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祛除過去的心理傷痕
大家都有受傷的經驗,不管怎樣的傷口,都需要妥善處理才能癒合。人生難免會因與人相處時產生的衝突、摩擦,而內心受到傷害,如果那些傷害繼續存在,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和醫治,日後會有很多後遺症。我們應如何面對這些傷害、如何心理療傷,才能更有力量重新站起來? 一、省察過去的傷痕 大家都有受傷的經驗,不管怎樣的傷口,都需要妥善處理才能癒合。人生難免會因與人相處時產生的衝突、摩擦,而內心受到傷害,如果那些傷害繼續存在,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和醫治,日後會有很多後遺症。我們應如何面對這些傷害、如何療傷,才能更有力量重新站起來? 首先,我們應當學習不再把手指指向別人,認為都是別人害我們變成今天的境況。心靈醫治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省察」,了解自己在成長曆程中曾發生的事,並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通常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有位住在舊金山的老先生,幾十年前來美國時,就認為這裡不是他的家,儘管後來在美國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卻還一直懷念故鄉的水多甜、梨多大、人多好,直到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有機會回到老家,才發現家鄉並非想像中那麼美好。經歷這些事情後,再回到舊金山,他的心裡終於安定下來。 因此,人要學慣用現在的、較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審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親曾對你很絕情,試著用新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了解原來父親也是不得已的,或是他只不過是不小心講了一句話,對你的傷害卻是那麼真實、那麼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則很難從中跳脫出來。縱使父親對你的傷害是有意的,心靈探索與醫治也能減輕傷害,幫助你接受別人的缺點,學習設身處地,看到父親那樣做的理由,進而饒恕他。 孩子的承受力不夠,遭遇一些事情時,有時會造成很深的傷害,但我們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當時的情況,傷口也就沒那麼大了,這也是為什麼回顧心理歷程很重要。 二、原生家庭的三個影響因素 在自我探索過程中,對於原生家庭至少要有下列一些基本的了解。 1.家中排行 每個人在成長中多少都會留下某些印記,就是所謂的「心理按鈕」。對身為「老么」的人而言,在家裡他沒有決定權,如要凸顯自己,講話就得特別大聲。一個總是害怕得不到注意而提高聲量的孩子,日後在人際關係上最敏感的,就是別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見。一旦覺得被忽視,就容易情緒過激,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2.成長背景 一個從小看母親總是用眼淚操縱父親的小孩,長大後當他看見妻子掉眼淚時,立刻大發脾氣,而不是去安慰她,因為那一剎那間,兒時的影像彷彿又重演,他的潛意識裡,認定妻子就像母親要控制父親一樣,其實這個妻子很無辜,她只是不小心觸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鈕。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把過去和現在混淆,以為過去的事情又再度發生了,其實,在你身邊的人只是碰巧觸發了你的心理按鈕。 3.內在誓言 每個人的心理按鈕各不相同,有人怕不公平,有人則怕被冤枉,但也有人行事風格深受「內在誓言」的影響。「內在誓言」也可說是成長經驗中的座右銘,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些理念,成為我們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成長背景無形中灌輸我們很多信念,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斷影響著我們。「內在誓言」有其歷史性的功能,曾在過去人生某個階段中保護我們不致受到太大的傷害。 內在誓言有很多種,例如,「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存私房錢」,從小歷經逃難或貧困生活,看見父母總是很努力工作,於是學會「人生就是要打拚」,甚至變成「工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工作」。這樣的人成年後即使生活富裕,也無法讓自己與家人稍微輕鬆一些,生活多些享受。 三、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 人際互動時,有三種自我防衛的型態。 第一種是「討好型」(Move towardpeople),以「討好人」來保護自己。這種人總是笑嘻嘻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語,主動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愛我」的內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愛他。但若是一直採用同一種方式面對問題而沒有彈性時,就會出現狀況。每個人應該不斷成長,學慣用更成熟的心態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攻擊型」(Move againstpeople),在人還沒有指責他之前,先兇狠的指責別人,與每個人保持距離。用這種方法可以隱藏自己的軟弱,不輕易被人刺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因為他內心其實很需要愛,卻用攻擊的態度拒人於千里之外。 第三種是「隔離型」(Move away frompeople),既不攻擊也不討好別人,只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保持遙遠距離,冷眼旁觀。有的人是「電腦型」,凡事用邏輯分析,過度運用理性,以隔離感情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和別人互動,也不把心事告訴別人,似乎離群索居,很難與人深交。有的人是「小丑型」,雖然表面上嘻皮笑臉,卻從不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來,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與人心靈相契的喜樂。 四、寫情緒日記能更了解自己 除了覺察自己的內在誓言,了解上述基本的心理防衛方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多看書,多聽有關人際、心理的演講,也可借情緒日記與生命線分析,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及與他人之間的心理互動。嘗試寫「情緒日記」,仔細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你有情緒過激的反應,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對於自己的成長、心理復建很有幫助。 五、運用生命線回溯過去 追溯記憶中悲傷或快樂的事件和過去的家庭歷史,可以做生命線的分析或心理歷史的分析,方法如下。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左端寫零歲,右端是現在的年齡,線的上方記錄生命中較喜樂、有建設性的事件,下方則寫下曾受傷害的歷史。譬如你記得在四歲時,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麼就在線上寫個「4」,然後把這個美好的回憶記在「4」的上方,七歲時,因為數學沒學好被爸爸打了一頓,這個負面的經歷就寫在「7」的下面等。 六、找到一個安全的人保守秘密 情緒性或經驗性上的學習遠勝過只在知識性上學習。當你在回顧時,身旁最好有個安全的人(SafePeo-ple),這個人是很了解你的朋友,也是可以讓你做真正自己的人。有時最親密的人未必是最安全的人,因此要尋找可以幫你守密,也不會因你談了某些深入的問題,而對你產生異樣看法的人,同時,你也要自問能不能成為那個有恩慈、多傾聽、少論斷的人。當我們能真正傾聽、接納、了解彼此時,便在其中獲得醫治。而這種心靈相契、具矯正性的情緒治療經驗(cirrectiveemotionalexperience),是心靈醫治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當我們用現在更大、更遠、更成熟的眼光去檢視昔日的傷痛,那些破壞的魔力才能消失、減少。多年前一個小孩所無法承受的苦痛,經過這些年來的學習及智慧的長進後,再重新面對,會比較有能力解決當時的困難。 在心理回顧的過程,如果所探索的只是些小小的不愉快,可以自己進行,若是比較大的傷害,譬如性侵害,就需要找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協助。這些人不但能保密,更了解醫治的過程,知道如何去照顧、處理,幫人撫平創傷。 術業有專攻,不管是修理車子、駕駛飛機,任何專才都必須經過長期學科、術科的訓練,更何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婚姻與家庭?我們也要經過學習才能成為好父親、好母親、好子女,而心理治療就是一個「個別化」的教育課程,教導一個人認識自我,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 七、改變生命密碼,重塑自我 過去深沉的創傷,需要借著專業輔導幫助你走出傷痛,找到適當的支持團體,有人同行便不覺得那麼孤單,也更有力量面對難題,也許我失敗之處是別人曾經歷過的,別人成功的經驗可以幫助我,相互打氣、扶持。 |
推薦閱讀: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現實呢?
※心理學之圖
※不思進取的女生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如何保持學習時的平靜和安心?
※為什麼雷佳音說「我就是想紅」就沒人敢嘲?