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34集

黃念祖居士1988年講於北京 中國佛學院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十九、聞名發心愿。二十、臨終接引願。)

第十九、聞名發心愿(「臨壽終時」以下是第二十願)。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既發大心,必有大行,所以勤修種種功德,依佛的教導,堅定進修六度,不怕任何挫折與阻撓,自心堅固,決不退轉,並且用所修一切善根迴向凈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專一其心,持念佛號,白天與黑夜都沒有間斷。以下便是臨終接引願,這樣修持必得接引往生的勝果。

本願的重點在「發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本經的綱宗,經中多處提到。為了大家能深入了解,所以每處都採集古代大德及經論中的殊勝開示作注釋。譬如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所見不同。所以廣引諸家之說,只是為了介紹一個完整的「廬山」。但勝義菩提心也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注中種種言說只是指月的標而已。菩提心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結合一體的心。譬如油燈要有燈心、油與光明才是明燈。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譬如迦陵頻伽的幼雛,還沒有從蛋殼裡出來,它發出的聲音已經超過一切諸鳥。十方眾生一聞彌陀名號就發起菩提心,這實在是阿彌陀佛的無上恩德、無上慈力。

「發菩提心」,現引證唐代朝鮮國凈宗大德元曉師在所著的《宗要》說:「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髮心。言隨事者: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包)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花報,在於凈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凈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彼。故說此心,為彼正因。是明隨事發心相也。所言順理而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夢幻,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說故。如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髮心相也。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髮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乃能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宗要》裡面的文字,特別重視「發菩提心」,他說菩提心有兩種:⑴隨事發心。在《往生要集》也稱緣事菩提心,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⑵順理髮心。也就是《往生要集》里的緣理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勝義菩提心(勝義就是指第一義諦,勝義諦)。

第一種隨事發心跟四弘誓願是一致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是如來斷德的正因;「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如來智德的正因;「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如來恩德的正因;所以斷德、智德、恩德合起來,就是無上菩提之果——「佛道無上誓願成」。以上斷、智、恩德三心,就是無上菩提的因。從妙因花就結成如來無上菩提的妙果。蓮花裡面的蓮蓬,與花落成熟的蓮蓬,雖然只是一個蓮實,但它的初生與成熟仍有極大的差別。可是成熟蓮蓬中的一切都是從初生的幼果而來,成熟時所含也即是初生時的所含。所以經里說「發心畢竟二無別」。此下還有三句是:「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大家要知道,在這兩個心裡,初發心的人自己尚未得度,可是首先去度脫的不是自己而是「他」。自己仍在苦海,可是先救別人,所以說初發心更難哪(我們也要珍重自己,真要發了菩提心,千萬要護持不要退失)。在這樣的煩惱惡濁之中,能發起菩提心,就跟火里生出蓮花一樣,「是故我禮初發心。」對初發心的人他要頂禮!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這個心的果報雖是成佛,但是它的花報就是往生凈土。因為菩提心是廣大無邊、無有極限,所以就能感得往生凈土,而成佛作為實果。這個就是隨事發菩提心。斷德、智德、恩德。

⑵順理髮心。《宗要》說:「信解諸法,皆如夢幻。」首先應該相信和理解,一切諸法都像幻術所現,像夢中所見。《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的人讀了並不信,得了點美金就不當是幻夢,就當作是命根子,那你就沒有真理解,也沒有真信。要真正相信諸法都同幻夢。「非有非無」。一般人不是著有邊,就是著空邊。應知「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佛所以說諸法都是空,就因為眾生著了「有」,就告訴你是空;你若因此就著於空,那麼諸佛也無法度你了。所以就是「非有非空」,不落空有兩邊,才是《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深義。不落二邊,才顯真諦。真諦是什麼?那是「離言絕慮」,須要離開言說,斷絕思慮。所以「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行不到處」是指眾生心行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常說「心行路絕」,也正是同義。心的行處也是指思慮所及之處,人們怎樣「行」到這個「行不到處」呢?那就必須除盡你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要先證到無所得,才能遠離一切顛倒妄想,證究竟涅槃,成無上正等正覺。一般修行人總是有求有得,求妻求子,求富求貴,求吉祥,求長壽;稍好一點的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說法利生,想開悟,成為什麼什麼。總之都是有所得心,都在思慮之中,再加上唯喜高談闊論,最多只是相似般若。所以經雲末法中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所以應該是「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不是說無,是不見。不見什麼?不見他們的分別),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撥無就是排除)」。不見有煩惱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這樣就契合中道了。有善法可修,有煩惱可除,這就著到「有」邊了;另一個,沒有可斷,沒有可修,又著到「空」邊。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不妨仍有煩惱可除、善法可修,這正合《金剛經》無眾生可度,仍終日度生的妙義。「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就是說,雖然仍願斷盡煩惱、修盡善法,可是不違反無願三昧;雖願度盡一切眾生,可是心中沒有能度的我與所度的人。這樣才不落二邊,隨順於空三昧,隨順於無相三昧。空、無相、無願稱為三昧,也叫做三解脫門。但是一般都把空與無相等體會偏了,成了頑空。把這個無相的「無」字當作「沒有」講了,當成龜毛兔角了,墮入斷滅見了。

《金剛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的心是不可思議,發起這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這是順理髮菩提心。「隨事發心,有可退義」。隨事發心的人若遇退緣,可能退失本願,這是缺點。例如舍利弗發菩提心已修到六住,再前進一步修到七住就不退墮。可是遇見有人向他乞討眼睛配藥治病,他割一個給他,誰知那人說左右不對不能入葯,於是忍心割了第二個;那人接到眼睛用鼻子聞了一下,說這眼臭的,扔在地上,拿腳給踩了。舍利弗自想:這個大乘的行持,我辦不了,算了,我別度人了,還是自度吧。他就退心了。所以這依事發心有可退義,舍利弗是很好的例子。「不定性人,亦能得發」,沒有決定成就者,叫不定性,也可以發。順理髮心沒有退轉,因為所順的理,就沒有可退轉之因了,菩薩性人(決定成菩薩的人是菩薩性),才能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這樣發心功德無邊,諸佛窮劫來說這個發心的功德也說不盡。這兩種發菩提心,就是品位有不同,所以上品和下品都是智慧的問題。智慧再差只能生邊地。我們現在有人只稀罕神通、稀罕入定,不知道智慧比禪定、神通重要得多。

《勸發菩提心文》裡頭說:「發菩提心,諸善中王。」又引《華嚴》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忘了菩提心,去修種種善法,這是為魔作事業。彭紹升的《無量壽經起信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才發此心,已成佛道。以與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相應故。」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佛是什麼?佛者覺也,三覺圓滿就是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眾生妄執成為不覺。背離六塵,反合本覺,叫做始覺。始本不離,直趨究竟,大覺圓滿,就是成佛。所以菩提心是諸佛的本源、「眾生的慧命」。我們應知道,慧命比我們生命重要億萬倍。你有生命,這是人身的壽命,不見得有慧命。以廣大甚深的智慧當作生命,叫做慧命。又諸佛法身拿智慧當壽命,所以叫做慧命。《四教儀》說,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傷害慧命,忘失法身。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這是因小失大。這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所以佛教中,師恩比父母恩重。父母給你的是身體和生命,善知識給你的是慧命。因為菩提心是佛本源與眾生的慧命,所以「才發此心,已成佛道」。發心是因,成佛是果。圓教妙法,因果同時,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本經是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見發菩提心是首要的事。

「修諸功德……晝夜不斷」。發了大心,自然生起大行。倘若不修大行,證明所發的心只是狂妄的心,所以應修下文中種種功德。首先是「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大行之中,首先是信修六度(六度包括萬行)堅決固定,不因任何原因退轉改變。「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又用修習六度萬行的種種善根,迴向到求生極樂世界。「一心念我」。「一」,在這裡指的是純一堅定的信心,這個心不被他心所轉換,不會被別的心——貪求心、憎恨心、愚痴心、淫慾心,侵佔奪走你的信念。所謂「一心」者,就是堅定的信心,不為他心所動搖。《教行信證》說「信心即是一心」,因為信心就是清凈心,清凈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實清凈純一的信心。又《探玄記》:「一心者,心無異念故。」《止觀》說:「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余緣。」一心念佛,就是念佛時心中專一,只有這句佛號。念時萬緣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沒有任何其他念頭,就是「心不余緣」。這樣念就是一心念。所以願文中「一心念我(佛)」的意思,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就這麼專念,行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之間都不離開這句佛號。當年他在長安教大家念佛,長安城裡頭沒有不念佛的。善導大師念佛,每念一句佛,口中就一道光。後來凈土宗五祖少康大師,也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嘴裡出一尊佛像。「晝夜不斷」。《凈修捷要》說:「始(覺)本(覺)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又《凈語》:「念佛即是自心現。」所以念佛是直接趨向大覺的道路,但若暫爾之間打失了這一句,便立即墮在無明之中。所以願中指出應該念念相繼,白天黑夜都不間斷。大家應注意,持名往生確是易行道,比任何其他法門容易億萬倍,但也絕不是悠悠忽忽所能成功的。本願是一氣貫通的,真發了菩提心,必然會走上一心專念、無有間斷的道路。若不肯這樣做,就證明他還沒有真發菩提心。

第二十、臨終接引願。以上第十九是因,本願是修因所得的果。願文大意是:如以上發心勤修,念佛不斷,求生凈土的人,在「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阿彌陀佛同西方眾多的大菩薩,一齊出現在這人之前,接引他往生。只經過「須臾之間」,大約四十八分鐘的時間,就已生到極樂國土,「作阿惟越致菩薩」,稱為不退轉菩薩。這願若不成就,我不成佛。這個臨終接引願十分重要,因為人在臨終時正是極度昏亂與顛倒。宋代很有名的高僧靈芝大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正當臨終時,人的識神已經昏亂,不能做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作的善事、所作的惡事,在你自己八識心田所留的種子都要發現。人在臨死時,他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出現。作了壞事,心裡非常痛苦,有的會起惡念,或起邪念。例如有人一生吃素,臨終忽然要吃肉;有的修行了幾十年,臨終罵佛。種類很多。或者貪戀世間,不能放下;或者猖狂發瘋,種種惡相,都叫做顛倒。所以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已經苦不可言,再加上顛倒,這個時候想用功(有很多人還希望臨終能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要是沒有特殊的修持,那就是不可能了。現在所憑仗的,唯賴彌陀大願的加被。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說:「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娑婆世界的眾生,雖然能念佛,可是他浩浩蕩蕩的如同洪水一般的見惑、思惑,實在並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連伏都沒有伏,壓伏一下都沒有辦到。在這種情況下,而能在臨終的時候,「心不顛倒」,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單靠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的。專靠自力,不能主持(種種的因緣來干擾),所以全仗阿彌陀佛前來拔除業障救濟。這個時候,完全是仗彌陀來接引救濟的大力。雖然本不是正念,可是能生正念。所以「心不顛倒」,往生極樂,這全仗佛的加被力。我們現在做一點事情,都在佛的加被之下,才能夠圓滿你的所願。大家日常念誦的《阿彌陀經》,秦代鳩摩羅什大師所譯,這段經文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羅什大師因為「秦人尚簡」(中國人喜歡文字簡要),所以譯文極簡,但仍可體會到,臨終的人所以能心不顛倒、往生極樂,是因為佛與聖眾現在其前。至於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叫做《稱讚凈土佛攝受經》文字較詳,經義明顯。經文是:「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從經文可見,是由於阿彌陀佛慈悲加佑,讓臨終的人心不顛倒昏亂,正念分明,隨佛往生。《悲華經》就更加清楚,經文是:「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他看見佛來接了,就歡喜了、放心了。佛這個時候,「入無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其心喜故得寶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以上《悲華經》的文更詳盡,因佛來接,臨終之人生大歡喜心。佛當即入無翳三昧,因這個三昧的加持力,佛為他演說妙法,當他聞法之後,當下斷除一切煩惱,如夢初醒,如一燈照破了千年的積暗,所以生大歡喜心。這個「大」字,不是與小相對的大,是絕對的大,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當下就證入寶寘三昧,因為這個三昧的力量,心能安住正念,並得無生法忍(安住在無生法中,八地以上菩薩才能契證),所以命終之後,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唐譯》與《悲華經》幫助《秦譯》顯明凈土法門是他力門果教派。這與本經願文完全一致。所以「臨終接引」是非常重要。

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所以出現於世,唯獨就是要說彌陀本願之海。那其餘說那些是什麼,怎麼說「唯說」呢?如果不能接受,就這兩句話還不能懂。所以「佛經語深」!一個法門的深淺,不在於名詞術語之多繁難。就這兩句話有什麼難懂,但只有佛跟佛才能究竟徹底。所以這才能體會難聞。往往在大家看見很平常的語句之中,而最深最奇特之法在裡面。

「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翻譯華文就是不退轉,這是菩薩的階位。不退有三類:第一、位不退。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已經作了聖人的同流(入聖流),不再往下退變為凡夫了。藏教的初果(證了小果)已入了聖流,他就不是凡夫了,當然還要七個來回才最後證果。還有通教的見地、別教的初住、圓教的初信,這都可以達到位不退。第二、行不退。永恆是度生的大乘行,不再退為只求自度的二乘,度生之行不退,須要別教的十向、圓教的十信、通教的菩薩,藏教根本沒有資格,他沒有發大乘心。第三、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就是如來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都流入如來智慧之海,那遠遠不是凡夫了。這須要別教的初地才到念不退。別教是純一大乘的教,別教的菩薩正是通常所說的地上菩薩,這才能到念不退。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正因念念都是如來智慧,所以別教地上菩薩才能達到這個境界。遠離兩邊,妙契中道,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才開始證到念不退。所以明真長老跟我說:「這個念頭還是老跑。」那就不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這都是真實話,他沒有吹噓自己。往往因為這些大德說他真實的話,我們就讚歎。所以別教要登地,圓教到初住,才是破無明(禪宗開悟是短一個時間伏了無明,能見法身,但那是剎那間事,是初關;要能安住於法身就是破重關)。念念流入是破無明了,不是悟,悟當然是證悟,能夠見一見法身是有所證,但證底下加了一個悟字,不是單純地證。可見本願十方眾生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阿鞞跋致。《要解》又說:「今凈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也同於地上菩薩同證三不退,這實在是十方世界之所無,極樂凈土所獨有。所以蕅益大師讚歎極樂,說極樂之最殊勝者在於它的凡聖同居土。凡夫去了就是阿鞞跋致。他雖然是阿鞞跋致,他不退轉了,可是他還是凡夫;雖是凡夫,可是他已是阿鞞跋致。這十方世界之所無,是情見所不能達到的地方。所以印光大師讚歎說:釋迦牟尼佛來注《阿彌陀經》,也不能超過蕅益大師。就在這個地方。這一個十分矛盾的在極樂世界統一了,完全是彌陀大願之力!為什麼你念《藥師經》修得非常相應,藥師佛說:臨終的時候,我派多少菩薩護送你到極樂世界。因為此土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一般還都是生到凡聖同居土,不是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所以還是容易去。那往生之後所貴者,就是成為阿鞞跋致。所以十方諸佛讚歎就是如此,又容易又殊勝。你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不殊勝,殊勝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得到。往生極樂是第一容易、第一殊勝,極容易、極殊勝,同時並得,真是不可思議。所以蕅益大師讚歎: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唯極樂所獨有。如是勝異超絕(勝是殊勝,異是奇異,超是超出,絕是絕妙),言思莫及。「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蕅益大師的讚歎是發自肺腑。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這樣的超情離見,這是極樂唯一獨特超異之處。凡夫往生都不退轉,並且壽命無量,所以都是決定成佛,這不是凡夫卜度計較的思惟心所能測。如果不是當人的妙明真心,眾生本有的佛性登峰造極,持名的奇異功德,彌陀大願的弘力,如何能有這樣殊勝的妙果。這正是六字洪名一乘願海的不可思議功德。就像射箭箭靶子的紅心,第十八願、聞名往生都是阿鞞跋致,是紅心當中的紅心。所以宗門常說:好手當中稱好手,紅心裏面中紅心。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重點在悔過。本願前部與十九願非常接近,願文大意是:十方眾生聽到彌陀名號,就至心嚮往,一心想念極樂國土,並且「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非常堅固沒有退轉,培植眾德的根本,勤修種種功德,廣種善根。「德本」,念佛是諸善中王,也是德中的根本。今生聞名發心,悔過向善,以至誠的心來迴向求生。「欲生極樂,無不遂者」,沒有不滿願的。臨命終時蒙佛加被,不墮三惡道,往生彼國。是為本願之殊勝慈德也。故云「四十八願,願願皆為眾生」。大悲慈父,恩德無極。我輩佛徒,當何以報?

把本願與十九願相比較,兩者基本相同,唯一重要差別,第十九願中「一心念我,晝夜不斷」是專修持名,本願是「植眾德本」,是兼修或其他不同於專修的修持。這不宜把植眾德本當成也是專念名號,那便與第十九願重複。這是不應該出現的。第十八、十九兩願都是專重持名,本經的綱宗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足證專修持名是凈土宗。但從古至今持咒、誦經、參禪,以及種種兼修而得到往生的,也常見於多種著述之中,這正在本願所攝之內。最明顯的例子,蕅益大師說參禪的人不必放棄禪而改修念佛,只要把參禪功德迴向極樂就對了,大師真不愧為「真佛眼」,是開顯彌陀本心的大善知識。

本願以下闡明「悔過得生」的特點。過去生中有很重罪惡的人,我們就以悟達國師是最好的例子:他在隋朝是國師,在漢朝時他是袁盎,給國王獻策把宰相晁錯給殺了,晁錯含冤不服多少生要報復,但就是沒有機會,他都是高僧,一直等到隋朝,國王雕了檀香的寶座請他升座說法,他在升座時有一念自滿,在漢朝的冤孽就找上他了,馬上長了兩個人面瘡。所謂人面瘡,長在膝蓋上(膝蓋是神經、關節最多的)像個人臉,有時去看戲,也要把人面瘡露出來讓它看戲,會吃東西種種的痛苦,這是一種冤孽病。我們要說我這一生沒幹壞事,你前生幹什麼來著誰知道啊?種種的宿業。「若有宿惡」。過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惡叫做宿惡,一般人肯定是有,但往往不自知。若有人聽了佛的名號,恭敬和不恭敬的差別也很大。所以「一切罪從懺悔滅,一切福從恭敬生」,尊法重道是恭敬心。罪只有從懺悔滅,不能夠以做好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壞事是惡報。你要消滅這個報,只有靠懺悔,承認自己的罪惡,虔修懺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學道作善,持經持戒,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人在壽命終了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立即生到極樂國土。所以按他前生的罪惡,原本應該入三惡道,但以彌陀大願加被,直接往生極樂;既生極樂,就永遠不再入三惡道,這就是一乘願海的無邊功德。所以此土人民縱有宿業重罪,都可以帶業往生。目前海外有人認為不能帶業往生,消業才能往生;也有人說帶業往生是帶善業,這都不符合經義。第一願中的「不復更墮惡趣」,與本願的「不復更三惡道」,都表明往生的人仍有再入三惡道的罪業,現因彌陀大願加被而往生極樂,不再墮三惡道。所以帶業往生之說是肯定的,歷見於種種古德的偉著,不能否定。至於帶業必須是指惡業,若帶善業那就用不著說了。至於消業之說,請看蕅益大師所說:念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人每天早中晚三個單元的時間都在念佛,每念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了一百年,所能消者只是像人手指甲上所帶的一點點土,所沒有消的還是像整個地球的土。請問這業怎麼消?所以萬不可用消業往生來代替帶業往生,那樣的話就沒有凈土宗是易行道的說法了。所以就是帶惑往生(惑就有罪業),惑沒有破到了極樂世界還是凡夫,真正破了見思就是聲聞緣覺;再破了塵沙無明就是菩薩。惑都在那兒去破,業都在那兒去消。據筆者之意,消業兩字也有重要性,本願中的悔改就表明願意消業。只要知道自己有業,肯去消業,符合本願指示去修持,這一生消不完的罪業不管有多少,往生的時候都可以帶,阿彌陀佛全部承包了,都可以託運。如果有業不肯消,那就往生不了。因為消業才是本願的悔改行動表示。所以若是肯消業,不管還有多少未消的罪業都可以帶;若是根本不肯消業,那就往生不了。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凈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二、國無女人願。二十三、厭女轉男願。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第二十二、國無女人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國無婦女。」就是說: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之內沒有婦女,都是男子,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這正是極樂世界沒有退緣的主要原因之一。經中說,人世中男女間的愛欲,是學道最大的障礙;所幸只有這一個,若再有相等的另一個,那麼一切人世間眾生都沒有希望解脫了。現在極樂只有男子,所以這致命的障礙也沒有了。

第二十三、厭女成男願。願文是:「若有女人」到「來我剎土」(共八句)。願文大意是:若有女人,聞我名字,能得到清凈無染、無疑無垢、遠離煩惱過惡的信心,發菩提心,厭惡與憂患自己這個女身,於是希望捨棄女身,求生極樂。深信切願,必起念佛之聖行。蒙佛本願加威,在命終之後,立即化為男子,往生極樂剎土。這願既表示有願必滿,有人厭惡自己的女身,在往生時自然化為男子;再者表示極樂國中沒有婦女,十方世界的女性只要如法修行,並厭患女身,在臨終時自然轉成男子,隨即往生。例如《法華經》八歲的龍女成佛,當時也是先化成男子,然後立即成佛(在密教中,女身也可成佛)。

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大意是:十方世界種種眾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在七寶池蓮華中化生。是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蓮華里變化生長出來,所以叫做蓮華化生。這是超於胎卵濕化四生的化生,不須要父母,不須要外緣,就是只須往生者的功德和彌陀的願力相應,就自然化現而有身。在《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所以不是血肉之軀,也不須要父母,都在蓮華中自然化生,清凈無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薩。即彌陀此願之所感證。蓮池大師《彌陀疏鈔》說:「六趣眾生,則中陰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則一彈指頃,蓮華化生。是蓮華者,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意為:六趣中一切眾生,命終之後,中陰身現,於此身中,依自身宿業因緣,往求世間父母。投身母腹糞穢之處,結成濁染罪業之體。何如往生之善士,臨終蒙佛接引,一彈指間,化生蓮華之中,徑生安樂之國。此蓮華者,實為行人脫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宮殿,安養當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以上數語深表彌陀大願,悲心至極,妙德難思。至於為什麼要用蓮花?根據《大日經疏》:「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凈,能悅可眾心。今密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蓮台也。」世間喜歡蓮華,覺得蓮華很吉祥、很清凈,出淤泥而不染。在密法方面,也是認為妙法蓮華最秘密吉祥。又天台宗說蓮華中表極殊勝的大法:⑴花多果多。有的是有花無果,有的有果無花(無花果),但蓮花是有花有果;不但是有花有果,而且是花多、果也多。你看花里有很多瓣,果里有很多蓮子。⑵它不但花多果多,蓮華最殊勝的意思是「因果同時」,表現了最殊勝之法,也就是很難信之法,很難思之法,因和果同時出現了。我們一般的想法是從因到果,是先有因而後才有果,這就是一般的漸教,那就三大阿僧祗劫不斷種因,不斷得果,不斷輾轉增上。但圓頓之教是因果同時,所以凈土宗說「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那麼你念佛時就是成佛時。所以比宗門還要頓,宗門是開悟之後,才是是心是佛。而你心在造其他的業,也是因果同時,你的果就出現,就去受業果報。為什麼一切佛都坐在蓮華上?就表示所顯現的是因多果多、因果同時。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你才發菩提心已經成佛了。這些說法全是圓頓法、圓頓教,所以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就成佛時。一聲佛號一聲心,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全體是當人的妙明真心。所以往生極樂在蓮華中化生,正顯因果同時,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九品蓮華,正是顯大日如來的密意,蓮華是最秘密、最吉祥。


推薦閱讀:

漢字系列講座——「克己復禮」,你理解對了沒有?
【基層醫生講座】華法林的臨床應用
李玫瑾講座實錄:青春期家長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名家講座
素食健康講座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