去山裡、草原上抓野兔、旱獺、草原鼠,不僅消滅了草原生態災害,也是原始捕獵文化的沿襲。如今,獵鷹捕獵的功能已蛻變,它們更多地成為遊客合影拍照時的一種道具。

每年7月,西鄰哈薩克、西南鄰近吉爾吉斯斯坦的昭蘇縣都會舉辦「天馬節」。在節日里,既有傳統的馬背技藝比賽,也有西式馬術表演,還有戍邊部隊的團場騎兵方陣列隊,是馬背民族多元文化的一個大匯聚。

天馬節,由當地政府籌劃組辦,歷經數屆,已成為牧民娛樂休閑的節日。在節日當天,當地的男女老少和外地的遊客們,既有身著傳統服飾,也有穿著現代衣裝的,人們齊聚在草原上,吃手抓飯,喝馬奶酒,載歌載舞,拍照留念,十分熱鬧。

在天馬節上,哈薩克族的男青年正在參加叼羊比賽。「叼羊」是一項馬背上的勇敢者運動,當地有句諺語:「摔跤見力氣,叼羊見勇氣」。哈薩克的騎手們分成兩隊,在比賽中互相爭奪一隻被宰殺後的羊。一場叼羊比賽,有時要持續幾個小時,賽況更是跌宕起伏。

天馬節活動持續多日,賽事、節目和活動精彩紛呈。牧民們紛紛來到鎮上的廣場,觀看台上的歌舞表演。而這些身穿著各式傳統服飾的觀眾們也在台下形成了另一個多民族的大舞台。

在吐爾根鄉,保存了一片中世紀遺留的原始野杏林。每年4月,這裡會舉辦杏花節。哈薩克族的姑娘跳起了民族舞蹈,引來遊客們和草原獨特「觀眾」的圍觀。

近年來,隨著國家牧區安居工程政策的深入,伊犁草原上的農牧民居住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過去的毛帳、氈房逐漸退出草原,村莊規划出整齊的街道,牧民們住進了有庭有院紅瓦白牆的房子。

昔日靠馬馳騁草原的習慣也在轉變,許多牧民選擇騎著摩托車放牧。在伊犁昭蘇夏塔鄉,「吃草的」與「喝油的」夏塔古城牆旁相遇。這座古城是二千年前烏孫國的城池,如今城牆僅剩三面殘垣。

在夏塔鄉,伊犁草原另一游牧民族——柯爾克孜族男孩別克一身西裝,在家門口耍「酷」。這一天,是父母為他舉行七歲割禮的儀式,村莊里每家都會來人道賀。

在別克家的家宴後,長輩們一起祈禱。柯爾克孜族宴請賓客用餐時,男女需分開入席。

柯爾克孜人的祖先於17世紀初從葉尼塞河一帶遷到了今吉爾吉斯坦和帕米爾高原,以及興都庫什山和喀喇昆崙山一帶。至二十世紀初,又有柯爾克孜族遷到伊犁一帶。昭蘇縣夏塔鄉就是一個以柯爾克孜族人為主要聚居的鄉鎮。

這是一對柯爾克孜族家庭中的母子。定居後的游牧民族,主婦們把家裡收拾得乾淨漂亮,安心撫養孩子。

在夏塔鎮的街道上,兩位維吾爾族年輕女性購物後走出超市,準備離去。二人身著一白一黑,時尚幹練,又不失民族風格。

休息日,在吐爾根鄉的一處哈薩克村莊的清真寺前,幾名學生在練習自行車跳躍動作,這在他們心中是酷酷的時尚運動。

伊寧市古稱寧遠,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公元前60年,漢朝中央政府設西域都護府,西域歸屬中國版圖,伊寧市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博大的包容力,街道一隅,見證著人類交通工具發展演變的歷程。

伊寧市中心的另一側,中原閣樓式的清真寺與阿拉伯式的宣禮塔體現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和信仰。這片土地上蘊含著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文化,多民族文明在這裡盡然展現。

影像報道 | 王晴

編輯 | 楊深來

運營 | 小砂

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里,你去了哪裡旅遊?

當地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風景和民俗嗎?

歡迎與我們分享。


推薦閱讀:

海瑞是回族嗎?
為什麼神鵰俠侶里朱子柳嘲笑霍都「爾乃蠻夷」?
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嗎?
大陸對台灣 學者:勿采悲情民族主義

TAG:民族 | 游牧民族 | 草原 | 放牧 | 游牧 | 活著 | 摩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