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引領紡織服裝產業升級:關鍵是人才!

最近,美國專家MillerIngenuity公司總裁兼CEO Steven L. Blue拋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根本不認為智能製造能夠拯救美國製造業。」他聲稱擁有智能化的工廠,從配送到燈光系統,再到自動化CNC機床都採用了最新的技術,甚至從訂單詢價到應收賬款也都實現了數字化無縫連接。但是他認為這並不代表已經走上了製造業革命之路。

  作為企業主Steven L. Blue提出了十分新穎的看法,他認為智能製造需要從上層開始,而不是底層;智能製造從與員工建立新的合約開始;智能製造從人開始,而不是機器!

  「許多老闆面臨的問題是他們放棄去挖掘人所擁有的驚人潛力,轉而採用自動化技術。大錯特錯!」Steven L. Blue強調發展智能製造,僅僅在工廠信息化、自動化上發力是明顯錯誤的。

  「問題出在哪了。因為這些老闆將他們的員工視為可犧牲的資產。而他們應該做的是,把他們看作是可再生的資源,不斷更新續用。」Steven L. Blue指出了他的解決方案:第一,從上層開始,建立領導層可信度。第二,領導者需要尊重他們的員工。第三,領導層需要具備誠信的品質。

  從Steven L. Blue的觀點來看,工廠信息化、自動化技術和人力資源建設都必不可少,在升級智能製造裝備和技術的同時,提升員工的創新思想以及培訓新技能相匹配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見人才在製造業革新進程中的作用。

人才是智能製造的關鍵

  趨勢:從國際橫向視角看,2013年,牛津大學曾經對美國702種工作進行調查,他們預測未來10到20年,將有47%的員工肯定會被機器取代;德國政府計劃提升自身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設智慧工廠,不僅實現產品智能,更實現生產流程的全智能的4.0工業。

  服裝智能製造(中國)精英俱樂部專家提問說:機器真的能替代人嗎?NO,歸根結底,機器還是由人來控制的。不妨「腦洞大開」地想像,20年前,製造業有銑工、鉗工等各種工種,而在新的時代,是否會出現「機器人工匠」這樣的新工種?是否將會出現科幻片中描繪的全智能工廠?想像的基本起點是,未來普遍將是以「人+機器人」組合的勞動方式呈現,製造業需要的是更多能夠「與機器共舞」的高級技工乃至高管——如果不懂得智能製造,將很難配置生產資源。

  「智能製造並不等於機器換人。」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認為,機器人並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且智能製造與機器人自身發展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其催生的新產業生態更是需要大量合適勞動力。因此,如果不能形成智能人才支撐,企業可能跌入轉型陷阱:有智能工廠,卻沒有人操作。

  美國在先進位造創新網路中的分析指出,美國人才與德國和日本相比缺失了1代到1.5代的懂製造技術的匠人級工程師隊伍。因此美國制訂了一個計劃旨在將知識到生產技術直接通過創新聯盟的形式縮短整個過程。

創新型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

  服裝智能製造(中國)精英俱樂部專家說,智能製造是上下游全覆蓋、全流程定製化的高科技生產方式,把製造業的生產鏈條「重裝升級」,這就樹立了未來製造業發展的新標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是智能製造的關鍵,《第二次機器革命》中的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創新型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他們能夠創造出新產品、新服務或新商業模式,正成為市場的主要支配力量。如何供應足量且適宜的人才,滿足大量人才「剛需」,恐怕是最為迫切的難題。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會議上表示,發展智能製造,要從人才培養、觀念更新、設備進步、工藝提升、網路配套、環境安全等各方面,實施整體和系統的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教授,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徐佳賓指出:「在智能製造過程當中,我們雖然可以把它進行系統的集成,但是我們在關鍵產品,關鍵技術,關鍵工序上嚴重依賴國外的進口,往往在實現重大工程實現產業創新過程當中,受制於人,必須要看人家的臉色,受到嚴重的安全制約。」

免責聲明:此文系網路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QQ576417387

推薦閱讀:

他,是天地之人才,世稱詩佛。晚年看破無常,遁入空門
花心女人才會有的四種典型特徵!
心思單純的人才是成熟
歷史上有沒有堪稱完美的人?或者有哪些精通領域極廣的人?

TAG:人才 | 產業 | 產業升級 | 升級 | 紡織 | 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