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大古都之七朝古都

開封市,簡稱汴,是一個位於中國河南省豫東大平原的地級市,歷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東京」、「汴京」。開封總人口約480萬,其中市區人口約為80萬,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約為362平方公里。全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人口535萬,其中耕地面積363.4千公頃,市區面積54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04.9萬,轄尉氏縣、蘭考縣、杞縣、通許縣、開封縣五縣和鼓樓區、龍亭區、禹王台區、順河回族區、開封新區(金明區)五區。 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定都於此,所以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特別是北宋時期,開封作為當時的首都是歷史上最為繁華的年代,當時的開封人口過百萬,經濟文化位居世界前列,從十一世紀到十二世紀,開封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及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都是古都開封當時的繁盛景象的真實寫照。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使開封擁有了七朝古都、菊城之盛名。今天的開封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隴海鐵路上重要的城市、中原城市群之內沿黃河一帶黃金旅遊線路的重點城市之一。 開封市區分布著包公湖、龍亭湖、西北湖、鐵塔湖、陽光湖等諸多湖泊,水域面積達145公頃,占老城區面積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韻半城水」的盛譽。遠古至春秋戰國 近代的考古發掘中,在開封的萬隆崗遺址中,出土了石鐮、陶器等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在尉氏縣縣城西南的斷頭崗,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早期裴李崗文化遺址。相繼發掘的尉氏縣龍山文化遺址中,除了石器、陶器外,還發現有人、獸骨等。此外,杞縣的竹林仰韶文化遺址、鹿台崗商代遺址等,也都出土了眾多的遠古遺物。這些考古發掘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在開封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在漫長的演變歲月中,他們從單純的使用石器到製造生活工具,再到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斷地進化繁衍生息。

據魏國史官的《竹書紀年》記載,夏朝的國都被第七任君主季杼遷至老丘(遺址位於今開封東北),到第十三任君主廑改都西河為止,在此建都共217年。春秋時期,開封境內先後有「儀邑」和「啟封」兩座古城。戰國時代,戰國七雄爭霸中原。地處關中的秦國不斷強大。為躲開秦國的威脅,原建都於山西安邑的魏國,於前364年遷至「儀邑」,並築「大梁城」。魏在大梁共歷六君一百四十年,後被秦所滅。開封在大梁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除田地和宅地外無空地,車馬人流往來日夜不休的景象。

秦代至唐代 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開封作為敗亡國的國都被降為浚儀縣,屬三川郡。「浚儀」作為開封的名稱,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開封縣也是在秦代時期,在開封境內設置的另外一個縣。一城兩治,時分時合。西漢時期的前168年,漢文帝封子劉武為梁孝王,先都開封,後遷商丘。梁孝王在開封築規模宏大的梁園(遺址位於今開封市東南方),綿延數十里。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開封西北不遠的「蒗盪渠」是主要戰場之一。這場戰爭給開封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王粲的《七哀詩》「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描繪了當時的慘況,社會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在浚儀修治「睢陽渠」,打開汴河通往江淮。渠建成之後江淮一帶的漕運可以順水而上,浚儀因據水陸要衝,經濟有一定恢復。南北朝時,開封先後改稱梁州、汴州,由縣治改為州治,失落了數百年的開封重又慢慢的恢復了元氣,開封也成為北魏對南部各朝作戰的水運線上的八個重要倉庫之一。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別建了著名的建國寺(大相國寺)和獨居寺(今鐵塔一帶),佛文化的發展對後來的東京文化的勃興做了前期的準備。隋煬帝時期開鑿的兩千多公里的大運河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大運河的中段就是聯通黃河與淮河的汴河。位於汴河要衝的開封,又是東都洛陽的重要門戶,佔盡天時地利的開封迅速發展。進入唐代之後,開封也是水陸便捷的大都會,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為陳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親李勉到汴州任節度使,他增築周圍達22里的汴州城。後來李希烈叛亂時,靠汴州城阻叛軍數月。五代、北宋至元朝

五代時期,除了後唐之外,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定都於開封,稱之為「東都」或「東京」,這一時期的開封正式取代了洛陽成為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後梁定都開封十七年,時間雖短,但開封的租賦較輕,人民得到休養生息。同時,梁定都開封,使中國的政治中心從西部轉向東部平原地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923年,後梁滅亡,繼起的後唐定都洛陽,開封仍置宣武軍。936年,石敬瑭滅唐,建立後晉,又從洛陽遷都開封。947年後晉亡。後漢立國仍定都開封,951年,郭威發動澶州(今濮陽)兵變,滅後漢建後周。郭威勤政愛民,大力改革使後周出現了新的氣象。954年,周世宗柴榮即位。柴榮在郭威的基礎上,整頓朝綱,改革弊制,在內政和軍事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奪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並恢復了江淮漕運,使開封經濟進一步提升。955年,他又發動10萬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築外城。 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里的陳橋驛(現屬新鄉市封丘縣)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北宋,歷經9帝168年,是開封歷史上最為輝煌耀眼的時期,經濟繁榮,富甲天下,人口過百萬,風景旖旎,城郭氣勢恢弘,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史書更以「八荒爭湊,萬國咸通」來描述開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中國的對外交通已由漢唐以來的絲綢之路轉向東南沿海的海路,火藥、印刷術等中國的發明由此傳向世界各地,開封以其泱泱大國的氣象,躍居為那個時期世界上最為繁華的著名都城。

開封作為都城東京,是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與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其建設規劃思想獨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條護城河。城內交通水陸兼容,暢通無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閉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開放的街道形式,實行坊市合一,擴大市民階層,使其人口達到150餘萬。

龍亭是開封市內的一處旅遊勝地,位於市中心龍亭區。

龍亭是清代重檐歇山頂宮殿式建築,建在72級台階的巨大青磚台基上,坐北朝南。

龍亭座落在北宋皇宮的遺址上。北宋皇宮的建築大部分毀於金兵之手,今已蕩然無存。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此處建有周王府;1642年毀於黃河大水;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為貢院;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貢院內建萬壽亭,後改稱龍亭。

龍亭前以一條大道為界,東西分別為潘家湖與楊家湖。兩湖以南,中山路北端,為仿建的「宋都御街」,包括樊樓以及藝術品商店。

靖康二年(1127年)金國滅北宋後,稱為「汴京」。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到中都大興府,改汴京為「南京開封府」,為金國陪都。1155年,汴京宋故宮發生大火,建築幾乎毀盡。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顏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開封府」為統治中心[注 1]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為避蒙古軍鋒,遷都「南京開封府」。天興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開封被蒙古軍圍困的情況下,逃出開封,遷都歸德府(今商丘市)。元朝末年起義的紅巾軍首領劉福通把開封作為都城。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國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佔地達500餘畝,轄64個禪、律院,養僧千餘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水滸傳》描寫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就發生在其所轄之地。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鐵塔位於開封市東北角歸遠門裡原甘露寺東側.這座鐵塔的建造同一顆舍利有關.相傳釋迦佛舍利被古印度的8個國王均分.其中摩陀國中的一份在200年後被信仰佛教的阿育王所有.據說他取出佛舍利分藏在8.4萬個小塔內,運送到各地,其中一部分傳入中國.浙江寧波的阿育王寺就是因為得到一份阿育王的佛舍利而建造的.到了五代時期.佔據浙江一帶的吳越王將阿育王寺的佛設立迎入杭州供奉,.後來宋朝軍隊逼近吳越,當時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匡胤就把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後來又命人在城內開寶寺的福聖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用作供奉,這座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

  開寶塔在建成55年後毀於雷火.1049年當時宋仁宗重修開寶塔,這次重修,換了地方,由福盛院改到了上方寺.為了防火,材料由木料改成了磚和琉璃面磚,這就是今天我們見到的鐵塔.

明清時期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定都何地猶豫不決,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達帶領北伐軍攻取山東和河南,此時許多人向朱元璋建議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來到汴梁考察,並將汴梁改稱為開封府,考察結果令朱元璋滿意,於是決定定地於此,並把應天也定為都城,實行兩京制。但在八月初二時,明朝的北伐軍大破大都(今北京)。八月下旬,有鑒於形勢有變,在權衡開封的利弊後,朱元璋最終決定定都南京。明末,李自成的義軍三次攻打開封,在第三次攻城中,為了水淹義軍,官兵乘黃河漲水,連夜開挖城北的朱家寨和馬家口,頓時開封變成一片汪洋,城裡水深數丈,整座開封城,淤於水下。

滿清統治中原後,於公元1662年重修了開封城池,並將河南省治、開封府治均設置在開封。由於開封在明末遭遇的嚴重破壞,與歷代相比,清代開封的經濟黯然失色,手工業、商業、服務業都呈衰落的態勢。但是,開封畢竟是省會,它仍具備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開封是河南境內重要的革命中心。1904年,李元慶在城郊號召農民進行抗糧鬥爭。辛亥革命時,在開封從事秘密活動的同盟會,聚集各種革命力量,並響應武昌起義,企圖發動武裝起義,但以失敗告終。

開封城牆位於河南省開封市,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14.4公里,僅次於南京城牆,但保存完好程度略好於南京城牆。比西安城牆遺留長度略長,但保存完整性不及西安城牆。

開封城牆可追溯到公元前365年,魏惠王遷都於大梁並築城,與今城牆部分重合,稍偏西北。唐建中二年(781年),時任永平軍節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築南北朝時的汴州城,是如今開封城牆歷史的開始。北宋定都開封,形成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北宋後期,外城周長50里165步,高4丈,寬5丈9尺。其後因戰亂、水災,開封城牆多次被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寬5米,周長14.4公里,青磚結構,與北宋時內城規模大體相近。

城門·西:大梁門(俗稱西門),明初朱元璋改西門為大梁門,今大梁門繫於1998年重建,是開封目前唯一重建的一座城門,成為古都的重要象徵。城門基採用青磚結構,設拱形門洞三個,城樓採用重檐歇山式建築風格,雕梁彩繪,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北:安遠門(俗稱北門)·南:南薰門(俗稱大南門)·東:仁和門(俗稱曹門)和麗景門(俗稱宋門)城牆風波 為解決由西邊進入開封城牆內,尤其是景區的交通擁堵問題。2007年開始,當地政府計劃修建一條穿過西邊城牆的主要道路。因為工程涉及穿過現存的古城牆牆體。因此工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當地論壇,甚至出現了「穿牆派」和「保牆派」。各種民間方案意見層出不窮。最終2010年,當地政府制定了下沉穿牆方案。並於當年完工通車。

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

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

5座城池基本處在同一區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開封城,最下面的則是唐代中原重鎮汴州城,其中城市規模最為龐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北宋國都東京城。

  據專家介紹,公元前364年,戰國時期的魏惠王遷都開封興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後2200多年間,歷代統治者在這塊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東京三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相傳,戰亂與河水泥沙一次次將這些輝煌一時的名城掩埋,人們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園,掩埋在泥沙深處的座座古城,就「疊羅漢」般疊加起來。

大規模的「宋城考古」從此拉開了帷幕,東京城終於呈現在考古工作者面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北宋東京城是一個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由內向外依次築有皇城、內城、外城,並各有護城壕溝的都城。它不僅城高池深,而且牆外有牆,城中套城。周長近30公里、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遺址全部淤埋於地下2米~8米的深處,在對外城西南角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外城城牆仍殘高8.7米,城牆底寬34.2米,頂寬4米,版築的城牆異常堅硬。

在我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大部分都城由於兵火戰亂城毀國亡諸原因,都採取了拋開舊都城、另選新址營建都城的做法。而古都開封雖歷經兵燹水患,基本上都是在舊城址上屢建屢淹,又屢淹屢建,形成奇特的「城摞城」現象。當時的統治者為何這樣對開封情有獨鍾呢?

  開封市文物處處長、研究員丘剛解釋說:「一座都城得以形成,需具備一些必要的因素,如自然環境、經濟、軍事和社會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從自然環境上看,開封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建都之地。自古以來,開封周圍地勢坦蕩,不僅沒有大山,就連丘阜也很難見到,不像長安、洛陽、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四塞險固而利於守。同時,開封一帶地勢低洼卑濕,古時就被稱為「斥鹵之地」。

  但開封與其他古都相比,卻有著極為優越的水利網路設施,這裡一馬平川,河湖密布,交通便利。不但有人工開鑿的運河鴻溝(汴河)可與黃河、淮河溝通,還有蔡河、五丈河等諸多河流,並且開封還是這些河流的中樞和向外輻射的水上交通要道,這一點是國內其他古都遠遠不能比擬的。

  專家介紹說,一個政權建立伊始,首先要解決的是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各種物資,而這些物資需要在都城的附近就能獲得。開封到了唐代,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通航,汴州又恰巧處於通濟渠(汴河)要衝,又是通往東都洛陽和唐都長安的重要門戶,汴河南通江淮,大批江南的富饒物資可直達汴州。而此時的關中由於連年戰亂,經濟凋零不堪,長安、洛陽更是屢遭戰爭破壞,亦非昔日舊觀。雖然在北宋初年,太祖趙匡胤欲遷都洛陽或長安,但最終還是服從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實際上也是服從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客觀情況。

在黃河流域,開封屬中下游地區。穿過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後,黃河進入廣闊的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流速降低,從中上游帶來的巨量泥沙,至此便大量沉積下來。到了開封境內,這種現象最為明顯。據統計,每年有3億噸泥沙淤積在下遊河床內,使這段河床每年平均升高10厘米。這樣日積月累,年復一年,使開封河段已逐步形成聞名中外的「懸河」奇觀。清代的史書中就有如下記載:開封城「城在釜底,仰視黃河……」  黃河水患威脅歷來以下游最為嚴重,北抵天津,南達江淮,在25萬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兩千多年間幾乎到處都有黃河決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開封數座古城池深深淤沒於地面下。經考古發掘證實:開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10餘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深左右,北宋東京城距地面約8米深,金汴京城約6米深,明開封城約5米-6米深,清開封城約3米深。  國家開展治黃行動以來,歷史上「三年兩決口」的黃河已實現55年伏秋大汛未決口的偉大成就。然而,黃河防汛部門始終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地上懸河」之勢愈加險峻,河床同大堤賽跑的局面仍未有改觀。每到汛期,開封軍民都要奮戰在黃河大堤上嚴防死守,以確保古都安全。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地上懸河」,地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觀,如今又成為外地人來古城開封遊覽的一大特色。在有關部門的積極努力下,這一景觀正在得到逐步開發。  而從文化地理角度看,開封地處中原腹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戰國時期的魏國之所以遷都這裡,一方面是避開強秦侵擾,更重要的是為了進取中原而謀取霸業。尤其是輝煌時期的北宋東京城又成為「富麗甲天下」的世界名都,造成了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傳統理念上認為開封是一個王氣很盛的城市,即所謂「夷門自古帝王州」,因而在歷史上,開封雖飽經兵火水患,人們也輕易不願放棄這塊寶地。

  這裡還有一個例子更能說明:明末崇禎年間的那場空前的特大水患後,開封城幾成平地,已是「黃沙白草,一望丘墟。」清初有人提出將省會由開封遷至許昌,但始終沒有被清政府採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開封的歷史地位非常重要。作為七朝建都之地和「八荒爭湊,萬國咸通」的名都大邑,開封這座歷史古城在中原民眾心目中的中心地位依然存在,這也是清政府維護中原地區局勢穩定的象徵,其地位和名氣是中原其他城市遠遠不能比擬的。所以,清政府只是在明開封城牆的廢墟上加高增築牆體,而將河南省省會仍舊放在開封。

由明起,直到中華民國撤守為止,開封都是河南省的省會,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1954年,才將河南省省會遷至平漢鐵路(京廣鐵路)經過的重鎮鄭州市。跨越我國東西部的主幹鐵路──隴海鐵路途經開封站。經開封火車站可直達上海、北京、連雲港、青島、西安、西寧、烏魯木齊等地。開封距鄭州70公里,距商丘150公里,由此中轉經京廣、京九鐵路可達全國各地。  民航方面,2011年12月,鄭民高速公路鄭州開封段一期工程竣工通車。鄭民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20公里,雙向四車道,設杏花營、南苑兩個出入口和開封金明服務區、開封南停車區,是開封通往新鄭國際機場的一條便捷通道,使開封到新鄭國際機場的時間縮短至30分鐘。目前新鄭國際機場已通航國內外67個城市地區,開通航線90條,其中國內84條,國際和地區6條。  交通運輸上,長途客運線路四通八達。開封長途汽車客運站共有六個,分別為火車站廣場客運總站、迎賓路客運西站、中山路相國寺客運站、汴京大道東段客運東站、濱河路長青客運站和金明大道金明客運汽車站。上述各個客運站均與省內外建有固定運營線路,並有定時發往北京的卧鋪汽車。其中,市客運總站、西站、相國寺站、金明站發往鄭州的鄭開城際公交車每10分種一班。來往十分方便和快捷。


推薦閱讀:

11個古代大家的家訓,家教自古都很受重視
八大古都
各具特色的8位大古都兄弟
淹沒在塵埃中的歷史:中國九大古都
洛陽是九朝古都,到底是哪九朝

TAG: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