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老子之三:有無相生
有 無 相 生這裡說的「有」和「無」,並非第一章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句中之「有」和「無」,那個「無」代表道體,「有」代表道用。老子在第二章里說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其中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和全書中的「強弱」、「寵辱」、「虛實」、「昭昏」、「吉凶」、「黑白」、「貴賤」、「親疏」、「禍福」、「剛柔」、「厚薄」、「多少」、「開闔」、「奇正」等等相對詞,是單純指兩個相對而生的概念。「相生」,相對立而生的意思,哲學的觀點就是「對立統一」。在老子的道學觀念中,道體處於「無」的狀態時,像嬰兒般質樸、無名,可稱之為「一」、「大」或「朴」。在那個「無」的狀態中沒有美醜之分,沒有善惡之別,也沒有是非之爭,一切順其自然,萬物不知不識、無欲無私,質樸純真得像嬰孩。但在道體的作用下,「無」中有了「有」,也即進入到「有」的狀態時,道體便發生了變化,就是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第二章)老子是說,當天下都知道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之後,人們自然就都喜愛美而厭惡丑,都向善而棄惡。因此,紛爭也就產生,世界就不再安寧。這似乎成了悖論,這不是悖論,而是「無」與「有」的對立統一關係。宇宙處於「無」的狀態時,沒有美醜,沒有善惡,也沒有是非之爭。但是道體的作用必然要創生萬物,「無」 必然會產生「有」,「無」必然向「有」過渡發展,於是宇宙處於「有」的狀態時,天下人必定讚美厭丑、向善棄惡,於是紛爭也就必然產生,世界就變得不安寧。我們的現實不就是如此,科技越發達,社會越文明,經濟越發展,世界就越不安寧,這不能說是進步文明發展不好,道理是一樣的,社會的發展與利益的分割永遠是矛盾衝突的。當然,老子說的那個不分美醜,不辨善惡,純樸得像嬰孩一樣的世界,是對宇宙本源的探析,是主觀臆想的理想世界,是指宇宙的本源,是天地生成之前、生命進化成人類之先的一種自然的狀態。當天下成為人類的世界,仍然沒有美醜之分,沒有善惡之別,沒有是非之爭,只怕只能是嚮往了。因為人類的大腦很發達,善於思維並富有情感,加之人本性有自利心,即使是那些爬形動物,它們同樣也有思維,也有情感,同樣有生存的爭鬥,何況人類呢!如果把老子這個觀點簡單地理解為他希望世界永遠處於混沌狀況,那就完全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從來沒有說宇宙永遠停止在本源之初永恆不變。他在第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體的本源是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天地還沒有形成之前它就存在了,既不發聲音,也沒有形體,它超然於萬物之上而不受外力的影響,無時無刻地在循環往複運行而永不停歇。這段話說明了兩個觀點:一、宇宙是不依賴外力而客觀存在的;二、宇宙永遠在運動。這兩點恰恰與唯物論的基本觀點吻合,即物質是客觀存在的,物質是運動的。確立了這兩個基本觀點,宇宙的變化以至生命的產生就不言而喻。老子在這裡強調的是「無」與「有」的關係,闡明它們在嬗變中相互否定,又相互依存的對立與統一。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道是萬物化生的本源,這種本源是一種氣。即莊子在《天地篇》里所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莊子說「無生一」,老子在這裡說「道生一」,觀點是一致的,「道」就是「無」,「道」也是「一」;「有」是道的作用,「一」就是「有」,是「道」的創生。一就是那種混沌狀態的氣,這種氣又分化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合又生出第三種氣叫和氣,和氣創生、調和、滋養了萬物。以我之見,老子創立道學,全部用意在闡述「道」的作用,即道用,道的創生作用,也就是他在第四十章里那句總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正是因為道創生了萬物,包括人類,老子才提出人類有了審美觀道體分裂之後該怎麼辦的問題。老子認為,因為人們都嚮往「真善美」,摒棄「假惡丑」,由此才產生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強弱」、「寵辱」、「虛實」、「昭昏」、「吉凶」、「黑白」、「貴賤」、「親疏」、「禍福」、「剛柔」、「厚薄」、「多少」、「開闔」、「奇正」等等一系列相對而生的概念。這些概念在私慾的支配下產生喜好與厭惡,進而出現糾紛爭鬥,虛偽詭詐也伴隨而滋生,世界的純樸安寧也就難以為繼。因此,老子始終站在這些相對概念的弱面、負面,堅持守弱、居下,他是要人們堅持「本源說」,本源是道體,只要人們堅持道體永不放棄,那麼世界就會在那種相生中變得和諧。其實世上最真、最善、最美的事情,或者最假、最惡、最丑的事情都包含著正反兩種能量。通俗一點說,再好再善再美的事情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再壞再惡再丑的事情也會有積極的因素蘊含其中。學雷鋒好不好?好,雷鋒的精神永遠要學習發揚。但是假如為了學雷鋒而學雷鋒,把學雷鋒作為實現某種個人目的,為此而沽名釣譽,人為地去創造虛偽的所謂好人好事,甚至不擇手段造假欺騙,這麼「學雷鋒」還好嗎?再說高曉松酒駕好不好?當然不好,是違法,是醜事。但他自覺地服法,並且以自己的錯誤告誡、警示、教育大家,讓大家引以為鑒,壞事反而變成了好事,他本人也因此生活得更腳踏實地,做人也更理直氣壯,並沒有影響他的公眾形象,反而瀟洒地活躍在娛樂圈,而且頻頻出鏡見報。老子所說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其意還不止於此。他說的有和無相對而產生,難和易相對而形成,長和短相對而比出,高和下相對而顯現,音和聲相對而應和,前和後相對而成序,有其更深的哲學思想。沒有無,就無所為有;沒有易,也就覺不出難;沒有短,怎麼能顯出長;沒有下,就看不到高;沒有聲,自然也就沒有音;沒有後,就排不出前來。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都是相對卻又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用現代哲學觀點講,它們既有對立性,又具同一性;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這就是宇宙中萬物生存的唯一形式,都脫不開這一規律。對此,老子在第二十一章里又作了形象的闡述。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他是說,道這個東西,是沒有固定形體的混沌狀態,說它有似乎無,說它實似乎虛,是那樣的恍恍惚惚。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又有宇宙的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又有天下萬物的實體;它是那樣的深遠昏暗,深遠昏暗之中卻蘊涵著一切生命的精氣。這精氣是非常具體而真實可信的。自古到今,道的名字一直不能廢去,依據它去觀察認識天下萬物的開始。這一段話生動地表達了「有」與「無」那種無中有、有又無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又相互衝突的辯證關係。老子在這章的最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道德經》第二章)明白了「無」與「有」的相生關係,面對世界的不安寧怎麼辦?老子要大家向聖人學習,以「無為」的態度來作為,用不言的方法來誘導別人,任憑萬物自然生長成就而不干涉。創生了萬物,不佔為己有;滋養了萬物,卻不自以為能;成功了不居功,正因為不居功,他的功績才不朽。
請點擊閱讀相關日誌!
1、中醫◆養生◆保健
2、◆ 教程◆
3、◆管理與營銷◆
4、◆書畫藝術◆
5、旅遊◆地理
6、◆影視◆
7、風水◆算命
8、◆飲食文化◆
9、歷史◆文獻
10、電腦◆應用
11、音樂◆舞蹈◆戲劇
12、男人◆ 女人◆
推薦閱讀: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 學習筆記
※老子道德經王弼注?(道篇1-37)
※老子《道德經》與修道揭秘
※老子學院: 老子《德道經》 (第一章 論德)
※帛書《老子》通釋之「絕聖棄智」章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