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南懷瑾故居揭牌 浙江日報

樂清南懷瑾故居揭牌

  記者胡丹通訊員朱郁星

  市委報道組周鐸

  他是一代國學大師,一生豐富的經歷以及對國學的深入鑽研,讓他精通傳統諸子百家、詩詞歌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是中國傳統的儒、釋、道3家之學的集大成者。

  他生前造福桑梓,歷經艱辛、一手促成金溫鐵路建成開通,圓了家鄉人民的百年鐵路夢。

  他畢生致力於傳播中華文化,讓聖人走下神壇,讓大眾走近經典,讓傳統走向普及,晚年還創辦太湖大學堂。

  他就是享譽海內外的南懷瑾大師,大眾眼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9月26日,位於樂清市翁垟街道地團社區地鹽村的南懷瑾故居,經過修葺後重新開放。以此展示一代國學大師的生平、作品和對溫州的貢獻。故居開放首日,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暨「南園秋高」主題論壇。

  古樸典雅的

  中式故居

  南懷瑾故居開放儀式前,我們忍不住先探訪了一番故居。

  南懷瑾故居毗鄰中共樂清支部成立舊址長春樓,佔地4.29畝,房屋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故居整體呈兩層樓中式風格,三面環水,白色圍牆圍繞建築,圍牆搭配灰色方格窗和灰色瓦片,木質大門搭配褐色樑柱,古色古香,門前匾額書寫「南懷瑾故居」。

  邁入大門,映入眼帘的便是庭院左側南懷瑾站姿全身銅像。只見南先生手執一本書卷,身體微微前傾,面含微笑,使人頓感如沐春風。

  銅像後的金粟苑是故居的主要建築之一,裡面展示南懷瑾先生的生平經歷。從門口進入,首先看到的是懸掛大堂正中間的南老名言:「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周邊牆壁懸掛南懷瑾的生平簡介和作品出版時間表。這些介紹,無不讓每位進入故居的參觀者,第一時間了解南老對文化傳播所作的貢獻。

  穿過金粟苑,順著樓梯拾級而上前往二樓,一路能看到陳列室、書畫室等,分別展出南懷瑾的照片、書著、書法作品、金溫鐵路修建資料,以及書畫界人士為緬懷他所做的書法等物件。

  故居內房間裝飾和傢具,參考了太湖大學堂和恆南書院的風格,整體古樸典雅,環境幽靜自然。

  堅持向民眾開放的

  生前意願

  翁垟街道宣傳委員金林勇介紹,故居舊址是南懷瑾從出生到17歲的居住地,只是當時的老房子沒有保存下來。「1992年,南懷瑾同意並出資,將老家擴建,取名樂清老幼文康活動中心。中心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成為當地人文娛生活最重要的場所。」

  20多年來,大家早上在這裡練拳,晚上到這裡跳舞,下雨則進室內看書。這裡真正成了村民文化娛樂的「樂園」。

  時間總是到處留下痕迹。隨著時間的推移,故居建築設施逐漸陳舊,外觀也失去了往日風采。3年前樂園啟動修建,中途因南懷瑾去世改名為南懷瑾故居。

  「瓦片、綠化、亭台樓閣全部翻新。」當年「樂園」籌建的見證者,如今79歲的葉中華對故居充滿感情,「自從這裡建成開放,村民們有空就喜歡來這裡玩耍,這次重新翻修,不少村民都自願前來幫忙。」

  走訪故居,不難發現這座故居最大特點是,除了個人紀念和靜態陳列外,還強調了公眾屬性和動態文化傳承。讓故居更注重融入本地居民生活,這也是南懷瑾生前的意願。這次故居修葺一新,仍保留了南老為村民服務的理念。除了修整過的庭院更適合大眾活動外,故居還開闢出視聽室,放置投影儀和座椅,供居民聽書聽鼓詞;有專門的閱覽室,放置南懷瑾書著、溫州本土文化書籍和國學書籍;有書畫室讓大家展示個人才藝。故居還注重開展傳統文化傳承,設置會議室,為今後舉辦國學交流活動、兒童啟蒙教育提供場所。當天舉行的「南園秋高」文化主題論壇,正是這種嘗試的體現。

  一代大師愛「修路」

  揭牌儀式上,伴隨著悠悠古音,學子朗誦了南懷瑾先生的《故園書》,將南老對故鄉的深切情誼,以及他對金溫鐵路建設嘔心瀝血的往事娓娓道來。是南懷瑾先生的積極推動,才促成了金溫鐵路的建成,圓了溫州百年的鐵路夢。

  金溫鐵路是厚積在溫州人心頭的盼望。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曾勾勒出東南貫通的大動脈,但此後百年間,溫州7次興建、開工3次、停工3次……宏願卻均因各種原因擱淺。

  上世紀80年代末,當家鄉人帶著建路期盼找到南老,南老毅然承擔起催生金溫鐵路的重責。「知道溫州人需要鐵路,我答應說,把鐵路修好。修鐵路不是為溫州,而是為了中國,我希望把中國鐵路格局改變。」「金溫鐵路事,義為國家與桑梓福利,極望有期於成也。」如今,後人們回想南老談初衷,仍覺往事歷歷在目,「他說溫州人需要鐵路,便為家鄉修好;而他建金溫鐵路的另一層深意,是他打破鐵路建設運營體制的嘗試。」

  在金溫鐵路修建之時,南老堅持高速鐵路、隧道可通過雙層貨櫃、沿線種樹等原則。偉大鄉賢令人敬佩的地方,在於鐵路修成之際他首先就踐行「還路於民」,交出股權全身而退。

  通車之後,老人並沒有沿著這條鐵路回鄉。當鄉人勸他回來看看,他擺擺手只留下一段詩:「鐵路已鋪成,心憂意未平。世間須大道,何只羨車行。」

  南老真正的心意是為中國13億人口修一條大路。2006年的初夏,南懷瑾在太湖大學堂啟動的第一日就直抒胸懷:「我想修一條"人道之路』開始的基地。」太湖大學堂是南老晚年主持創辦的教學基地,也是南老多年的理想與籌劃,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與現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發展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研究。

  如今,大師雖已遠去,智慧尚得保存。南師精神感召下,樂清後生學子們成立三禾讀書社,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南園秋高」文化主題論壇上,三禾讀書社的成員們在讀書體會、鴻雁傳情、親歷感受、師生情誼等方面,暢談南師精神,抒發感悟心得,捕捉國學大師的智慧光芒,籌謀弘揚方略。

  三禾讀書社學友詹敏微用「立」、「平」、「靜」3個字,概括了她讀南師著作後的心歷路程;謝志強先生給我們詳細詮釋了美德之本,並以踐行「忠、恕」兩字而到達「仁」的境界;德力西集團公司執行副總裁胡成虎做了《從南老著作中學智慧》的發言,令人感慨作為中國500強企業的高層領導者,他成功地將南師的智慧運用到人生道路和企業發展之中......

  「南師遠去,大德長存,我們要肩負起南師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南生學子早有這樣的共識。


推薦閱讀:

南懷瑾老師:個個都會講,人人做不到,所以身心內外處處是障礙
「超人」南懷瑾
南懷瑾老師說「風水」
張尚德︱南懷瑾老師禪七的珍貴實錄
僧伽吒法門的開示 第四講 南懷瑾

TAG:浙江 | 南懷瑾 | 故居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