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色彩的基本理論
一、原色與補色
從攝影角度,把通常的日光叫做白光。這種白光可以通過紅、綠、藍三色光的混合而得到,這三色光即為攝影意義上的三原色。
攝影上規定,青、品紅和黃這三色光分別是三原色光紅、綠、藍的補色光。
三原色和三補色的關係是:
1.從白色中減去某一原色,即可得到與其相對應的補色。
2.每種補色都是由兩種原色組成;每一種原色都是由兩種補色組成。
自然景物反射了哪種色光,就成為所反射色光的顏色,而其餘的光線則被它吸收掉了。如紅花在陽光下,反射了來自太陽的紅光,而吸收了藍光和綠光,就呈現為紅色。
三原色:紅、綠、藍
三補色:青、品紅、黃
二、色彩的特性
1.冷與暖
2.輕與重
3.快與慢
4.進與退
5.脹與縮
暖調
冷調
重感
輕感
快與慢
脹與縮
三、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又稱色彩三屬性,即:色別、明度、飽和度
1.色別
色別又稱色相,指不同顏色之間的差別,也就是不同顏色的表象和名稱,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
不同的色別均可以光譜中的波長來標示。人眼可分辨的色別有180種左右。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3.飽和度
飽和度是指同一色別的純凈度和鮮明度的變化·就色光而言,光的波長單一程度越高,飽和度就越高·不同色別能達到的飽和度不同,紅色的純度最高,綠色相對較低
黑白的滲入會導致飽和度和明度的變化。
影響飽和度的因素有照明光線的性質、物體表面結構及對光線吸收、反射的性能等。
色彩三要素
紅色的飽和度
綠色的飽和度
原本荷花與荷葉是對比色,但降低飽和度後,兩者變得很和諧。
降低飽和度之後場面變得平和
四、色溫與色溫平衡
1.光源色溫
人們發現,一塊黑鐵被加熱時,顏色會隨加熱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先是由黑變紅,再由紅變黃,直至變白、變藍。
由於一定的溫度和色光之間有對應關係,人們就利用溫度的數值來說明光源的色成分,這就是色溫。
科學家凱爾文(Kelvin)制定了色溫標準。其度量標準是:把一絕對黑體在絕對零度(-273°C)下進行加熱,溫度每升高1°C稱為1K。當加熱到0°C時,色溫即為273K。
在實際應用上,光源的顏色質量都可以用色溫來表示。
a.色溫低時,其紅色成分多;色溫越高,其中的藍色成分就越多
b.不同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溫
c.在一天的不同時間裡,日光的光線成分不同,具有不同的色溫:
日出、日落時,光線紅、橙色成分多,色溫偏低;
日出2小時後與日落2小時前,光線正常,色溫適中;
中午時,光線藍、紫成分多,色溫偏高。
2.彩色膠片的色溫平衡
用於彩色攝影色溫校正的濾光鏡有三種,即膠片換型濾光鏡、光線平衡濾光鏡和顏色補償濾光鏡。數碼相機使用「白平衡」功能,調整感光色溫。
不同色溫下的黃昏
燭光色溫低(1800-1900K)
日光燈色溫高(5000-6000K)
日出後1小時色溫低(3850K)
中午時色溫高(6000K)
陰雨天的色溫高(7500-8000K)
數碼相機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 WB)調整功能,是採用電子線路改變不同色光產生的信號增益的辦法,來達到色彩的正確還原,與傳統相機在鏡頭前加色溫轉換濾光鏡的方式相似。
燈光下拍攝(未設白平衡)
燈光下拍攝(設自動白平衡)
落日時拍攝(未設白平衡)
落日時拍攝(設自動白平衡)
五、色彩的表現
1.色彩的基調:色彩的基調,是指畫面色彩的基本色調,也即畫面色彩的基本傾向及其給予人的總體印象。
a.暖色調
在攝影畫面中運用紅、橙、黃等暖色調構成畫面的基調,給人以溫暖、溫馨的感受,適合表現歡快、熱烈的氣氛。
b.冷色調
由青、藍、紫等佔主導地位的畫面,給人以清涼、冷、憂傷的感覺,能產生理智、深遠、寧靜等視覺聯想和感受。
2.色彩的對比
a.明暗對比
b.色相對比
c.互補色對比
3.色彩的和諧
整個畫面的色彩配置,既統一、諧調,又完美悅目。
a.同類色和諧
b.類似色和諧
c.消色和諧
消色是彩色攝影中無色彩的顏色,即黑、白、灰色。
d.色彩的呼應
4.色彩的感情
色彩是表達感情的重要造型因素
在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給人們的感受與聯想不同。人們把對色彩的感覺引起的情感上的聯想叫做「色彩的感情」。
豐收
東方的喜慶
西方的喜慶
憂傷
六、黑白攝影的影調控制
高調:以大面積白色為主調,主要表現純潔、平和、天真的影像(如表現少女、兒童、風光等)
高調的拍攝方法:以白色或淺色的背影為主;被攝主體適合穿戴白色或淺色的服飾
中間調:黑、白、灰各佔有一定的比例
中間調的拍攝方法:追求明暗過渡平穩,影像反差小,注意控制光照反差。
低調:以大面積黑為主調,主要表現深沉、凝重、老練的影像(如表現老人、男子、夜景等)
低調的拍攝方法:以黑和深灰背景為主,深色的夢幻背景也可以。人物 應穿深色衣服,其它飾物也應以深色為主,如頭飾、 帽、圍巾等。拍攝時一般使用側光或側逆光。
普利策攝影圖集賞析
攝影人原創交流園地
每日精選,晚間發布
寓學於樂,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