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文:為了告別的聚會

2017-03-25 15:01 | 豆瓣:皮革業

故事開始於里諾(Reno)。美國,內華達州,一座自稱「世界上最大的小城」。

里諾因離婚聞名。20世紀初,離婚在美國還是羞於啟齒的事,里諾通過了一項免責法案,只要男女雙方在該市住上一段時間並繳納費用,即可申請離婚。法案經過幾次修改,從1931年開始,當事人只需在里諾住上六個星期,就可以辦理離婚手續,程序就像在拉斯維加斯結婚一樣簡單快捷。從此,美國著急分手的夫妻大多會趕往裡諾做個了斷,受理離婚業務也成為當地一大產業,各式旅館、酒吧、賭場應運而生,在郊區甚至還有專供租住的「離婚農場」。時至今日,內華達州的離婚率仍居全美第一,里諾這座「離婚城」功不可沒。

1953年米勒、斯萊特里以及他們的一對兒女。

1956年春天,寫過《推銷員之死》的劇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隻身來到里諾,在100英里外的金字塔湖(Pyramid Lake)附近租了一間小屋,等待辦理他的離婚手續。索爾·貝婁(Saul Bellow)當時也住在那裡,出於同樣的目的。米勒做出決定,離開與他共同生活16年的妻子瑪麗·斯萊特里(Mary Slattery),準備迎娶紅透了好萊塢的女演員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

那段時間,米勒每周開車去里諾,買東西、洗衣服,有時間再去酒吧坐坐。兩個在當地混的牛仔,認識了米勒,帶他一起去捕捉野馬。內華達是美國最乾燥的地方,農場上的草都不夠牛吃,淘金在世紀初就失去了原有的熱度,隨後興起的是博彩、服務業,此時的牛仔已沒落到社會邊緣。為了維持生計,牛仔們要跑到野外,追逐驅趕為數不多的野馬,用繩索和橡皮輪胎套住它們,然後再按重量賣給肉製品商,屠宰最終製成狗糧。

1956年7月1日,米勒和夢露在紐約郊外舉行了猶太教婚禮。

米勒呆夠了六個星期,辦妥離婚,於當年7月跟夢露結為夫婦,一起回到紐約。

婚禮結束不到兩周,夢露就動身前往英國,出演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自導自演的喜劇《游龍戲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這段經歷後來也以軼聞的形式被搬上銀幕,就是2011年上映的《我與瑪麗蓮的一周》(My Week with Marilyn)。在英國期間,隨行的米勒以在里諾及金字塔湖的見聞為素材,創作了短篇小說《不合時宜的人》(The Misfits)。在最初的版本中,三個男性角色構成了故事的主體,人過中年的老牛仔,熱衷於競技表演的年輕牛仔,還有一位飛行員,三人結伴到內華達的荒野里捕捉野馬。女主角羅斯林最早設定為老牛仔已經分居的妻子,涉及的筆墨非常有限。

勞倫斯奧利弗、費雯麗、夢露、米勒合影,《我與瑪麗蓮的一周》有類似場景。

1957年8月,米勒夫婦經歷了他們婚姻生活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夢露因為宮外孕而接受了流產手術,這個打擊讓她脆弱的精神狀態更加不堪。兩個月後,《不合時宜的人》(The Misfits)刊發在《君子》(Esquire)雜誌上。在朋友的提議下,米勒決定把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專門獻給夢露。米勒著重改寫了女主角的部分,羅斯林的身份變成專程到里諾離婚的女人,而後結識三位性格不同的牛仔,最終一起踏上荒野之旅,成為貫穿作品的關鍵人物。劇本完成後,夢露猶豫了很長時間,一是她從未嘗試過嚴肅正劇,另一個原因,這個角色和她自己太像,幾乎完全是按她的性格與經歷寫的。

最後,夢露給出了條件,必須找到一位她完全信任的導演,比如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

約翰·休斯頓是夢露的貴人。

1949年底,休斯頓為米高梅執導犯罪片《夜闌人未靜》(The Asphalt Jungle),他給夢露提供了一次改寫命運的機會,讓她在片中扮演一個很討巧的小角色。影片次年夏天上映,在好萊塢混了兩年多的夢露終於等來業內的關注與認可,隨後出演了《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到年底時,她已經拿到20世紀福克斯一份長達七年的工作合同。隨後的幾年裡,夢露扶搖直上,成了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性感女神。而休斯頓於1962年離開美國,舉家移居愛爾蘭,並對好萊塢片場的拍攝工作保持一定距離,因為他對麥卡錫主義滲入電影界相當反感。

休斯頓的《夜闌人未靜》為年輕的夢露提供了一次機會。

1958年7月,阿瑟·米勒完成了《不合時宜的人》(The Misfits)的劇本初稿(這部電影也被譯為《亂點鴛鴦譜》或《花田錯》,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本文沒有採用這些譯名)。為了拍攝出理想中的電影,作為編劇的米勒包攬了前期所有的策劃、籌備工作,這在當時相當罕見。他請自己的出版人弗蘭克·泰勒(Frank E. Taylor)擔任製片人,後者曾於40年代末在福克斯工作過一段,且跟休斯頓有些私交。

米勒開始寫信,前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說服休斯頓接受他的邀請。在這段時間裡,夢露出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導演的愛情喜劇《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映後好評如潮,登上了個人表演事業的巔峰;休斯頓在墨西哥拍完了麻煩不斷的《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這部西部片讓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從馬上摔傷,並導致流產;而米勒一直在改劇本,並與休斯頓保持聯繫,其他幾乎什麼都沒幹。

休斯頓和米勒在《不合時宜的人》片場。

1959年夏天,休斯頓原計劃要拍的弗洛伊德傳記片受阻。法國作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交出一份厚達數百頁的劇本,照此拍出來至少要八小時以上,一切只能推倒重來。到9月底,休斯頓收到《不合時宜的人》劇本的第三稿,這時才給米勒發去電報,同意執導。

在休斯頓的設想中,男主角的第一人選是羅伯特·米徹姆(Robert Mitchum)——他評介最高的男演員。米徹姆要了劇本,但似乎並不那麼感興趣,加上檔期衝突就錯過了。米勒更希望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來演老牛仔,雖然《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此時已過去整整20年。眾所周知,夢露的童年相當不幸,母親深受精神病困擾,從未出現的父親始終是一個謎。在不同家庭中寄養長大的夢露,對父親的唯一印象來自母親給她看過的一張照片,上面的男子留著一抹蓋博式的小鬍子。因此,夢露一直把蓋博視為幻想中的「父親」。1959年11月,米勒去見蓋博,向他介紹劇情和人物。起初,蓋博不能理解這個故事,他認為「這看起來應該是部西部片,但又不是西部片」,米勒只好告訴他這是「東部西部片」(an Eastern Western)。蓋博的經紀人非常看好這個項目,在他的勸說下,已經58歲的「好萊塢國王」最終簽約出演。為了《不合時宜的人》,中年發福的蓋博還特意進行了減肥,在短時間內,體重由230磅(約104公斤)減到195磅(約88公斤),身材基本恢復到《亂世佳人》時的狀態。

蓋博親自駕車到里諾的片場,他說要每天打破自己的賽車紀錄。

至於年輕牛仔,休斯頓和米勒一致認定,這個角色非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莫屬。上世紀50年代初,克里夫特紅極一時,是同期唯一能跟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正面競爭的小生,但意外改變了一切。1956年5月12日晚,克里夫特離開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組織的派對,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場慘痛的車禍。泰勒趕到事故現場,從克里夫特的喉嚨里取出兩顆牙齒,才使他沒有當場窒息身亡。克里夫特面部受創嚴重,整形手術不能恢復他往日的神采,左臉遺留下神經癱瘓。自此,克里夫特開始用酒精和藥物麻痹自己,後來人們把他車禍後的經歷稱為「好萊塢史上最漫長的一次自殺」。就連夢露都認為,在她認識的人里,克里夫特是唯一一個狀態比她還糟的人。製片公司也很擔心克里夫特的身體及精神問題,在休斯頓的一再堅持下,才同意給他上保險參與拍攝。劇組請了一位大夫,要求24小時待命,專門負責克里夫特跟夢露兩人的健康問題。事實證明,克里夫特在拍攝期間相當靠譜,沒出什麼狀況,甚至還提前到內華達接受騎術訓練,敬業的令人吃驚。

克里夫特與當地牛仔,他特意提前到內華達學習了牛仔大賽的技術。

剩下的兩個主要角色——飛行員和女房東,分別找到了伊萊·瓦拉赫(Eli Wallach)與塞爾瑪·里特(Thelma Ritter),他們不光演技過硬,更重要的是跟夢露的關係也不錯。

三位巨星確定加盟後,還未開拍的《不合時宜的人》已經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馬格南圖片社(Magnum Photos)紐約辦公室的負責人在報上讀到消息,馬上聯繫製片人泰勒,確定了獨家合作的方案:馬格南將派出最優秀的攝影師為電影拍攝劇照和工作花絮,攝影師享有圖片版權,而製片方有權使用並支配媒體刊發。休斯頓覺得這主意不錯,馬格南創始人、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曾是他的朋友,他們一直保持聯繫,直到1954年卡帕在越南踩到地雷。等到影片開拍,馬格南總共派出九位攝影師(該圖片社自1947年創建到2012年累計只有92位成員),分兩班駐組拍攝,還在里諾設了一名專職的圖片編輯。參與拍攝的包括馬格南另一創始人、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羅伯特·卡帕的弟弟柯內爾(Cornell Capa),以及曾為休斯頓拍過劇照的女攝影師英格·莫拉赫(Inge Morath)等。事實證明,《不合時宜的人》也許算不上什麼偉大的作品,卻留下了電影史上空前絕後的劇照和圖片資料。

攝影師布列松和演員瓦拉赫都拿起了相機。

在開拍之前,《不合時宜的人》一切都挺美好,至少看上去是。

《不合時宜的人》原計劃於1960年3月開機,因為趕上好萊塢演員罷工,夢露的工作檔期順延,一下等了四個多月。直到7月18日,導演約翰·休斯頓才帶著劇組在里諾拍了第一個鏡頭,此時內華達的天氣已經熱的叫人發狂。此後的幾天里,蓋博、夢露和克里夫特三位主角陸續進組,拍攝正式開始。

夢露和米勒在雷諾楓葉酒店的套房裡。拍攝這張照片的Inge Morath後來成了米勒的下任太太。

阿瑟·米勒一個人提前到達里諾,沒有等他的妻子夢露從洛杉磯一起過來。經驗豐富的休斯頓很快察覺到,情況有所變化——米勒對夢露已經完全失去控制。幾個月前,在拍攝電影《讓我們相愛吧》(Let"s Make Love)時,夢露愛上了來自法國的男星伊夫·蒙當(Yves Montand)。這段戀情持續的時間很短,蒙當不願離開妻子西蒙·西涅萊(Simone Signoret),同時也覺得愧對他的朋友米勒,正是後者促成的這次合作。

電影已經開機,米勒仍在修改劇本,劇組的人都認為他希望以此拯救自己搖搖欲墜的婚姻。也有人覺得,米勒留在劇組裡臨時調整台詞,是有意為難精神狀態不佳的夢露,這讓她的情緒持續惡化。幾十年後,米勒在採訪中透露,當時他跟夢露的關係很差,他們不住在一起,不再有任何親密的舉動,即便在一起也不怎麼說話。

夢露在拍攝間歇休息,車內戴墨鏡的婦人就是她的貼身教練寶拉·斯特拉斯伯格。

夢露已經高度自閉,無論米勒還是休斯頓,都無法直接與她溝通,有意見必須通過她的私人表演教練寶拉·斯特拉斯伯格(Paula Strasberg)轉達。夢露曾在紐約的「演員工作室」(Actors Studio)接受方法派表演訓練,對藝術總監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奉若神明,而寶拉正是他的太太。米勒則對寶拉深惡痛絕,認為她不過是個裝神弄鬼的投機分子,利用夢露的性格弱點,賺取現實利益。

《不合時宜的人》幾乎全片實景拍攝,里諾當時的氣溫已達到華氏100度(約合攝氏38度),金字塔湖附近沙漠的溫度是華氏120度(約合攝氏49度),足夠讓劇組裡每個人都焦灼不安。相比高溫,更叫人絕望的是夢露的習慣性遲到,片場最常見的場面就是全體工作人員做好準備後一起等待她的出現。休斯頓不得不改變拍攝計劃,每天推後一個小時開工,夢露依舊遲到,有時根本就不會出現。夢露說她整整跳了六個月的舞(《讓我們相愛吧》是歌舞片),已經筋疲力盡,需要足夠的時間休息,而拍攝前她得跟寶拉進行充分的排練,不然就無法出現在片場。休斯頓發現夢露每天睡覺、起床完全要靠藥物控制,至少有一半的時間處於恍惚,酗酒跟濫用毒品的問題相當嚴重。開機一個多月後,夢露狀態每況愈下,只好去洛杉磯進行戒毒治療,由於《不合時宜的人》是按情節順序拍攝的,劇組被迫停工將近兩周。

夢露在拍攝期間被迫停機去戒毒,全劇組的人去機場歡送。

休斯頓自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在米勒看來,這位大導演對待《不合時宜的人》多少有點漫不經心。休斯頓被視為好萊塢的海明威,進入電影圈前的經歷就夠寫成長篇小說,他做過記者,在加州打過拳,在百老匯演過戲,在墨西哥當過騎兵,甚至在巴黎街頭靠畫像為生。休斯頓熱愛冒險,喜歡到偏遠的地方拍外景,比如去墨西哥拍《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以及在剛果、烏干達拍的《非洲女皇號》(The African Queen),在那個時代都比較罕見。休斯頓嗜好賭博,到內華達這樣的博彩勝地拍電影,讓他如魚得水。米勒記得很清楚,在拍攝期間,休斯頓有一晚輸掉25000美元,經營賭場的黑幫告訴他不付賬就別想出去,製片人怕出事想墊付,被他拒絕了。第二天早上起床,米勒發現休斯頓還坐在那張賭檯前,喝著威士忌,不過此時他不光賬面全清,還賺了1500美元。當然,代價是休斯頓得到片場補覺。

休斯頓在賭場教夢露如何擲篩子。

不僅如此,休斯頓還想起他的舊情人、政界名媛瑪麗埃塔·皮博迪(Marietta Peabody)。二戰期間,皮博迪趁丈夫被戰爭情報局(OSS,中情局前身)被派往遠東,曾跟休斯頓經歷過一段熱烈的戀情。休斯頓邀請皮博迪到內華達來玩,還給她安排了一個角色客串,讓她扮演蓋博的前女友,希望能藉此重燃舊情。可是,皮博迪當時正與民主黨兩屆總統候選人阿德萊·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陷入地下戀,又忌憚於休斯頓的酒癮跟女人緣,最終沒有回到他的身邊。

克拉克·蓋博也不大開心,拍攝進度的緩慢讓他心煩意亂,儘管他在超期的日子裡能額外收到每周58000美元的薪酬。而且,夢露、克里夫特以及伊萊·瓦拉赫都曾在「演員工作室」接受培訓。對蓋博來說,這些晚輩遵從的「方法派」表演無異於一門邪教,讓他很難適應。

」國王「蓋博和」隨從「的化妝師、髮型以及替身演員。

米勒寫《不合時宜的人》,意在表現人的孤獨、隔膜、無法溝通,以及被時代拋棄的無所適從感。折射到這個劇組,再合適不過。

《不合時宜的人》劇組在內華達度過了一個炎熱而漫長的夏天。

隨著拍攝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米勒與夢露的關係將無法修復,這在現場造成的尷尬不言而喻。製片人出於宣傳考慮,想讓馬格南的攝影師拍攝一組主演的合影,幾位明星不大情願,推三阻四。在小城代頓(Dayton)拍攝時,攝影師艾略特·厄維特(Elliott Erwitt)想了個辦法,提前三天開始在劇組用餐的酒吧後院布景,等他們用完午餐在那兒休息時促成了合影。這張合影上的人物包括:蓋博、夢露、克里夫特、瓦拉赫四位主演,導演休斯頓、編劇米勒以及製片人弗蘭克·泰勒。在厄維特看來,他們各自擺好姿勢,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孤單,照片的意義只是「碰巧當時每個人都在」。

後排製片人泰勒、米勒、中排瓦拉赫、休斯頓、前排克里夫特、夢露、蓋博。

《不合時宜的人》計劃的拍攝周期是50個工作日,結果在內華達就拍了三個月。進入秋天,劇組到金字塔湖附近的沙漠里拍捕馬的場景,每天下午都會起大風,漫天的沙子和鹽粒讓人非常頭疼。10月6日,疲憊不堪的蓋博給休斯頓遞了張字條,表示自己不再接受劇本進行任何修改。而同一天,米勒終於完成了對結局的調整,並成功說服蓋博再相信他最後一次。

1960年11月4日,《不合時宜的人》在派拉蒙位於洛杉磯的攝影棚拍完了最後一組鏡頭。最後超期40天,超支100萬美元。

蓋博、克里夫特、瓦拉赫拍攝捕捉野馬的鏡頭。

殺青當天,蓋博終於鬆了口氣,他在片場半開玩笑地說:「天啊,這電影可算拍完了。她(夢露)他媽快叫我犯心臟病了!」隨後,蓋博沒有參加劇組的慶祝派對,直接驅車回到自己位於恩西諾的農場。他準備放一次長假,要在家裡等待他和妻子凱·威廉姆斯(Kay Williams)的第一個孩子降生。回家後的第二天,蓋博一語成讖,因心臟病發被送進醫院。住院的日子裡,蓋博精神不錯,妻子每天都會給他念雜誌以及影迷的來信,他用聽診器聽了胎兒的心跳,有時還會跟護士開個玩笑。11月16日晚,心臟病二次發作,卧在病床上的蓋博再也沒能醒來。「好萊塢國王」沒有等到自己的六十歲生日,也沒能親眼看到兒子的出生。

蓋博的猝死令人吃驚,人們普遍把誘因歸結為減肥過快以及內華達過熱的天氣,也有觀點認為他在片中親自完成了大部分特技場景,造成身體過於疲憊。休斯頓否認了這一說法,因為蓋博是不會跟特技演員搶活的。後來,蓋博的遺孀威廉姆斯接受採訪,她說:「要了蓋博命的並不是身體上的消耗,而是那種可怕的不安感,永無止境的等待、等待、等待。他永遠在空等,等所有人。他在片場只有多找些事做,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生氣。」不過,根據米勒的回憶,蓋博對《不合時宜的人》並沒有那麼悲觀。在去世之前,蓋博看過影片的粗剪,他對米勒說「這是我這輩子拍的最好的一部」。

蓋博親自拍攝捕捉野馬的危險鏡頭,因此很多人認為這是造成他猝死的主要原因。

電影殺青不到十天,夢露就宣布了與米勒分居的消息。兩個月後,夢露與米勒正式離婚,申請書上的原因是「性格不合」。米勒獨自參加了電影的首映,他不知道夢露到底如何看待這部作品。1961年2月1日,充滿話題效應的《不合時宜的人》正式公映,儘管票房不理想,但蓋博和夢露的表演得到普遍認可。

在休斯頓看來,電影里的夢露已經不再是「表演」,她完全不是在扮演角色,而是表現自己的感情,投射自己的生命體驗,「她沒有任何技巧,所有都是真的。那只是瑪麗蓮。」這也許能夠解釋夢露為什麼總是愛上跟她合作的男演員。在與米勒不到五年的婚姻中,夢露曾有過兩次為人所知的出軌經歷,對象都是演員。除了《讓我們相愛吧》里的伊夫·蒙當外,夢露在拍攝前一部電影《熱情似火》時曾與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傳出片場戀情,後者當時的妻子是好萊塢的尖叫女王珍妮特·李(Janet Leigh)。在2009年出版的回憶錄中,柯蒂斯承認了這段婚外戀,他說自己當年曾主動找到米勒攤牌,夢露則在當場告訴他自己懷孕的消息。柯蒂斯覺得孩子是他的,米勒表示不可能,並要求他儘快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1958年12月,《熱情似火》拍攝結束後不久,夢露經歷了兩年內的第二次流產,並被醫生告知終身無法生育。

夢露和米勒在開機舞會上跳舞,影片完成時已勞燕分飛。

與米勒離婚後的幾個月里,夢露輾轉於紐約的幾家醫療機構,住院進行精神病治療,她把這段時間稱為「夢魘」。夏天,她又先後接受了輸卵管與膽囊的兩次手術。那一年,夢露沒有接受任何工作,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但她出席了蓋博遺腹子的洗禮儀式——雖然有記者問到是否對蓋博之死感到自責時,她選擇了拒絕回答。

直到1962年4月,夢露才復出接拍了福克斯的喜劇片《雙鳳奇緣》(Something"s Got to Give),但她的狀態依然沒有什麼改善。在開機後的一個月里,夢露因為鼻炎、氣管炎、頭疼、發燒等原因而時常缺席,在她出現的日子裡,劇組還是必須等待,她和寶拉·斯特拉斯伯格得在化妝間里進行漫長的排練。影片拍攝期間有個重要的插曲,5月19日,夢露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肯尼迪總統的生日會上,獻唱了著名的《生日快樂,總統先生》(Happy Birthday, Mr. President),為她的傳奇人生又增加了經典一幕。

夢露在肯尼迪生日會上演出。

夢露的身體和精神狀態讓《雙鳳奇緣》的進度一拖再拖,她和導演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的關係也鬧得水火不容,最終被電影公司開除並面臨50萬美元的索賠。福克斯原本考慮更換女主角重拍,但由於當年暑期的歷史巨片《埃及豔后》(Cleopatra)出現虧損,高層最終決定仍由夢露主演,換掉導演,將於當年10月恢復拍攝,並準備在聖誕檔上映。福克斯的計劃還未實施,就等來了夢露的死訊。1962年8月5日凌晨,36歲的夢露被發現死於洛杉磯的家中,死因至今仍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

《雙鳳奇緣》流產,只留下不到40分鐘的素材,而《不合時宜的人》也成了夢露的最後一部電影。

夢露葬禮上的斯特拉斯伯格夫婦,他們得到了夢露遺產的75%,名副其實的受益者。

在《不合時宜的人》後,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再次與休斯頓合作,出演了在歐洲拍攝的《弗洛伊德》(Freud)。很多合作者證實,那段拍攝經歷並不愉快,休斯頓以近乎家長的身份質疑克里夫特的同性戀傾向,給他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1966年,克里夫特同意第三次跟休斯頓合作,準備接拍《禁房情變》(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伊麗莎白·泰勒將扮演他的妻子。

1966年7月22日晚,《不合時宜的人》在電視上播出,貼身助理問克里夫特要不要一起看。克里夫特回答了兩個字——「絕不」,隨後回房間睡覺,這也是他跟別人說的最後一句話。第二天早上,克里夫特被發現死在自己的床上,屍檢報告上的死因是心肌梗塞,沒有謀殺或自殺的痕迹。好萊塢的人都知道,克里夫特的死跟他長期濫用藥物有關。克里夫特死後,他在《禁房情變》中的角色由馬龍·白蘭度接手。

夢露和克里夫特。

和夢露離婚後不久,阿瑟·米勒開始與參與《不合時宜的人》拍攝的馬格南攝影師英格·莫拉赫戀愛。在影片上映一年後,米勒和莫拉赫登記結婚,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於同年9月誕生。這個女孩名叫瑞貝卡·米勒(Rebecca Miller),長大後做了電影導演,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的妻子。

英格·莫拉赫在《不合時宜的人》拍攝現場工作。

同夢露一起生活的五年時間裡,米勒只創作了《不合時宜的人》這部電影,也是他一生中惟一一次全程參與籌備製作的電影。1964年1月,舞台劇《墮落之後》在紐約首演,導演是曾經出賣過他的老搭檔伊利亞·卡贊(Elia Kazan),此時距米勒前一部戲劇作品問世已近十年。《墮落之後》描寫的是一位紐約知識分子重新審視自己失敗的婚姻,劇中自殺的神經質女主角讓觀眾聯想起去世不到兩年的夢露,這讓米勒飽受批評,公眾普遍認為此舉不夠厚道。而四十年後的2004年10月,米勒推出了最後一部作品《完成影片》(Finishing the Picture),在舞台上完全投射了《不合時宜的人》的拍攝歷程,夢露、休斯頓、斯特拉斯伯格以及米勒本人都能找出對應的角色。該劇上演後四個月,89歲的米勒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逝世。在此之前,他還曾宣布準備迎娶時年34歲的畫家女友阿格內斯·巴里(Agnes Barley)。

對阿瑟·米勒來說,夢露與《不合時宜的人》也許是永遠無法解開的心結,這部電影的創作從他的第一次離婚開始,以他的第二次離婚結束。為了取悅世界上最著名的女人,米勒苦心操持的《不合時宜的人》更像是一場意圖明確的聚會。休斯頓、蓋博、克里夫特與馬格南的攝影大師們,朋友,貴賓,一個個走來,一個個離開。只是已沒人能夠弄清這場聚會的目的,相聚,或者一種告別。

(2012年10月刊於《讀庫1205》)

參考資料——

圖書:The Misfits: story of a shot

John Huston Interviews

網站:wikipedia IMDb cursumperficio

查看原文?版權屬於作者商業轉載聯繫作者
推薦閱讀:

全北京荷爾蒙最高的一場聚會,穿內衣的小姐姐@你來參加
同學錄祝福語 > 同學聚會感言大全(錄)
情感與特質的聚會,一場特殊的捉迷藏
乾杯 ? 下酒菜!9道下酒小菜橫掃一夏聚會趴!

TAG: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