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兩年半持續虧損 造車業務「拖累」杉杉股份 | 每經App(17.8.17)

每經記者 蘇傑德 每經實習編輯 任芷霓

新能源汽車板塊去年虧損1.17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0.92億元,鋰電材料龍頭杉杉股份(600884,SH)的造車之路任重而道遠。

8月16日,杉杉股份發布的2017年半年報可謂靚麗,今年上半年營收38.52億元,同比增長57.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51.49%。與為公司貢獻大半收入的鋰電池材料業務相比,新能源汽車業務可以說是拖了後退。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杉杉股份的想法是很好的,造車不但可以拓展出新的主營業務,而且對公司材料業務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不過,造車有一定困難度,汽車與單獨的零件不同,它在集成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方面太多。

造車拖累公司業績

杉杉股份業務包括新能源業務和非新能源業務兩大板塊,新能源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盈利主要來源。

新能源業務包括鋰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和能源管理服務業務。其中,鋰電池材料業務上半年營收達29.11億元,實現凈利潤2.65億元,分別占上半年總營收和凈利潤的75.57%和78.10%,可以看出,鋰電池材料為杉杉股份貢獻了大部分業績。能源管理服務業務營收、凈利潤也分別達到了4.98億元和0.28億元。

不過,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表現卻不如人意。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營收只有0.68億元,凈利潤更是虧損了0.92億元。就新能源汽車業務虧損的原因,杉杉股份表示,主要系產業發展處於前期培育階段,投入較大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杉杉股份2016年年報中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7億元。照目前來看,杉杉股份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17年上半年的虧損已經達到了去年全年虧損量的78.79%。對於2016年新能源汽車業務虧損的原因,杉杉股份稱主要系行業政策波動,及產業試點布局,前期資產投入大所致。

實際上,杉杉股份在2015年正式介入新能源汽車生產,當年營收1.81億元,毛利率達到19.16%。從營收來看,杉杉股份新能源汽車從2015年到現在,盈利能力一直在下降。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致電杉杉股份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負責人不在。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更多回復。

跨界造車並非坦途

有投資者認為,杉杉股份從服裝跨界到鋰電池領域,並且轉型成功,此次跨界造車似乎也不應該有太大問題。但從近兩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杉杉股份似乎低估了造車的難度。

杉杉股份造車起於2015年,整車業務以專用車及商用車研發為主。據杉杉股份2016年年報顯示,其專用車生產資質已拿到,專用車研發生產線基本建成。與拿到資質的專用車相比,客車資質的取得更為坎坷。

2015年1月,為了能在市場更大的新能源客車領域分一杯羹,杉杉股份與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一機)和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奔重汽)進行合資合作,設立了內蒙古青杉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杉汽車),標誌著公司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杉杉股份選擇和這兩家公司合作與北奔重汽擁有整車資質不無關係。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杉杉股份以後造車所用的電池,就有可能會要求電池廠使用自己材料公司的材料。不過,汽車與單獨的零件不同,它在集成的過程中需要考慮非常多的東西。首先,從造車本身來講,核心部件的集成就是一大問題,電動汽車電機、電池、電控三者要磨合好就非常困難,其它零部件亦然。再者,造車需要建立專家隊伍,而這些專家也是要磨合的。同時,造車也需要一定周期,特斯拉第一輛車從研發到生產大約有5、6年,以現在技術更新換代來說,大約也得需要3年。

墨柯認為,造車會對公司帶來資金壓力。鋰電材料生產、擴產需要資金,造車更是需要大量投入,如何平衡有限的資金是杉杉股份需要面對的問題。

(實習生滑昂對本文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對於計划上市的公司公開出售虛擬股權怎麼看?
智雲股份擬8.3億併購鑫三力 加碼智能製造
眾業達2億收購了工控網70%的股份,工控網主賣PLC、變頻器、儀錶、器械,此交易對於中國工控網划算嗎?
7.93億元!TCL多媒體擬收購TCL商用信息100%股權
不知道e學雲是什麼?答案在這裡

TAG:投資 | 股份 | 虧損 | 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