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年僅兩歲的兒子為何脾氣會由此暴躁?

網友:兒子現兩歲三個月,好動不好說話,只會喊爸爸,脾氣大,按自己的思維玩,完全不顧大人的說教;

   一歲開始走路,慢慢長大,就養成自己玩自己的,非常好動,基本沒有閑下來過,總是跑來跑去,自己娛自樂,時常踮著腳尖走路。吃飯也不會老實呆在飯桌里,到處亂跑或用手打翻飯碗和菜,喜歡大人和他一起玩耍,大家逗他時哈哈大笑,喜歡玩水,每天給他沖涼後非常活躍,自己拿衣服亂丟到地上,自己還高興得不得了,說他他也不聽,給他穿衣服他總是掙扎,來回跑,總之不給我們幫他穿衣服,喜歡不停地開、關燈、電視、DVD等。

如果不讓他做一件事情,他就發脾氣,往地上打滾,大聲喊叫哭叫,有時還趴著爬行,我們再不理他,就一直哭,如果讓他順意,哭叫聲馬上停止,並馬上高興地投入到這件事情中。很依賴父母,生人抱他,他有強烈的排斥不給別人抱,特別是身體不舒服時,一定要父母帶才不會鬧。

寶寶發脾氣其實跟大人是一樣的,都是一種感到憤怒或是遭遇挫折時常見的不成熟的反應,所以小孩子發脾氣的狀況是正常的,那麼小寶寶為什麼會大發脾氣呢?甚至到了撒潑耍賴,地上打滾的地步!

一開始,寶寶就會有痛苦的情緒反應了,那些讓他不愉快的體驗會引起他的痛苦。隨著他的長大,不愉快體驗就可能引起他別的情緒:除了痛苦外,還可能有憤怒,或者傷心。出現這種分化的時間大概在寶寶兩個月以後。

當我們有注意去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寶寶從幾個月以後到第二年里,會表現得「脾氣見長」:讓他生氣的事情好像越來越多,他的脾氣也好像越來越大了。這是為什麼呢?

1.父母或祖輩的溺愛

現在多數家庭都是一家一個寶,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孩子的要求家長會想方設法的去滿足,認為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幸福,然而,正是家長的這种放縱,孩子養成了任性的毛病。一旦某天、某次,沒有滿足到要求,他就會很不高興的發脾氣耍賴,這時家長如果只一味地妥協,孩子嘗到發脾氣的甜頭,以後遇到相同情況就會用發脾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缺乏安全感

對於年幼的寶寶來說,如果被家長忽視了,這會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他們會不安甚至感到恐懼,他們忍不住發脾氣以此來發泄心中的負面情緒。

3.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據相關研究發現,壞脾氣是吃出來的。如果孩子偏食,比如特別喜歡甜食、肉類,他們體內會積蓄過多的酸類代謝物,血液中的茶酚胺也會升高。這些改變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會使孩子脾氣暴躁、不穩定。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避免或者糾正孩子的這種脾氣

1.家庭溫馨和睦

家庭溫馨和睦對寶寶的脾氣的影響很大,讓寶寶時時感受到愛和安全感,寶寶感受到了足夠的歡樂,那他想發脾氣都很難。相反,如果父母之間經常鬧情緒,家暴不斷,寶寶受此影響,容易缺乏安全感,這種挫敗的感受又不能用語言很好地表達出來,因而只能用哭叫、發脾氣的方式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安慰。

2.接納/分享

情緒沒有對錯之分,我們要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接納意味著:我注意到你有情緒,並且我接受有情緒的你。可以直接說出孩子的情緒,比如說:「看起來你有點生氣。」分享。這個技巧最重要一點是必須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孩子需要有一些時間去表達他的感受,用點耐性,如他正努力說出情緒,不要打斷他的話題,只是單純的鼓勵孩子繼續討論。可以簡單地回應或重複孩子的話,「哦」,「你是說,……是嗎?」

3.肯定與引導

一個受挫的孩子會以不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打人,摔玩具,或者謾罵別人。家長在了解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情緒,並且幫他描述感覺後,可以使孩子明白,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是表達情緒的行為可以選擇。也就是說,家長應表示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緒和動機,同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一些恰當的方法來處理情緒。比如說:

「你對小文剛拿走你的遊戲機很生氣,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你打他就不對了。你想,現在他也想打你。這樣,你們便不能做朋友了,對嗎?」

其實,要想好好的處理孩子的這種脾氣,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不說傷孩子自尊的話,家長想要批評孩子,只說事情,不要說傷到人格和自尊的話。避免說,你這個人沒出息,好懶,很不負責任等等。不要去羞辱他,很多家庭喜歡用引起孩子羞愧感的語句來教育孩子,「你做功課怎麼這麼慢啊,天天在磨洋工」;「怎麼考97份,還差三分哪裡去啦?」

寶寶的飯(baobaodefan)原創內容,回復「轉載」查看文章轉載須知


推薦閱讀:

孩子人小脾氣大怎麼辦
脾氣任性,福不加身 轉載
愛生氣的女人身體變這樣,對號入座趕跑「暴脾氣」
開了20多年的「吵架餛飩」,老闆是個暴脾氣
能力越大 脾氣越小

TAG:脾氣 | 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