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繞不開的輻射

電力,使我們在遠離動力源的地方建起工廠,使我們的城市舊貌換新顏,使我們的工作更加快捷,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它作為重要能源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地位不可或缺。然而近年來,電力輸送網路的建設卻陷入了兩難的困境:一方面,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急待加快電網建設,保障電力供應,另一方面公眾對電力設施心存疑慮,擔心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阻撓電力設施的建設。電磁輻射會不會影響到人的健康?什麼樣的輻射對人是安全的?我們能完全避開輻射嗎?本專題將對這一系列問題作出介紹。

變電站引發的爭議業主指責變電站的輻射會危害身體近年來,為緩解供電矛盾,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變電站開始進入小區,然而,這一保障電力的措施卻在各地引發了強烈的爭議,一些小區的業主紛紛出來發出反對聲音,在某些地方甚至還引發激烈的警民衝突。比較典型的案例有:廣州天河區美林湖畔小區 上百業主聚集簽名反對在小區旁建興建一個110萬伏的高壓變電站;廣州五山變電站 廣州地鐵三號線的配套變電站五山主變電站因附近居民反對選址重新調整,向東北遷移近130米;北京朝陽區望京西園小區 數百名小區業主圍堵工地阻止開工,要求變電站重新選址;在北京草橋變電站、五棵松的紫金長安變電站、玉泉營變電站、上海浦東區怡東變電站、廣州駿景花園變電站在施工過程也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各居民反對變電站建在小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擔心變電站的輻射,對電力設備是否會產生電磁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產生疑問,在一個信用缺乏的環境中,大家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果拋開變電站建站程序的爭議,單純就其輻射而言,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

政府召開美林湖畔變電站建設協調會當地居民抗議五山變電站

協調會現場,望京西園居民發表意見上海浦東區怡東變電站旁的欣晟家園小區變電站引發爭議什麼是輻射?輻射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能量傳遞方式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輻射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向外放散,無線電波和光波都是電磁波。輻射大致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又稱核輻射,是極高頻的電磁波(X射線、γ射線、真空紫外線等)。它的每個光子能量高到足以斷開細胞遺傳物質分子的DNA化學鍵,並形成確定的健康危害。當然,自然環境中存在的或為醫療、診斷等目的,接受微量的核輻射也是可以有條件地接受的。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包括光和電磁輻射,其每個光子的能量小於12eV,波長大於100納米。不論「非電離輻射」的強度有多高,都不可能在生物系統中引起電離化,按頻率自高至低,包括紫外線、可見光波、紅外線波、微波、移動通信、廣播電視、中頻波、以及300Hz以下的極低頻場。凡是有電流流通的地方都有電場和磁場,電場源於電荷,衡量單位為伏特/米(V/m),並可通過木頭和金屬等普通材料屏蔽。磁場源於電流,以特斯拉(T)為單位,或更通常以毫特斯拉(mT)或微特斯拉(μT)為單位。在某些國家常用另一種叫作高斯(G)的單位(10,000 G = 1 T)。磁場不受大部分普通材料的屏蔽,很容易穿透它們。這兩種場在接近源頭的地方最強,隨距離減弱。

輻射危害人體的機理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通過軀體熱效應和神經效應發揮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從數Hz到數百GHz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源,對生物體的作用是不同的,絕不能混為一談。輻射只有超過人體補償機制的生物作用才會對健康造成有害影響。還會因每個人的個體差異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一般而言,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主要有兩方面:軀體熱效應人體有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後相互摩擦,從而產生熱量,使人體體溫升高,當超過體溫調節能力時,人體溫度平衡功能失調,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受到影響,產生生理功能紊亂與病理變化等熱效應。神經效應人類本身就生活在地球這個大的磁場中,人體的組織和器官都存在著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於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將遭到破壞,產生神經效應。根據頻率的不同,電磁輻射對體的影響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以神經效應為主,高頻電磁輻射對體的影響以熱效應為主。

白血病精子質量降低

乳癌腦腫瘤輻射可能引發的危害我們身邊常見的輻射源常用家電近距離輻射測量值

磁場強度:不同型號差別較大手機

磁場強度:0.30μT電視機

磁場強度:30.14μW/cm2微波爐

磁場強度:0.10μT筆記本電腦

磁場強度:4.13μT家庭影院

磁場強度:0.11μT液晶顯示器

磁場強度:0.29μT台式電腦主機

磁場強度:0.1μT普通滑鼠

磁場強度:0.11μT普通鍵盤

磁場強度:0.11μT印表機

磁場強度:10μT電吹風

磁場強度:0.55μT電熱毯

磁場強度:0.13μT電冰箱

磁場強度:0.17μT檯燈

磁場強度:2.6μT電風扇工頻磁場與射頻磁場我們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我們稱之為工頻,工頻電源(輸變電線路及用電設備)在周圍空間產生的電力頻率的極低,因為頻率太低、波長太長(一個波就長達6000km),它不可能以電磁波形式向周圍形成有效的電磁能量輻射,不可能形成電磁輻射,它在環境中表現為可獨立存在的電場與磁場。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稱之為射頻,射頻範圍在300KHz~30GHz之間,手機、電視塔、通信基座都產生射頻磁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基本都是射頻磁場、工頻磁場以及比工頻還低的低頻磁場。輻射的相關標準由於對電磁輻射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的不同理解,不同國家所制定的電磁輻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其中,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在制定標準時採用了國際非電離協會(ICNIRP)的推薦標準,沒有考慮電磁輻射對人體的神經效應方面的影響,而只是考慮已有明確研究結果的熱效應,標準限值較寬鬆;俄羅斯、中國、義大利、比利時等國家在制定標準時考慮了電磁輻射對人體的神經效應方面的影響,標準限值較嚴厲。目前在我國有廣泛影響的標準是《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GB9175-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對電磁輻射照射限值作了規定:50Hz工頻按磁場強度大小為標準計算,具體單位為μT,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上屬於較強輻射,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輻射在0.4μT以下,相對安全。射頻電磁場以功率密度或者場強大小為標準計算,具體單位為μW/c m2或者V/m, 30-3000 MHz這一公眾最敏感範圍內的標準限值為40μW/c m2,對不同類型的波又作了不同的規定,其中長、中、短波應小於10V/m,超短波小於5 V/m,微波小於10uW/cm2。

居民區變電站的輻射居民區變電站也是工頻磁場,並非電磁輻射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上海、北京、廣州等經濟率先發展的城市,市內特別繁華區負荷密度迅速增加,所以很多小區樓盤的底層或地下室都有10kV配電站,同時,在人口密居的小區也建有輸電工程,與居民生活或工作場所相對較鄰近的,多為110kV電壓等級以下(10~110kV)的受端變電站。變電站電壓這麼高,是不是會產生巨大的輻射呢?不會,電力系統使用的頻率是工頻50Hz,工頻電磁輻射是一種極低頻率的電磁場,空間傳輸能力差。在幾十米的範圍內,其能量幾乎全部衰耗。因此,50Hz的工頻電磁波產生的感應磁場對人體是無害的,其對周圍的環境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它對周邊的影響主要以電磁感應效應為主,而並非電磁輻射。一般來說,變電站與居民住宅或其他環境敏感目標保持適當距離便不會影響周邊環境,具體參考標準為:220千伏為20米,110千伏為15米」。衛生部門以及電力系統曾對輸變電設施操作員、維修工等長期近距離接受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密切的健康監測,沒有發現任何因電磁輻射致病的案例,也說明了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的安全性。

YBP系列預裝式變電站

箱式變電站

建在小區里的變電站把變電站建在小區附近,你擔心輻射嗎?擔心     不擔心     不清楚      【投票結果】解決問題,要靠科學與民主,關於輻射對健康的危害,我們並沒有確切的資料與足夠的證據來定論,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流行病學調查階段,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對一種行為(物劑)健康風險的評估,必須綜合流行病學、實驗室研究、動物研究、細胞研究等結果,按嚴格的評估準則才能作出,一個單一的流行病學研究是不能得出結論的。我們不可能再回蠻荒時代了,要完全揭開輻射的面紗,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科學。自然,科學也不能代替民主,在變電站的建站過程中,當地居民也應該有發聲機會。
推薦閱讀:

杜特爾特:我們欠中國的很多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溝通
​我們可以直接到境外去投資嗎?不大可能
我們的感情同樣需要充電
是誰拿走了我們的憂傷?

TAG:輻射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