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現代人心理保健的良藥

《道德經》---現代人心理保健的良藥
作者:雷敏
老子既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哲學的鼻祖。他的《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觀、人生觀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乃至身心保健等所有領域,是一部蘊涵豐富人生哲理、人生智慧的百科全書。老子在《道德經》探討了一個十分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那就是:人怎樣才能從各種束縛、羈絆、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並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對於現代人來說,《道德經》無疑是一劑心理保健的良藥。 少私寡慾,知足常樂 西方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的痛苦是從生命的慾望中產生的,人的慾望是永遠也無法滿足的,痛苦與生命是不相分離的。的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利益追求的慾望越來越大;隨著社會的開放,人們越來越追求感官享樂;隨著競爭的激烈,人們越來越追求成功。所謂慾壑難填,慾望成了現代人的痛苦煩惱之淵源。人們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焦慮不安也成了現代人心理特徵。其實,嚴重的焦慮不安是強烈慾望的另一個方面,它導致神經症。焦慮不安與慾望成正比,慾望越大焦慮不安就越嚴重,慾望越小焦慮不安就越小,沒有慾望也就沒有不安。所謂「無欲心自安」。 老子主張少私寡慾以把人從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少私寡慾,就是要人們把各種慾望降低到非常有限的程度。生存的需要是人類得以生存和延續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的生命要靠一定的生存條件來維持,人的慾望很大程度上是與人的生存條件相聯繫的。正常的慾望是人人都有的,少私寡慾並不是「存天理、滅人慾」,而是反對放縱慾望。老子認為追求物慾情慾的結果不僅破壞了原始社會那種天然樸素的社會狀態,而且干擾了人們的平靜心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老子認為聲色犬馬只能使人視覺遲鈍、聽覺不靈、味覺喪失,終致心神不寧、放蕩不安、德行敗壞。正常的生活在於「為腹不為目」,只求飽腹,不求享受。人們要力戒過分的感官刺激與發泄,摒棄物慾的誘惑,以確保固有的天真。人的慾望在於人有自身的肉體存在,自然就會產生耳目口腹之慾,就會追求悅耳、悅目、美味、安逸等肉體的感官快樂。而慾望卻又是永遠都不會滿足的無底洞,人們也就貪得無厭。社會的紛爭、個人的煩惱都源於人的不知滿足。慾望——滿足——再慾望……人的一生就陷入這樣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產生痛苦和煩惱。而現代社會的攀比之風盛行,人們的慾望膨脹,痛苦煩惱反而比物質文明落後的社會更多。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道德經·三十七章》) 萬物無私慾不爭不鬥,天下就可以自然安定下來。有肉體之身的人如何才能「不欲以靜」,從慾望得不到滿足的煩惱中解脫出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四十四章》)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慘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道德經·四十六章》) 老子認為多欲即野心,人的罪惡沒有比有野心更大的了,災難沒有比貪得無厭、不知滿足更大的了。人有了野心就會不擇手段去追求,遲早會遭遇大禍。人生的災難沒有比總想得到一切更大了。人如果知道滿足,便不會遭到侮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因此,懂得知足的道理,才能永遠感到滿足。老子的知足常樂成了人們保持心理平衡的秘方。 物極必反,禍福轉化 人們的痛苦煩惱還來自於人們的認知的絕對化,認知的絕對化可能造成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的截然對立,甚至自我分裂。信念的絕對化是一種非此即彼、黑白分明、兩極化的思維認知模式,這種過分簡單化的認知模式導致對事情的絕對化的結論。不十全十美即無價值。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要求十全十美,不給自己和他人犯錯誤留有餘地。如果事情不象他希望那樣完美,他們就會萎縮,等待遭受拒絕、羞辱。如果他們沒有遭受拒絕、羞辱,他們就認為拒絕、羞辱會在以後出現,或者相信由於他們的錯誤別人會輕視他。這樣,他們把所有可能的壞結果都想出來,由此而產生無用感、過分罪責感、對未來無望、自殺思維等。 在情感上悲哀、內疚、暴躁等,在行為上退縮,生理上失眠或嗜睡、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等。認知的絕對化的實質就是看不到事物對立面相互依存的情況。 老子認為一切具體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具體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二章》)美醜相對而生,善惡相較而彰。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漸消失,即「有」可轉化為「無」;還沒有的事物可以演化誕生,即「無」可轉化為「有」;同樣,「難」、「易」也是相比較而存在,相交替而出現。長短、高低、前後都是既相反又相即不離的。做事做人都要適可而止,避免極端化。理想的人格是剛正而不顯鋒芒,有稜角而無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老子把對立面相互依存的道理用於觀察生活,發現了這樣的道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芽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經·五十八章》)  老子洞察到了對立面互相轉化的可能性與必然性:禍與福、正與奇、善與妖都是互蘊互換,禍極福反,福極禍反,物極必反。懂得了這個道理,也就能坦然面對困難挫折了。「反者道之動」,欲成先居敗,欲福先處禍,欲得先受損。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道德經·四十二章》)事物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到了一定界限就會轉到反面,本來要損壞某物,但結果卻可能幫助了某物的發展;本來要幫助某物,結果卻損害了它。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多,多則惑。(《道德經·二十二章》) 委屈反而能保全,彎曲到一定程度就會升直,低洼之處反能充盈,凋敝到一定程度就會更新,少取就能實得,貪多就會迷惑。人們對待善與惡、難與易、有與無、得與失、利與害、榮與辱等現象要懂得全面分析,看到事物本身就是由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萬物發展過程中矛盾的兩個方面,分別以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處於統一體中。老子「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法充滿了智慧,世界的萬事萬物不是絕對不變的,任何事物無不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有生必有死,有正必有反,有往必有復,有起必有落,有盛必有衰。這對於那些身處逆境或者遭遇不可逆轉的人生挫折的個人來說,老子的辯證法確實能給人心靈的撫慰,讓人在困境中也能發現生命的意義。 守柔處弱,為而不爭 人們為了實現各種人生目的無不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有的是為了最基本的生存,有的是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有的是為了爭取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名譽,有的是為了權利等等。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相互爭鬥,結果釀出了不少悲劇。在一個充滿競爭社會中,人們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以成敗論英雄。尤其是青少年渴望成為強者,害怕失敗。一些人做事過分強求,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一味追求成功,總是強求硬幹、強作妄為,結果患了神經症。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感到身心疲憊,精力不足,心情焦躁,思想不集中,健忘。老子認為,人類的一切罪惡、一切痛苦,無不起源於人與人的相互爭鬥。如何才能使人們從競爭的痛苦煩惱中解脫出來呢?芽他主張「守柔處弱」「為而不爭」。物壯則老。(《道德經·三十章》)木強則折。(《道德經·七十六章》)兵強則滅。(《道德經·七十六章》) 老子從自然現象覺察到,柔弱是事物無窮生命力的象徵,而剛強的事物則往往喪失了生機而逐漸走向死亡;樹木小時柔軟細弱,但有柔韌性,不易被風吹斷,樹大招風容易折斷;強兵驕橫輕敵反而容易兵敗。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經·七十六章》) 剛強者正因為其剛強,所以必然成為眾人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刺,從而遭到眾人的非議、毀謗、嫉妒、攻擊和陷害。而柔弱者處於卑下的地位,不會引人注意,可以避開世俗的各種是非、爭吵和糾紛,過著安靜怡然的生活。歷史上的不少剛強者想出人頭地稱雄天下,結果不得好死;柔弱者因力量弱小,遇事不先,結果延年益壽。看來老子的柔弱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退為進」「以守為攻」。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經·七十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就是水,它在圓而圓,在方而方,但它卻能夠滴穿金石,摧毀剛強。人人都知道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卻沒有人去實行。反而都想守剛處強,不甘示弱。如何以柔弱勝剛強呢?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道德經·三十六章》)老子由反入手,以反求正,講的是運用矛盾的法則促使對立面的轉化。張之、強之、舉之、與之是手段,而歙之、弱之、廢之、奪之是目的。「欲擒先縱」、「知恥必勇」、「否極泰來」都含有柔弱勝剛強的辨證因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道德經·七十三章》)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八十一章》)老子的不爭,就是不爭功名利祿,不爭高下,不爭是非等。天下的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八章》)老子認為最好的人就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同萬物相爭,處在人人都厭惡的低下地方,所以水與道最接近。立身處事就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甘於居後,心胸保持深沉,待人仁慈,做事隨順天時。老子忍辱負重的處世哲學,對於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是一種安慰。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人定勝天」說的就是人的意志可以自由的主宰一切,強調入的意志的重要性。人們在不斷接受社會期望社會的規範的過程中,內心裡也就有了許多「應該」,現實中一旦出現了與「應該」相悖的事物,人們就會竭力改變它,用「理應如此」去要求現實,這樣就出現了「理應如此」想法與「就是如此」的事實之間的矛盾。比如,某些人認為「在公眾面前演講應該自然大方,不應該口吃,不應該臉紅」,一旦口吃、臉紅出現後,他們就會驚恐不已,想方設法控制不應該出現的情況。但往往事與願違,由於注意力的集中,對口吃、臉紅的感覺就越來越敏感,以至陷入了惡性循環狀態,形成了恐怖症、強迫症等神經質的癥狀。如何能使神經症患者從痛苦中解脫出來?芽老子認為最好是順其自然、聽之任之,不要人為地去干涉它。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四十八章》) 老子認為學習雖然增長了知識經驗和才幹,但也逐漸擾動了內心的情、欲和巧智詐偽,離「道」越來越遠。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都是無意識的、無目的的,但又處處符合或達到某種目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正因為沒有人力干擾,才生長得自由自在,生機勃勃。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成其私。(《道德經·七章》)天地長久在於它不立意為自己而生,也就是「無為」、「不爭」「無私」、順應自然,結果卻得以長生。世間聖人效法天道,退身忘己,結果也同樣得到本來沒有期望過的私利。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報怨以德。(《道德經·六十三章》)以無為而為,以無事而事,以無味而昧,以小為大,以少為多,以德報怨,順應自然不妄作非為。治療恐怖症、強迫症等神經症比較有效的要數日本的森田療法,森田療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來自於老子的人生哲學,它的基本方法就是「順其自然」。森田認為,對於痛苦煩惱,你越想否它排斥它,它就越加強你的注意,使你對痛苦煩惱更加過敏,進而在你的心裡根深蒂固,形成頑固的癥狀。你越對抗它,它就越發使你注意力單純固著某一方面,使人意識狹窄,注意力不再指向外界,生活態度變得非建設性,癥狀就越嚴重。對於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即使怎樣著急也無濟於事,最好是接受現實,順其自然,無為而治。這樣,注意力就能廣泛地指向外界,改變那種局限性的注意力失調,結果就可以將他引導進入注意力分散的境地,使神經症患者的痛苦在不知不覺中解除。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是說道的一切作用都是無目的,是自然而成的,道「無不為」是說道產生天地萬物,萬事萬物的產生都離不開道的作用。老子的無為而治的哲學給人提供了心理避難所,讓人們坦然面對苦難,接受苦難,最後使事物朝相反的方向轉化,化險為夷,轉敗為勝。(作者系中南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教授)

推薦閱讀:

Blackmores澳佳寶12款明星單品介紹
保健果王、中華聖果八月瓜,最好吃的保健腎果第三代水果
男人需知:不育必須做的檢查有哪些/男性保健
關節保健食物
保健從生命源頭受精卵開始(下)

TAG:道德 | 心理 | 人心 | 保健 | 道德經 | 現代 | 現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