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了的青春期:25歲才算成年?

INU-阿獃のソール 來自利維坦 02:33

利維坦按:我國法律在幾十年前便將法定成年年齡定為18歲,至今一直未做更改。如果暫不考慮法律所賦予的義務和權利,當「成年」這個概念落到一個具體的「人」身上時,則更像是個無法度量、缺乏標準且充滿哲學意味的自我剖析——18歲之後可以光明正大地刷身份證進網吧,但是自己什麼時候才是真正「成年」,恐怕很難得出一個準確時間。

美國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利亞·薩默維爾(Leah H. Somerville)發現,人的大腦要到30歲後才會完全成熟,即使說30歲時這些變化基本穩定下來也不準確,比如注意力、決策以及承擔風險等,要等我們40歲時才會開始穩定。薩默維爾的發現已經引發許多爭議,比如說,30歲以下的犯罪分子是否應與年齡更大的囚犯區別對待?

另外需要注意,本文只是針對美國青少年的數據取樣,我不知道國內是否有類似的調查,畢竟,一個發展中國家和美國應該會有很大差別。


文/Bret Stetka

譯/楊睿

校對/石煒

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extended-adolescence-when-25-is-the-new-181/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楊睿在利維坦發布

圖源:EmpowHER

特別是現在,由於互聯網上能隨意瀏覽到社會上最腐化最墮落的行徑,青少年受此影響似乎都在快速長大:簡直是向著成人世界飛奔,手上還拿著iphone,一路上不忘用「閱後即焚」功能分享猥褻圖片。

但新的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來自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和布林茅爾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當代青少年同過去幾代人的青少年時期相比,參與那些原本屬於成年人的活動(如發生性行為或是飲酒)的比例要低一些。

這篇於近日發表在《兒童發育》(Child Development)雜誌上的報告分析了1976年到2016年之間進行的7次全國性普查中採集的數據,包括那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國立衛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這些調查一共收集了800多萬來自不同種族、經濟和宗教背景的13到19歲青少年的數據。受訪者回答了一系列關於他們如何打發課餘時間的問題,一段時間之後還要接受跟蹤回訪。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cdev.12930/full)

圖源:EmpowHER

除了青少年中飲酒和發生性行為的比例有所下降外,該研究還發現自從2000年起,青少年駕駛車輛、從事課餘兼職和約會的比例也相對有所下降。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初期,高三學生外出的頻率似乎也不如上世紀90年代的初二學生頻繁。據報告,在1991年54%的高中生至少發生過一次性行為,而2015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41%。此外,青少年參與那些屬於成年人的活動的比例下降是一種普遍性的趨勢,並不受種族、性別或地域影響。

圖源:Learn NC

「我看過很多文章,那些專家說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未成年少女懷孕率下降了。有人說青少年道德水平提高了……還有人說他們變懶了,因為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該研究報告第一作者簡·騰格(Jean Twenge)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當今這代青少年可能並不是道德水平更高或是變得更懶——他們只是不太可能會去做大人做的事罷了。」她還說就成年人行為而言,現代人的18歲看上去就相當於過去人的15歲。

騰格和該報告另一位作者,布林茅爾學院心理學副教授熙珍·帕克(Heejung Park)起初猜想這些發現意味著當代青少年家庭作業負擔更重或是參與到了更多課外活動之中。但數據顯示青少年參與課外活動的頻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平穩,甚至略微有所下降。

青少年(和成多成年人一樣)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被電腦或智能手機佔據,這也許是該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也許這些青少年只是通過用手機發送色情照片或色情簡訊、在網上觀看色情影視製品的方式來進行社交,滿足性方面的好奇心。(當代青少年觀看的色情影片數量甚至比他們的先輩還要多。)然而這一類「虛擬作惡」並不是造成該現象的全部原因,因為青少年參與成人活動的比例下降趨勢早在互聯網廣泛使用前就開始了。

另一種更有可能的解釋是這一青春期延長化趨勢與富裕程度有關。該研究發現,來自人口較多或是收入較低家庭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參與那些原本屬於成年人的活動。這恰恰印證了所謂的「生活史理論」,即生活在沒有多少保障、物資匱乏的環境下的兒童往往發育得更快,而那些在相對較為穩定、較為富裕的環境下長大的兒童相比之下卻發育得要慢一些。

一個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在真正意義上「長大成人」前,往往要比其他孩子多上幾年學,或是多為事業奮鬥幾年——這之後還有足夠多時間去做成年人要做的事。正如騰格和帕克所總結的那樣,儘管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總體來看絕大多數美國人與過去幾十年相比還是生活更加富裕了,壽命也更長了,因此人們選擇晚點結婚生子。我們也看到當今的父母在人數更少的子女身上投入更多的金錢和精力。

圖源:Authentic Manhood Houston

「延長了的青春期」這一概念並不新鮮。這一概念由心理學家艾瑞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首次提出,他在他關於人類成長發育不同階段的理論中將這一階段稱之為「心理社會性延緩」(psychosocial moratorium)。然而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認為當今的孩子在這一時期表現得比過去任何時候還要鬆懈。「我充分意識到這一轉變,因為我常發現一些青少年受到的指責在當今的大學畢業生身上也同樣適用,」未參與該研究的哥倫畢業大學心理學家米莉亞娜·多瑪肯達(Mirjana Domakonda)說,「25歲就相當於新的18歲,青春期延緩現象也不再只是理論,而是變成了現實。在某些方面看來,生活在這樣一個滑動手機屏幕相當於約會、點贊等於交談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處於一種『心理社會性延緩』狀態下。」

有些專家反對對這一新發現進行過分解讀,因為讓一群青少年準確描述他們的表現這一調查方法有其顯而易見的統計學缺陷。「這項新發現強調了從事審慎的、在方法論上站得住腳的研究有多麼重要,」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主任羅伯特·范特寧(Robert Findling)說(他也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從刻板印象、主觀看法或是個人經歷出發都有可能得出錯誤結論。」

但若假定這項新發現確有幾分道理,延緩成年現象對社會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我們是否即將進入這樣一個社會,在那裡到處都是被慣壞的、孤立無援的成年「巨嬰」,他們根本就不想工作?或者說由於我們的壽命比過去幾代人都要長,那麼多過幾年天真無邪的日子也無傷大雅?騰格說這一現象有好處也有壞處:「保護青春期的孩子這一出發點是好的,但父母應認識到孩子在上大學或是參加工作前總要有一些獨立的經驗。」

多瑪肯達補充道,儘管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這種青春期延長化現象,但這並不是問題的根源。「很多人這樣做只是出於一種新時代下的焦慮心理,」她說,「他們認識到在當下,要讓他們的孩子過上好生活,他們不能只在當地工廠里找一份工作,而是要讀個十幾年書一直讀到研究生,還得應付堆積如山的學生貸款。」

圖源:The Stanford Flipside

她覺得與其一味催促年輕人儘快成熟,我們還不如主動適應這一文化轉型,同時尋找既能滿足當代年輕人心理需求、又能幫助他們為今後事業成功打好基礎的良方。多瑪肯達提出的一條思路是擴大針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因為75%的主要精神疾病都會在人25歲左右這一階段爆發。她還說我們不應再武斷地將18歲定為成年的分水嶺,而是要意識到不同的人心理成熟的階段各不相同。

「研究人員在做研究時應該把剛跨入成年人門檻的這批年輕人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來看待,而不是把他們籠統地歸入18-65歲的成年人這個大類,」她說,「這將有助於我們了解他們獨特的需求,從而能為他們制定有針對性的(各類精神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

青春期延長化趨勢究竟會對美國文化和國民性格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一點只有留給時間來解答。但用傳奇籃球運動員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的話來說,該現象還是有一個明顯的好處的,「孩子們是偉大的。他們最後不得不長大成人,淪為那種高呼你名字的來看比賽的普通人,這真的很讓人感到可惜。」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thegoatjoe


推薦閱讀:

張悅然:社會在恭維、寵溺年輕人,同時把他們變得更焦慮
歡樂英雄:生活沒你想的那麼糟!
說一句分手時最傷感讓人心酸的話,描述一個最令人傷感的瞬間?
喜歡一個人真的需要理由嗎?
對未來的恐懼

TAG:青春 | 青春期 | 25歲 | 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