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文化精神
字型大小:【大中小 】教育的核心觀念近年來社會對教育有很深刻的討論。我們的學校到底應該培養通才還是專才?我們為什麼這些年來培養不出大師、創造性人才?這跟我們培養通才還是專才是有關係的。大學應該是通才的教育,通才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人,而不是培訓職業人。《淮南子》裡面有一句話:「遍知萬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謂智;遍愛群生而不愛人類,不可謂仁。所以聖人既仁且智。」中國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做一個人,而不是學會多少專業知識。《論語》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中國古代的學問就是從修為自己開始的,重視身教,而不僅是言教。作為一個人,不能圓滿自己的話,天地都不容,枉為人生一場!在古代中國,天地是最高德行的象徵。孔廟裡面讚揚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天無私蓋也,地無私載也」。天地生萬物都是自然的,不以佔有萬物為目的。中國的學問始終都強調自身的完美,自身德行的不斷提升。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影響至今。但是知識不過是某一方面的知識,知識是對變相世界的描述,把所有動態的事物描述出來以後就變成了靜態的知識。如果不去應用它,可能鑽牛角尖,並且毫無用處。我們需要的是應用知識的能力。學校里教的應該是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知識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智慧是駕馭知識的能力,所以智慧才是力量。智慧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只有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才能夠應用知識。教育為人之道,掌握為學之方。教育的核心觀念就是以人為本。做人道理的養成和掌握科技知識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知道做人的責任,我們才能更自覺地去掌握改變人類生存狀態的種種方法和技能。這樣才會有一種倫理的思考。所以人文素質的提升和專門技能的提升密切相關。東西方文化比較我們一切的學問無非是:天道、地道、人道。研究天道和地道,最終還是為了人能夠達到一個最好的狀態。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人是參與到自然萬物裡面的。用西方的知識來理解東方神秘主義並不合適。西方的能量和質量不過就是不同視角下的闡述。科學只能告訴我們相對的真理。東方神秘主義不是用理性邏輯的方法來看待世界,而是用內觀的直覺方法來看待世界。很多人認為,中國古代技術那麼發達,但是沒有科學思想。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所謂科學思想就是西方的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就是歸納演繹分析。中國文化是直覺的、整體的思考,不是外求的。很多人覺得中國沒有可操作性的實際事物,所以不科學。比如覺得中醫沒有生命解剖學的基礎。不過,中國不是在屍體身上認識生命,而是在活體身上認識生命。人內部是一個整體,人和外部也是整體,國家內部也是整體。所以我們有陰陽五行。這就是中國的科學思想。《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反」的第一個概念是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第二個概念是物極必反;第三個意義是反璞回歸。道家養生就是要保性命之真。「去其所本無,復其所固有。」人到這個世界上,得到太多本來不需要有的東西,又丟掉了太多本來就有的東西。所以要回歸最初的自然狀態。我們現在的誤區就在於傳統的文化樣式和現代文化樣式的等同。傳統文化是整體的,現代的是分科的。如果用現在的文化樣式來解釋傳統,結果只能是傳統不復存在。在現代文化樣式下,我們發現中國古代文化沒有藝術、沒有哲學、沒有宗教,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踏上了全盤西化的道路。禮教是中國人的文化核心之一。如果拋掉禮教,那麼中國人就是失魂落魄的。根找不到了。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里就對中國的禮教有很大的肯定。他說:「中國的禮教對於維持社會穩定是非常有意義的。當一個民族有良好風俗的時候,法律就是簡單的。那些不以禮儀而以刑法來治國的君主們,就是想要借刑法的力量來完成道德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喪失了道德觀念,刑法能夠把道德再樹立起來嗎?」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用禮樂教化,化民成俗。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源;先祖者,類之本源;君師者,治之本源。這三個「本」就構成了中國宗教信仰的對象。所以中國人做什麼事情都會考慮到一個整體的生命觀念,要對得起祖先,對得起子孫後代。所以,不要做「斷子絕孫」的事情就是最厲害的罵人話了。古人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佔了君的名字,就要盡君的義務和責任。臣在臣的位置上,就要盡臣的義務和責任。這就叫名正言順,名正了,言才能順。禮包括了信仰的價值,做人的原則,社會的風氣,人們之間的禮儀儀式。這樣形成的整體風俗和風氣,才使得中國文化有那麼強大的生命力。禮者,表也。禮像標識一樣告訴我們要走的道路。結語中國文化歸根到底,就是尊重天地萬物,又要保持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傳統文化是我們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進行觀念上的改變,要分清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樣式的不同。兩種文化樣式各有利弊,我們要擺脫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要知道,沒有傳統哪來今天。不要用西方文化的標準來評判東方文化。不要認為東西方文化只是時代的差異,而要認識到兩種文化根本樣式的不同。不要認為傳統的一定不如現代。現代化不等於歐化。現代化一定要建立在我們自己傳統文化的土壤上,這樣我們的文化就會充滿活力。我們要樹立民族自信心,確立文化主體意識,這樣我們就有了一種辨別的能力,然後再廣泛地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作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返回頂部【列印】【糾錯】【求是論壇】【網站聲明】 網站編輯: 崔偉分享:相關文章少年,你真的了解這個國家嗎?我們到底愛不愛面子我是一個中國人中國人的姓與名從120年前看過來讓西部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出彩中國人》將登陸央視古代中國人為何偏愛木建築
推薦閱讀:
※中國輩分稱呼大全
※山西某村一新郎因「鬧洞房」身亡 盤點中國式婚禮陋習
※中國?江蘇「富貴村」?黃金白銀贈村民
※如何準確推斷自己的出生時辰? - 孫汗青(晗清) - 中國講師網 講師博客,培訓博客,中國...
※2013年轟動中國娛樂圈的十大熱門事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