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 >> 文化觀察 >> [丟棄傳統文化]必然導致中華民族全面墮落

[丟棄傳統文化]必然導致中華民族全面墮落
 
[ 中國智庫 www.chinathinktank.cn 2010年8月4日 ]
發布:三略觀察
 
前言:身為華夏兒女,面對當前國人在意識形態領域裡的混亂局面,以及價值觀的嚴重走偏,倍感責任之重大,總覺得有義務要寫點什麼。宏揚民族文化,以刻不容緩。由於筆者見識有限,才疏學淺,本文指做拋磚引玉,望廣大讀者朋友多提寶貴意見!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人民在幾千年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我國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匯。系統的說,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了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走向,有著重大影響的許多文化形態: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陰陽家……;在核心上講,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學說做骨架,輔之以道家文化和佛學文化為血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行為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   要想詳細的解讀儒、釋、道三種學說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又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天的,以及它對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就有必要首先簡單了解一下《易經》。   (一)《易經》和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與儒、釋、道的關係: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根,被譽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不僅對我國的政治、軍事、農業、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武術、建築學、民俗文化等產生過重要影響,而且當今人類科學的發展仍然沒有超出《易經》易理的描述和預測,這是一部真正擁有人類智慧的寶典。它預言了《宇宙學》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果殼》、《明物質》、《暗物質》、《膠子》、《弦理論》等現代前沿科技成果;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進化論、量子論、相對論等在實際的「思維方式」無不自然不自然的受到了中國《易經》的影響。當然,人類的智慧是允許存在「跨時代相通」的,即暗與古人合現象,但這不能否認中國先人的前瞻性和智慧的深邃!   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從源頭上與「中華易經」、「中華古史」,都有一定的淵源。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是《辯證唯物主義》,是馬恩等導師借鑒發展西方古典哲學的結果。而以黑格爾為主的近代西方哲學家學習和繼承的多為古希臘哲學思想,而古希臘哲學思維又來源於「中華易經」、「老子學說」,其中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說白了就是「易」,「易」本身正是變化、發展的辯證法。黑格爾在他的自傳中承認,他所創造的「正反合辨證邏輯定律」正是得自《易經》的啟發。並且在《哲學史講演錄》上,讚歎說:「《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後來也曾經感慨的說:「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   西方古代哲學「有」、「無」的概念,黑格爾的「絕對理念」,以及「純粹的『有』就是『無』」的思想,都可溯源於老子。而老子的思想,則是中華古老思維「易」之充分體現。「易」的核心,就是運用一分為二、對立與統一的宇宙觀、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方法論,揭示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和對立統一的辨證法則,並運用這一世界觀、宇宙觀指導和預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的發展;更為有意義的是:孔子所描述的「天下大同」、「天下為公」的社會,正是馬克思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共產主義(Communism)的形成基礎。  為什麼《易經》生澀難懂,充滿了神秘色彩?《易經》的成書一直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易經》萌芽於新石器時代的遠古時期,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文字,伏羲氏觀天文,察時變,走南北,閱百態,明白了很多道理,通過畫卦的形式,把他的認識表達出來。最早的《八卦圖》就是這樣誕生的,這也是中華《易經》最早的起源;即使到了商朝末期的中古,中國的文字也剛處於形成完整體系的初期,使用的是甲骨文,文王拘而演《周易》,把伏羲的八卦推到六十四卦;到了近古春秋末期,人們開始使用竹簡文,此時《易經》是沒有傳文部分的,只有經文。那麼究竟誰有這麼大的本事給《易經》作傳呢?當然就是當時學慣天下的孔子了。《易經的傳文》大部分都是由孔子完成的,如果沒有孔子的偉大貢獻,《易經》也許就真的成了徹頭徹尾的天書。孔子五十學易,韋編三絕,老聖人把《易經》不知看了多少遍,把綁竹簡的牛皮繩都翻斷了很多次,為《易經》做了傳文。《易傳》是解釋經文用的,有著濃厚的哲學思想,被後人稱為「十翼」。《易經》是用象、數、理描述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的,大到無形,小到無我,中間千變萬化,不可語焉。沒有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沒有豐富的想像能力,要想解讀《易經》,是很困難的,直到今天,恐怕也沒有一個人敢說,我已經完全把《易經》所描述的東西全弄清楚了。《易學》自從經過孔子之手,時歷兩千多年,直到今天也沒有變化。   《易經》尊重客觀天體,強調觀象取義。《易經》描述的太極是萬物之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兩極是指陰陽。陰陽觀是《易經》內涵的核心所在。宇宙間萬物不出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事實上,陰陽互用,道方產生;陰陽互孤,則無道可言。)陰陽運行於宇宙,道彌綸於天地。陰陽的變化規律是宇宙間一切事物(包括宇宙自身)的根本規律,即:陰陽和則生,陰陽離則滅;陰陽錯則變,陰陽平則佳;把握陰陽則統御整體。在這裡必須要指出,陰陽並非確指我們習慣上認為的一個或無數個肉體生命消失後所處的空間(陰)及一個或無數個肉體生命存在時所處的空間(陽);也並非專指某一物質的結構和功能屬性。陰陽本身具有廣義、相對、動態的涵義,對於具體事物而言其含義會隨之具體變化。如此來述,並非說「陰陽」可以替代萬物、任意變化,而萬物則的確是由陰陽相互生髮而成。因此,我認為陰陽是指存在於宇宙間萬物的任何對立而統一的兩個因素或者是對多個因素的大致歸納後的泛指。它具有廣義、相對、動態的涵義,因所分析事物的不同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具體涵義。比如,優劣、美醜、善惡、里外、虛實、大小等。道者,核心(首)之路(道的左偏旁),隱於事物之中而非顯於皮相。   因為《易經》編碼的模糊觀念,非常難以理解,卻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這也是現代的《模糊數學》的理論基礎。要使得這門高深的學問被人們所重視和應用,用以指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學習和實踐,就誕生了諸子百家各流派對《易經》在不同方向的理解,形成了若干觀點鮮明的哲學理論。這些學術成果一起構鑄了豐富多彩、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其中以「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以及受《易經》影響並改造了的外來的「佛家學說」最為主要,這三種學說並稱為儒、釋、道,也是傳統意義上「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我是這樣理解儒、釋、道的,「儒」是生命價值觀,「道」是生命質量觀,「釋」是生命之精神觀,都是以「天性自然主義」的「易」為主體,其結果是儒、道、釋分別達到最高境界時,就相契相通了。儒、道、釋的自由追求之會通,便是中華民族的自由精神傳統。這個傳統既追求群體的自由,又追求個體的自由;既追求現實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   (二) 儒、釋、道學說的本質及區別:   1.儒家學說:儒家尊《易》之「天乾陽動」,貴剛健,主張積極入世,強調「有為」。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代表作《論語》,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聖人」,「才德全盡」止於「至善」謂之「聖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仁」、「義」、「禮」是儒家思想價值觀的內核。「仁」是指公正,仁德,仁愛,仁者愛人;「義」是指天地浩然之正氣,合乎「仁」;「禮」,是指健康的自然秩序和健康的社會秩序。「仁」和「義」都要合乎「禮」,在這個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下,會生成很多好的個人品質,這些也是孔子育人要達到的目的,包括「孝」「誠」「忠」「信」「敬」「恭」「寬」「敏」「惠」「勤」「恆」「智」「儉」「謙」「恕」「廉」「勇」「和」。儒家所主張的這些好的個人修養以及道德品質,均是建立在「仁」、「義」、「禮」的基礎上,脫離開「仁」、「義」、「禮」,這些好的性格品質也就不存在了。以上這十八種品格,無論你堅持哪一個,只要你堅持一輩子,不要朝三暮四,半途而廢,那你最終都會受益非淺,其結果絕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利用這些好的性格品質,在儒家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就可以完成縱橫天下、建功立業、功成名就的遠大理想。這就是儒家提倡的「有為」思想。   看來孔子說的有為,不是胡作非為,更不是不擇手段。是告訴大家名和利都是可以追求的,但是在你追求這些的時候,必須符合「仁」、「義」、「禮」的要求,更不能違背人倫道德。當今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嚴重跑偏,為了追名求利,簡直無所顧及,不擇手段!如果這個社會人人都不擇手段去謀取私利,毫無節制的滿足貪心私慾,根據「天性自然主義」原理,那人類必然走向滅亡。「先義後利者榮,先利後義者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兩句話揭示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君子是先義後利,是光榮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則是挖空心思,背信棄義的去追求個人利益,是可恥的行為。試看當今的血汗工廠、黑煤窯、強制拆遷、非法佔地、釣魚執法、漢奸賣國、貪污腐敗、轉基因食品、毒奶事件、假冒偽劣…….,哪一樣不是「先利後義」或者根本就沒有「義」造成的呢?說他們是小人都抬舉他們,這些見利忘義的傢伙就是喪盡天良!儒家過時嗎?我們學儒家什麼?中國人就算只是把「先義後利者榮,先利後義者恥」這一句話做好了,人們的道德也不至於墮落到今天這個樣子!    儒家倡導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立志為善,濟世救民。立有「三立」,既:「立功」、「立德」、「立言」,自古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這一遠大理想,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前仆後繼的戰鬥著,為的是全人類共同美好的明天。人活著要有志氣,要有尊嚴,「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在世,要做有出息的人,要活出自己的價值,「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熊「。達則兼濟天下,窮也不要去乞討,要奮發圖強,以求再戰。正是這種自強不息,捨生取義的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鋼鐵般的意志,凝練出了中華民族的國魂。   2.道家學說:道家尊《易》之「地坤陰靜」,主張柔順,推崇自然恬淡,突出「無為」。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代表作《道德經》。得道成仙,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仙」。 道教謂人人皆含道性,「我命在我不在天」,皆可修道成仙。人與自然合,恬淡自然,無他無我,清靜無為,人在無我的情況下,心智和能量會達到最高點。   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指自然而然。道家強調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認為人不應該用主觀行為去改變自然界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崇尚自然的理論體系就必然導向提倡獨立人格的價值觀念。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個性自由狀態下的精神超脫。道德修養最高的人,會消除外物與自我的界限,達到忘我境界;思想修養趨於完美的人,不苛求名譽地位。莊子認為,個體生命的首要任務意義就應該是自由生存,而現實社會中的倫理道德和功名利祿等,都不過是束縛這種自由的樊籬。為了實現個性的自由,人們應該擺脫世俗的精神奴役和羈絆,從思想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出於這種最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道家代表人物大多數過著閑適淡雅的避世生活,在平衡、祥和的氣氛中,體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   老莊道家所求的是「真人」境界。「真人」境界的要義是:見素抱樸,清心寡欲,虛極靜篤,恬淡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無為無不為」,真正做到無為無我的人,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了)。老莊推崇法天貴真,順乎自然,不悖於客觀規律。他們提倡回到嬰兒狀態,回到原始的拙樸狀態,守雌守弱,一派天真稚氣。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知天樂命」,無疑也是有益於心理健康的,老子的養生之道亦為如此。   3.佛家學說:我們說的佛家學說,是受《易經》自強不息的精神觀、仁善觀以及因果報應思想的影響,經過改造了的印度佛學,已經被本土化了的中國佛家學說,稱為「釋」。中國的佛教最典型的是禪宗。他們主張心性本凈,佛性固有,直指本心,不假外求,所謂「明心見性」。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代表作《金剛經》,把修鍊佛法最高境界的人稱為「神」。   禪宗的思想,在我看來主要是有三大來源:佛教固有的傳統自不消說,就來自中國的精神資源看,一個是孟子的「天命心性論」,另一個是莊子的「天性自然論」。其結果是,禪宗也和儒道一樣,同樣訴諸本心、天性。禪宗作為佛教之中國化的最終成果,可以說是儒與道交互影響的產物。所以,理解了中國的儒、道,也就不難理解中國的佛教了。   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處於十二因緣的不斷生死輪迴之中。而眾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緣中輪迴不斷,原因在於眾生自身所造的業力。「業」包括三種,即身業(行為)、語業(說話)、意業(思想),它涵蓋了眾生一切身心活動,這些活動的結果導致了輪迴。即有情眾生在貪、謓、痴的影響下,按照「業」的法則,輪迴為天神、人、惡魔、畜牲、鬼和地獄裡的生靈,並體驗歡樂和痛苦。要想超越輪迴,擺脫人世的種種煩惱,就必須通過對心理和精神的修持來達到。這種修持在佛教中被稱為道,道的結構在三學,即戒、定、慧的程式中得到了清楚的顯示。「戒」的基本意思是「行為舉止」,引申為「善舉」。佛教認為一切創造善業的行為舉止都與健康的心態有關係,「戒」就是通過對情眾思想、行為的約束來培養一種健康的心態。「定」本意指冥想,指修持者精神集中,心無雜念的思考狀態。「慧」是指在「定」的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對人生的領悟,但它不同於一般意義的領悟,而是一種能斷除妄惑,根絕無明煩惱,獲得精神解脫的領悟。從某種意義上講,「戒」、「定」、「慧」的修持過程就是精神凈化、升華的過程,也是對「道德」的培育過程。   佛教作為一種信仰的力量來自因果報應、生命輪迴的基本假設,而要求信徒放棄當世之享樂、七情六慾之力量是舍小欲求大欲,這個大欲就是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應有盡有、是極完美自然景象、極美好的社會風尚、極美好的人際關係的整體,是物質和精神享受的永恆的、最高的境界。而信眾和僧人只要在世誠心念佛並循佛之倫理,追求人間真、善、美,也能見得到。只要你有誠心,佛是有求必應的。由於佛教關於因果報應、五界、極樂世界的假設缺乏證明的力量。信則有、不信則無。所以,當一個人心靈受到連續打擊,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已經無法實現某種訴求的時候,那麼佛總會給你尋找一種精神寄託,送子觀音、財神、歡喜佛……   綜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家的對社會問題,在意識是不同的。儒家關切社會的倫理道德,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除。與此相應,儒家重生命的價值,道家重生命的質量,佛家則偏重於生命的精神。故此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釋、道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   

推薦閱讀:

睡不著,寫點——算是回憶錄吧
還剩下些什麼
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中華民族的「感恩節」!
作為中國人我很自豪
中華民族的國魂是什麼?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TAG:中國 | 民族 | 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華 | 智庫 | 中華民族 | 墮落 | 中國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