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中正才是練習太極拳的最重要的要求和要領

太極拳在練習的過程中有很多系統和精細的要求和規矩,但什麼才是排在第一位的要求呢卻是人云亦云,有說「松」,有說「腰」的,還有說什麼「虛實」的,各有所論,讓尤其是初學者一頭霧水。

太極拳非常強調習練者的身法規矩,對身體規矩的要求向來有「八面支撐」一說,而八面支撐是練習者功夫修鍊到一定境地後不易的功夫成就,而要做到八面支撐首要便是「立身中正」。具體到細節要求,流傳甚廣的太極拳十要中足有五條說的是對身法的具體要求,有:1,虛靈頂勁;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虛實;5,沉肩墜肘等論,而總體要求便是這「立身中正」四字。可見身法對太極拳的重要意義了,而恰恰現在在很多習練者身上卻成了一個突出問題,身體歪斜扭捏搖晃,自以為得意,卻不知已經犯了太極拳的大忌。

太極拳「立身中正」是原則性很強的要求,而支撐八面是在這個要求上久練產生的功夫。簡單的說八面支撐就是不怕外力從自己周身任何地方侵犯,理論上是在做到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周身內外已能陰陽互抱而成渾元一體(周身一家)。外力觸及我任何部位,則彼處空鬆柔順,自然會產生陰陽變化而形成動分虛實,隨他來力而圓轉,此謂之「人剛我柔」,我不必阻擋,他卻自然無法進入我圈內,即無法對我造成威脅一此亦拳訣中「出圏容易進圈難」之意。換言之:能否支撐八面即是驗證是否做到了立身中正的準則。就立身中正來說,立身能夠不偏不倚,自然中正。立身中正有益於放鬆,所以求的是身體垂直一線。不論是外力抑或已身原有的力,都易於做到絲毫不差。能夠一絲不差,定已在其中,因知松到虛無處,就是定力,才能有支撐八面之效,可知支撐八面不是用力或是用意,實在是真松後的表現,是自然得到的感覺。

中正的關鍵在於神意在頭頂上虛虛領起,身肢自然垂正,能圓轉無礙可隨人進退而進退。八面立身中正是支撐的根本,八面支撐是立身中正的功力顯現,所以只須在立身中正上下手,正確行功日久,即可獲中定之功!

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謬誤誤差自然會有很多,最大的莫過於做不到立身中正。因此可以說:練習太極拳就是要獲得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不倚靠任何一處。能夠立身中正是不偏不倚思想的體現;做到了不偏不倚,自然就是立身中正。思想上說,立身中正是綱領,是因;有了立身中正的思想要求,才會有不偏不倚的功法指南,此為果。從行功法理上說,不偏不倚是行功方法,為因;做到了不偏不倚,結果顯現為立身中正。兩者互為因果,因思而異。

立身中正四個字看似簡單,實則做到非常不易,沒有好的傳授和自身苦練是無法體悟到立身中正之妙處的。很多習練者練習多年功夫不上身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多人對拳理望文生義,甚至以為站筆直就是立身中正練,殊不知南轅北轍,離道逾遠。

關於如何做到立身中正,習練者須嚴格按照拳理的要求,重在身體力行,長期堅持,並一絲不苟的細細體悟練功過程中自身狀態與拳理要求的差距,我的師父陳正雷大師就說過,練功的過程其實就是逐步減小誤差的過程。第二,苦練太極樁,每天從十分鐘開始逐步過渡到三十分鐘,在站的過程中逐步消除身體細節的誤差,哪怕是最微小的誤差最終都會影響習練者太極拳功力的提升,不可小視。太極樁功的練習不可作為一時之興緻,必須作為貫穿一生的堅持才會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太極拳水平和境界。(具體如何練習,下期分解)

推薦閱讀:

馬寶善《易道太極說》一書連載之一
太極雜說6
四十八式太極拳(下)
吳式太極拳講義
太極推手中的「三勁」運用

TAG:練習 | 太極拳 | 太極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