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歷史的痕迹——《收藏》中國古錢系列書脊圖解讀

圖1 《收藏》2009~2012年(從右至左)書脊圖案——中國古錢拓片本刊自2005年起選用四神瓦當拓片作書脊拼圖後,每年12期組成一幅完整畫面,4年成一系列,其獨到之處深受讀者關注。從本期起,改用中國古錢系列續之,選出4枚最能代表中國貨幣文化精髓的古錢幣——半兩、五銖、永通萬國、開元通寶錢拓片,每年拼圖一幅(圖1)。中國古錢作為傳承中華歷史文明的載體之一,最能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上體現出每一個時代的興衰歷程。中國錢幣收藏的群體廣泛,層次從顯貴到平民,無所不有,被稱之為王者收藏。雖說中國古錢幣的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歷朝歷代遺存的實物眾多,且不乏珍品問世。但由於本刊地處西安,歷史上曾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其最具代表性的錢幣莫過於秦半兩、漢五銖、北周永通萬國、唐開元通寶。這些看似普通且貌不驚人的古錢幣,背後卻有著歷史遺留的信息和燦爛的輝煌,也最能讓人觸摸到歷史的痕迹。半兩錢始鑄於戰國時期。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中央集權的封建專治,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並頒布法令,廢除六國複雜的幣制,規定行用外圓內方的半兩錢,開了中國貨幣統一性的先河。《史記·平準書》:「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秦始皇在位時由於刑法嚴酷,法定的標準半兩錢應該名副其實。按秦衡制計,一兩等於二十四銖,一銖約合今制0.67克,半兩錢「重如其文」即為十二銖,大約在8克左右。所以,一些製作精好,文字方折規整,錢徑在35毫米左右,重量與規定相符合的秦半兩錢,當鑄於秦始皇時期。是品超大型半兩(圖2),面徑46毫米,背徑48毫米,重24克;按秦半兩8克左右的標準重量計,恰好相當於3枚之重量。其銅質精良,製作極為規範,文字方折規整;面徑小於背徑,穿口面大背小,邊緣呈斜坡狀,且齊整如削,殆為秦半兩權錢似當可信。秦始皇死後,二世胡亥即位,由於貨幣嚴重貶值,又重新頒布法令,再次「復行錢」,以圖挽救行將崩潰的經濟。但此時秦國已成強弩之末,六國後裔及商賈豪強因不滿秦法,或自行鑄錢,或用戰國舊幣,造成混亂;結果官私並鑄現象嚴重,致半兩錢厚薄、大小、輕重不一;尤其是莢錢,差異懸殊極大,完全脫離了「重如其文」的法定標準。雲夢秦簡《金布律》:「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錢善不善,雜實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從這些記載中知,此時秦半兩的流通信譽已不是靠其自身的標準,而是靠國家法律的強制手段來實施。漢初承襲秦制,仍舊行用半兩錢。高祖時借故「秦錢重難用」而行莢錢,且允許民間私鑄,引起貨幣貶值,「至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呂后二年(前186年),開始整頓幣制,改鑄重八銖標準的半兩錢;後由於減重嚴重,從六年(前182年)起,又行用五分錢,其重量只有二銖四,為半兩的1/5,實際上也就是變相地恢復了莢錢的使用。文帝即位後,推行「無為而治」方略,實施「與民休息」的懷柔政策,減輕田租、賦役和刑獄,使社會經濟狀況逐漸得以好轉。《漢書·食貨志》載:「孝文五年(前175年),為錢益多而輕,乃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漢武帝在位期間,採納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統」主張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建議;對內加強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頒行「推恩令」,清除分封制,以消弱諸侯王勢力。對外則開疆拓土,宣揚大漢國威;武帝曾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發展了與西域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又用衛青、霍去病進擊匈奴,解除了西北邊境的外來威脅。在社會經濟方面,重農抑商,興修水利,屯墾邊疆,促進工農業發展。並下令將煮鹽、冶鐵、釀酒類收歸官營,在全國設置鹽鐵專賣署,加強中央對經濟的控制管理。推行均輸、平準法,由官府經營商品的運輸和貿易。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又進行了一系列幣制改革。據《史記·平準書》載:「有司言三銖錢輕,易奸詐,乃更請郡國鑄五銖錢,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焉。」後來由於各郡國鑄錢不按法令行事,錢大多重量不足,從元鼎二年(前115年)開始,令京師鍾官鑄造赤仄五銖,一當五用,賦稅和官用非赤仄錢不得行。後又因赤仄錢比值太高,「民巧法用之」,造成貶值。元鼎四年(前113年),「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鑄。」「諸郡國所前鑄錢皆廢銷之,輸其銅三官。」由上林苑水衡都尉轄屬的三個令丞負責鑄錢事宜,被稱之為上林三官,即鍾官,管鑄造;辨銅,管原料;技巧,管刻范。可以說,上林三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造幣廠。至此,政府將鑄幣權歸於專治,五銖錢製得以確立,成為法定通貨。是品上林三官五銖(圖3),直徑26.5毫米,重3.8克,系早期所鑄,錢形極為規整精美;「五」字交筆緩曲,「銖」字金部三角頭較大,朱部上筆方折。在南北朝時期的貨幣中,北周所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三品錢素有盛名,被後世泉界稱之為「六朝錢之冠」,這並不是因為北周錢珍罕難覯,而是由於其錢文書法藝術和製作工藝精湛之故。按:北周是北朝最後一個鮮卑族政權,公元557年,西魏權臣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西魏恭帝自立,改國號為周,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史稱北周。據史料載,北周前期君主多承襲崇尚佛教舊俗,道教也在迅速發展壯大,以致國力空耗,經濟衰退。到了武帝宇文邕在位時,礙於賦稅不濟,兵丁不足,遂果斷地採取了一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這對促進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強國富民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武帝滅亡北齊統一北方後,結束了自北魏分裂以來近半個世紀的割據局面,從而促進了整個北方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廣泛交流和發展,為後來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的北周鑄錢已不再沿用五銖重量名稱,這顯系是一次幣名的變革。據《周書·武帝紀》載: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秋七月戊申,「更鑄錢,文曰『布泉』,以一當五,與五銖並行。」從出土實物上看,北周布泉錢文書體為玉箸篆,其「泉」字中豎不斷,與新莽之布泉寫法有別;其面、背穿均有郭,製作甚為精好,一枚當西魏五銖5枚,可謂虛值。至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六月壬子,又鑄五行大布錢,一枚當布泉10枚使用,即相當於50枚西魏五銖,故史稱此「大收商估之利」。後來因其重量一再減輕,幾與布泉等同,造成布泉貶值難於流通,「以布泉漸賤,而人不用,遂廢之」。五行大布則由於私鑄頗多,尤其是邊境之上,人多盜鑄,「乃禁『五行大布』,不得出入四關」。到了靜帝大象元年(579年)冬十一月丁巳,開始鑄行永通萬國錢,幣名表明其流通天下的含義,並以一當五行大布10枚,合西魏五銖500枚,是北周三品錢中折值最高的虛幣。是品永通萬國(圖4),直徑30.6毫米,重5.4克。其製作極為精美,鑄工臻於絕妙,且字口深峻,輪廓周正。錢文為玉箸篆,雍容綺麗,流暢渾樸,其篆法在於書體的變與未變之間,極具書法藝術價值。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對於幣制來說,唐初仍沿用前朝舊錢,至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廢「銖兩制」貨幣體系,改鑄開元通寶錢,開了中國貨幣「寶」文錢稱謂之先河。據《舊唐書·食貨志》載:「初,開元錢之文,給事中歐陽詢制詞並書,時稱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隸體,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從其形制和重量上看,開元錢初鑄時規定「徑八分,重二銖四,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按:每枚重量為一錢,十錢為一兩,中國衡法中兩以下十進位由此而來。由於開元錢的大小輕重適中,使用計數方便,其形制和重量標準成為後世鑄造小平錢的範本。終唐一代,開元錢作為主流貨幣,一直在不斷地鼓鑄,以致存量極大,版式甚多。早期開元錢的鑄工極為精美,錢文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字含八分兼隸體,疏密有致,章法森嚴;「元」字起筆橫畫較短,多為「短一元」版。其背無月紋,輪廓周正深峻,銅色多青白,時人謂之「青錢」。中期開元錢鑄工尚可,背多有月紋,或謂甲痕。其錢文此時開始有所變化,書體顯得疏朗清秀,「元」字首筆橫畫加長,可分為左挑、右挑、雙挑等。晚期開元錢則以「會昌開元」為界成為典型標本,但各地鑄錢工藝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亦有官鑄與私鑄的區別。但大多由於銅料冶煉不精,鑄工較為粗糙而造成輪廓不正,背范偏移,錢文模糊的現象。是品開元通寶(圖5),直徑26.8毫米,重5.2克。其錢文凝重朴茂,銅質純凈,鑄造精良;形制和重量遠超常品,當為唐初官鑄大樣錢。
推薦閱讀:

詩人雅稱大全,終於找齊了!(值得收藏)
【書畫收藏】紅色經典成就了李可染
百子吉祥如意圖欣賞收藏(組圖)
春風十里不如你,艷益皇都賞粉彩

TAG:中國 | 歷史 | 收藏 | 解讀 | 古錢 | 圖解 | 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