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藥:人蔘,您知道怎麼選用人蔘嗎?您能區別開野生人蔘嗎?

遼寧省中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張會永

人蔘,品種繁多,您能區別開嗎?您知道如何選擇嗎?您能鑒別好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人蔘嗎?您聽過采人蔘系紅繩子的故事嗎?……

人蔘,五加科,莖直立不分枝;一年生只長一葉,下分三小葉,二年生仍一葉但分五小葉,三年才長兩葉,最多可見八葉,極其稀少。通常三年開花,傘形花序淡黃綠色;五年結扁圓鮮紅果。野生為山參,栽培名園參,晒乾後稱生曬參;經水燙後浸糖稱白糖參;蒸熟後晒乾稱紅參。功效大補元氣。

人蔘是五加科多年生植物,用藥部位是它的根。人蔘的莖直立不分枝。

一年生的人蔘只長1個葉,下分3個小葉,這樣的人蔘叫做「三花」;二年生仍長1個葉但分為5個小葉,叫做「巴掌」;三年才長出2個葉,叫做「二角子」(角讀作甲);四年生者增至3個葉,叫「燈檯子」;五年生者增至4個葉,叫「四匹葉」;六年生者增至5個葉,叫「五匹葉」。還有「六匹葉」,極少數有「七匹葉」、「八匹葉」。長到「八匹葉」時則分為上下兩層,每層各四匹葉。

人蔘主產東北,俗稱「棒槌」,以前多是野生,現在大多栽培。進深山老林尋找野山參在東北稱為「放山」。放山的帶頭人稱作「山把頭」。放山需要帶獨特的放山工具,拉幫、進山、壓山、下山均很有很多講究。放山不能隨便說話,通過敲打放山用的棍子來互相交流。找到山參稱做「開眼了」,這時發現參的人需要大聲喊「棒槌」,然後山把頭問:「什麼貨?」發現參的人回答幾匹葉,然後大夥圍上前喊「拿著」。之後便是大家熟悉的用紅繩綁住人蔘。開始採挖,挖人蔘也被尊稱為「抬棒槌」。放山是東北人民採挖山參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民間習俗,形成獨特的人蔘文化,但野山參稀少,幾乎被人工種植代替,這一放山習俗也瀕臨失傳。(今天的文章太長,關於放山的習俗附在明天的西洋參下,注意查看)

人蔘通常三年開花,傘形花序淡黃綠色;五年結出扁圓鮮紅果。內有兩粒半圓形種子。引得「棒槌鳥(人蔘鳥)」來啄食,鳥只消化了果肉把種子排泄到山裡。這樣才會長出山參幼苗。老放山人說,沒有經過「棒槌鳥」吃過的人蔘果是不會發芽的。而放山找人蔘時,有經驗的山把頭憑藉人蔘鳥的叫聲就能找到山參,俗話說哪裡有人蔘鳥叫,哪裡就有人蔘。但究竟哪種鳥是人蔘鳥,一直無定論。

人蔘的再生能力特彆強,野山參在-40℃也不會凍死;不怕旱,不怕野獸的踐踏,即使芽苞踩壞也會重新發出新芽,繼續生長。人蔘的蘆頭上有蘆碗兒,每個蘆碗兒上都有後備芽苞。每一個蘆碗兒如遭意外損傷,其後備芽苞便可繼續生長,成為新的蘆碗兒。即使蘆頭斷掉,幾年之後又長出新芽苞。就算從根頭斷掉人蔘也不死,可再憋出新芽苞。人蔘的主根爛掉,人蔘的艼或剩餘的須子仍可生長,幾十年或上百年後,艼就變成主根。

人蔘一般長到六匹葉,如果人蔘芽苞受到傷害,再生的芽苞,就再從三花、五葉巴掌或二角子開始生長,不斷循環輪迴。所以有時發現二角子的小參,挖出來一看卻是大參。放山人因此說人蔘可以轉胎。(上圖是一個罕見的七匹葉參,可以稱為參王)


人蔘的種類

人蔘種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類別

根據生長環境分

野生的叫做「山參」或「野山參」,由於野外生長環境惡略,人蔘生長極其緩慢,具有典型的蘆、艼、體、須、紋特點。

人工栽培在農田的叫做「園參」,澆水施肥,生長環境安逸,因此心寬體胖,長的都快,像蘿蔔。

人工種植在森林中,純自然生長,叫做「林下參」。還有一種叫做「移山參」,又分「山移」和「家移」兩種。「山移」是放山時發現野山參幼苗,移栽到居家附近的山野林下,便於看守;「家移」即參農將園參幼苗移植到山野林下,不澆水,不施肥,使其在野生環境下自然生長。

根據產地不同分

國內園參有名的有石柱子參、和邊條參。「石柱子參」簡稱柱參,產於遼寧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振江鎮石柱子村,為園參之首,是由野山參經人工栽培選育而來,模擬野生條件不施肥,不用藥,生長極緩慢,15-20年收穫,一般單支重30克左右。

「邊條參」產于吉林省集安市,培植過程中經兩次移栽,6-8年收穫,單支也不會很重。其餘的都是普通園參,不到6年收穫,大的能有好幾兩重。還有生長在朝鮮韓國的統稱為「高麗參」,和國產區別不大。

根據炮製方法分

新鮮的園參叫做「水參」,直接晒乾叫做「生曬參」,因為色白,又稱為「白參」;如果將人蔘蒸熟後晒乾,顏色就會變紅半透明,稱為「紅參」,紅參其實就是熟的人蔘,作用緩和一些。「大力參」是將水參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後晒乾,介於生曬參和紅參中間。

還有一些癟的、質量差的,不適於加工成紅參的人蔘,在水中浸泡後用針在參上扎眼兒,然後浸泡在濃糖水後晒乾,稱「白糖參」或「糖參」,雖然口感好,但有效成分損失太大,和糖棒沒啥區別。又有「掐皮參」,加工法與糖參相似,浸在濃度較稀的糖汁中,使皮與內部分離,再用竹刀輕扎外皮,使表面出現很多凹點。

又有生長在北美洲的西洋參,與人蔘不同,又當別論。


野山參的鑒別

野山參一般都長十幾年或者上百年,這一點兒都不誇張。但現在野山參十分稀少,偽品很多。小永上學時在學校標本館見過真品山參,其中一個還是早年老師帶學生上山採藥時挖到的。鑒別野山參要看五個地方:蘆、艼、體、須、紋。

蘆:是人蔘的根莖,就是連接根和莖的部分,也稱蘆頭。年老的野山參蘆較長,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雁脖蘆。二節蘆,有馬牙蘆和圓蘆者。三節蘆,有馬牙蘆、圓蘆和堆花蘆。所謂馬牙蘆,是根莖上的莖痕明顯,形如馬牙狀,多在根莖上段。圓蘆長是根莖上的莖痕因年久而長平,形如圓柱狀。線蘆,是因年限久遠,根莖上的蘆碗長平,根莖又細又長。雁脖蘆,是根莖細長,稍彎曲,如雁脖狀。蘆上的莖痕又稱蘆碗,通常一個蘆碗代表一歲,但老山參有的蘆碗已經消退,蘆越長蘆碗越多,山參年代越長。(請參照下邊幾幅圖一起看,要不然看不懂)

艼:是人蔘蘆上生長的不定根,有棗核艼、毛毛艼、艼變之分。不定根較粗,形似棗核,稱棗核芋,小者為毛毛艼,艼膨大變成根艼變。

體:即主根,皮為黃褐色或灰黃色,斷面呈黃白色。根據形狀有靈體、疙瘩體、順體、過梁體、笨體、橫體之分。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且長,柔韌性強,有彈性,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假山參的須短且脆,容易折斷,且沒有珍珠點。

紋:在主根肩部有細而深的環紋,呈螺絲狀,稱為「鐵線紋」。假山參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


人蔘的藥用價值

人蔘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

成書明朝的中醫入門歌訣《藥性歌括四百味》第一味葯便是人蔘:人蔘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上學時背的時候嫌它不押韻,而且說的功效與教材不同。現在想到人蔘,首先冒出來的就是四百味的歌訣,而且越來越感覺有道理。

大補元氣

人蔘功能大補元氣,常用在危急重症,還能起到抗休克的作用。園參力弱,山參昂貴,現多用人參加工的針劑:生脈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等代替。在臨床上經常遇到心衰急性發作,氣息短促、大汗淋漓,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心率仍居高不下,用參附註射液靜脈推注不久,即能起效。(少數患者參類過敏,還得慎重)

止渴生津

高熱大汗後,身體特別虛弱,氣陰皆傷,口渴不止,伴有虛熱,這時候用人蔘最合適,《傷寒論》中的白虎加人蔘湯、竹葉石膏湯都用人蔘,借其益氣滋陰而就是起到止渴生津的作用。名方生脈飲,藥用:人蔘、麥冬、五味子三味,可以起到益氣養陰而斂汗的作用。老年人盜汗屬於虛證的,可以應用生脈飲。之前講過的玉屏風散治療表虛自汗,又當區分。

調營養衛

調營養衛,《難經》稱「損其心者,調其營衛」,人蔘益氣而能起到安神之功,治療神志不安、心悸怔仲、失眠等症,還可調和營衛,治療自汗、盜汗。小永曾親自試驗,過度勞累之後,有時反倒入睡困難,吃幾片人蔘,或用人蔘煮水喝,馬上就能感覺睏乏,之後睡的特別踏實,醒來之後也特別清爽。

不過現在臨床上人蔘用的也不是那麼多,很多時候都用党參、太子參代替人蔘了。可以參見党參,公眾號回復党參。過幾天小永便寫好太子參。


人蔘的應用方法

選擇哪種人蔘

野山參稀少,估計很難買到真品,買到了也捨不得吃,大多是送禮,或收藏。林下參、移山參藥效也很大,不過價錢也十分昂貴。講究點的可以選擇石柱參,差一點的還可以選擇邊條參。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普通園參就足夠了,價格便宜,都能買起。

治病用藥,可以選用生曬參,又稱白參,不要和白糖參混淆;調補身體,可以選擇力量緩和點的紅參。大力參、掐皮參不太常見,至於白糖參小永則不建議應用,本身是次品,還裝成糖棒,沒啥用。

吃人蔘流鼻血

我們買到的園參快速生長,藥效不大,但如用應用量大,或年輕人吃了,就會出現流鼻血,吃人蔘流鼻血,這一點都不虛構,我身邊就碰到過好幾例。

果真身體虛弱的人,可以適當的應用人蔘補補身體,但最好還是諮詢一下醫生再應用。人蔘可以煮水,煲湯,煮粥,或者嚼著吃,怎麼應用都可以。

軼聞:冉雪峰巧用野山參

上世紀20年代,安徽省主席母親有病,屢請日本、德國等醫學專家治療無效,於是請到了名中醫冉雪峰診治。冉老開的處方為:柴胡、生地、丹皮、玄參、花粉、知母、外加藥引為「上好野山參一兩,瓦上煅為白灰,煎湯作藥引。」不數日而愈。大家都覺得野山參燒灰用,前無古人,功效難明,詢之?冉雪峰說:「老太太平時養尊處優,本是感冒發燒,並無大病,奈何兒子官架子大,中西醫請了不少,小題大作。我用的葯太廉價,貴人不信賤葯,所以加了名貴的野山參。野山參為大補藥,因妨誤補益疾,才燒灰做引用。


下邊這段話是給學醫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農本草經》: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名醫別錄》:主治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藥性論》:主五藏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又雲馬藺為之使,消胸中痰,主肺萎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本草綱目》: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閡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本草備要》:大補元氣,瀉火。

《醫學衷中參西錄》:至於遼人蔘,其補力、熱力皆倍於党參,而其性大約與党參相似,東人謂過服之可使腦有充血之病,其性補而上升可知。方書謂人蔘,不但補氣,若以補血藥輔之亦善補血。愚則謂,若輔以涼潤之葯即能氣血雙補,蓋平其熱性不使耗陰,氣盛自能生血也。至《神農本草經》謂其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無非因氣血充足,臟腑官骸各得其養,自有種種諸效也。


推薦閱讀:

閨蜜or男友!12星座愛情撞車怎麼辦?...
早春必火的一條裙子,怎麼穿都好看!
包包這麼多,怎麼選不會錯?
老人怎麼預防流感肺炎
還穿的像辦公室主任嗎?來看看30歲男士上班怎麼穿

TAG:中草藥 | 草藥 | 人蔘 | 用人 | 怎麼 | 知道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