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多樣風景:禮遇與煩惱並存
2011年09月10日 09:15來源:中國新聞網
9月8日,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建銀希望小學的學生展示教師節「手印作品」。中新社發 李宗憲 攝 cnsphoto
中新網9月10日電 今天是新中國第27個教師節,全國1700萬教育工作者迎來共同的節日。在有著「尊師重教」傳統的中國,「教師節」成為人們向教師集中表達禮讚與祝福日子。從高層看望,到官方表彰;從各界共祝,到學生感恩;教師享受著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應有的禮遇,然而收不收禮,如何獲得真正的尊重理解等,也成為教師們繞不開的話題。
高層致賀送祝福已成慣例 官方舉辦系列活動
每逢教師節,國家領導人走進校園看望師生送上祝福已成為慣例,體現出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對教師的尊重。
9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來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看望師生員工,考察學校工作,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胡錦濤向廣大教師提出希望: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強師德修養,鑽研教學業務,不斷開拓創新,紮實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8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張北縣第三中學為廣大農村教師作了題為《一定要把農村教育辦得更好》的報告。他提出了多項惠及農村教師的措施,強調要逐步縮小城鄉教師收入待遇差距。
在做報告時,溫家寶起身對台下的教師們三鞠躬,向長期從事農村教育工作的老師們表示慰問和感謝。
除了高層看望致賀,官方還開展了系列活動來慶祝教師節,為期一個月的2011教師節「感念師恩」主題活動在8月11日啟動,公眾可以通過簡訊和微博等形式,抒發對教師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教師節當日,教育部與中央電視台共同舉辦一場名為《美麗心靈——獻給老師的歌》的晚會。為此,晚會劇組發起了「徵集鄉村老師的感動瞬間」活動,徵集到的作品將在晚會上呈現;同時,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人選將亮相晚會。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國家力推多項改革舉措
去年出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專章論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綱要從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能力水平、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健全教師管理制度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多項舉措。
一年來,綱要各項改革試點及重大項目穩步實施:農村教師特殊崗位津貼、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制度、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以及中小學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等改革試點平穩推進,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全面落實。同時,中央財政投入5.5億元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開展全員培訓,帶動各地逐步實現教師培訓日常化、制度化。
就在近期,又有兩項改革政策公布。8月31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近兩年山東省濰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陝西省寶雞市進行試點的基礎上,再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國部分地市開展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
「小學教師」也可評「教授」,是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直白表述。通過在上述三地的改革試點,共有121514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職務過渡,15560名中小學教師獲得晉陞及聘任,其中正高級教師37名。
評論認為,教師職稱改革試點打破了「天花板效應」,實現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相銜接,提高了教師的積極性,推進了城鄉之間、各學段之間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問題的逐步解決。
另外,教育部日前透露,今年將選擇兩個省份試點實施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建立「國標、省考、縣聘、校用」的教師准入和管理制度。這意味著教師資格考試將有國家標準,教師也將不再是鐵飯碗,將定期註冊考核,不達標者將退出。據悉,這項試點將在9、10月份啟動,明年將再推動6個省份試點,預計用3年時間成為全國性常態制度。
這一試點旨在建立中小學及幼兒教師准入門檻制度,主要是針對新老師,現有的老師將不再參與。所有教師都要接受每5年一次的定期註冊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師德、業務考核及教學工作量考核等。師德將作為首要條件,實行一票否決。收不收禮又成節日糾結 家長老師各有煩惱
教師們在節日里所受到的「民間禮遇」里,「送禮」成為多年來爭議頗多的話題。從送上一句真誠的祝福或是簡潔美觀的卡片,到直接饋贈現金、禮品、購物券,感謝師恩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雖然在節前不少教師和學校都呼籲「今年過節不收禮」,但是「送禮」之勢仍難阻擋,從食品、土特產、購物券到手錶、名牌包、時尚電子產品……,一些家長擔心不送禮自己的孩子會遇到不合理對待,紛紛加入送禮大軍。媒體報道說,一位中學老師估算,今年收到的家長禮物快破萬了,全班50個學生,大部分家長都送了禮,不管是購物卡還是紅包,「起步價」500元。
面對送禮之風愈演愈烈,老師和家長各有煩惱。一些老師表示教師節越來越多地表現出形式化、功利化,家長和學生送給老師的貴重禮物也讓他們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送禮並非是真心感謝和尊重,而成為一種利益交換,在「被送禮」的過程中,師道尊嚴也被玷污;而家長們則在抱怨「潛規則」當道,在世風裹挾之下,送不送、送什麼、怎麼送都成為糾結。
分析指出,送禮不過是商品經濟在教育領域的「物質化」表現,成了大家公認的潛規則。而教師節送禮,從少數人送演變成從眾效應甚至攀比,並且已經形成一種社會風氣。究其深層原因,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使一部分人瞄準了教育資源配置失衡之下的利益空當,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加劇了社會對優質資源的爭奪,教師也就成了許多家長爭相送禮的目標。
教師節的最好禮物 :理解與尊重
什麼才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在教師節來臨之際,眾多教師的心聲也通過媒體表達出來。
在《人民日報》所做的「鄉村教師最大心愿」的調查中,高達88%的票投給了「願提高工資待遇,減少後顧之憂」。此外「願有機會走出鄉村,交流學習,充實自己」和「願減輕職業壓力」等也位居前列。
除了對自身境遇改善的期待,鄉村教師們亦希望「農村孩子與城裡孩子機會均等」,「願學生有出息,有更好的發展」,「願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新華社的評論指出,由於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平衡、教育基礎薄弱等諸多因素影響,中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工作生活條件參差不齊,基層特別是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工作生活條件還相當艱苦,深化教育改革面臨一系列新問題。
如:績效工資如何做到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傾斜?如何儘快出台農村教師特殊崗位津貼制度,保障優秀教師安心紮根農村?如何加快建立健全城鄉、區域內的教師流動和補充機制……這些問題涉及利益調整,需要科學的制度安排來保障。
一位教師在教師節到來之際撰文談自己的教育願望時說,期待更多「有尊嚴的教育」。這是指教師能夠按照教育規律、育人本位,實施全人格教育,讓學生提高成績,更能得到人格發展、情商發展、生存能力等多重發展。甚至要站在世界教育的高度,讓孩子成為世界公民,立足課堂,放眼全球。
這位老師寫道,在各種考核措施的制約下,老師們的壓力非常大,又加上教育對象這些年日益複雜和社會化,教師自身承受的負面情緒比一般的職業要多,渴望得到更多的心理認同和尊重。
「尊重是送給教師節最好的禮物。」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有聲音這樣呼籲。
相關新聞:
駐台使節同性配偶無涉外禮遇引爭議台北電影節開幕 湯唯倍受禮遇
推薦閱讀:
※2012年教師節簡訊祝福語,祝福老師的真誠話語
※教師節簡訊,千萬人在用
※教師節演講
※活動報名 | 巧手皂物(教師節特輯)
※(3)「理解和尊重」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